1
公元824年夏天,一個看起來平平常常的日子污朽。
安徽和州有個姓策的知縣散吵,這天正在院子里偷閑納著涼,忽然接到一份公文,告訴他:新任刺史馬上要來了矾睦。
策知縣反復讀了幾遍晦款,又向跑腿的小吏仔細打聽,初步了解情況后顷锰,一絲不屑的神色飛上他的嘴角柬赐。
新刺史姓劉,名禹錫官紫,字夢得肛宋,洛陽人,今年五十三歲束世,跟劉備一樣喜歡自稱中山靖王之后酝陈、漢景帝閣下玄孫。
這些都不重要毁涉,關鍵是沉帮,劉禹錫乃是個謫官。
所謂謫官贫堰,就是本來在中央政府當官穆壕,被貶職發(fā)配到邊遠地區(qū)與貧下中農(nóng)相結合。
這種謫官是沒有靠山的(如果有就不會被貶了)其屏,何況劉禹錫被貶是因為站錯了隊喇勋,比一般犯錯的官員更沒政治地位。
雖然刺史是知縣的上司偎行,但在策知縣看來川背,劉禹錫不過是個無依無靠、任人揉捏的外鄉(xiāng)人蛤袒。
按照當時的官員住房標準熄云,刺史應該住在衙門里,標配三間三廂房妙真。策知縣卻打了個折扣缴允,安排他住到城南江邊的一套舊屋里。
劉禹錫倒也不計較珍德,拖著行李便去了城南癌椿。他走進屋子,推開窗戶菱阵,一條寬闊的大江立刻橫在眼前,江面上船只來來往往缩功,白帆點點晴及,煞是可愛。劉禹錫大喜嫡锌,馬上寫了副對聯(lián)掛在大門兩側:
“面對大江觀白帆虑稼,身在和州思爭辯琳钉。”
策知縣一見蛛倦,不由得皺起眉頭:你不就是因為犯了思想錯誤才被貶到這兒的歌懒,還想爭什么?
不等劉禹錫看夠江景溯壶,策知縣就派人將他的家從城南搬到了城北及皂,面積縮小了一半。
新家沒有了大江和白帆且改,卻有一彎河水流過門前验烧,岸邊種著許多碧綠的垂柳,搖曳多姿又跛,如詩如畫碍拆。劉禹錫依然很高興,提筆又寫了一副對聯(lián):
“楊柳青青江水平慨蓝,人在歷陽心在京感混。”(注:歷陽是和州的古稱)
這下把策知縣給惹惱了:什么叫“心在京”礼烈?難道你還想跟朝廷繼續(xù)對抗弧满?
策知縣決定好好給這個頑固分子一點顏色瞧。
喜歡看風景是吧济丘?門都沒有谱秽!策知縣再次命人將劉禹錫的住處從郊區(qū)搬回了城里,但不是搬進衙門摹迷,而是在居民區(qū)找了間小屋子疟赊,既沒有客廳,也沒有獨立衛(wèi)生間和廚房峡碉,比小老百姓還不如近哟。
策知縣猜測劉禹錫一定會憤憤不平地找他來理論,他已經(jīng)想好了如何義正辭嚴地應對鲫寄。
可左等右等吉执,劉禹錫根本就沒上門。
時間一長地来,策知縣自己坐不住了戳玫,跑到劉禹錫家一看,當場氣了個半死未斑。
只見門外豎著一塊不大的石碑咕宿,碑上刻著一篇短文,那字寫得瘦硬穩(wěn)健,骨力剛勁府阀,竟是當朝大書法家柳公權的手筆缆镣。
書法還只是其次,更令人震驚的是文章內容试浙,很短董瞻,只有八十一字: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田巴。水不在深钠糊,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固额,惟吾德馨眠蚂。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斗躏。談笑有鴻儒逝慧,往來無白丁∽牟冢可以調素琴笛臣,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隧饼,無案牘之勞形沈堡。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燕雁〉觯孔子云:‘何陋之有?’”
文中的“白丁”是指誰拐格,不說也知道僧免。
策知縣簡直可以想象劉禹錫寫這篇《陋室銘》時的表情,一定是滿臉的悠然自得捏浊、不屑一顧懂衩。他一心要替朝廷改造異端分子,可異端分子理都沒理他金踪。
他認識劉禹錫太晚了浊洞,如果早點了解對方,就不至于以如此難看的姿勢在歷史上留下一個剪影胡岔。
2
劉禹錫是誰法希?
如果把中國詩歌比作一個中學,那么唐代就是其中的尖子班靶瘸、實驗班铁材,劉禹錫在班上能排到前十尖淘,至少能混個班委或課代表。
他有個綽號叫做“詩豪”著觉,是好友白居易給他取的,后人覺得很貼切惊暴,一直沿用至今饼丘。
其實在中國詩歌史上,風格當?shù)闷稹昂馈弊值拇笤娙瞬⒉簧倭苫埃绮懿佟皷|臨碣石肄鸽,以觀滄海”油啤,可謂豪而威武典徘;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益咬,可謂豪而疏狂逮诲;蘇軾“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幽告,射天狼”梅鹦,可謂豪而雄壯;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冗锁,夢回吹角連營”齐唆,可謂豪而激憤。
而劉禹錫的“豪”冻河,比他們多了一層樂觀和豁達箍邮。
他九歲就跟著名詩僧皎然、靈澈上人學詩叨叙,十九歲北游長安锭弊,所交往的都是當時文化界的名流,二十二歲考中進士摔敛,二十四歲被授予太子校書一職廷蓉,三十二歲被任命為監(jiān)察御史,級別不高马昙,卻是最接近權力中樞的位置桃犬。
期間,他結識了兩個對自己一生影響至深的朋友行楞。
一個叫王叔文攒暇,擅長下棋,是太子李誦的伴讀子房,后來幫助李誦登上皇位(即唐順宗)形用。他對劉禹錫評價很高就轧,稱贊他有宰相之器。
另一個是柳宗元田度,與劉禹錫同年進士及第妒御,比他小一歲,都是躊躇滿志的熱血青年镇饺。
唐順宗是個頗有想法的皇帝乎莉,可惜身體病怏怏的,連話都說不出來奸笤,他剛即位便發(fā)起一場雷厲風行的政治改革惋啃,由王叔文牽頭負責。王叔文馬上拉了一支隊伍监右,都是平時要好的朋友边灭,其中就包括劉禹錫和柳宗元。
稍微了解唐代歷史的人都知道健盒,安史之亂以后绒瘦,大唐王朝始終被兩大頑疾所困擾,一是宦官專權味榛,二是藩鎮(zhèn)割據(jù)椭坚,唐朝最后也正是滅亡于此。
唐順宗意識到了這兩個問題的嚴重性搏色,所以他發(fā)起的改革善茎,主要內容就是削減宦官權力和抑制藩鎮(zhèn)勢力。
理想是好的频轿,可惜現(xiàn)實太骨感垂涯。無論是內廷宦官還是地方節(jié)度使,都沒把這個根基不牢航邢、身子又弱的皇帝當回事耕赘,更沒把王叔文等出身貧寒的庶族官員放在眼里,隨手一反擊膳殷,就將改革派陣營掀了個底朝天操骡。
這場匆忙發(fā)起的改革,僅僅堅持了140余天赚窃。
改革失敗的后果極其嚴重:唐順宗被迫退位成為“太上皇”册招,不久暴崩;太子李純在宦官的擁護下繼位勒极,即唐憲宗是掰。
對劉禹錫等人來說,春風得意的青少年時光轉瞬即逝辱匿,接下來他們要為這次經(jīng)歷付出一生的代價键痛。
公元805年秋炫彩,34歲的劉禹錫被逐出京城,貶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絮短,33歲的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在湖南)司馬江兢。改革派首領王叔文被貶為渝州(在重慶)司馬,隨即被賜自盡丁频,他的副手王伾被貶為開州(在重慶)司馬划址,死于貶所,另外幾個骨干也都被貶到偏遠地區(qū)擔任司馬限府。唐憲宗還覺得不解氣,第二年又下了詔書痢缎,聲稱永不恩赦胁勺。
這就是中唐歷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馬”事件,改革派全軍覆沒独旷,大唐王朝中興的希望就此破滅署穗。
每個朝代都有謫官,而科舉出身的官員又個個能詩會文嵌洼,于是形成了頗具中國歷史特色的“貶謫文學”案疲。
一個原本春風得意的官員,忽然被剝奪政治前途和留京資格麻养,不得不前往遙遠而未知的落后地區(qū)褐啡,心里難免會感到悲憤委屈、茫然失落鳖昌。所以從屈原開始备畦,歷代貶謫文學的基本特點就是一個字:怨。
但劉禹錫不同许昨。
他一生三次被貶懂盐,時間共達二十八年,但他對待貶謫這件事的態(tài)度糕档,卻跟前人大不一樣莉恼。
第一次被貶朗州,他帶著七十多歲的老母和新婚的妻子上路速那,寫下兩首《秋詞》俐银,其中一首如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琅坡。晴空一鶴排云上悉患,便引詩情到碧霄∮馨常”
作為一介謫官售躁,千山萬水坞淮,落寞前行,既沒有哀愁陪捷,也沒有憤怒回窘,而是放寬了心態(tài),在秋高氣爽中仰望晴空市袖,放飛詩情啡直。
劉禹錫在朗州待了十年,最愛寫寓言詩苍碟、諷刺詩酒觅,其中有一首《聚蚊謠》,把宦官微峰、權臣們比作丑陋又渺小的蚊蟲舷丹,一臉鄙夷地問它們:“我軀七尺爾如芒,我孤爾眾能我傷蜓肆?”
從此便樹立了一個“刺頭”形象颜凯。
3
815年早春,這一批司馬們終于接到唐憲宗的赦免詔書仗扬,結束囚徒似的貶謫生活回到長安症概。似乎否極泰來,新的政治生涯即將開始早芭。
然而彼城,希望來得迅速,走得更快逼友。剛回來一個月精肃,劉禹錫便再次被逐出京城。
霉運的起因帜乞,源于一首小詩司抱。
長安城里有座玄都觀,道士們種了很多桃樹黎烈,此時正是陽春三月习柠,桃花開得如火如霞,前來觀賞的人絡繹不絕照棋。劉禹錫聽說后资溃,也跟著跑去看熱鬧。
賞花本來沒什么大不了烈炭,可劉禹錫偏偏賞出了花樣溶锭。
他寫了首詩,叫《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符隙,無人不道看花回趴捅。玄都觀里桃千樹垫毙,盡是劉郎去后栽」鞍螅”
劉禹錫并不喜歡桃花這種看似艷麗繁華综芥,其實一開即敗的花卉。他故意用桃花來調侃那些踩著別人肩膀往上爬的政壇新寵猎拨,順帶也取笑了奔走于權貴門下的趨炎附勢之徒膀藐。
這首詩傳到朝廷,立刻引發(fā)了一片指責之聲红省,劉禹錫還被有關部門請去喝茶:“你這刺頭额各,又闖禍了!”
但真正給劉禹錫帶來厄運的不是同僚吧恃,而是唐憲宗臊泰。
唐憲宗繼承了李家的光榮傳統(tǒng),他像祖上唐太宗蚜枢、唐肅宗一樣,通過發(fā)動政變逼老爹下臺针饥,才得到這個皇位厂抽。劉禹錫的詩看似沒有針對皇帝,但這種嘲弄的語氣丁眼,還是挑動了唐憲宗敏感的神經(jīng)筷凤。
因為涉嫌妄議中央,劉禹錫再次被貶為播州(今貴州遵義)刺史苞七。幾個好友也無辜躺槍藐守,其中柳宗元被貶為柳州刺史。
播州是個人口不足五百戶的小州蹂风,那兒偏僻荒涼卢厂,山窮水惡。劉禹錫的母親已經(jīng)八十多歲惠啄,若跟他一起走慎恒,身體實在吃不消;若留在京城撵渡,這一別恐怕再無母子相見的一天融柬。
這時,柳宗元站了出來趋距。
不是站出來罵豬隊友連累自己粒氧,而是二話不說就給朝廷寫了份申請書,請求與劉禹錫互換貶所节腐。畢竟去柳州的道路相對來說好走一些外盯,劉禹錫可以帶著母親一同前往摘盆。
什么叫老鐵?這就是门怪。
柳宗元的犧牲精神打動了一個重要人物骡澈,就是當朝宰相裴度。他出面向唐憲宗求情掷空,最終將劉禹錫的貶所改成連州(在廣東)肋殴。
這一去又是山長水遠,歸期未知坦弟。劉禹錫和柳宗元攜手同行护锤,到了衡陽才被迫分道揚鑣。臨別時酿傍,雙方約好將來一起退休回鄉(xiāng)下烙懦,吟詩、種田赤炒、做鄰居氯析。
柳宗元不像劉禹錫那樣想得開,他始終悶悶不樂莺褒,四年后便病逝于柳州任上掩缓。
彌留之際,他給劉禹錫寫了封信遵岩,將幼子和自己全部遺稿都托付給這位摯友你辣。
恰在此時,劉禹錫的母親也剛剛去世尘执,他正護送靈柩準備回鄉(xiāng)安葬舍哄。路過衡陽時,柳宗元的書信到了誊锭。
聽到噩耗后表悬,劉禹錫第一反應是“如得狂病”。他馬上把母親的葬禮推遲丧靡,先去料理柳宗元的后事签孔,然后將好友之子帶在身邊撫養(yǎng),并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整理柳宗元的遺稿窘行,編纂成集饥追。
大唐詩歌俱樂部里cp眾多,李杜罐盔、王孟但绕、高岑、元白、韓孟捏顺、小李杜六孵,都是各領風騷數(shù)十年》荆可說到肝膽相照劫窒、生死不渝,恐怕要數(shù)“劉柳”為第一拆座。
親朋好友雖已不在主巍,但人生還要繼續(xù)。第二年挪凑,劉禹錫轉任夔州(今重慶奉節(jié))刺史孕索,三年后又調任安徽和州刺史。
第二次貶謫是劉禹錫詩文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躏碳。在夔州任上搞旭,他寫下了“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菇绵,寫下了“千淘萬漉雖辛苦肄渗,吹盡狂沙始到金”逆济;在和州任上仗考,他寫下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星瘾,也寫下了裝逼奇文《陋室銘》丹诀。
依然不屈,依然豁達翁垂,依然善于從苦難中發(fā)現(xiàn)前所未有的樂趣铆遭。
4
漂泊十三年后,在宰相裴度的斡旋下沿猜,劉禹錫終于被調回了中央枚荣。
路過揚州時,劉禹錫見到了一位筆友啼肩。兩人從未謀面橄妆,卻已詩來詩往很多年,互相引為知己祈坠。
這個筆友名叫白居易害碾,綽號“詩魔”。
酒桌上赦拘,白居易親自把箸擊盤慌随,為劉禹錫慷慨悲歌一曲,說他是因為太出眾了,才會命運如此坎坷阁猜,感嘆他“二十三年折太多”丸逸。
劉禹錫也回贈了一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并沒有順著不公平的話題說下去剃袍,而是話鋒一轉黄刚,以辯證的態(tài)度,道出新陳代謝的自然規(guī)律:
“巴山楚水凄涼地民效,二十三年棄置身憔维。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研铆。沉舟側畔千帆過埋同,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棵红,暫憑杯酒長精神凶赁。”
回京時恰是春暖花開季節(jié)逆甜,劉禹錫特意去了一趟玄都觀虱肄。
此時玄都觀早已衰落,連一株桃樹交煞、一朵桃花都沒有咏窿,只剩些野菜和荒草在春風中搖曳。
曾經(jīng)恨不得置他于死地的老對手素征,已經(jīng)死的死集嵌,退的退。劉禹錫笑了御毅,提筆再寫一首詩根欧,與當年那首惹禍的詩遙相呼應: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端蛆。種桃道士歸何處凤粗?前度劉郎今又來〗穸梗”
表達的意思很明顯:看嫌拣,那些妖艷賤貨終究是曇花一現(xiàn),我才是笑到最后的人呆躲!
這種“刺頭”精神异逐,讓他吃了半輩子苦頭,卻也值得欽佩插掂。
可惜他還是笑早了应役。
830年秋,宰相裴度遭到排擠,離開長安箩祥。跟從裴度的劉禹錫也無法在朝廷立足院崇,先后去蘇州、汝州(在河南)袍祖、同州(在陜西)做刺史底瓣,五年后才重返長安。
晚年的劉禹錫蕉陋,性格漸漸起了變化捐凭。
朝局越來越不可理喻,黨爭內斗沒完沒了凳鬓,尤其甘露之變的恐怖屠殺茁肠,使劉禹錫再也無法像年輕時那樣樂觀、豪邁缩举,開始認同白居易“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態(tài)度垦梆,詩風也變得委婉隱晦起來。
最摧殘人心的不是失敗仅孩,而是看不到希望托猩。
此時的劉禹錫,成了一個遠離紛爭辽慕、淡泊寧靜的老智者京腥。當白居易因老病折磨而心灰意懶時,劉禹錫指著傍晚的天空安慰好友:
“莫道桑榆晚溅蛉,為霞尚滿天公浪。”
但這種淡泊并沒有堅持到底船侧。劉禹錫活了七十一歲欠气,臨死前寫了篇自傳,為改革派首領王叔文鳴冤勺爱,宣告自己在政治上問心無愧,相信當年那場政治改革終有一天會被歷史肯定讯检。
這一刻琐鲁,他又做回了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