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兒子上二年級后,遇到了學(xué)業(yè)上第一個大難題-看圖寫話重父。小時候做過一些看圖說話練習花椭,當時覺得說的還行。日常生活中跟我們的表述房午,雖不豐富矿辽,但也能說的清楚。一年級時郭厌,讓寫過一段時間的日記袋倔,日記內(nèi)容雖然單調(diào),總是以“我很開心”之類的話結(jié)尾折柠,但總體還算過的去宾娜。
? ? ? ?也預(yù)想過“看圖寫話”會有困難,但沒曾想到是這樣的情況:一副圖液走,如果按“時間碳默,地點,人物缘眶,事件嘱根。這個人在干什么,那個人在干什么”分開提問巷懈,他可以基本回答清楚该抒。如果把他回答這些問題的答案,原封不動排在一起顶燕,也算是一篇能合格的文章凑保。但如果直接讓他自己寫冈爹,就會少這少那,意思表述的不完整欧引。就算老師在寫之前已經(jīng)將圖簡單的講過一遍了频伤,也好不了多少。
? ? ? ?按ABA的理論分析芝此,應(yīng)該是項目練習的不夠憋肖,還沒有完全掌握,更加不可能泛化婚苹。
? ? ? ?但我就納悶了岸更,明明自己稍微多動動腦筋就可以寫的好些,為什么就是不愿意動腦筋想呢膊升。我不知道心理學(xué)上管這叫什么怎炊,我自己管這叫“思維惰性”±耄“思維惰性”為什么會產(chǎn)生的呢评肆,我覺得還是跟我日常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guān)系。
? ? ? ?舉個例子:橡皮擦掉在地上了责循。以前兒子會低頭在地上看一圈糟港,看到了就撿起來。如果這一圈沒找到院仿,慘了,會大叫“媽媽速和,我的橡皮擦呢歹垫,我的橡皮擦呢”,一直叫到大人幫他撿起來颠放,或者再給他一塊新的排惨。發(fā)展到后來,只要需要用的時候沒看見橡皮擦就開始叫老厌,就算在筆袋里也不自己拿质帅。于是我不再幫助他胎围,一定讓他自己找到。慢慢的辕宏,他這樣的行為就少了很多,除非是真的滾到找不到的地方去了砾莱,他才會來跟我說:“怎么辦呀瑞筐,我的橡皮擦找不到了±吧”
? ? ? ?每次都直接給孩子找到橡皮聚假,(其實這不是ABA中的輔助完成块蚌,如果用輔助,應(yīng)該動作提示:指給他橡皮在的方位膘格,在范圍內(nèi)尋找峭范。或者語言輔助:看看你椅子下面有沒有瘪贱?)這種包辦行為其實扼殺了孩子的主動性纱控,他不再愿意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愿意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政敢。
? ? ? ?回顧過去的這幾年其徙,我和我兒子就像粘在一起的兩塊橡皮泥。他做的任何事情喷户,旁邊都有我的影子唾那。從早晨起床,叫他穿衣服褪尝,刷牙闹获,洗臉,吃早飯河哑。到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避诽。永遠是我在說,他在做璃谨。我和他就像是共生體中的兩個個體沙庐,他負責動作,我負責思考佳吞。
? ? ? ?入到普校后拱雏,脫離了我的看管,共生體少了負責思考的大腦底扳,負責動作的那一只也就沒法正常運行了铸抑。其實是我不斷包辦、直接指揮的行為衷模,強化出了他不動腦筋思考的這個結(jié)果鹊汛。
? ? ? ?我太期望他能做出正確反映,而忽略了孩子需要自己的思考空間阱冶,只有通過自己思考做出的行為刁憋,才真的是孩子自己的行為,是他真正掌握了的能力熙揍。一千次被動做出的行為职祷,沒有一次通過思考主動做出的行為讓孩子記憶深刻。 ?
? ? ? ?所以家長們,放慢一點有梆,給孩子留出一些空間是尖,讓孩子自己思考、判斷泥耀,主動行為吧饺汹。
? ? ? ?畢竟,伸手摘到的蘋果才是最香的痰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