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岳今天有一篇秒上十萬加的文章《孩子,再熬幾年》大意是一個高三學生小斯因為不堪父母的嚴苛要求某宪,而選擇投江自殺結(jié)束了年輕的生命木柬。他在QQ空間留下了遺言述說決定自殺的原因:他想得到父母的愛,卻永遠得不到殷费。無論他怎么努力印荔,面對的都是嚴苛的要求∠晗郏“自己考98分仍律,吃飯打嗝、夾菜姿勢不對等都會被罵实柠∷”
連岳的分析非常犀利他說:“這些父母會生孩子,但他們并不會愛窒盐。他們本身可能就是恨得產(chǎn)物草则,或者是失敗者,對世界登钥,對他人有各種不滿畔师,自己沒有意識,沒有能力化解生存與心理上的困倦牧牢,唯一讓他們有存在感看锉,有權(quán)力感的就是控制自己的孩子。他們急需要一個超級優(yōu)秀塔鳍、超級聽話的孩子證明自己的價值伯铣。而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就算是天才轮纫,也有失誤腔寡、有失敗、有不盡如人意掌唾。更別說資質(zhì)一般的孩子了放前。而這成長規(guī)律,他們不承認糯彬,不接受凭语,他們認為孩子必須滿足自己的意愿,而且得像微波爐撩扒,馬上見效似扔。”
連岳的分析反應了這個社會親情的一種真實關系搓谆,他不是全部炒辉,但是非常普遍。
1父母
中國的父母大都不會愛泉手,因為他們的父母也沒有學會黔寇。他們把孩子視為自己的產(chǎn)品和工具,希望他們成為市場上價值最高的產(chǎn)品斩萌,為自己贏得經(jīng)濟和精神上的榮耀缝裤。這不是愛状囱,這是一種主人對物品的情感。父母沒有活明白自己的一生倘是,一事無成,卻希望自己的孩子事事爭先袭艺,事事完美搀崭,簡直像是農(nóng)場主等著自己的豬仔長肥,那不是愛猾编。
我的一位朋友瘤睹,談戀愛很多次,都是在父母的指導下進行的答倡,這個家世好談轰传,那個學歷不高得分,然而事情總不可能都按照他們的設想來瘪撇,男方也是有自己想法的获茬,希望締結(jié)姻親的被拒絕,希望分手的卻總是情絲難斷倔既,于是在各種分分合合中已經(jīng)是所謂的”大齡“恕曲,父母又著急得不行,每日在家咒罵女兒無能渤涌,不能抓住那個高干子弟金龜婿佩谣,偏偏要和那個不成器的糾纏在一起,直到女兒精神壓力過大得了病他們才意識到危機实蓬。
這樣的父母口口聲聲說愛孩子茸俭,其實愛的只是他們自己,他們想要的金錢與權(quán)力統(tǒng)統(tǒng)要通過女兒的生命實現(xiàn)安皱,而從不問女兒要什么调鬓,盡管那是一個獨立個體的人生。
2夫妻
夫妻之間又何嘗不是存在著這樣的”愛“练俐。妻子苦口婆心地勸丈夫博取功名利祿袖迎,而丈夫真正向往的只不過是粗茶布衣田園生活,有書看腺晾,有人愛燕锥,有事做。他不想和別人一樣創(chuàng)業(yè)悯蝉,不想和別人一樣呼風喚雨归形,只想做自己,舒服快樂的自己鼻由。但是妻子覺得不行暇榴,怎么可以這樣呢厚棵,那樣的人生有什么意義呢?一輩子籍籍無名蔼紧,一輩子不被注意婆硬。
我曾是這樣的妻子,用世俗的價值標準來要求所愛的人奸例。直到我看到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里將這樣的情感歸類為重視“人際魅力”而忽視“品德”彬犯,我才意識到自己是多么的自以為是和偏激。史蒂芬·柯維認為查吊,如果一個人有“正直谐区、謙虛、誠信逻卖、勤勉宋列、樸實、耐心评也、勇氣炼杖、公正”這樣的品德,即使他不善于與人交際仇参,不善于登高一呼成為領袖嘹叫,難道就說明他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嗎?社會的變化使得時代對成功的定義愈發(fā)不同诈乒,一戰(zhàn)前人們認為好的品德是成功的標準罩扇,而現(xiàn)在則更注重在人際之間的表現(xiàn),如何最快獲得別人的好感怕磨,如何獲得別人的注意力喂饥,這是一種本末倒置。中國社會甚至演變成更加極端的結(jié)果導向價值觀肠鲫,笑貧不笑娼是大眾心中秘而不宣的共謀员帮。
歸根到底,我們只不過是在計算自己的利益导饲,那樣的他更符合我們的理想捞高,我們的心意,我們在冠冕堂皇要求別人去做的時候渣锦,并沒有意識到那只是我們的希望硝岗,并不是對方的訴求。用愛為理由去要求別人袋毙,替別人做決定型檀,無視他人內(nèi)心的真正聲音,這根本就是不是愛听盖,至少不是對他人的愛胀溺。
3人與人
這世間事裂七,我們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如果我們有能力會要求其他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仓坞,達到自己心中的理想結(jié)果背零,我們認為是對他人最好的選擇,我們并沒撒謊无埃,從我們的視角看出去這的確是我們能想到的最好結(jié)果啊捉兴。然而,我們從始至終沒有尊重過他人的獨立性录语,沒有想過他人的人生是自己負責的,即使再錯禾乘,別人也無權(quán)干涉澎埠,更何況世界之大你怎么能夠認為自己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完全正確。我們包裹在為你好外衣下的始藕,其實是希望別人滿足我們的內(nèi)心需要蒲稳。
有個簡單的標準,任何干預成年人獨立性的決定無論以任何理由都不是愛伍派,也不可能導向愛的結(jié)果江耀。我們可以建議,這是在我們能力范圍內(nèi)的事情诉植,但是我們不能越界祥国,無論是家人還是朋友,甚至是工作伙伴晾腔、下屬舌稀,我們所有求而不得的痛苦糾纏,其實都源于我們在要求別人做我們認為對的事情灼擂,而不是允許他們有自己的選擇并且為此承擔后果壁查。
人生,誰能夠永遠正確剔应,誰能夠不犯錯誤地成長睡腿?不允許別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就是不允許別人的成長峻贮。也終將得不到別人理解席怪,因為他們是在愛自己,只是不承認而已月洛。
寫作百日計劃:【26/100】
既然來了何恶,留下個喜歡再走吧,鼓勵我繼續(xù)寫作~~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嚼黔,那就關注我的簡書賬號“鐘西貝”吧细层,我是一個日日更新的勤奮少女惜辑,嘻嘻,希望你在我的文章中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