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zhì)的極大滿足帶給我們更深層次的追求,隨之而來的是身份的焦慮。我們不能滿足于自己的身份地位所得笼呆,很多時候,我們把自己的個人價值與社會認可掛鉤旨别,我們的信心獲取依賴于他人的認可和尊重诗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底層需求獲得滿足后,人們的需求已經(jīng)不是按照秩序的增長秸弛,一個人會同時抱有幾個方面的需求铭若。
因為媒體的渲染,我們身邊被各種成功人士的故事包圍递览,讓人有種錯覺:誰都可以獲得成功叼屠。我們的渴求越來越高,而滿足度越來越低绞铃,我們總是依靠比較來獲取一種地位的象征镜雨。
固然,對身份地位的渴望憎兽,同人類的任何欲望一樣冷离,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它約束人們的道德規(guī)范吵冒,鼓勵人們積極實現(xiàn)自我價值、激發(fā)人的奮斗潛能西剥,為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而提供動力痹栖。
然而焦慮固然有一定好處,但焦慮過度只會損耗我們自己瞭空。同時揪阿,欲望只會隨著每個目標的實現(xiàn)而愈加增長,不會消減咆畏。有時我們的焦慮產(chǎn)生原因完全沒有必要南捂,一如《身份的焦慮》中所說:"我們的很多欲望總是與自己真正的需求毫無關系。過度關注他人(那些在我們葬禮上不會露面的人)對我們的看法旧找,使我們把自己短暫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時光破壞殆盡溺健。
假如我們不能停止憂慮,我們將會用生命中大量的光陰為錯誤的東西而擔心钮蛛,這才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鞭缭。
停止憂慮,首先需要了解憂慮的起源魏颓。
《身份的焦慮》探討的是身份的問題岭辣,身份是什么意思呢?狹義上是指個人在他人眼中的價值和重要性;廣義上是說個人在社會中的位置甸饱,即地位沦童。本書中采用的是狹義含義。
本書中闡述了五個身份焦慮產(chǎn)生的原因叹话。
1偷遗、人們?yōu)楂@取錢財、名譽渣刷、影響力而追求顯耀的身份鹦肿,但這些并非是終極目標——愛,而是獲取愛的途徑辅柴。這種愛不同于父母箩溃、愛人那里得到的愛,可以把它視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尊重碌嘀,以及對其存在的關注涣旨。我們通過他人的愛,獲得別人寬容我們的過失股冗,傾聽我們的意見霹陡,照顧我們的需求,我們由此體會到快樂。
他人的愛對我們?nèi)绱酥匾朊蓿啾扔谪毟F帶來的物質(zhì)上的不滿足攒霹,我們更不能忍受的是精神上的匱乏,他人對我們的漠視浆洗,我們會由此感到憤怒催束、絕望。
他人的關注對我們?nèi)绱酥匾纾饕蚴侨祟悓ψ陨韮r值的判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不確定性——我們對自己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人對我們的看法抠刺。我們的自我感覺和自我認同完全受制于周圍人的評價。
我們的情緒因他人而牽動摘昌。書中將自我或自我認知比作一只漏氣的氣球速妖,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他人的愛來填充內(nèi)心,這愛如同氣球所需的氦氣聪黎,而經(jīng)不起哪怕是針尖麥芒大的刺傷罕容。他人對我們的看法是我們是否會看清自己的關鍵。
2挺举、勢利傾向的存在杀赢,導致人們被動地渴求身份和地位烘跺。深藏在我們內(nèi)心的害怕才是勢利產(chǎn)生的唯一根源湘纵。勢利而生的傲慢,其背后隱藏著的是恐懼滤淳,由于總是感覺自己不如別人梧喷,因此才要想方設法讓別人覺得他不如自己。
3脖咐、物質(zhì)進步使得人們的思想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轉(zhuǎn)變铺敌,人們開始渴求身份地位的平等,由于他人的成功或者富足的生活而滋生嫉妒屁擅,從而更加渴望平等偿凭。
書中說到:嫉妒的特別之處是,我們不會嫉妒每一個比我們優(yōu)越的人派歌,我們只會嫉妒和我們處于同一個層次的人弯囊,即我們的比照群體。世界上最難忍受的大概就是比我們親近的朋友比我們成功胶果。這點匾嘱,富人也不例外。
書中還說到:民主社會拆去了所有束縛人的們夢想的樊籬早抠。生活拮據(jù)的人即便物質(zhì)方面遠不如別人霎烙,可是不妨礙他理論上覺得他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報刊和社會輿論讓人們相信,人人都有機會攀上社會金字塔的塔尖悬垃,有機會成為實業(yè)家游昼、大法官、科學家尝蠕,甚至是總統(tǒng)酱床。這種無限機遇的論調(diào)在一開始就帶給人一種盲目的樂觀,對底層的年輕人更甚趟佃。
人人對自我的過度期望更加導致了身份的焦慮扇谣。
有一個公式:自尊=實際的成就/對自己的期待。按照人性特點來說闲昭,人們對自己的期望永遠要高于實際的成就罐寨,社會也從來都不鼓勵人們降低自己的期望。所以序矩,由此得出的比率——自尊鸯绿,永遠達處于低值,而現(xiàn)實與期待的落差帶來的羞辱感只增不減簸淀。人們永遠不能安于現(xiàn)狀瓶蝴,永遠有尚未企及的夢想。
4租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舷手,人們對貧窮的理解發(fā)生了幾次轉(zhuǎn)變:受《圣經(jīng)》的影響,社會一開始普遍認為窮人比富人對社會的貢獻更大劲绪,窮人的慷慨使得他們成為第一批進入天國的人男窟。富人們腐朽墮落,原始財富的積累都是帶有罪惡性的贾富,財富都來源于對窮人的掠奪歉眷。
后來,因為社會物質(zhì)的極大改善颤枪,人們對貧窮的理解有了以下變化:社會貢獻的衡量標準是對社會價值的創(chuàng)造汗捡,而窮人是依托于富人的救助生活的,富人是對社會有用的人;窮人是有罪的畏纲,墮落的扇住,他們窮是因為他們不思上進;由于精英制度的興起,人們普遍認為身份同德行相關霍骄,一個人沒有杰出的能力不可能具備良好的聲望台囱,財富有了良好的秉性象征:富人不僅富有,而且就是比別人優(yōu)秀读整。
看到這里的時候簿训,我覺得,我們這個社會是普遍認同這個觀點的。人們可以坦率地表明自己對于財富的渴望强品,而且可以獲得來自他人的理解和贊同膘侮。由于人們獨立意識的覺醒,大多數(shù)人都爭求自強的榛,并把貧窮看作是一種羞辱琼了。
5、身份的焦慮產(chǎn)生的最后一個原因是:身份地位地不易取得夫晌。身份地位受變幻無常的才能雕薪、運氣、雇主晓淀、雇主盈利原則所袁、全球經(jīng)濟發(fā)展規(guī)律的制約。這些都具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凶掰,和不易掌控性燥爷,從而造成了人們身份焦慮的另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