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覺是不是和鏡子的照類似:因緣具足缔莲,鏡中顯像哥纫,照現(xiàn);因緣散去痴奏,鏡歸空無蛀骇,照隱。照不被像沾染读拆,也不會去沾染像擅憔,照只是照,景來顯像檐晕,景去還無暑诸。于鏡而言,照不染像辟灰,像亦不染照个榕,鏡無苦。于人而言芥喇,覺不染像西采,像亦不染覺,為何會人會苦继控?誰在苦械馆,心嗎胖眷,心于覺而言是不是也只是覺上一幻像?
1
覺性是無知的霹崎,對它而言珊搀,無所謂照不照、相不相尾菇、顯不顯境析,亦無生滅來去。能知照不照错沽、相不相簿晓、顯不顯,以及生滅來去的千埃,是意識心或心意識憔儿。說到底,覺性不辨析境界放可,它超越在一切辨析之上谒臼,它以無知之知超越一切所知。
有關“覺”和“心”的關系:如果“心”是指意識心耀里,那么覺大于心蜈缤;如果“心”是指本體心,那么心大于覺冯挎。就意識心和覺而言底哥,心是覺上的一幻。就本體心和覺而言房官,覺和意識心一樣趾徽,是本體心平等的功能,此覺不等于本體心翰守,本體心不等于覺孵奶。
常常,人們貴覺而賤幻蜡峰,然而覺和幻實在平等了袁。覺是幻的覺,幻是覺的幻湿颅,覺與幻平等無二载绿。覺和幻同出一本源,要把握其本源油航,莫在“幻”和“覺”之間找高低卢鹦、找真假、找貴賤。
認識本體心冀自,絕諸有差別。行者若能認識一心秒啦,活在一心的世界熬粗,便能自然絕滅所有的差別。所有的造作余境,所有的分別驻呐,所有的寂靜,所有的止息芳来,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含末。人若識得心,天地無別物即舌。
2
覺是心的一用佣盒,幻是心的一用,心以它的覺去認識它的幻顽聂,最終它了解到肥惭,沒有什么可認識的,沒有什么可了解的紊搪,一切沒有真實蜜葱,一切是它自身的游戲,因此它停下了它的這種自我認識游戲耀石,它安靜下來牵囤,它開始享受一切——覺和幻,真和假都在它的享受之列滞伟。
心最終認識到揭鳞,它是無知的,因為它認識到诗良,一切它所認識的都不真汹桦,因此它了解到自己的無知,徹底的無知鉴裹。它安靜的待在這份無知里舞骆,它靜靜的享受這份無知。它在這無知里径荔,享受一切所謂的知督禽,享受一切所謂的無知,享受一切幻总处,享受一切覺狈惫。心在它自身的覺醒中快樂不止。
要認識心,要認識超越“覺”的本源心胧谈。我們通常體會的“覺”只是這心的一用忆肾,它只是一個平臺,用于認識心自身眾多的幻的菱肖。要在“覺”上更進一步客冈,不要停留在“覺”本身上,否則你會認為“覺”就是究竟稳强,你會等同覺就是心场仲,心就是覺。不退疫,心比覺還大渠缕,心大于覺。
認識心大于覺的好處是褒繁,你不會將覺和幻分開亦鳞,你不會貴覺而輕幻。你會將覺和眾幻平等的看待澜汤。你會沒有堅守躏筏,你會真正止息下來廊敌,你不會再和自己較勁诡曙。將心分為覺和幻钠导,還是二分的,還是二元的徽诲,并沒有真的出幻刹帕。唯有認識到覺和幻一體,唯有認識到一心谎替,才乃出幻偷溺。
3
覺性和識性是一對對立的概念。覺性钱贯,和我們通常所稱為的無分別智挫掏、正智、般若秩命、佛智尉共、無師智、智等是相同的概念弃锐;識性袄友,和我們通常所稱為的分別、意識霹菊、凡夫心剧蚣、識等是相同的概念。分別智、無分別智都是一心之用鸠按,智和識都是同一本體——心礼搁,覺性和識性都是同一心,因此說目尖,心大于一切分別無分別叹坦、智和識、覺性和識性等卑雁,當然它也即它們。
分別智和無分別智是二元绪囱,智和識是二元测蹲,覺性和識性是二元,覺和幻是二元鬼吵,一切相對的概念皆是二元扣甲。當我們認識到,所有的二元都出自同一本體齿椅,本質(zhì)都是同一本體——心時琉挖,我們便超越這些認識,安住在分別智和無分別智涣脚、智和識示辈、覺性和識性等同等里,這樣我們便能真正超二元歸一心遣蚀,出造作歸寂靜矾麻,修行解脫才能真正現(xiàn)實。否則芭梯,如果你仍然感覺或認為险耀,覺和幻是不同的,智和識是不同的玖喘,覺性和識性是不同的甩牺,分別和無分別是不同的,等等累奈,這樣你永遠出不了二元贬派,永遠也不能靜下來,永遠也不能停下造作费尽,這樣真正的解脫安靜怎么可能實現(xiàn)赠群?
所以,修行一定要超越覺和所覺旱幼、照和所照查描、顯和所顯等二元對立,回歸一心本體,活在一心的世界冬三,真正停止自心內(nèi)部的分別和造作匀油,實現(xiàn)真正的安靜和解脫。諸行者勾笆,超越覺和所覺敌蚜、照和所照或覺與幻、覺性與識性的二元關口窝爪,來到一心的世界弛车,活在一心的世界,實現(xiàn)真正的安靜和無造作蒲每。
覺和所覺都是你的心纷跛,分什么覺和所覺?照和所照都是你的心邀杏,分什么照和所照贫奠?智和識都是你的心,分什么智和識望蜡?覺和幻都是你的心唤崭,分什么覺和幻?覺性和識性都是你的心脖律,分什么覺性和識性谢肾?諸大導師之所以分別這些概念,是為在泥河中找出一塊石板状您,引你過河的勒叠。勿在這些分別里分別,最終見分別而不分別膏孟,才乃于泥河而出了泥河眯分。
覺,一心所現(xiàn)柒桑;幻弊决,一心所變,覺幻何用多分辨魁淳?智飘诗,一心所作;識界逛,一心所用昆稿,智識不必多判斷。一切諸法同一心息拜,識了一心無云云溉潭。勿強覺净响,勿強照,自然用心自窺妙喳瓣。使君若能識一心馋贤,自然安靜無造作。誰自煩畏陕,誰自惱配乓,若識一心自正道。諸佛皆得一心印惠毁,山河大地任逍遙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