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文:士 7:1-23
(本次網(wǎng)上提供的版本為新譯本。歡迎大家自己使用自己熟悉的和合本挺举,NIV1984弱恒,ESV或NASB等)
7:1耶路.巴力辨萍,就是基甸,和所有與他在一起的人返弹,清早起來锈玉,在哈律泉旁安營;米甸營就在他們的北面义起,靠近摩利山岡的平原上拉背。
2耶和華對基甸說:“與你在一起的人太多,我不能把米甸人交在你們手中默终,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自夸:‘是我們自己的手救了我們椅棺。’3現(xiàn)在你要向眾民宣告:‘害怕戰(zhàn)栗的齐蔽,可以回去两疚,離開基列山『危’”于是眾民中有二萬二千人回去诱渤,只剩下一萬人。
4耶和華對基甸說:“人還是太多谈况,你要領(lǐng)他們下到水旁去源哩,我要在那里為你試驗他們。我指著誰對你說:‘這人可以與你同去’鸦做,他就可以與你同去励烦;我指著誰對你說:‘這人不可以與你同去’,他就不可以與你同去泼诱√陈樱”5于是基甸帶他們下到水邊去;耶和華對基甸說:“用舌頭舔水,像狗舔水的屉栓,你要把他們安置在一處舷蒲;屈膝跪下喝水的,也要把他們安置在一處友多∩剑”6用手捧到嘴邊舔水的,總數(shù)共有三百人域滥;其余的人都屈膝跪下喝水纵柿。7耶和華對基甸說:“我要用這舔水的三百人拯救你們,把米甸人交在你們的手里启绰,所有其他的人都可以各回自己的地方去昂儒。”8于是眾民手里拿著食物和號角委可;所有其他的以色列人渊跋,基甸都打發(fā)他們各回自己的帳棚去,只留下這三百人着倾。當(dāng)時米甸營就在他們下面的平原里拾酝。
9當(dāng)夜,耶和華對基甸說:“起來卡者,下去攻營蒿囤,因為我已經(jīng)把他們交在你手里了。10如果你害怕一人下去虎眨,可以帶著你的童仆普拉一同下到營地那里去蟋软;11你要聽聽他們說甚么,然后你的手就必堅強起來嗽桩,有膽量下去攻營了岳守。”于是基甸帶著他的童仆普拉一同下去碌冶,到營中駐軍的邊緣湿痢。12那時米甸人、亞瑪力人和所有的東方人扑庞,都散布在平原上譬重,好象蝗蟲那么多;他們的駱駝無數(shù)罐氨,好象海邊的沙那么多臀规。13基甸到了,就聽見一個人正在把他的夢告訴他的同伴栅隐,說:“我作了一個夢塔嬉,夢見一個大麥餅滾入米甸營中玩徊,到了帳幕,把帳幕撞倒谨究,帳幕就翻轉(zhuǎn)朝上了恩袱。”14他的同伴回答:“這不是別的胶哲,這是以色列人約阿施的兒子基甸的刀畔塔; 神已經(jīng)把米甸和全營交在他手中了⊙煊欤”
15基甸聽見了這夢的敘述和夢的講解澈吨,就敬拜 神;然后返回以色列營中碾盟,說:“起來棚辽,因為耶和華已經(jīng)把米甸的軍隊交在你們手里了技竟”龋”16于是他把三百人分作三隊,把角和空瓶交在各人手里榔组,又把火把放在瓶里熙尉。17然后對他們說:“你們要看著我,也要照樣行事搓扯。注意检痰!我到了營的邊緣,我怎樣行事锨推,你們也要怎樣行事铅歼。18我和所有與我在一起的人吹角的時候,你們也要在全營的四周吹角换可,喊叫說:‘為耶和華椎椰!為基甸!’”
19基甸和所有與他在一起的一百人沾鳄,在半夜三更的起初慨飘,換更的時候,來到了營的邊緣译荞,就吹起角來瓤的,打破手中的瓦瓶。20三隊的人就都吹角吞歼,打破瓦瓶圈膏,左手緊握著火把,右手緊握著角不住地吹篙骡,并且喊叫說:“耶和華和基甸的刀稽坤!”21他們在營的四周各站在自己的位置桥帆;全營的人都亂跑,他們一面叫喊慎皱,一面逃跑老虫。22三百人吹那三百枝角的時候,耶和華使全營的人用刀互相擊殺茫多,然后他們向著西利拉逃到伯.哈示他祈匙,直到靠近他巴的亞伯.米何拉河邊。
23以色列人就從拿弗他利天揖、亞設(shè)和瑪拿西全地被召來夺欲,追趕米甸人。
研讀問題:
- 除了在7:2中明確指出的原則外今膊,在從眾多的人中選擇少數(shù)人作為神得勝的工具時些阅,還出現(xiàn)了什么其他的原則?在回答時斑唬,要觀察那些在兩次試驗中被拒絕的人的性格缺陷市埋。參林前9:26, 27; 10:12。
What other principles, in addition to that expressly stated in 7:2, appear in the choice of few out of many to be the instrument of God's victory? In answering, observe the character defects of those rejected in the two tests. cf. 1 Cor. 9:26, 27; 10:12. - 試思考基甸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恕刘,從毫無靈性的奴役下的默從(6:13, 15)到得勝的完全確信(7:15)缤谎。在你與邪惡勢力的爭戰(zhàn)中,你知道這樣的有把握的確據(jù)嗎褐着?參羅8:37坷澡;林后2:14;約壹5:4, 5含蓉。
Consider the transformation in Gideon's attitude from spiritless acquiescence in bondage (6:13, 15) to a complete assurance of victory (7:15). Do you know such confident assurance in your battle against the forces of evil? Cf. Rom. 8:37; 2 Cor. 2:14; 1 Jn. 5: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