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fā)表個人觀點之前弛槐,我想先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愛情的性質。在主流心理學的理論中依啰,羅伯特·斯騰伯格從情感角度闡述了愛情的三個基本構成:激情(passion)乎串、親密(intimacy)和承諾(commitment)。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其中速警,激情是是愛情的情感成分叹誉,指情緒上的著迷,主要包括深厚的情感和性欲闷旧;親密是愛情的動機成分长豁,指心理上喜歡的感覺,主要包括聯(lián)結感忙灼、緊密感和喜愛匠襟;承諾是愛情的認知成分,指心里或口頭的預期,主要指決定與另一個人建立長期關系宅此。(引用自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93792/answer/34889365)
然而机错,現實中的愛情極少是三者兼具的,很少伴侶相互能同時滿足對方所有的需求父腕。肉欲和精神上的滿足尤其難以同時具備弱匪,愈是優(yōu)秀的人想要找到完美的伴侶更是困難,世間總是有得必有失璧亮。
雖然我們對于愛情的理解更多是主觀上的感受萧诫,但若是想深切意識的伴侶對于彼此間愛情的感觀,是需要基于雙向對此的滿足度枝嘶,才能真實探究對方的感情基礎帘饶。對于如我一般的理想主義者而言,愛情是可望不可及的群扶。哪怕是形式上的契約關系及刻,或是肉體上的滿足,若是精神上無法理解竞阐,依舊是無法滿足自身對愛情的渴求缴饭。
每個人對于愛情的需求是不同的,因而我們在建立自身的愛情觀時骆莹,也應理解他人颗搂,報以寬容。至于結果是好是壞幕垦,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丢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