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閱讀狀態(tài)是:看書的速度跟不上買書的速度材原,而寫書評的速度則永遠趕不上看書的速度练俐。
每次看完一本書都惦記著要寫書評袖迎,反復(fù)的告訴自己,要將閱讀的心情和感悟通過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然而下一秒瓢棒,手卻全然不停使喚浴韭,打開kindle,尋覓下一本待看的書脯宿,像是在尋覓期盼已久的獵物,當視線觸及熟悉的作家或作品泉粉,目光無法轉(zhuǎn)移连霉,就是這一本了。
于是嗡靡,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跺撼,通過前言,直入正文讨彼,則迅速投入到當下這本書的世界歉井,仿佛穿越一般來到了一個全新的時空,一起去經(jīng)歷當下正在閱讀的這本書的主人公所經(jīng)歷的一切哈误。而先前閱讀完的那一本書里的情節(jié)和人物則在不斷的倒退哩至。
隨著新書的閱讀,上一本書中的人物蜜自、情節(jié)和故事--無論當時怎樣的牽動著我的心菩貌,怎樣使我黯然神傷、暗自垂淚重荠,也都在新的閱讀體驗中被稀釋箭阶,取而代之的則是新書主人公的愛恨悲歡。像是一場靈魂的背叛戈鲁,就這樣輕而易舉的忘記了故人仇参,跟隨著新歡一起放聲歡笑一同暗自悲傷。
這周的閱讀體驗就是這樣一種”無情“的狀態(tài)婆殿,當閱讀完《步履不驼┢梗》,心里想著要寫完書評再去看下一本書鸣皂。但是手卻不停使喚的最先打開kindle抓谴,發(fā)現(xiàn)了《當呼吸化為空氣》之后,便立馬買來電子書寞缝,迫不及待閱讀起來癌压。于是沉浸在保羅的世界里,卻忘了《步履不途B剑》里的良多滩届、父親和母親。
為了讓這些遺忘來的更慢一點,雖然中午吃完飯后帜消,因為打開了黑塞的小說《悉達多》再次忍不住想要一口氣讀完棠枉。但是來到言幾又之后,還是壓制了自己的閱讀欲望泡挺,告訴自己辈讶,今天非得寫完一篇書評不可。于是才有了今天的文章娄猫。
這周最開始閱讀的是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图》,兩個晚上的時間媳溺,仿佛跟隨良多月幌,回到了那個夏天漫長的一天,在哥哥忌日的這一天悬蔽,良多帶著新婚妻子回到父母的家中扯躺。沒有想象中的溫情,也沒有期待中的沖突蝎困,有的只是每一句對白之下的暗流涌動录语。
是枝裕和的文字,咋一看平淡如水难衰,甚至在閱讀的過程中钦无,因為情節(jié)進展緩慢,人物之間沒有明確的矛盾和沖突盖袭,讓人有種昏昏欲睡的感覺失暂。但是當我合上這本書時,在某一個剎那間鳄虱,再次回想起書中的情節(jié)弟塞,卻有種似曾相似之感,再進一步深入思考拙已,不得不佩服的是枝裕和的偉大决记,在不露痕跡之處,將家庭之于人的感受倍踪,如此細膩真實的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系宫。
在這這本書中,我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的父親和母親建车,媽媽會在兒子一家回來的時候扩借,提前在浴室里擺好新買的牙刷,會給兒子準備俗氣幼稚的睡衣缤至。而父親明明知道孩子回來了潮罪,卻躲在自己的房間里,直到聽到屋外大家爽朗的笑聲,才假裝不經(jīng)意的路過嫉到,接受孩子們的問好沃暗。
在這里可以窺見最為常見的婆媳關(guān)系和父子關(guān)系。良多每次帶女朋友回來何恶,母親在招待的時候都會非常熱情孽锥,也表現(xiàn)的很滿意,但是在人家走了之后细层,則開始數(shù)落對方的缺點忱叭。而父親一心希望良多按照自己的期待,能夠成為一名醫(yī)生今艺,但是免不了期待落空之后的失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爵卒,我們慢慢長大虚缎,對于父母的感情充滿著矛盾,一方面是父母子女之間的愛和溫暖钓株,另一方面实牡,則是兩代人之間的分歧和因此產(chǎn)生的羈絆。于是兒女各自組建家庭之后轴合,回父母家的次數(shù)則是不斷減少创坞,這似乎已經(jīng)成為永恒的規(guī)律。一方面是對于父母家人的思念受葛,另一方面卻是不得不面對的漸行漸遠题涨。
正如豆瓣里的評論一樣:“這個故事就像是一道永遠難忘的家常料理,你以為它很平凡总滩,但卻是我們最真摯的一種食物的滋味纲堵。"
最后在面對父母的老去和離開,我們不知所措的面對同樣不知所措的父母闰渔。才有了是枝裕和的感傷:人生路上席函,步履不停,總有那么一點來不及冈涧。
繼《步履不兔剑》之后,緊接著閱讀了《當呼吸化為空氣》督弓,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营曼,似乎更為沉重的詮釋了類似的“來不及”。但是這種“來不及”咽筋,卻讓人忍不住扼腕嘆息溶推。
和《步履不停》不同的是,《當呼吸化為空氣》是一本人物自傳蒜危,書中講述的是真實發(fā)生的事情虱痕。
保羅·卡拉尼爾成長于一個醫(yī)學世家,父親是一名醫(yī)生辐赞,在母親的影響下部翘,從小喜歡文學。并就讀于斯坦福大學獲得英語文學和生物學雙學位响委。在喜愛文學的時候他總是在不斷思考:“生理新思、道德、文學和哲學有一天會在什么地方交匯赘风?”?
他的本科研究的論文是《惠特曼和人格的醫(yī)療化》夹囚,雖然收獲了很多好評,在整個文學體系中邀窃,卻顯得太過于異端荸哟,于是當周圍的同學都紛紛去當記者做編劇的時候,他卻選擇棄文從醫(yī)瞬捕,從頭開始以一個醫(yī)學生的身份繼續(xù)學習鞍历。
在正式的學醫(yī)之前,他赴劍橋大學學習肪虎,獲得科學和哲學研究的碩士劣砍,并且以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美國耶魯大學的醫(yī)學博士。畢業(yè)后他在斯坦福所在的醫(yī)院擔任住院醫(yī)生扇救,36歲刑枝,他即將獲得斯坦福醫(yī)學院神經(jīng)外科的教授職位,并且擁有自己的醫(yī)學研究室爵政,眼前是一片美好的應(yīng)許之地仅讽。
然而就在人生即將走向巔峰的時候,保羅被診斷出患有第四期肺癌钾挟,生命岌岌可危洁灵。當他在手術(shù)臺前挽救病人的生命,曾無數(shù)次的與死神同行掺出,而這次死神卻給他來了一次私人拜訪徽千,這讓保羅有點猝不及防。
命運似乎和他開了一個玩笑汤锨,當時選擇棄文從醫(yī)双抽,得益于惠特曼的啟發(fā):“只有醫(yī)生才能真正理解’生理和精神并存的人‘,而最后選擇學醫(yī)闲礼,也是因為想要理解死亡的雙重神秘——感受到死亡既帶有濃烈的個人色彩牍汹,同時又絲毫不帶個人色彩铐维。這讓他絕知此事要躬行,卻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在36歲慎菲,如此年輕的年紀去接觸死亡嫁蛇。
在保羅為病人做治療的時候,他會通過病人的生命曲線露该,為病人制定救治的方案睬棚,也因此在保羅診斷出癌癥之前,最想要知道的則是自己的生命究竟還剩下多長的時間解幼。在此之前抑党,他給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是,前20年投身醫(yī)學撵摆,救治病人底靠,后20年專注于寫作,重拾青年時期的文學理想特铝。
但是癌癥的來臨苛骨,硬生生的打碎了當初所有美好的規(guī)劃,這讓他不得不思索苟呐,對于自己的生命而言,什么是最為重要的俐筋。在于癌癥抗爭的日子里牵素,身體虛弱到極致,而背部和身體的疼痛澄者,讓他連拿起書本閱讀笆呆,這樣一件再平常不過的小事,也顯得如此艱難粱挡。而在被確診為癌癥的前一周赠幕,他還在手術(shù)臺上站了連續(xù)36個小時 。
醫(yī)生和病人的雙重身份询筏,讓保羅有一種強烈的撕裂感榕堰,他一邊鉆研醫(yī)學,一邊又轉(zhuǎn)向于文學作品尋找答案嫌套。面對自己的死亡逆屡,他不得不思考,是重操舊業(yè)踱讨,還是去尋找新的生活魏蔗。他深深的感受到:“我無法前行”陨福”然而腦袋里卻突然蹦出來多年前閱讀的塞繆爾·百克特的詩:“我無法前行莺治,我仍將前行廓鞠。”
在那天早上他做了一個決定谣旁,重返手術(shù)室床佳。保羅說 :“我會把死神看作一個威風凜凜、不時造訪的貴客蔓挖,但心里要清楚夕土,即使我是個將死之人,我仍然還活著瘟判,直到真正死去的那一刻怨绣。”
本書分為上下兩部分拷获,書的前半部分是當我身強體健時篮撑,記錄的是自己青年時的求學經(jīng)歷,對文學的熱愛匆瓜,對死亡的思考赢笨,對于精神和生理的探索,對于醫(yī)學與道德的踐行和對于神經(jīng)科學的研究驮吱。
書的后半部分茧妒,是確診為癌癥之后,與死神一起同行左冬,他是如何面對又是如何處理的桐筏,這本書里沒有沉痛的嘆息,也沒有過多渲染死亡即將來臨的苦情和悲戚拇砰。
這本書的書名:“當呼吸化為空氣”出自于英國詩人福爾克·格萊維爾的十四行詩:
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義,
你見證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氣除破。
新人尚不可知牧氮,故舊早已逝去:
軀體有盡時,靈魂無絕期瑰枫。
讀者啊踱葛,趁生之歡愉,快與時間同行光坝,?共赴永恒生命剖毯!
hello 菜菜: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教馆,總是會有那么一些來不及逊谋。今天反復(fù)的咀嚼著這句話的含義,又是另一番滋味土铺。然而我也深知胶滋,以我現(xiàn)在的年齡和人生閱歷板鬓,仍然無法對此有深切的感同身受。
而這卻給我?guī)砹艘恍┧伎季啃簦绾伪M可能的去減少這些來不及俭令。如果我們的生命所剩無幾,我們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部宿?而我們能夠留下來的又是什么?
今天和佳坤聊到這些的時候抄腔,我們同一時間想到了加繆的西西弗神話,如果生活本身是荒謬的理张,我們能做的也就是從這些無意義之間去尋找他的意義所在吧赫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