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源自內(nèi)心的次序
——心流,幸福人生的最優(yōu)體驗
2019年12月躲因,老何有緣學習了美國積極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馬丁·塞里格曼的《真實的幸干芑恚》睹簇,作者通過對長年生活在修道院修女的幸福感和壽命進行了大量調查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在修道院相同生活環(huán)境的條件下蕾盯,修女們的幸福感指數(shù)越高幕屹,身心會更健康,壽命會更長级遭。
如何才可以提升個人的幸福感呢望拖?
馬丁.塞里格曼提出,有意義的生活必須與比我們自身更宏大的東西連結上挫鸽,這個東西越大说敏,我們的生活就越有目的。他認為這個宏大的東西就是人類發(fā)展的歷程丢郊。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選擇自己成為這個歷程的一分子盔沫,使它前進一步,這是進入有意義生活的門枫匾。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趙汀陽老師認為: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生活動力架诞,這是一個明顯的真理。如果不去或不能追求幸福干茉,生活就毫無意義谴忧。他從哲學思考的角度提出了一個「幸福公理」:假如一個人的某個行動本身是自成目的的,并且這一行動所試圖達到的結果也是一個具有自足價值的事情角虫,那么沾谓,這一行動必定使他獲得幸福∩弦#或者說搏屑,如果有一件事情,不給你錢你也樂意去做粉楚,不做不甘心辣恋;而且你做這件事情的結果,還能對別人模软、對社會有貢獻伟骨,這就是創(chuàng)造性行動。
混沌大學的創(chuàng)始人李善友老師在《人生燃异,就是為一件大事而來携狭!》一文中談到:什么叫使命所歸的事?
第一回俐,喜歡的逛腿;
第二稀并,擅長的;
第三单默,有意義的
所謂喜歡的碘举,就是你和它之間能有心流感,你能夠愛上你所做的那個事情搁廓;所謂擅長的引颈,是你有一種天賦在做這件事;所謂意義感境蜕,就是它要符合至善之地蝙场。
然而,對于很多人而言粱年,能找到并專心從事一份自己內(nèi)心真正喜歡售滤;而且自己特別擅長,能夠做到能人所不能逼泣;同時還能對別人和社會有貢獻的有意義的事情絕非易事趴泌。
美國積極心理學的另一位創(chuàng)始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在《心流》一書中提出的心流學說,為我們大多數(shù)普通人提供了另外一種全新的提升幸福感的路徑和方法拉庶,米哈里認為:專注可以提升幸福感嗜憔。所謂的心流,說的是這樣一種狀態(tài):就是人們在全神貫注做一件事的時候氏仗,那種沉浸其中的忘我狀態(tài)吉捶。這種心流的狀態(tài)能夠給我們帶來一種積極的生命體驗,從而給我們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皆尔,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呐舔。對于專業(yè)人士來說,它是理解積極心理學不可或缺的理論素材慷蠕;對于普通讀者來說珊拼,這更是一本提升幸福感的行動指南。
老何學習靜坐禪修超過十年流炕,發(fā)現(xiàn)佛學的靜坐冥想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一種全神貫注澎现、屏蔽外界信息和忘卻時間和自我的類似心流的體驗。然而每辟,佛學的各種經(jīng)典浩瀚復雜剑辫,其靜坐冥想及修行方法都很玄妙,必須要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學習和思考渠欺,才能慢慢地覺知和感悟妹蔽,不容易被一般人所理解和接受。
而米哈里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
首先,他對于心流狀態(tài)下人們會產(chǎn)生哪些心理體驗胳岂,給出了清晰而精準的描述编整,提煉出了心流體驗的核心要素,并且系統(tǒng)地闡述了達成心流體驗需要哪些前提條件乳丰。
其次闹击,他使用嚴謹?shù)目茖W方法來研究心流,如經(jīng)驗采樣法成艘,也就是記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心流體驗。采集這樣的數(shù)據(jù)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贺归,而米哈里領導的團隊在幾十年的時間里淆两,積累了大量有價值的數(shù)據(jù)。所以拂酣,米哈里使得人類對于心流現(xiàn)象的理解秋冰,首次超越了日常觀察的層面,進入了科學研究的范疇婶熬。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心流》剑勾,真的非常值得各位有興趣思考人生的朋友認真學習和思考!
鄭也夫:幸福源自內(nèi)心的次序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心流》序言
作者:鄭也夫 (北大社會學系教授)
本書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赵颅,1934年生于當時的南斯拉夫虽另,今天的克羅地亞。米哈里1965年獲得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饺谬,1969年至2000年在芝大任教捂刺。小他8歲的塞利格曼,晚于本書一年募寨,即1991年出版了《學習樂觀》(Learned Optimism)族展。二人志趣相投,2000年聯(lián)手發(fā)表《積極心理學導論》一文拔鹰。這標志著積極心理學的問世仪缸。
米哈里這本書中有三個核心詞:
一是幸福;
二是最優(yōu)體驗列肢,他稱之為心流恰画;
三是精神熵。
我們就從這三個核心詞說起例书。
幸福是今天通吃世俗與學界的熱門話題锣尉,而米哈里和塞利格曼無疑是當代幸福研究的先驅。
米哈里從探討幸福為什么難以得到開端决采。他說:“幸福如此難能可貴自沧,主要是因為宇宙初創(chuàng)之時,就沒有以人類的安逸舒適為念。它廣袤無邊拇厢,充斥著威脅人類生存的空洞與寒漠爱谁,它更是一個充滿危險的地方⌒①耍”
對幸福的這種認識被后來的生物學家展開访敌,指向動物與人類的身體機制。他們說:大馬哈魚溯江而上衣盾,產(chǎn)卵后便死去寺旺;自然選擇篩選出的這種機制為了繁衍連母體的生命都要犧牲,快樂在其中怎么能算得上重要的追求呢势决?他們又說:人類性交為何這么短促阻塑?完成配種就夠了,沉溺其中極可能成為天敵的點心果复。
米哈里認為陈莽,他所看重的學術風格兼有基礎研究和實踐應用的貢獻。他認為能為幸福研究做出重大貢獻的是三個學科:生物學虽抄、心理學走搁、社會學,而非當下的一些顯學迈窟。作為心理學家私植,生物學與社會學是他的第二只、第三只眼睛车酣。
在論述人類幸福難以追求時兵琳,他獨具慧眼地比較了人類與動物的差異。他說:“動物的技巧總是能配合實際的需要骇径,因為它們的心靈只容納環(huán)境中確實存在的躯肌,并與它們切身相關、靠直覺判斷的資訊破衔。饑餓的獅子只注意能幫助它獵到羚羊的資訊清女,吃飽的獅子注意力則完全集中在溫暖的陽光上……動物中除了人以外,都不會自作自受晰筛,它們的進化程度還不足以感受沮喪和絕望嫡丙,只要沒有外來的沖突干擾,它們就能保持和諧读第,體驗到人類稱為心流的那種圓滿曙博。”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差別在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過于發(fā)達怜瞒。感知和攝取更多的信息父泳,無疑有利于人類生存般哼。對外部情況不感知,當然更危險惠窄,但感知更多往往也更苦惱蒸眠。常言說:無知無畏。反之杆融,多知多畏楞卡,多知多憂。于是焦慮增長脾歇。剛巧一切平安的時候呢藕各?神經(jīng)系統(tǒng)過于發(fā)達的人類偏偏又會感到枯燥無聊。進化為什么導致人類這種極難伺候的身心配置座韵?剛才說過了,自然選擇出的生理機制只是服務于人類生存繁衍誉碴,沒有增加幸赴昃啵快樂的考慮黔帕。
人類成員中最不堪大量信息闖入的是精神分裂癥患者。米哈里說:“精神分裂癥患者會不由自主地注意到所有不相干的刺激成黄,接收所有資訊奋岁。而很悲慘的是荸百,他們并沒有控制任何事物進出意識的能力够话∨埃”有些病人把這種現(xiàn)象描述得很生動:“事情太快地涌進來,我失去控制爆雹,終于迷失了顶别⊙币铮”我認為,人類成員們看似不同的性格其實是連續(xù)譜屈尼,而不是割裂為正常人與病人兩大類別脾歧。病態(tài)常常以其凸顯的特征鞭执,幫助我們認識常態(tài)兄纺。多數(shù)人未因信息過多而致殘化漆,但未嘗不是信息過多的困擾者座云。在如何面對外部的悲觀信息上朦拖,米哈里與塞利格曼給出了兩種解答璧帝。塞利格曼的看法是裸弦,不同的解釋方式?jīng)Q定了不同的生命狀態(tài)理疙。我們繼承了祖先悲觀與審慎的解釋方式,在遠古殘酷的生存競爭中需要如此砖顷,但現(xiàn)在的生活已經(jīng)遠離零和博弈滤蝠,沒有那么殘酷物咳,因此“解釋”可以向樂觀的方向調整览闰。輕度悲觀使我們在做事前三思而后行压鉴,但大部分時間樂觀更好油吭。米哈里的方法是婉宰,面對太多的芍阎,包括負面的信息缨恒,你必須找到一項能長久地凝聚自己注意力的活動骗露。這樣你面對眾多信息時便有了輕重之別萧锉,乃至屏蔽若干信息柿隙。二位的共同性是強調個體的主觀能動性禀崖。
金錢是否能讓人幸福呢波附?米哈里做了斷然的否定。今天越來越多的學者認同這個看法然评,但其中一部分人立即將幸福置換到昨天金錢占據(jù)的位置上碗淌,他們認為幸福才是人生理當直奔的主題谦炒。米哈里與筆者對此大不以為然宁改。米哈里引用了筆者也曾引用過的弗蘭克的話:“事實上还蹲,幸福感通常根本不是作為目標而浮現(xiàn)于人們的追求面前谜喊,而只不過表現(xiàn)為目標既達的某種附帶現(xiàn)象斗遏。然而在神經(jīng)官能癥患者那里诵次,這種原初的追求似乎都被扭曲為對幸福的一種直接性追求逾一,扭曲為快樂意志……快樂成了注意力的唯一內(nèi)容和對象遵堵。然而陌宿,神經(jīng)官能癥患者在多大程度上糾纏于快樂之中壳坪,他便在多大程度上讓快樂的根據(jù)從眼皮底下跑掉弥虐,而快樂‘效應’也不會再出現(xiàn)【寤牵”米哈里在本書中的全部研討都是在證明幸福不是人生主題磨隘,而是附帶現(xiàn)象番捂。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樁事物设预,達到忘我的程度鳖枕,并由此獲得內(nèi)心秩序和安寧時的狀態(tài)宾符。
在人們認識幸福的誤區(qū)中魏烫,比金錢更本質的是感官享樂哄褒。米哈里一言蔽之:“享樂的片刻轉瞬即逝读处。”“尋求快樂是基因為物種延續(xù)而設的一種即時反射绎谦,其目的非關個人利益窃肠。進食的快樂是為確保身體得到充足營養(yǎng)冤留,性愛的快樂則是鼓勵生殖的手段纤怒,它們實用的價值凌駕于一切之上……但實際上泊窘,他的性趣只不過是肉眼看不見的基因的一招布局烘豹,完全在操縱之中……如果無法抗拒食物或酒精的誘惑携悯,或無時無刻不欲念纏身的人蚌卤,就無法自由控制內(nèi)在的心靈咸灿”苁福”“跟隨基因的反應审胸,享受自然的樂趣砂沛,并沒有什么不好碍庵,但我們應該認清事實真相静浴∑幌恚”
人類有一個超大的意識系統(tǒng)得问。意識系統(tǒng)需要秩序宫纬,其無序時人們會焦慮哪怔、煩躁胚委。生理欲望需要滿足亩冬。但無論欲望滿足上欠缺硅急、適當還是過度营袜,都與意識系統(tǒng)中的秩序較少關聯(lián)荚板。而“好的生存狀態(tài)”跪另,英文直譯為well being免绿,就是幸福的意思,“好的生存狀態(tài)”要兼括生理滿足與精神系統(tǒng)中的秩序距淫。后者如何獲得,是米哈里寫作本書的目的所在喻杈。米哈里不是從尋常視角去討論內(nèi)心的秩序筒饰,而是從大自然的秩序之起點開講业栅,即熵與反熵碘裕。
負熵與精神熵
大自然中的大多數(shù)運動包含能量轉換帮孔,所以熱力學的兩個定律是最基礎的理論文兢。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姆坚,即發(fā)生的只是轉移,總能量不增不減萍程。若一個中間被隔開的容器中茫负,一邊裝有熱水忍法,另一邊裝有涼水,發(fā)生的只能是熱水的溫度下降原探,涼水的溫度上升咽弦,不可能相反型型。這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所關注的寺枉。其主要內(nèi)容有三:第一型凳,涼的物體不可能向熱的物體傳遞熱量甘畅;第二,能量轉化中必有損耗槐脏;第三顿天,在自發(fā)過程中,濃度趨于擴散鸟缕,結構趨于消失懂从,有序趨于無序番甩。無序的量度被稱作“熵”窍育。一切自發(fā)的物理過程,都是熵增加的過程。
生命現(xiàn)象是個奇跡檐迟。它將太陽能轉化成生物能追迟,并從無序中發(fā)展出有序敦间。薛定諤以物理學家的眼光看到了大自然中的這個反例,稱之為“負熵”带猴。負熵就是從無序走向有序的趨勢。
米哈里借鑒上述思想提出了“精神熵”口予。他認為苹威,資訊對人們意識中的目標和結構的威脅牙甫,將導致內(nèi)心失去秩序,就是精神熵调违。米哈里說“精神熵是常態(tài)”窟哺,好可怕呀。在他看來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優(yōu)體驗技肩,他稱之為“心流”且轨。
我稱這本書為奇書浮声,因為它內(nèi)容新奇旋奢,還因為它很難歸類泳挥,既有科學的成分,似乎也有哲學乃至形而上學的味道至朗,可能是因為作者討論了一些本質的屉符、科學還難于進入的問題。但是本書中的奇思妙論锹引,不是基于玄想矗钟,而是調查。
作者和他的小組訪問了職業(yè)嫌变、學歷各異的男女老少吨艇。讓每個對象佩戴一個電子呼叫器,為期一周腾啥。呼叫器每天不定時呼叫8次东涡。呼叫器一響,受測者就要按照滿意度的等級倘待,記錄當下自己的感覺软啼,并記錄當下從事的活動。這些分析記錄超過十萬份延柠。故最優(yōu)體驗發(fā)生于何種活動中祸挪,是大規(guī)模調查的結果。甚至“心流”一詞也非作者自創(chuàng)贞间,而是多數(shù)被調查者描述他們的最優(yōu)體驗時所用的詞匯:“一股洪流帶領著我”贿条。
米哈里這樣概括心流的成因和特征。第一增热,注意力整以。他說:體驗過心流的人都知道,那份深沉的快樂是嚴格的自律峻仇、集中注意力換來的公黑。
第二,有一個他愿意為之付出的目標摄咆。那目標是什么不要緊凡蚜,只要那目標將他的注意力集中于此。
第三吭从,有即時的回饋朝蜘。
第四,因全神貫注于此涩金,日常惱人的瑣事被忘卻和屏蔽谱醇。
第五暇仲,達到了忘我的狀態(tài)。
他舉出一些典型的角色及其行為副渴,諸如攀巖選手奈附、外科醫(yī)生、詩人煮剧、劇作家斥滤,來說明心流。
一位攀巖選手這樣描述自己的感受:“越來越完美的自我控制轿秧,產(chǎn)生一種痛快的感覺中跌。你不斷逼身體發(fā)揮所有的極限咨堤,直到全身隱隱作痛菇篡;然后你會滿懷敬畏地回顧自我,回顧你所做的一切一喘,那種佩服的感覺簡直無法形容驱还。它帶給你一種狂喜,一種自我滿足凸克。只要在這種戰(zhàn)役中戰(zhàn)勝過自己议蟆,人生其他戰(zhàn)場的挑戰(zhàn),也就變得容易多了萎战「廊荩”
外科醫(yī)療的性質決定了它是最能集中注意力的。很多外科醫(yī)生表示給多少錢也不干醫(yī)院其他科的工作蚂维。他們認為:內(nèi)科治療常炒亮#看不清目標。神經(jīng)科的目標更模糊虫啥,常常十年才能治好一個病人蔚约。除了目標清晰,外科的診斷與手術中會不斷得到回饋涂籽,以評估進展苹祟。明確已獲得的進展,與全神貫注地繼續(xù)工作密切關聯(lián)评雌。
米哈里說:“近年來有很多人指出树枫,詩人與劇作家往往是一群嚴重沮喪或情緒失調的人,或許他們投身寫作這一行景东,就是因為他們的意識受精神熵干擾的程度遠超一般人团赏;寫作是在情緒紊亂中塑造秩序的一種治療法。作家體驗心流的唯一方法耐薯,很可能就是創(chuàng)造一個可以全心投入的文字世界舔清,把現(xiàn)實的煩惱從心靈中抹去丝里。”喜歡科學的王小波一定知道熵体谒,不知道他讀過本書沒有杯聚。但他說過,他的寫作是“反熵”行為抒痒,這一點倒是與米哈里的看法如出一轍冰抢。
全神貫注某項活動考榨,精神消耗一定更大,好在當事者心甘情愿——這似乎是常識。但米哈里告訴我們:不對郁季。有實驗證明全神貫注減輕了腦力負擔∈安ⅲ“最合理的解釋似乎是:心流較強的那組人能關閉其他資訊的管道蹦渣,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接收閃光的刺激上。這使我們聯(lián)想到樟蠕,在各種情況下都能找到樂趣的人贮聂,有能力對外來刺激進行篩選,只注意與這一刻有關的事物寨辩。雖然一般認為吓懈,注意力集中時會增加處理資訊的負擔,但對于懂得如何控制意識的人而言靡狞,集中注意力反而更輕松耻警,因為他們可以把其他不相關的資訊都拋在一旁。他們的注意力同時極具彈性甸怕,與精神分裂癥患者完全不由自主地注意到所有刺激恰成強烈對比甘穿。這種現(xiàn)象稱為‘自得其樂的性格’,或許能提供神經(jīng)學上的解釋蕾各“谴牛”
專注是心流的關鍵。于是問題來了:中國的高中生在應試的壓力下不是也很專注嗎式曲,他們體會到心流了嗎妨托?我的判斷是否定的。愛因斯坦就抱怨他的一次應試經(jīng)歷吝羞,他說過后很長時間都不能復原兰伤。為什么如此?第一钧排,那活動不是他心向往之敦腔,而是被迫的。第二恨溜,反復無數(shù)次的復習中符衔,沒有任何新的刺激找前,完全是乏味的重復。故高考結束之日判族,就是全體考生背叛這一活動之時躺盛。上述造成心流的活動,比如攀巖形帮、寫詩槽惫、思考哥德巴赫猜想,哪能如此辩撑。一句話界斜,能造就心流的活動,大多還需要當事者自覺自愿合冀,樂在其中各薇。米哈里的著作中沒有對“考生的專注”多花筆墨,可能是因為在他的國家中水慨,這種災病不成氣候得糜。
可以造就心流的活動中必有挑戰(zhàn)敬扛,且挑戰(zhàn)應該是動態(tài)的晰洒,即當挑戰(zhàn)與你的技能匹配時,有了心流啥箭。當挑戰(zhàn)的目標大大高過你的技能時谍珊,將產(chǎn)生焦慮,此時應降低挑戰(zhàn)目標急侥。當你的技能高過設定的目標砌滞,繼續(xù)持續(xù)這種活動將產(chǎn)生厭倦,便要提升目標坏怪,以求挑戰(zhàn)和心流的持續(xù)贝润。正是在技巧提高、目標上調的過程中铝宵,當事者感受到了成長的樂趣打掘。此為幸福之真諦。
自尋目標的時代
集中注意力是造就心流的關鍵鹏秋。而凝聚注意力需要一個目標尊蚁。目標從何而來呢?
在傳統(tǒng)社會中侣夷,為百姓們提供人生目標的是社會權威:國王横朋、主教、政府百拓。他們提供的目標有:宗教琴锭、道德晰甚、階級習俗、愛國主義决帖。最后到來的一個目標提供者是商人压汪,他們宣揚的是消費。這些目標漸漸失效古瓤,不再吸引眾生止剖。
原因之一是,這些目標設置的動機或者是維護社會秩序落君,或者是鼓吹者自身的利益穿香。社會秩序的考慮在古代是成立的,沒了社會秩序大家都要遭殃绎速。但現(xiàn)代社會秩序的基礎已經(jīng)改變皮获,不是同仇敵愾,而是越來越大范圍的分工合作纹冤,是以市場競爭為主要渠道的上下流動洒宝。商人們宣揚購買,但購物不包含復雜的身心投入萌京,不造就內(nèi)心的秩序雁歌,更不會帶來成長的樂趣。購物從根本上說有利于商人知残,而非顧客靠瞎。自上而下的其他幾種目標,其實異曲同工求妹,都是更有利于宣講者或統(tǒng)治階層乏盐。
原因之二是,人類成員們的興趣制恍、潛能大不相同父能。單一的目標,即使很好净神,也只能吸引一個群體中十分之一的人去追求何吝。能吸引群體中大多數(shù)成員的,必是多個目標强挫。提供目標的人岔霸,必有其主觀偏好和私利,長官的意志當然是這樣俯渤,即使是父母也很難豁免呆细。因此目標要自己去尋找。
我們一不留神說到父母了。為對得起有適齡子女的父母絮爷,有必要多說幾句趴酣。積極的、能為自己建立興趣的性格坑夯,有先天的成分岖寞,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但是也與早期成長關系密切柜蜈。這就涉及孩子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仗谆。米哈里認為:好的家庭環(huán)境就是不替孩子設立目標;家長當然不可以什么都不管淑履,但家長設定的不可以做的界線要清晰隶垮,界線之內(nèi)的空間是孩子的,即給他留下較大的自選空間秘噪;并且家長對孩子當下的興趣狸吞、所做的事情和感受要留心和重視。用米哈里的話說:這樣“孩子知道什么事可以做指煎,什么事不可以做蹋偏,不必老是為規(guī)制與控制權而爭吵;父母對他們未來成就的期望也不會像一片陰影至壤,永遠籠罩在他們頭上威始;同時不受混亂家庭分散注意力的因素所干擾,可以自由發(fā)展有助于擴充自我的興趣與活動崇渗。在秩序不佳的家庭里字逗,孩子的大部分能量都浪費在層出不窮的談判與爭執(zhí)京郑,以及不讓脆弱的自我被別人的目標所吞噬的自我保護上”宅广。
人生目標的獲得不能抄襲,沒有捷徑些举。米哈里說:獲得最優(yōu)體驗的手段跟狱,“不能濃縮成一個秘訣,也不能背誦下來重復使用……每個人必須自行從不斷的嘗試與錯誤中學習”户魏。
米哈里問讀者:什么是自得其樂驶臊?他自己的回答是:“就是‘擁有自足目標的自我’,大多數(shù)人的目標都受生理需要或社會傳統(tǒng)的制約叼丑,亦即來自外界关翎。自得其樂的人,主要目標都從意識評估過的體驗中涌現(xiàn)鸠信,并以自我為依據(jù)纵寝。”
外界向你提供目標時星立,往往以某種獎勵吸引你追隨它爽茴。世上大多數(shù)獎勵的動機是控制你葬凳。不做外部目標的奴隸,就要拒絕它們的獎勵室奏。拒絕外部獎勵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內(nèi)獎”火焰,即選定你的目標,在追隨目標的努力中胧沫,獲得內(nèi)心的秩序和成長的樂趣昌简,這就是內(nèi)獎,就是自我獎勵绒怨。
在討論心流與目標時江场,米哈里還提出了“自成目標”的概念,即目標是做你喜歡做的事情窖逗,而非做這件事情的報酬址否,盡管有時也存在報酬,有時也有社會效益碎紊。也就是為藝術而藝術佑附,為科學而科學,為你喜歡的勞作而勞作仗考。米哈里說:“開始時靠目標證明努力的必要音同,到后來卻變成靠努力證明目標的重要性⊥菏龋”“登上山頂之所以重要权均,只因它證明了我們爬過山,爬山的過程才是真正的目標锅锨∵瓷蓿”
以上說的是在設置人生目標上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接下來說生活中的群己關系必搞。
靈長目動物中有選擇以群體為生存單位的物種必指,也有選擇以小家庭為生存單位的物種。同為群體生存的黑猩猩恕洲、大猩猩與人類曾經(jīng)是一個物種塔橡,在200萬年前分手。也就是說霜第,人類群體生存的歷史遠遠長于200萬年葛家。這經(jīng)歷結結實實地確定了我們的群體性。我們最大的痛苦常常不是來自大自然泌类,而是來自伙伴癞谒,甚至親人,所以哲學家說“他人是地獄”。如果每個普通人可以徹底離開他人扯俱,這句話就不會從哲人口中說出书蚪。并且,其實你的很多快樂迅栅,甚至最大的快樂殊校,也是來自與他人的交往。乃至读存,如何和他人交往为流,成為你的內(nèi)心秩序的組成部分。
現(xiàn)代社會與傳統(tǒng)社會的一大差別是:社會成員們巨大的流動性让簿。于是你的合作伙伴和親密朋友敬察,都不再是生來注定,不再限于鄉(xiāng)親尔当,而是可以自己選擇莲祸。擇友是從少年時代開始就要學習的一門至關重要的技能。當然在這之前椭迎,首先要力爭學會并長久保持親屬間的和睦锐帜。再說下去就是老生常談了。就此打住畜号,我們轉向去討論與群體生活對峙的“獨處”缴阎。
米哈里在此處妙語連珠。他說:“學習運用獨處的時間在童年時期就很重要简软。十來歲的孩子若不能忍受孤單蛮拔,成年后就沒有資格擔負需要鄭重其事準備的工作……如果一個人不能在獨處時控制注意力,就不可避免地要求助于比較簡單的外在手段:諸如藥物痹升、娛樂建炫、刺激等任何能麻痹心靈或轉移注意力的東西……英國哲學家培根引用一句俗語說:‘喜歡獨居的人,不是野獸就是神视卢□饴眩’倒不一定是神,但一個人若能從獨處中找到樂趣据过,必須有一套自己的心靈程序,不需要靠文明生活的支持——亦即不需要借助他人妒挎、工作绳锅、電視、劇場規(guī)劃他的注意力酝掩,就能達到心流狀態(tài)鳞芙。”
一方面,獨處是建立自己的內(nèi)心系統(tǒng)的必要經(jīng)歷原朝。另一方面驯嘱,有了自己內(nèi)心的系統(tǒng),更能夠適應因偶然原因陷入的孤獨的處境中喳坠。葛蘭西鞠评、索爾仁尼琴、曼德拉等人的經(jīng)歷就是證明壕鹉。米哈里說:“一個能記住故事剃幌、詩詞歌賦、球賽統(tǒng)計數(shù)字晾浴、化學方程式负乡、數(shù)學運算、歷史日期脊凰、《圣經(jīng)》章節(jié)抖棘、名人格言的人,比不懂得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人占了更大的便宜狸涌。前者的意識不受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秩序限制钉答,他總有辦法自娛,從自己的心靈內(nèi)涵中尋求意義杈抢。盡管別人都需要外來刺激——電視数尿、閱讀、談話或藥物——才能保持心靈不陷于混沌惶楼,但記憶中儲存足夠資訊的人卻是獨立自足的右蹦。”
適當?shù)莫毺幱欣谛纬伞白晕摇奔呔琛N乙恢庇幸粋€感覺何陆,國人的“自我”弱于其他民族。表情反映性格豹储。國人的典型表情是嬉皮笑臉贷盲,相比而言異族人要嚴肅得多。我特別喜歡非洲木雕中的一臉肅穆剥扣。何以有如此差異巩剖?我的分析是,中國人“社會性”太強钠怯,打壓了“自我”佳魔,使我們每每逢迎他人。缺少獨處就缺少自我晦炊,而無個性的人組成的社會是缺少美感的鞠鲜。
心流與庖丁解牛
時下中國學者從事的很多社會調查宁脊,其結果和調查前的判斷如出一轍。此種調查屬于無聊的勾當贤姆。好的調查一定是調查前對結果毫無把握榆苞,有時調查后還發(fā)現(xiàn)了令人驚訝的事實。
米哈里的調查就是好的調查霞捡。其一坐漏,該調查發(fā)現(xiàn),心流的體驗弄砍,工作時(54%)大大高于休閑時(18%)仙畦。其二,面對“我現(xiàn)在是否寧可做別的事情”這一問題時音婶,回答“是”慨畸,即愿意停止現(xiàn)在正做的事情的回答者中,工作的人大大高于休閑的人衣式,即使工作者正處于心流的狀態(tài)寸士。這真是個值得思考的悖論。米哈里的解釋是:很多人屈從于主流文化碴卧,認為工作是強制的弱卡,不去理性地比較自己工作與休閑的狀態(tài)。對此我不完全同意住册。
調查中更多的心流出現(xiàn)在工作中婶博,而不是休閑中。這符合米哈里的一貫認識荧飞。他引用弗洛伊德的話:“快樂的秘訣在于工作與愛”凡人。
他在書中動情而生動地講述了東西方兩個勞動者工作中的心流體驗。
“里柯·麥德林在一條裝配線上工作叹阔。他每完成一個單元挠轴,規(guī)定的時間是43秒,每個工作日約需重復600次耳幢。大多數(shù)人很快就對這樣的工作感到厭倦岸晦,但里柯做同樣的工作已經(jīng)5年多了,還是覺得很愉快睛藻,因為他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跟一名奧運選手差不多……訓練自己創(chuàng)造裝配線上的新紀錄……經(jīng)過5年的努力启上,他最好的成績是28秒就裝配完一個單元……最高速度工作時會產(chǎn)生一種快感,里柯說:‘這比什么都好修档,比看電視有意思多了碧绞。’里柯知道吱窝,他很快就會達到不能在同樣工作上求進步的極限讥邻,所以他每周固定抽兩個晚上去進修電子學的課程。拿到文憑后院峡,他打算找一份更復雜的工作兴使。我相信他會用同樣的熱忱,努力做好任何一份工作照激》⑵牵”
這個案例中工作的挑戰(zhàn)能造就心流是足夠生動的。我倒想做一點筆走偏鋒的評論俩垃。我常對學生們說励幼,你們要選擇一份與你自己智商相匹配的工作。不要干了十年后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窮盡了這份工作中的全部奧秘口柳,索然無味了苹粟。中年后能否找到和重新學做一份挑戰(zhàn)性的工作是存疑的。借棋弈做比喻跃闹,智商高的不要選擇跳棋嵌削,要選擇圍棋,它能長久地吸引你望艺。
令中國讀者驚異的是苛秕,米哈里的第二個案例是《莊子·庖丁解牛》找默。這很讓我感動艇劫,因為我一向認為這是中國文字中最美的一篇。庖丁無疑在勞作中進入心流的狀態(tài)惩激,從莊子全過程的描寫可以清楚地看到店煞。米哈里卻有更多的期待。庖丁回答文惠君:“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咧欣,官知止而神欲行浅缸。”米哈里引用的英文翻譯是:“Perception and understanding have come to a stop and spirit moves where it wants”魄咕。筆者以為衩椒,“以神遇”的意思是“以直覺應對”,譯為“spirit moves”不妥哮兰。這個翻譯誤導了米哈里毛萌。遇—moves—flow,中英文字轉化后的對比喝滞,令米哈里癡迷東方的“遇”與西方的“流”可以“融會貫通”阁将。瑕不掩瑜,庖丁解牛確乎符合心流右遭。但《庖丁解抛鲋眩》沒有說出米哈里的理論缤削。
為什么對工作的不滿成為社會主流輿論的組成部分,且出現(xiàn)上述調查中的悖論吹榴?我試做這樣的解釋亭敢。
正如米哈里所說:“工作可以殘酷而無聊,但也可能充滿樂趣和刺激图筹∷У叮”最好的體驗和最壞的體驗都在工作中,而非休閑中远剩。工作中好的體驗與個人性格密切關聯(lián)扣溺,故常常存留和藏匿在私人的內(nèi)心,當事人未必有廣而告之的愿望瓜晤。而工作中的緊張儒陨、單調送漠、勞累過度和低收入原押,則因勞工的利益訴求和他們偉大代言人振聾發(fā)聵的言論而進入公共領域派哲,傳染眾生。工作雖然有內(nèi)在的挑戰(zhàn)和造成心流的可能性志群,但工作對雇主與管理者之外的員工還有其他的重要維度着绷,最大的兩項是自由度和收入。感覺收入上不公正會抱怨锌云。一個可以從工作中獲得心流體驗的工人荠医,工作效率多半不低,而如果其收入沒有相應提升桑涎,則其抱怨的可能性多半高于效率較低彬向、無心流體驗的工人攻冷。所以上述悖論的解釋空間甚大≈莶矗“現(xiàn)在我寧可做別的事情”,未必是要從有心流體驗的當下工作轉移到無心流體驗的休閑仇祭,有可能是從有心流體驗但工資低的工作礁苗,換到有心流體驗且工資較高的崗位上潘靖。缺乏自由度,正是青年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指出的資本主義生產(chǎn)方式下勞動的“異化”昏苏。這批評雄辯且經(jīng)久不衰椒丧。
米哈里從心流的角度觸及這一問題,他的思路是改良的救巷。他說:“通過工作提升生活品質壶熏,需要兩項輔助策略。一方面要重新設計工作浦译,使它盡可能接近心流活動——諸如打獵棒假、家庭式紡織溯职、外科手術等。另一方面帽哑,還得培養(yǎng)像莎拉菲娜谜酒、柯拉瑪、庖丁那樣自得其樂的性格妻枕,加強技巧僻族,選擇可行的目標。這兩項策略若單獨使用屡谐,都不可能使工作樂趣增加太多述么,但兩者雙管齊下,卻能產(chǎn)生意想不到的最優(yōu)體驗愕掏《让兀”“但目前的狀況卻是,那些有能力改變特定工作性質的人饵撑,并不重視工作能否帶來樂趣剑梳。管理者的首要考慮是生產(chǎn)力,工會領袖滿腦子也都是安全滑潘、保險與工資垢乙。短期看來,這些前提跟產(chǎn)生心流的條件可能有沖突众羡。這實在很可惜侨赡,因為如果工人真正喜愛他們的工作,不但自己受益粱侣,他們的效率也會提高羊壹,屆時所有其他目標都能水到渠成∑胗ぃ”
米哈里改革的建議不易實現(xiàn)油猫。連工會領袖都不致力于此,說明勞資雙方其實共享資本主義價值觀:貨幣收益柠偶。
但是隨著時代的進展情妖,突破口有望呈現(xiàn)。那就是伴隨機器人的大規(guī)模問世诱担,人們的工作時間將越來越少毡证,閑暇將越來越多。這樣蔫仙,缺乏自由料睛、自主的問題將緩解。工人雖然未能在工作中獲得更多的自由和自主,但其整體生存中自由和自主的時間大幅度增加恤煞。而米哈里的問題也將轉化屎勘,獲得更多心流的主戰(zhàn)場,將從工作轉向休閑居扒。
凱恩斯在1920年就發(fā)出了偉大的預言:經(jīng)濟問題將在百年內(nèi)終結概漱。“人類自從出現(xiàn)以來喜喂,第一次遇到了他真正的瓤摧、永恒的問題——當從緊迫的經(jīng)濟束縛中解放出來以后,應該怎樣來利用他的自由夜惭?科學和復利的力量將為他贏得閑暇姻灶,而他又該如何來消磨這段光陰,生活得更明智而愜意呢诈茧?”
好在歷史上的貴族階層已經(jīng)做出了嘗試,積累了經(jīng)驗捂掰。貴族階層脫離了生產(chǎn)敢会,率先面臨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的挑戰(zhàn)。一部分貴族陷入物欲不能自拔这嚣,另一部分選擇體育鸥昏、音樂、詩詞歌賦的藝術化生活方式姐帚。中西方在此高度一致吏垮。
一方面,米哈里認為工作而非休閑罐旗,可以造就更多的心流膳汪。但另一方面,他討論心流的生動案例中九秀,休閑中的活動不在少數(shù)遗嗽,比如他不斷說到的攀巖、舞蹈鼓蜒、下棋痹换。這些狹義的游戲,正是我們下面討論的內(nèi)容都弹。
機器人驅趕我們?nèi)ビ螒?/p>
工作可以產(chǎn)生心流娇豫,游戲也可以產(chǎn)生心流。游戲與心流的關系更好理解畅厢。這不僅因為游戲的特征——下棋冯痢、打球、唱歌顯然是有趣的,還因為人類創(chuàng)造出游戲系羞,目的就是調整心情郭计,變低迷為亢奮,變渙散為專注椒振≌焉欤孔子云:“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澎迎,難矣哉庐杨!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夹供×榉荩”
我認為游戲王國中的第一重鎮(zhèn)是體育。米哈里沒這么說哮洽,但其在書中專門討論游戲的第五章填渠,是從體育開始的。體育具備造就心流的最佳條件:明確的目標鸟辅,即時的回饋氛什,易學難精帶來的上不封頂?shù)奶魬?zhàn)性。體育的最大功能是幫助人控制自己:既學習控制自己的身體——這很好理解匪凉,體操枪眉、田徑、游泳再层、球類贸铜,都要在控制身體上下大功夫,又要學習控制自己的精神聂受,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蒿秦。愛看網(wǎng)球的人都知道納達爾,他的身體條件其實并不突出饺饭,爆發(fā)力不好是其致命的弱項渤早,而爆發(fā)力幾乎是一切競技體育項目不可缺乏的。那他靠什么制勝瘫俊?靠專注鹊杖。他可以在四五個小時內(nèi)一直集中精力。俗話說老虎也有打盹兒的時候扛芽。對手領先納達爾時會很自然地放松一小會兒骂蓖,不想一下就被逆轉了。在專注上你比不過他川尖,你做不到專注每一個回合登下,結果滿盤皆輸。
瑜伽的精髓也在于控制自己,從身體到精神被芳$直矗“第五實修是進入正式瑜伽修行門戶的預備動作,稱作‘制感’畔濒。它主要是學習從外界事物上撤回注意力剩晴,控制感覺的出入——能夠只看、聽和感知準許進入知覺的東西侵状。在這個階段赞弥,我們已經(jīng)可以看出,瑜伽的目標與本書所描述的心流活動多么接近——控制內(nèi)心所發(fā)生的一切趣兄≌雷螅”
球類運動常常更吸引人,因為比分此起彼伏艇潭,那是即時的拼窥、高度刺激的回饋。相比之下暴区,游泳似乎顯得沉悶闯团,如果每天一次能不枯燥嗎?這其實和有些工作相似仙粱,必須在過程中為自己設定新的挑戰(zhàn)及目標,在迎接挑戰(zhàn)中獲得成長的樂趣彻舰。我本人差不多一天游一次泳伐割。我排遣枯燥、保持興趣的方法是學習刃唤、完善和創(chuàng)造多種泳姿隔心。我會十種游泳姿勢:光是仰泳就會反自由泳式、反蛙泳式尚胞、反蝶泳式硬霍。我游海豚泳雙手并攏只用兩腿,那才真正像海豚笼裳。學習樂器也一樣唯卖。不持續(xù)練習不會提高,持續(xù)下去主要不是靠耐心躬柬,而是靠不斷發(fā)現(xiàn)技巧上的微妙差異拜轨,靠持續(xù)存在的關注點。
在中西方古代貴族那里允青,音樂和體育是并重的橄碾。孔子說:立于禮,成于樂法牲。近代西方哲人席勒說:美育先于道德史汗,沒有美育的道德是強制性說教。這是對孔子“立于禮拒垃,成于樂”的最好注解停撞。美育可以讓一個人在其精神世界中愉快地領受一種秩序。有了這第一個秩序恶复,才好順利地接受第二個秩序怜森,即道德倫理的秩序。非如此道德就是強制谤牡。而音樂是精神世界中最神秘和美妙的秩序副硅。米哈里說:“柏拉圖就是因為警覺到這種關系的存在,所以才強調教育兒童首先就該教他們音樂翅萤;學習把精神專注于優(yōu)美的節(jié)奏與和諧之中恐疲,意識的秩序才得以建立。我們的文化似乎越來越不重視兒童的音樂技能套么,學校預算每有刪減培己,最先遭殃的就是音樂課程,還有美術和體育胚泌。這三種對于改善生活品質極為重要的技能省咨,在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中竟被視為多余,著實令人扼腕玷室×闳兀”他還說:“雖然學習樂器從小開始最好,但永遠不會嫌太晚穷缤。有些音樂老師的專長是教導已成年敌蜂,甚或上了年紀的學生,很多成功的企業(yè)家甚至年逾五十才決定學鋼琴津肛。嘗試與別人合作發(fā)揮自己的技巧章喉,最愉快的經(jīng)驗莫過于參加合唱團或加入業(yè)余演奏團∩碜”他還提倡學習作曲秸脱,他說電腦中先進的軟件使作曲變得更簡易,普通人也可以嘗試掀亥。
游戲如此有趣撞反,2000多年前先哲就告誡人們無聊了去下棋。那么為什么當代人的休閑生活甚至不如工作時有更多的最優(yōu)體驗呢搪花?
有兩大原因遏片。其一嘹害,大把大把的閑暇的來臨,是當代的事情吮便,此前是六天工作日笔呀,每天八小時以上的工時。這種強度之下髓需,休閑主要用于放松和休息许师。其二,游戲是需要學習的僚匆。沒有青少年時代五年以上的時光沉浸在籃球微渠、乒乓球、提琴上面咧擂,就很難終身保持這習慣逞盆,在閑暇無聊時信手拈來。
相反松申,沒有這些游戲的儲備云芦,當代人遇到閑暇無聊,便饑不擇食地打開電視贸桶,奔向商廈或網(wǎng)上購物舅逸。這種應對無聊的策略一旦建立,就很難改變皇筛。如果處在狂飆的年齡琉历,還可能選擇毒品和暴力。因其不需要學習水醋,是沒有復雜游戲儲備的無聊者們的便餐善已。
閑暇必須與游戲結合,復雜的游戲必須經(jīng)過學習离例,所以學習游戲就是學習如何應對更多的閑暇。
一個人愿意投身哪一種游戲悉稠,是高度個性化的事情宫蛆。當代人,特別是未來的人們的生活目標將落在游戲上面的猛。這也再次說明耀盗,今天和未來人們的生活目標,不可能是權威或他人指派的卦尊,而是自己接觸和嘗試后的選擇叛拷。
我和米哈里的一個共識是,我們都看到了與游戲岂却、與當代人的刺激需求密切關聯(lián)的“癮”忿薇。
“精神熵暫時消失的感覺裙椭,是產(chǎn)生心流的活動會令人上癮的一大原因……很多棋界天才,包括美國第一任棋王保羅·墨菲和最近一任棋王費舍在內(nèi)署浩,都因太習慣條理分明的棋局世界揉燃,毅然棄絕了現(xiàn)實世界的紛擾混亂……任何有樂趣的活動幾乎都會上癮,變成不再是發(fā)乎意識的選擇筋栋,而是會干擾其他活動……當一個人沉溺于某種有樂趣的活動炊汤,不能再顧及其他事時,他就喪失了最終的控制權弊攘,亦即決定意識內(nèi)涵的自由抢腐。這么一來,產(chǎn)生心流的活動就有可能導致負面的效果:雖然它還能創(chuàng)造心靈的秩序襟交,提升生活的品質迈倍,但由于上癮,自我便淪為某種特定秩序的俘虜婿着,不愿再去適應生活中的曖昧和模糊……我們必須認清心流有使人上癮的魔力授瘦;我們也應該承認‘世上沒有絕對的好’這個事實……如果人類因為火會把東西燒光就禁止用火,我們可能就跟猴子相差無幾竟宋√嵬辏”
我比米哈里更為樂觀地看待“癮”。在拙作《后物欲時代的來臨》中我說過這樣的話:“有了癮就不會空虛了丘侠。沒有上癮徒欣,不僅仍然有可能陷落到空虛之中,甚至難于與一種行為模式系結到一起∥献郑現(xiàn)代人大規(guī)模地打肝、義無反顧地陷入‘癮’當中,是有深刻的原因和功能的挪捕。我們實際上面臨的很可能是三種選擇:空虛無聊粗梭、尋找膚淺的刺激因而不能真正擺脫空虛,對某種活動上癮级零《弦剑或許癮是幫助現(xiàn)代人解決這一尖端問題的歸宿。如是奏纪,問題的關鍵就不是從一般的意義上將癮看作病癥鉴嗤,而是比較和區(qū)分各種可以上癮的活動,擇其善者而從之序调∽砉”
附: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心流》讀書筆記
下文來源:初心BW
20世紀末,積極心理學在學界掀起了一場革命发绢,它質疑心理學不應該只關注病態(tài)的心理問題硬耍,認為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幸福)也是非常重要的垄琐。在2000年1月,馬丁·塞利格曼和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發(fā)表了論文《積極心理學導論》默垄,為學科奠定了理論基礎此虑。而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下文簡稱米哈里)更是憑借其心流理論,為積極心理學打下了重要的基礎口锭。
關于本書的內(nèi)容朦前,社會學家鄭也夫在序言中總結得很妙,他說:“米哈里在本書的全部研討都是在證明幸福不是人生的主題鹃操,而是附帶現(xiàn)象韭寸。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樁事物,達到忘我的程度荆隘,并由此獲得內(nèi)心秩序和安寧時的狀態(tài)恩伺。”
心流能帶給你的椰拒,不只有幸福感晶渠,還有價值更高的東西。
人何時最幸福燃观?
心流褒脯,是一個人完全沉浸在某種活動當中,無視其他事物存在的狀態(tài)缆毁。這種體驗本身會帶來莫大的喜悅番川,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價。
為了精確地分析幸福的感覺以及這些感覺形成的原因脊框,米哈里針對大量案例進行了研究颁督,其中包括數(shù)百位藝術家、運動員浇雹、音樂家沉御、棋壇高手以及外科醫(yī)生,他們都以自己喜愛的活動為業(yè)昭灵。(這些研究對象是本書大量結論的依據(jù)嚷节,后文將反復提及)根據(jù)他們的陳述,米哈里在“心流”概念的基礎上虎锚,建立了最優(yōu)體驗的理論。
什么是最優(yōu)體驗衩婚?當你處于最優(yōu)體驗時窜护,你會感到無比欣喜,覺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動非春,主宰自己的命運柱徙,而不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牽著鼻子走缓屠。它是一種你渴望已久的東西,在追尋理想人生的旅途中樹立了一座里程碑护侮。
米哈里發(fā)現(xiàn):幸福并非瞬間發(fā)生敌完;它與運氣或概率無關,用錢買不到羊初,也不能仗勢巧取豪奪滨溉;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縱,而是取決于我們對外界的詮釋长赞。
實際上晦攒,幸福要靠個人的修持,事先充分準備得哆、刻意培養(yǎng)與維護脯颜。只有學會掌控心靈的人,才能決定自己的生活品質贩据;具備了這種能力栋操,也就相當于接近了幸福的境界了。
通往幸福蜿蜒曲折的路徑從控制意識開始饱亮。
米哈里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矾芙,所有心流活動,不論涉及競爭近尚、投機還是其他形式的體驗蠕啄,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帶來一種新發(fā)現(xiàn)、一種創(chuàng)造感戈锻,把當事人帶入新的現(xiàn)實歼跟。它促使一個人有更好的表現(xiàn),使意識到達過去做夢也想不到的境界格遭。
為了幫助大家理解哈街,我們假設下圖代表某種特殊的活動(你可以把它聯(lián)想為你最常在做的事情)。字母A代表你拒迅,圖形顯示的是你做這件事時經(jīng)歷的四個階段:
[圖片]
處于A①階段時:你剛剛開始做這件事骚秦,不懂任何技巧,挑戰(zhàn)也很容易璧微。
隨著時間的流逝作箍,你進入了A②階段:技巧增加,挑戰(zhàn)不變前硫,你開始感到厭煩胞得;或者進入了A③階段:挑戰(zhàn)增加了,技巧卻沒有進步屹电,此時你會感到焦慮阶剑。
普通人停留在這個狀態(tài)跃巡,或許就會放棄,而你聽過了《心流》牧愁,作出了更明智的選擇:
A②階段的你:增加對自己的要求(即挑戰(zhàn)增加)素邪,你很快就感受到做這件事的愉悅感。
A③階段的你:通過練習猪半,提升了自己的技巧兔朦,輕松勝任高難度挑戰(zhàn),讓你感到非常自豪办龄。
因此沧竟,心流的關鍵在于成長窃蹋,它讓自我變得更復雜,更與眾不同。
一個能從生活中找到樂趣的人挽拔,和一個被生活壓垮的人之間的差別呼渣,無非是外在因素的綜合和個人對這些因素的闡釋癣防,也就是由他把挑戰(zhàn)視為威脅或行動的契機所造成的绍豁。培養(yǎng)這樣一個自我的規(guī)則很簡單,直接源于心流的構成要素驶悟,可以簡略地歸納成以下幾點:
1.確立目標胡野。要體驗心流,先得有一個清楚的奮斗目標痕鳍。
2.全神貫注硫豆。學會在行動的機會與本身具備的技能之間取得平衡。集中注意的能力越強笼呆,投入就越容易熊响。
3.避免過于自我。一個凡事以自我為中心诗赌、只謀私利的人汗茄,自我或許覺得很安全,但是跟一個愿意為了互動而投入周遭活動的人相比铭若,前者的自我顯得非常貧瘠洪碳。
4.從當前體驗中尋求樂趣。能控制心靈就能使周遭發(fā)生的事情成為樂趣的來源叼屠。
自得其樂的性格瞳腌,不僅是先天形成的,還會受到后天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镜雨。
芝加哥大學的一項實驗中纯趋,凱文·拉森德發(fā)現(xiàn),親子關系屬于某種類型的青少年,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吵冒,比沒有這種關系的同伴更快樂、滿足而堅強西剥。有助于產(chǎn)生最優(yōu)體驗的家庭環(huán)境具有五個特征:
第一是“清晰”痹栖,青少年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在家人互動關系中,目標與回饋都毫不含糊瞭空。
第二是“重視”揪阿,孩子覺得父母對他們目前所做的事、他們具體的感受與體驗都有濃厚的興趣咆畏,而不是一味巴望他們將來念一所好大學南捂,或找一份高薪的工作。
第三是“選擇”旧找,孩子覺得自己有很多選擇溺健,包括不聽父母的話——只是他們準備好自己承擔后果。
第四是“投入”钮蛛,亦即讓孩子有足夠的信心鞭缭,放開自衛(wèi)的護盾和自我意識,全心全意地做他感興趣的事魏颓。
最后是“挑戰(zhàn)”岭辣,也就是由父母為孩子安排復雜漸進的行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