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照片故事屿脐,分享一下在城市如何吃到自己親手做的“糍粑”。
自己動手打的糍粑
在中國一些地區(qū)宪卿,中秋節(jié)要打糍粑的诵,用甑子將泡過的糯米蒸熟,然后將米飯倒進對窩佑钾,用木棒或竹桿舂打西疤,直到全部碎成糊狀即成。
甑子
但在城市里休溶,卻不具備打糍粑的條件代赁,因為打糍粑那些物件,一年用不了幾次兽掰,置辦它們沒必要管跺。
農(nóng)村用甑子蒸飯
將糯米用溫水泡一小時,用電飯鍋煮成干飯禾进,比平時吃的飯稍微再干一點,飯熟后盛出廉涕,鏟去鍋巴泻云,倒進糯米飯,用搗蒜的小槌將糯米飯舂成糍粑狐蜕。
別人也是這樣打糍粑
前提是自己有空閑時間宠纯,我呢,是因為媽媽離開老家多年层释,也想念糍粑的味道婆瓜。本來也能從網(wǎng)絡(luò)上買到,但總覺得糍粑這東西,還是自己做的干凈廉白、放心个初。
也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糯米不如那時的好猴蹂,做成的糍粑即使放在冰箱冷藏院溺,也始終是軟的。媽媽說必須要大酒米才會涼了發(fā)硬磅轻,跑了不少店鋪珍逸,買不到那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