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上
未注明作者的清人筆記《清稗瑣綴》中似枕,有《白泰官》一節(jié),講的是清初八俠之一白泰官的一段江湖軼事著隆,讀來有些意思扰楼,寫來供大家共賞。
筆記《清稗瑣綴》的作者美浦,對于“清初八俠”并沒有一一開列弦赖,做詳細的名姓記錄,讀罷只知“八俠”之一為白泰官浦辨。
既然已經講到了“八俠”蹬竖,那么,感覺有必要知道“八俠”都是哪些人吧流酬?所以币厕,我根據相關線索,查詢了一下資料芽腾。
《清朝野史大觀》卷十二《清代述異》中的《江南北八俠》一節(jié)旦装,記有“八俠”:
“二百五十年前,大江南北有八俠焉摊滔。首僧了因同辣,次呂四娘,曹仁父惭载,路民瞻旱函,周潯,呂元描滔,白泰官棒妨,甘鳳池。各精一藝含长,誓不越禮券腔,犯者殺無赦【信ⅲ”
至此纷纫,“八俠”之名已初有頭緒。
白泰官既為《清稗瑣綴》中“清初八俠”陪腌,又為《清代述異》中的“大江南北八俠”
據此粗略推斷辱魁,“清初八俠”與“大江南北八俠”中的八人,或為同一批人诗鸭。
又《清朝野史大觀》卷十二《清代述異》中的《甘鳳池》一節(jié)有:
“康熙雍正間染簇,大家南北以拳勇名鳴者八人,甘鳳池其一也强岸《凸”
看來,所謂的“清初八俠”蝌箍、“大江南北八俠”基本可以確定青灼,就是一批人暴心,人員組成也無大出入。至于后來所傳的“江南八俠”杂拨,猜想酷勺,或許是對“大江南北八俠”的一種誤讀,錯將“大江南北”縮節(jié)成了“江南”扳躬。其實脆诉,這一“縮節(jié)”刃跛,在地域與影響范圍上柱告,已經大大降低了八俠的層級。
關于八俠桦沉,先依據《清代述異》的記載役纹,做一個概述與總結偶摔。
首先,這八個人的出現(xiàn)促脉,不論他們本身是如何的抱負與胸懷辰斋,在民間和記載者的心目中,他們都是以前明王朝為依歸的瘸味,正因為有這種遺民情節(jié)宫仗,他們對于清朝滿人的統(tǒng)治,均有不同程度的抵制和反叛旁仿。
其次藕夫,這些人都是遵守禮制的,因為這一點枯冈,他們的俠義精神才顯得那么可貴毅贮,他們有對前明的家國情懷,有對民眾的悲憫意識尘奏,所以滩褥,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能夠在“俠”的形象上被社會大眾所認可炫加。
第三瑰煎,這些人除了武藝高強之外,他們還各有藝術方面的才能琢感,多才多藝丢间,更讓他們區(qū)別于草莽之輩探熔。
第四驹针,這些人并不全是正面的形象,其中排在第一位的了因和尚诀艰,就因為其奸淫暴虐柬甥,違反了“俠”的精神和道義饮六,最后被其他人合圍打死。
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苛蒲,七人合圍攻打了因和尚的時候卤橄,大約是采用了一種陣法,那就是:六人包圍攻擊臂外,白泰官從空中飛落下來窟扑,快速擊打了因和尚的頭部,如此這般漏健,白泰官在其余六人合圍之際嚎货,一共飛落三次擊中了因和尚的腦袋,最后蔫浆,才將了因和尚殲滅殖属。
《清代述異》的《江南北八俠》一節(jié)中,關于白泰官的文字瓦盛,也一并交代一下:白泰官是江蘇常州人洗显,多次被官方圍困,因為他身手敏捷原环,善于跳躍挠唆,最后還是幸免被抓。由此推斷嘱吗,白泰官的輕功了得损搬,輕功應該是他最擅長的技藝。這一點柜与,與上文提及七人合圍攻打了因和尚時巧勤,白泰官發(fā)揮重要作用時所表現(xiàn)的特征完全一致。文中記載弄匕,白泰官九十歲的時候颅悉,還是一副前明王朝臣民的打扮。這個時候迁匠,清朝的康熙雍正已經統(tǒng)治中國多時了剩瓶。穿著前明王朝的衣冠,白泰官行走于大江南北之間城丧,那些清廷專門負責偵查的吏卒打探到白泰官的行為和蹤跡延曙,與現(xiàn)行的法律和制度完全悖逆,有觸刑犯律的明顯舉動和證據亡哄。但是枝缔,因為白泰官的武藝高強、行蹤不定,所以愿卸,官方也拿他沒辦法灵临。
《清代述異》中的《甘鳳池》一節(jié)中,對白泰官的突出武藝趴荸,也做了同樣的描述儒溉,說他身手敏捷,跳躍自如发钝,猶如猿猴一般顿涣。
相關記載已經講述清初,下面酝豪,就說說《清稗瑣綴》中所記述的白泰官的軼事园骆。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