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簡史
尤瓦爾·赫拉利 (作者)
中信出版社
《未來簡史》可以算是2017年大紅大紫的一本書吧托猩,至少在被羅胖“蠱惑”的人群里貌似是如此印蓖。
書中對“神人”的描述是最多被拿出來說事兒的,還有對人類自由意志的懷疑京腥。
但我自己赦肃,在這本書中讀出讀到的、有深刻印象的公浪,卻是一些另類的片斷他宛。
片斷一:邊沁的至善
18世紀末的英國哲學家邊沁主張,所謂至善就是“為最多人帶來最大的快樂”欠气,并認為國家厅各、市場和科學界唯一值得追尋的目標就是提升全球的快樂。政治家應該追求和平预柒、商人應該促進繁榮队塘、學者應該研究自然袁梗、但不是為了榮耀什么國王、國家或神憔古,而是為了讓你我都享有更快樂的生活遮怜。
我自己之前從不知邊沁,但在讀這本《未來簡史》時鸿市,卻已經是第N次在書中讀到了邊沁的名字和他的觀點锯梁。他的至善觀點是我自己非常認同的,看來是要找些邊沁的著作來讀上一讀焰情、更多的了解這位熟悉又陌生的幾百年前的哲學家了陌凳。
片斷二:關于草坪的歷史
研究歷史,就是為了掙脫過去的桎梏内舟,讓我們能看向不同的方向合敦,并開始注意到前人無法想象或過去不希望我們想象到的可能性。
研究歷史最好的理由:不是為了預測未來谒获,而是要將自己從過去中釋放出來蛤肌,想象是否有另一種命運。
為什么綠化都喜歡用草坪呢批狱?回看歷史裸准,原來草坪誕生于中世紀晚期英法兩國貴族城堡入口處,草坪是城堡主人顯示其身份的象征赔硫,草坪越廣闊炒俱、修整越完美,就代表這個家族越強盛爪膊。后來权悟,草坪在人們心中逐漸成了政治要得、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的象征推盛。
深刻的理解過去峦阁,是為了更好的甩掉過去。歷史學家赫拉利的這個想法耘成,我喜歡榔昔。
片斷三:敘事自我
人體內有兩種自我:體驗自我experiencing self和敘事自我narrating self。體驗自我是我們每時每刻的意識瘪菌。
講到要喚起記憶撒会、講故事、做重大決定师妙,負責的是我們心中另一種非常不同的實體:敘事自我诵肛。
每次敘事自我要對我們的體驗下判斷時,關不會在意時間持續(xù)多長默穴,只會采用“峰終定律”peak-end rule怔檩,也就是只記得高峰和終點這兩者褪秀,再平均作為整個體驗的價值。這一點對于我們所有的日常決定都產生了深遠影響薛训。
之前是在一篇公眾號文章中知道了“敘事自我”這個概念溜歪,如獲珍寶,就像發(fā)現(xiàn)了自己腦袋中的新大陸一樣许蓖,可惜網上能找到有關這個概念的內容并不多。不過卻在《未來簡史》中見到對敘事自我比較詳實的描述调衰,也是意外之喜了膊爪。
片斷四:關鍵問題
- 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數據處理嗎嚎莉?
- 智能和意識米酬,究竟哪一個才更有價值?
- 等到無意識但具備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們更了解自己時趋箩,社會赃额、政治和日常生活將會有什么變化?
作者赫拉利用這三個關鍵問題作為全書的結尾叫确,讀到此處跳芳,好似又重溫了之前讀過的《世界觀:現(xiàn)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與科學史》一書的結尾:“我們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竹勉》膳瑁”
在我自己覺得,全書并沒有講授什么知識次乓,但卻用全書的篇幅吓歇,引出了最后的關鍵問題來讓讀者自己思考。不知這是不是作者的一個良苦用心票腰?
片斷五:內觀
感謝我的老師薩蒂亞·納拉揚·戈恩卡(Satya Narayan Goenka城看,1924 - 2013),他教導我內觀禪修(Vipassana meditation)的技巧杏慰,讓我能夠觀察事物的真相测柠,更了解心靈及世界。如果沒有過去15年來禪修帶給我的專注、平靜及見解,我不可能寫出這本書离例。
原以為作者感謝的薩蒂亞是美國首期家庭治療專家維琴尼亞·薩提亞(Virginia Satir)芜果,仔細一看,原來不是膘盖。更仔細一看,哇搪泳,此內觀就是《斜杠青年》里作者Susan Kuang里親身在新西蘭體驗過并寫在書中的“內觀”啊凹耙。
Vipassana 梵文音譯為毗缽舍那姿现,翻譯為英語是insight,因為英文前綴字 in-有向內的意思肖抱,sight是觀看备典,因此中文又譯作內觀。
赫拉利的兩本書《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不能算是易讀之書意述,但讀后卻能感受到作者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獨特之處提佣,當見到上面那段對Goenka的感謝之后,突然之間有些明白了這種說不出來的獨特荤崇。也許未來拌屏,我自己也會去親身嘗試一下內觀的體驗。Goenka的內觀禪修中心术荤,已經遍布世界各大洲了倚喂。
https://www.dhamma.org/zh-HANT/maps#world
- 這是無悔在2017年速速讀的第96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