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學完就忘备蚓?
如果不是年齡增長導致記憶力出現(xiàn)了問題课蔬,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們總是學完就忘呢?
要找到善忘的原因郊尝,我們需要先明白什么是“記憶”二跋。認知心理學認為,記憶是一個信息加工過程虚循,這個過程實際上分為三個階段:編碼(信息存入記憶)同欠,儲存(在頭腦中保存信息)和提取(準確回憶信息)横缔。
如果把大腦比作一個圖書館铺遂,記憶的過程類似圖書管理員按照編碼將圖書上架到相應位置,有人來借書時茎刚,他能根據編碼找到書的位置襟锐,將其從相應位置取出來。先對信息進行加工分類膛锭,再儲存信息粮坞,最后提取信息,這就是記憶的完整過程初狰。
編碼是記憶的關鍵莫杈。信息被加工的水平越深,它存入記憶的可能性就越大奢入。我們在學習中對信息進行加工的常見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機械復述筝闹,比如在學生時代,我們總是依靠一遍又一遍的背誦去記住一個知識點腥光。第二種是深度思考关顷,并將其與已知知識融會貫通。與越多的知識聯(lián)結武福,就會有越多的線索幫助我們記憶和理解新的知識议双。
在認知心理學看來,如果一段信息對我們有意義(經過深度加工)捉片,那么這段有意義的信息被我們記住的概率將會是無意義信息(簡單復述)的10倍平痰。顯然,從這個角度看界睁,導致學完就忘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我們花費了太多時間去學習或背誦觉增,卻很少花費時間去加工。
除此之外翻斟,我們對信息的儲存和提取強度同樣會對記憶產生影響逾礁。怎樣理解儲存強度和提取強度呢?最簡單的解釋是:一個信息在你的大腦里儲存的時間越長,那么它的儲存強度就越大嘹履。一個信息在當下越容易被你想起來腻扇,那么它的提取強度就越大。
舉個例子砾嫉,我們去外地出差幼苛,每次辦完事情回到酒店,很容易想起自己的房間號焕刮〔把兀“很容易”想起一個信息,就說明這個信息的提取強度很高配并,我們很容易從大腦中提取到它括荡。
但是,當我們離開這個城市之后溉旋,酒店房間號不再有被記住的必要畸冲,過不了多久,這個房間號碼便會被我們遺忘观腊。在我們用得上它的時候邑闲,酒店房間號這個信息很容易被記住,它的提取強度很高梧油,但是因為它很難長時間被儲存在我們的大腦里苫耸,因此它的儲存強度很低。
再比如儡陨,我們經常會在談到一個久未聯(lián)系的小學同學時鲸阔,一下子想不起來他的名字,此時迄委,這個信息的提取強度很低。但如果有人能稍作提醒类少,那么我們不僅能立刻想起這位小學同學的名字叙身,還能想起他的長相、性格硫狞,甚至是這個人身上曾經發(fā)生過的事情信轿。小學同學的信息能夠在我們的大腦里儲存很久時間,它的儲存強度很高残吩。
認知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财忽,提取強度和儲存強度之間經常會呈現(xiàn)出一種負相關的狀態(tài)。換句話說泣侮,如果我們總是要求自己在當下必須記住一個信息(提取強度高)即彪,它反而會很快被大腦釋放出來(儲存強度低),因為我們的大腦總是需要留出空間去記住更多新的信息活尊。反之隶校,如果我們在存入信息時能夠制造一些必要難度(提取強度低)漏益,則會幫助我們更長時間記住這個信息(儲存強度高)。這個超出多數(shù)人常識的結論深胳,被認知科學稱為“必要難度原理”绰疤。
很多人的學習習慣是一邊讀書一邊記筆記,但是必要難度原理建議我們不要這么做舞终。因為一邊閱讀一邊記筆記轻庆,會讓我們記得太容易,但是大腦那塊硬盤未來則不易提取信息敛劝,過些日子余爆,這些內容反而會很容易被遺忘。
反之攘蔽,如果我們能夠略微增加一下做筆記的難度龙屉,比如等到第二天再依靠回憶將昨天閱讀的內容寫下來,遇到想不起來的內容满俗,重新對照書本查漏補缺转捕,那么,這部分內容的儲存強度會更高唆垃,未來反而會更容易被提取五芝。
現(xiàn)在,我們再回頭思考“學完就忘”的原因辕万,應該很容易找到答案枢步。除了對信息加工不夠之外,如果我們過于依賴一次性記住某些信息渐尿,而不是對信息進行及時的復習鞏固醉途,那么這些被記住過的信息仍然會被遺忘。因此砖茸,成年人大可不必擔心“學完就忘”的問題隘擎,“學完就忘”其實是一個正常的記憶過程,遺忘反而是學習開始的契機凉夯,這是大腦在提醒我們:我們忽視了信息編碼(深度加工)和信息儲存(間隔復習)货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