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周前因為一個機緣了解到了張小龍2015年在騰訊內部的一場演講骗卜。這個演講有164張PPT昂拂,標題是《微信產品觀》。最早發(fā)表于公眾號「鉆透社」,現在在微信上搜索這個名字還能找到相關信息溉奕。
(如果想偷懶,可以點擊閱讀原文忍啤,幫你找好了)
看完之后加勤,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我意識到同波,到在此之前自己似乎并沒有真正理解什么叫互聯網產品鳄梅,什么是真正或者說典型的互聯網產品經理。
在這164頁PPT有收獲的地方很多未檩,這里想要探討的是兩個方面的問題:群體心理和順應人性戴尸。
(文中的粗體標題為PPT中的原話)
互聯網產品的用戶是群體,不是個體 |?不需要用對待個體的方式來對待群體冤狡,尤其是互聯網產品
在討論群體心理之前孙蒙,先要來說說什么是互聯網產品项棠。我們的一般理解是,在電腦或手機上的挎峦,需要聯網使用的app或者網站香追,常常是免費的。
這些都沒錯坦胶,但最具互聯網特性的產品最本質的應該是可規(guī)耐傅洌化、網絡效應和指數增長顿苇。社交產品是這類產品的典型代表峭咒。什么是網絡效應,這里先簡單參考Metcalfe's law和Reed's_law纪岁。(下次有機會再詳細論述)
如果你的產品用戶是一個群體讹语,那么整個設計的思路就應該有一個大轉變:從人和設備的互動,變?yōu)槿撕腿酥g的互動蜂科。
這是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的顽决。在自己的認知內,做好就是打造更好的體驗导匣,通過app或別的形式才菠,將產品價值傳遞給用戶。
用戶和用戶之間會相互影響贡定、建立聯系赋访,形成群體效應。這種群體效應是社交產品指數級增長并最終獲得海量用戶的根本原因缓待。
產品經理像上帝一樣蚓耽,建造系統(tǒng)并制定規(guī)則,讓群體在系統(tǒng)中演化
因此產品只需要打造好系統(tǒng)以及營造好環(huán)境旋炒。
下面來說說人性這個話題步悠。
產品的終極目標是滿足人性需求
我認為這里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作為群體的人性瘫镇,一是作為個體人的人性《κ蓿現在談一談群體的人性。
用戶是烏合之眾
作為群體有很多的特征铣除,在PPT中提到兩點谚咬。一是群體智商低于個體智商。二是在社會的某個時間段總是有一個主要群體尚粘,比如在中國有一個這樣的群體就是择卦,既有生存的壓力,又有存在感的渴望,要思考如何滿足這個群體的需求秉继。
對群體的研究是社會心理學的話題潘明,我想這也是為什么另一位產品高人俞軍推薦產品經理入門三本書中第一本就是《社會心理學》。為了方便你查找秕噪,這里附上推薦原文:
入門三本書:
《社會心理學》(阿倫森 插圖第七版):特別好钳降,適合成為“產品經理的第一本書”
《第一本經濟學》:經濟學幫助人們洞察世事
《學會提問》:學習辨別信息和言論的真假對錯
以上三本都是既可以當做產品經理的入門書讀,又可以在職業(yè)生涯反復讀的書腌巾。
再來談一談作為個人的人性遂填。
需求是滿足人們的貪嗔癡
人除了有貪、嗔澈蝙、癡吓坚,而且是懶惰的、容易跟風的灯荧、沒有耐心的礁击、不愛學習的。為了滿足這些需求逗载,就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讓產品更易用哆窿、方便、時尚…
當有個這個認知后厉斟,我想起了梁寧的《產品思維30講》挚躯。回去再看在聽擦秽,感覺很不一樣码荔,感覺比第一次學還要新。梁寧對于人性的解讀是非常精道的感挥,如果你想多了解這方面的內容推薦她的得到專欄缩搅。
不過說實話,當你看到產品就是要順應和滿足人性需求的時候触幼,是不是也有一點不舒服呢硼瓣。我就是這樣的。所以下面說說一個矛盾之處域蜗,也許也是你的糾結巨双。
不在產品中摻和自己的道德感
有一個可能有失偏頗的看法就是噪猾,文科生似乎比理科生更容易自持一種道德感霉祸。所以,對我這樣一個以成為優(yōu)秀產品人為目標的文科生來說袱蜡,看到上面的說法多少心里還會有些疙瘩的丝蹭。
剛好今天看到輝哥(公眾號:輝哥奇譚)分享的一段話:
#輝哥說# 人的本性是貪婪的,短視的坪蚁,追求安逸的奔穿,喜歡即時滿足的镜沽,為了能做出讓大眾喜歡的產品,我們必須理解人性贱田,適應人性缅茉,而不是背離人性;但是男摧,如果談到個體與組織的成功蔬墩,我們必須刻意訓練自己反人性的能力,我們必須學會慷慨耗拓,有愿景拇颅,刻苦努力,推遲滿足乔询。
有人在下面留言問為什么樟插。正好我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借著這個機會竿刁,仔細思量了一番黄锤,寫下來我的看法:
因為社會資源的分配本質上是不均衡的,不管是從財富地位還是成就永遠是呈金字塔結構食拜,也就是說頂部永遠只是少數人猜扮。多數人愿意被人性所牽引,因為這樣更容易也更舒服监婶。要想成為更突出的少數人就必須努力克服人性的弱點旅赢。為什么產品設計又要順應人性呢?因為這些產品是給多數人用的惑惶。
這是我目前所能想到的煮盼,有一些殘酷也不一定對。對這個問題也許還應該有更深入的探索和討論带污。但是作為產品人僵控,我暫時是不糾結了。如果你是產品新人鱼冀,特別是文科生轉產品报破,上面這些分享希望能對你有幫助。少一點糾結千绪,就能更多地關注用戶充易。
最后的最后,想要說明的是荸型,帶有群體屬性的產品是典型的互聯網產品盹靴。但并不是所有產品都是如此,比如學習產品、工具型產品稿静、傳統(tǒng)電商產品等梭冠。當然也有利用這種群體社交屬性在細分領域創(chuàng)新的,比如拼多多改备。
但是有一些類型的產品就不太容易引入社交屬性了控漠,比如學習產品。特別是K12和幼兒領域悬钳,社交基礎基本上是沒有的润脸。
關于這個問題以后有機會細談。
(全文完)?
寫作匯報:
記寫字計劃的57篇他去。
這可能是到目前為止寫作最快的一篇了毙驯。大約三小時前發(fā)現之前的思路不對,之后全部重寫灾测。
#日更 4/14?
也許你會感興趣:
1. 深度的生活才是優(yōu)質的生活讀《深度工作》
2. 另一翻譯長文商業(yè)與情懷: 7億美金估值的免費產品爆价,Duolingo 是如何做到的?
3. 為什么是一周一城媳搪?從40再次出發(fā)
本文首發(fā)自公眾號「一周一城」秦爆,如果有啟發(fā)序愚,別忘點贊支持一下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