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經(jīng)典證悟生活螺捐,第九篇《莊子》學(xué)習(xí)心得
人之所以活得累颠悬,大多數(shù)是把自己看的太重要矮燎,容易被外人、外物椿疗、外事所影響,凡事總想爭個高低對錯届榄,難免讓自己經(jīng)常處在負(fù)面情緒狀態(tài)中浅乔。
這兩天北京的空氣飽受洗禮,醉人的霧霾伴著可口的沙塵暴蜂擁而至铝条,我只能帶著兒子到游樂場撒歡去了靖苇。孩子們叫著、笑著班缰、跳著好不熱鬧贤壁,但發(fā)生了一幕讓人費(fèi)解的小狀況,原因是兩個小朋友爭奪玩具埠忘,當(dāng)然這種事在孩子的世界里太平常了脾拆,經(jīng)常是爭著爭著又抱到一起玩去了,但是孩子的家長們可不甘示弱莹妒,要替孩子討回公道名船,一個媽媽一個奶奶,你損我一言旨怠,我懟你一嘴渠驼,可憐的孩子們眼巴巴的望著她們爭吵。
大馬路上鉴腻,碰到一條狗擋在你的前面迷扇,你是綠燈,你在人行橫道上爽哎,你就要讓它給你讓路嗎蜓席?狗咬你一口,你也去咬狗嗎课锌?
記得2013年厨内,發(fā)生最虐心的一場糾紛, 在北京的大興产镐,一男子因停車與路邊推著嬰兒車的女人發(fā)生爭執(zhí)隘庄,最后男子將女人兩歲多的幼童抓起,高舉過頭頂癣亚,重重摔在地上致死丑掺。暴躁的男子被判死刑,執(zhí)拗的媽失去自己的孩子述雾。每次回想起來都會特別心痛街州,無辜的孩子兼丰,懵懂地還沒來得及感受世界的美好就走了。因?yàn)檫@樣無謂的爭執(zhí)引發(fā)悲劇太多唆缴,我們引以為戒鳍征。
遇到垃圾人,不要去爭面徽,有人惹你生氣了艳丛,要想辦法自己化解掉。莊子有這么一篇小寓言趟紊,講的是虛舟氮双。啥意思呢?說有一個人乘著船霎匈,悠哉悠哉地航行在河面上戴差,突然被對面駛來的船給撞翻了。關(guān)鍵對面這個船上沒人铛嘱,于是這個人自己爬上來暖释,感嘆一下,今兒真倒霉墨吓,繼續(xù)劃船去了球匕。莊子接著說,如果對面這個船不是空的肛真,上面有人會怎么樣谐丢?理論爽航?爭吵蚓让?動手PK?莊子接著話鋒一轉(zhuǎn)讥珍,我們?yōu)槭裁淳筒荒馨堰@個有人的船历极,當(dāng)做虛舟呢?空船心態(tài)減少紛爭衷佃,別把自己太當(dāng)回事趟卸。
原文:
方舟而濟(jì)於河,有虛船來觸舟氏义,雖有惼心之人不怒锄列。《莊子·山木》
我們都會背誦“人不知而不慍惯悠,不亦君子乎”邻邮。為什么君子能夠在別人不了解他、誤會他的時候克婶,不生氣呢筒严?不見得他的品格多么高尚丹泉,但是能做到不生氣的人,一定有大智慧鸭蛙,他能看到一個簡單的事實(shí)摹恨,那就是別人不了解你,而你其實(shí)也不了解別人娶视。
莊子還告訴過我們晒哄,夏蟲不可以語冰,井蛙不可以語海肪获,凡夫不可以語道揩晴。有一個三季人的故事引人深思。
早晨贪磺,子貢在大院門口打掃院子硫兰。有人來問:“你是孔子的學(xué)生嗎?”
子貢答道:“是的寒锚。有何見教劫映?”
“聽說孔子是名師,那么你一定也是高徒吧刹前?”
“慚愧泳赋。”
“那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喇喉,不知可否祖今?
子貢很爽快地答道:“好〖鸺迹”
“其實(shí)千诬,我的問題很簡單。就是你說說一年有幾季膏斤?”
“四季徐绑。”子貢笑答莫辨。
“不對傲茄,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诎瘛盘榨!”
“三季!蟆融!”
“四季2菅病!振愿!”子貢理直氣壯捷犹。
“三季3诜埂!萍歉!”來人毫不示弱侣颂。
兩人爭論不止,最后他們打賭枪孩,如果孔子說是三季憔晒,那么子貢就要向來人磕三個頭,如果孔子說是四季蔑舞,來人就要像子貢磕四個頭拒担。
孔子聽到聲音,從院內(nèi)出來攻询,子貢上前講明原委从撼,讓孔子評定【埽孔子先是不答低零,觀察一陣后說:“一年的確只有三季≌埽“子貢掏婶,這位先生說的對,他的一年只有三季潭陪!你下跪磕頭吧雄妥!”
師命難違!滿腹委屈的子貢依溯,向著那位“三季人”磕了三個響頭老厌!來人見此,大笑而去誓沸。
待來人走后梅桩,子貢忙問老師:“這與您所教有別啊壹粟,且一年的確有四季鞍菟怼!“這一年到底應(yīng)是幾季趁仙?”孔子答:“四季”洪添,孔子繼而說道:“剛才那人一身綠衣。他分明是田間的蚱蜢雀费。蚱蜢者干奢,春天生,秋天亡盏袄,一生只經(jīng)歷過春忿峻、夏薄啥、秋三季,哪里見過冬天逛尚?所以在他的思維里垄惧,根本就沒有‘冬季’這個概念。你跟這樣的人就是爭上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jié)果的绰寞。你若不順著他說到逊,他能這么爽快就走嗎?說完滤钱,子貢立刻明白了觉壶。
這個故事真?zhèn)螣o從考證,但是道理是通用的件缸,我們生活中每個人的境界不同铜靶,看待事物的立場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見解他炊。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三季人旷坦。因此當(dāng)別人和我們產(chǎn)生的意見不一致時,若其人其事無關(guān)大局佑稠,一笑而過就好了秒梅,沒有必要去爭執(zhí)。遇爭執(zhí)反思自己舌胶,所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捆蜀,這或許是解決三季人最好的靈丹妙藥吧。
西晉有位不食人間煙火的晉惠帝幔嫂,在他執(zhí)政時期辆它,有一年發(fā)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履恩,只能挖草根锰茉,食觀音土,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切心。
消息被迅速報到了皇宮中飒筑,晉惠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上聽完了大臣的奏報后,大為不解绽昏⌒牛“善良”的晉惠帝很想為他的子民做點(diǎn)事情,經(jīng)過冥思苦想后終于悟出了一個“解決方案”:“百姓無粟米充饑全谤,何不食肉糜肤晓?”(老百姓肚子餓沒米飯吃,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真是讓人哭笑不得补憾。
跟與自己不在同一個頻道的人溝通漫萄,會很累的,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是窮和富盈匾,不是學(xué)歷高低卷胯,不是身份尊貴和低下,而是眼光和心智威酒,去過的地方窑睁,思考的角度,想通的事情等葵孤。
不要跟夏天的蟲子討論冰担钮,不要跟井里的青蛙討論大海,也不要跟那些不同見識不明事理的人討論對錯尤仍,別爭箫津,一爭你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