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丰嘉,在廣州一個寒冷的冬夜里,我讀完了《最好的告別》(Being Mortal)這本書峦萎,一本由美國醫(yī)生阿圖·葛文德寫的書屡久。
最好的告別,這里的告別不是朋友爱榔、親人之間短暫的告別被环,而是我們與人世的告別。一個沉重的話題详幽,一個讓人讀起來都覺得傷感的話題筛欢,一個所有人都習(xí)慣規(guī)避的話題。到底什么樣的告別是完美的唇聘?人終有一死版姑,到底要如何面對死亡呢?我不知道其他人是否在如今考慮這件事情迟郎,在我來說剥险,我不想面對死亡也不想面對身邊人的死亡,我突然覺得我翻開這本書的年齡太早宪肖,我應(yīng)該更晚的翻開這本書表制,可以讓自己更晚的思考這件事,然而我又很慶幸控乾,在我這樣的年齡中去思考死亡夫凸,去認識死亡。
從這本書中阱持,我了解到美國的醫(yī)療水平有多么的強悍夭拌,即便遇到無法治愈的絕癥都能有很多種延續(xù)生命的治療方案。我不知道中國的醫(yī)療水平達到了什么樣的境界衷咽,但是美國的醫(yī)療水平讓我覺得很恐怖鸽扁,不管延續(xù)生命的生活質(zhì)量如何,但是它確實做到了延長生命的目標镶骗,雖然我覺得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桶现,我認為我不能接受身體的所有機能都要依靠醫(yī)療設(shè)備,而且自己已經(jīng)沒有記憶和思考能力的時候還活著鼎姊,我覺得這是一件特別讓我覺得恐怖的事情骡和,依靠醫(yī)療設(shè)備沒有思維的活著,這樣的活著還有什么意義了相寇,難道就為了給自己的親人一個念想嗎慰于?
當美國人逐漸意識到這樣的為了活著而活著的情況是不對的時候,他們做出了很多嘗試唤衫,他們開始給一些老年人一定的自由空間婆赠,讓他們自己安排,只是在他們出現(xiàn)危機的情況伸出援手佳励。甚至開始滿足絕癥病人的所有要求甚至這些要求對于他們的病沒有好處休里,但是這大幅度的滿足了病人的心理讓他們在自己最后的時光過得開心自在蛆挫,甚至因為他們的心情愉悅反而延續(xù)了生命的時間。突然想起美國另一個作家的一本書《相約星期二》妙黍,一個臨終老人的最后一堂課悴侵,如果不是有美國醫(yī)學(xué)的善終服務(wù),這位臨終老人又如何進行他的最后一堂課呢拭嫁?
當然這本書來自于美國的大環(huán)境畜挨,我不知道美國的醫(yī)療保險制度是什么樣的?對于中國來講噩凹,書里有很多記錄的在我了解的局限范圍內(nèi)是不存在的,畢竟在我僅有的人生閱歷里毡咏,我只送走過我的兩個親人驮宴,一個是我姥爺,我姥爺當時身患尿毒癥呕缭,除非換腎堵泽,否則無法痊愈,我知道姥爺每次做透析都很痛苦恢总,而且一次比一次更糟糕迎罗,最終因此離開了我們,一個是我奶奶片仿,我奶奶當時由于摔倒導(dǎo)致胯骨骨折纹安,由于年紀過大,我們面對那樣的情況準備不足砂豌,導(dǎo)致了很多情況的發(fā)生厢岂,褥瘡、發(fā)燒阳距、肺炎塔粒,而正是這些慢慢侵蝕了奶奶年邁的身體,從摔倒到離開筐摘,奶奶只堅持了一個月卒茬。但實際上,姥爺和奶奶如果當時做了正確的處理咖熟,或許還可以多活一段時間圃酵,可是那又如何了,終究我們要面臨失去他們的結(jié)果馍管。起碼這樣他們走的時候都是平靜的辜昵,都是安詳?shù)模紱]有遭受更多的苦痛咽斧。
當然堪置,我覺得在整本書里我覺得有一點可能真的是我們需要借鑒的躬存,臨終談話,我覺得這是一個我們必須去做的事情舀锨,就算心里難過都要去做的事情岭洲,我們要了解臨終人的想法和他的愿望,和他能接受什么放棄什么坎匿,這對于我們在他之后的治療抉擇中有方向有目的的去做我們能夠做到的任何決定盾剩。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既可以了解病人的需求又可以讓我們覺得問心無愧替蔬,我不希望到最后自己會后悔在這個過程中的任何一次決定告私。
去做臨終談話需要勇氣,書中也提到了勇氣承桥,一個面對死亡的勇氣驻粟,一個面對離別的勇氣,我們要依靠這些勇氣去做決定凶异,需要這些勇氣陪我們走完剩余的日子蜀撑。
死亡,人終有一死剩彬,那是人一生的終點酷麦,我們不能去逃避這個話題,而要勇敢面對喉恋,這樣我們才能做到最好的告別沃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