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兔記》是元雜劇“四大南戲”之一,揖膜,講述的是五代后漢的開國皇帝劉知遠與發(fā)妻李三娘別后重逢的故事。五代十國是中國封建歷史中較為混亂的時期梅桩,軍閥割據(jù)次氨,政權(quán)林立,在其期間也發(fā)生了不少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摘投。劉知遠的皇后李氏煮寡,也就是戲中的李三娘,出身農(nóng)家犀呼,卻頗有見地外臂,曾多次進諫劉知遠幫助他籠絡(luò)人心貌矿,但卻并不貪迷權(quán)勢逛漫。這樣的草根皇后在歷史上是不多見的酌毡。《白兔記》就是講的劉知遠稱帝前與李三娘的愛情故事旭蠕。
因元雜劇本實在沒找到掏熬,我讀的大約是后世根據(jù)元本改編的戲文讶坯,與元本劇情有一些出入漱办。而《白兔記》說是愛情故事娩井,也不完全貼切咐刨。相對于愛情定鸟,我個人覺得凸顯李三娘的忠貞更多一些。
故事從劉知遠因賭錢輸光家產(chǎn)被繼父趕出家門開始沸久,偶遇李三娘父親卷胯,李老見他可憐就把他叫來家中吃酒,又讓他在家里幫忙勞作卵慰,算是給了他一份活命的生計。
劉知遠在開頭有這樣一句唱詞:“時運苦淹留鲤嫡,何須去強求暖眼?百花逢驟雨司澎,萬木怕深秋。怒氣推山岳蛤铜,英雄貫斗牛围肥。一時朝運至,談笑覓封侯派敷「郑”以及后文中“恨蒼天把人耽誤,自恨時乖運苦泣刹,怎禁這般推折?”這兩段就是劉皓在嘆時運不濟掀泳,無處出頭。古代的一些男人都會有這樣的心態(tài):沒受到重用马僻,便覺得是天妒英才措近,伯樂難逢诗力。哀嘆來去苇本,也只是覺得沒有平步青云的機會,卻并不會為之付出什么俺夕。其實這與現(xiàn)在有些年輕人也很相似劝贸,只覺得憑自己的才學不該被埋沒,卻并不肯腳踏實地正視現(xiàn)實。說的好聽是理想遠大引有,心高氣傲,說的不好聽就是不愿吃苦,自視甚高您单。當然在歷史上的劉知遠并不會真的如此平酿,一個沒有遠見沒有實干的人不可能建立起一個政權(quán),這多半是劇本編篡者為了增加人物經(jīng)歷的坎坷幸逆,劇情的起伏程度以及觀眾的代入感改造的部分栖袋。這有點像現(xiàn)在的大女主或瑪麗蘇電視劇,充其量只是給普羅大眾圓夢而已塘幅。
劉知遠進入李家之后卻并不好好做活昔案,有時偷懶睡覺,鼾聲如雷貫耳电媳。三娘的父親趁他睡覺時偷看爱沟,發(fā)現(xiàn)他“有蛇穿竅”“氣如吐虹”,自古道“蛇穿五竅匆背,五霸諸侯呼伸。蛇穿七竅猪叙,大貴人也∠保”于是不顧家人反對莺琳,將自己的女兒三娘嫁給了他寡具≌Ь——這與漢高祖劉邦的境遇相類,后面劉邦斬蛇起義坝撑,劉知遠也是打敗瓜精得到兵書轉(zhuǎn)而投軍辐宾,應(yīng)該是對劉知遠未來際遇的暗示——而此處有一個非常好玩的地方:李老兒將劉知遠身有異象之事告知三娘并與她商議時氨肌,三娘說了這樣一番話:
【傍妝臺】爹爹做事不思維井誉,他是我家牧牛的。緣何把我與他做夫妻范抓?爹聽啟,兒拜啟萤悴,山雞怎與鳳凰棲伟众?
可見三娘本是不愿嫁給劉知遠的,即便有她爹的勸說——劉知遠并不會一直困窘下去筹煮。但后來三娘與劉知遠成婚,婚后三娘父母去世糜颠,劉知遠被趕走坑资,三娘有孕在身卻飽受兄嫂折磨也不改嫁,還堅持生下劉知遠的骨血穆端,也可以看出三娘是真心對劉知遠的袱贮。但三娘這種轉(zhuǎn)變?yōu)楹螀s不得而知,也許是劉知遠對她的好令她轉(zhuǎn)變心意体啰,但不得不說攒巍,古代女人對自己婚姻始終抱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心態(tài),即便后來劉知遠娶了岳家小姐狡赐,三娘也沒有離開窑业。
而在同樣是丈夫顯貴后歸鄉(xiāng)卻已變心的戲文《秋胡戲妻》中,一種結(jié)局為:妻子無法忍受秋胡的變心枕屉,最后帶著錢財離開常柄。這個結(jié)局與《白兔記》相反,也是更為現(xiàn)代人所接受的。畢竟在男女平等婚戀自由的現(xiàn)代社會西潘,女人有權(quán)選擇是否接納對自己不忠的丈夫卷玉。而三娘作為一個才貌俱佳,雖然出身農(nóng)家但氣度不凡的奇女子喷市,卻并沒有做出如秋胡妻一樣決然的離開相种,這使我多少有些無法理解,畢竟用愛情來解釋使我無法信服品姓,而若說是飛黃騰達的劉知遠能給她帶來富貴寝并,這樣雖然說得過去,但三娘明顯并不是會為權(quán)勢折服的人腹备。但封建社會衬潦,三娘這樣的女子才稱得上賢淑,也是符合當時的社會要求植酥。
就是這樣镀岛,婚后三娘父母去世,兄嫂嫌棄劉知遠家窮人懶友驮,將他趕出漂羊,逼迫三娘再嫁,嫂嫂給了她四個選擇:一上三十三天卸留,二下十八地獄走越,三早早嫁人,四日間挑水三百擔艾猜,夜間挨磨到天明买喧。三娘知道嫂嫂刻意為難捻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匆赃,而她絕不改嫁,只能成為下人為腹中孩兒求得一線生機莫瞬。臨盆的三娘求嫂嫂給個腳盆和剪子采呐,嫂嫂不肯宝冕,于是只能用嘴咬斷胎兒的臍帶,取名咬臍郎瞬项。嫂嫂卻依舊想殺死這個孩子,家中的老仆人竇老看不下去何荚,偷偷救回了嬰兒囱淋,于是三娘央求他把孩子帶到劉知遠跟前——此時的劉知遠去投軍,因身懷異象受到岳將軍女兒的注意餐塘,成了岳將軍的女婿妥衣。劉知遠得到長子后,對岳小姐坦白有一前妻——三娘兄嫂逼迫他寫下休書,但他去參軍前與三娘約定飛黃騰達定會來接她——這是前妻拼死生下的大兒税手,岳小姐表示愿意撫養(yǎng)蜂筹。這里劉知遠并沒有問起三娘的近況,但在一次看兵書時他想起自己遠在鄉(xiāng)下的妻子芦倒,恰巧被岳小姐撞見艺挪,于是假借研究兵書把話題引開。劉知遠是否因岳小姐的存在故意忽視三娘不能判斷兵扬,但可以知道麻裳,劉知遠并沒有對做出如此大犧牲的三娘給與應(yīng)有的回饋,私下也沒有器钟,這不禁讓我覺得他是個薄幸之人掂器。
后文就是長大的咬臍郎劉承佑打獵白兔時遇見一個蓬頭汲水的婦人,問得情狀后要父親幫忙尋找她的夫君和兒子俱箱,劉知遠告訴他那就是他的生母李三娘国瓮。此時的劉知遠已經(jīng)做了九州按撫,劉承佑罵父親是個負心漢狞谱,愧疚的劉知遠卻不知是否應(yīng)該接回李三娘乃摹,畢竟此時他已經(jīng)有了新家庭,但岳小姐卻是個心胸寬廣的女子跟衅,要劉知遠用最高禮節(jié)娶回三娘孵睬,三娘也終于能與失散多年的丈夫兒子團聚,故事以大團圓收尾伶跷。
這是我看的后世戲文的劇情發(fā)展掰读,而在元本中原本的情節(jié)是劉知遠被三娘的兄嫂欺騙三娘已經(jīng)改嫁,不得已另娶她人叭莫,后來咬臍郎受白兔指引遇見生母蹈集,劉知遠便去接她,但三娘已被兄嫂趕出家中雇初,謊稱三娘已死拢肆,劉知遠心灰意冷,幸又得白兔指引遇到了茫茫風雪中漂泊的三娘靖诗,一家人重聚郭怪。不知為何后世將劉知遠從一個有理想抱負,情深義重的人改成了靠著裙帶關(guān)系發(fā)家刊橘,薄情懦弱的人鄙才,但在元本的劇情中,劉知遠的形象應(yīng)當更符合當時的文人志士促绵,也許后世是為凸顯三娘的形象而弱化甚至丑化了劉知遠攒庵,故事性也因此改變据途,也許有部分緣因男權(quán)社會背景,也許是為了符合通俗審美叙甸,就如同現(xiàn)今網(wǎng)文小說主角大開金手指颖医,身有不死光環(huán)的設(shè)定一樣。但顯而易見裆蒸,從文學價值和教育價值上熔萧,元本要遠超后世改編戲文。
《白兔記》歌頌的是三娘忠貞堅韌的性格僚祷,也是表達對劉知遠這樣的深情而有抱負志士的敬佩佛致,以及對岳家小姐深明大義的女子的贊美,盡管在后世流傳中劉知遠形象改變辙谜,但初衷仍可見一般俺榆。也許當時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們正是想借用劉知遠的故事,表達自己美好卻不能實現(xiàn)的愿望装哆,這也是這篇戲本吸引我的主要原因罐脊。諸如《西廂記》《倩女離魂》等才子佳人的戲碼,在現(xiàn)今網(wǎng)絡(luò)文學大興的時代已經(jīng)不能再吸人眼球——當然其文學價值是不可否認的——但我個人認為蜕琴,《白兔記》的存在萍桌,更能使人深思人與情的價值,這樣的作品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該過時凌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