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社會,焦慮已成為時下的流行情緒沈自,似乎只有焦慮的人才是正常人酌儒。人們想消除焦慮帶來的壓力和痛苦,卻發(fā)現(xiàn)焦慮無處不在枯途,究竟忌怎,為什么會產生焦慮情緒?德裔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 1885-1952)在她的《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一書中酪夷,針對焦慮產生的原因榴啸,進行了詳盡的論述。
卡倫·霍妮是精神分析學派晚岭、新佛洛依德主義的代表人物鸥印。之所以稱之為“新佛洛依德主義”,是因為她基于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坦报,進行拓展和延伸库说,沒有拘泥于佛洛依德的性學理論框架,卡倫·霍妮認為佛洛依德的理論中片择,忽略了社會文化對人的影響潜的,僅僅從童年早期經歷進行分析,是片面的字管、不可取的啰挪。
卡倫·霍妮從多方面論述產生焦慮的根本原因,首先分辨焦慮與恐懼的差異嘲叔,焦慮是由主觀因素引發(fā)亡呵, 是對假想的危險的恐懼反應;焦慮的主觀因素與人類的本能沖動相關硫戈,人們對沖動锰什、憤怒、攻擊性的壓抑掏愁,更容易引發(fā)神經癥焦慮歇由;焦慮形成于童年早期卵牍,每個人都存在基本焦慮果港。
焦慮與恐懼
焦慮與恐懼的情緒十分相近,可以說糊昙,焦慮就是一種恐懼辛掠,但焦慮來源是主觀假想,來自內心的想法而非事實。
譬如萝衩,小時候你端著一大碗湯回挽,從廚房到餐桌的一段路,充滿了緊張焦慮猩谊,唯恐沒端穩(wěn)千劈,湯撒了或者把碗摔碎了,這時的情緒就是焦慮牌捷;如果你真的把湯打翻了墙牌,所產生的情緒才叫恐懼,恐懼是對真實事件的情緒反應暗甥。
這么說喜滨,可能會有人反駁,認為自己焦慮的就是真實事件撤防。是的虽风,你所焦慮的對象,是根據主觀經驗判斷并且在內心放大寄月,使你產生了真實強烈的危險感辜膝。事實上,無論是焦慮還是恐懼剥懒,都是人類面對危險時的正當反應内舟。
對沖動和攻擊性的抑制
雖說焦慮與恐懼是面臨危險時的正常反應,但采取抑制焦慮反應初橘、壓抑由焦慮產生的攻擊性想法渠缕,卻是神經癥焦慮的主要來源。
什么原因導致人們采取抑制沖動和攻擊性的想法敦姻?我們的文化對人的行為反應有非常大的影響宛徊。舉個例子,我們現(xiàn)在的文化中夜只,推崇努力拼搏垒在,不斷超越的精神,對于向往田園牧歌扔亥、與世無爭生活的人來說场躯,在這樣的文化環(huán)境中,容易被貼上“不思進取”的標簽旅挤,壓抑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踢关,去契合主流思想,導致內心產生沖突粘茄,于是滋長出焦慮抑郁的情緒签舞。
再比如秕脓,《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中有個例子,為了維持“美好婚姻”的錯覺儒搭,一位女士壓抑了對丈夫的憤怒和敵意吠架,之后,她突然對游泳池瓷磚上的爬蟲產生了焦慮搂鲫。這種壓抑焦慮之后產生的神經癥焦慮傍药,更不容易辨認,這位女士將焦慮對象投射到其他地方魂仍, 是一種自我保護怔檩,為避免“婚姻失敗”的恐懼,將之轉化為對爬蟲的恐懼蓄诽,好像兩條互相咬著對方尾巴的蛇薛训,形成一個抑制-焦慮的循環(huán)。
基本焦慮
并不是所有抑制沖動的焦慮都會產生神經癥焦慮仑氛,我們每個人都存在一種基本焦慮乙埃。人類一出生,離開溫暖的子宮锯岖,來到這個冰冷陌生的世界介袜,弱小又無助,焦慮便開始產生了出吹。這種面對無助的感覺遇伞, 在人的一生中都會存在。當我們面對疾病捶牢、死亡鸠珠、意外等事件時,都會再次體驗這種無助的焦慮秋麸。
以上渐排, 是卡倫·霍妮在《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中,關于焦慮產生原因的概述灸蟆。如果想深入了解驯耻,可以翻開這本書,書很薄炒考,內容很干可缚,她無意去用舉例來吸引讀者,只想精煉的概述神經癥問題斋枢,讓讀者自己去實踐中觀察和檢驗她的理論帘靡,進而決定是接納、拒絕還是需要修改杏慰。
在這本書中测柠,卡倫·霍妮提到:“沒有意識到焦慮的人可能比意識到焦慮的人更焦慮,或者缘滥,一個人身上可能存在自己完全沒有意識到的焦慮轰胁。”你對此有什么看法呢朝扼?歡迎留言探討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