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錄(六)
原文
愛問:“昨聞先生‘止至善’ 之教户魏,已覺功夫有用力處,但與朱子‘格物’之訓(xùn),思之終不能合叼丑」佤幔”
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鸠信,即知‘格物’矣纵寝。”
愛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說星立,似亦見得大略爽茴。但朱子之訓(xùn),其于《書》之‘精一’绰垂,《論語》之‘博約’ 室奏,《孟子》之‘盡心知性’ ,皆有所證據(jù)劲装,以是未能釋然胧沫。”先生曰:“子夏篤信圣人占业,曾子反求諸己琳袄。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纺酸。今既不得于心窖逗,安可狃于舊聞,不求是當(dāng)餐蔬?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碎紊,至其不得于心處,亦何嘗茍從樊诺?‘精一’‘博約’‘盡心’本自與吾說吻合仗考,但未之思耳。朱子‘格物’之訓(xùn)词爬,未免牽合附會秃嗜,非其本旨。精是一之功顿膨,博是約之功锅锨。曰仁既明知行合一之說,此可一言而喻恋沃”馗悖‘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囊咏,‘存心養(yǎng)性事天’恕洲,是‘學(xué)知利行’事塔橡。‘夭壽不二霜第,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葛家。朱子錯訓(xùn)‘格物’,只為倒看了此意泌类,以‘盡心知性’為‘物格知至’癞谒,要初學(xué)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末誓?”
愛問:“‘盡心知性’,何以為‘生知安行’书蚪?”
先生曰:“性是心之體喇澡,天是性之原,盡心即是盡性殊校。惟天下至誠晴玖,為能盡其性,知天地之化育为流∨皇海‘存心’者,心有未盡也敬察⌒憔Γ‘知天’如知州、知縣之‘知’莲祸,是自己分上事蹂安,己與天為一∪裰模‘事天’如子之事父田盈,臣之事君,須是恭敬奉承缴阎,然后能無失允瞧,尚與天為二,此便是圣賢之別蛮拔。至于夭壽不二其心述暂,乃是教學(xué)者一心為善,不可以窮通夭壽之故建炫,便把為善的心變動了贸典,只去修身以俟命,見得窮通壽夭有個命在踱卵,我亦不必以此動心廊驼【莨‘事天’雖與天為二,已自見得個天在面前妒挎;‘俟命’便是未曾見面绳锅,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學(xué)立心之始酝掩,有個困勉的意在鳞芙。今卻倒做了,所以使學(xué)者無下手處期虾≡”
愛曰:“昨聞先生之教,亦影影見得功夫須是如此镶苞、今聞此說喳坠,益無可疑。愛昨曉思‘格物’的‘物’字茂蚓,即是‘事’字壕鹉,皆從心上說×牵”
先生曰:“然晾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fā)便是意牍白,意之本體便是知脊凰,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親茂腥,即事親便是一物笙各;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础芍;意在于仁民愛物杈抢,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視聽言動仑性,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惶楼。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诊杆〖呔瑁《中庸》言‘不誠無物’,《大學(xué)》‘明明德’之功晨汹,只是個‘誠意’豹储。‘誠意’之功淘这,只是個‘格物’剥扣」剩”
注評
【入井】,陳榮捷注钠怯,《孟子·公孫丑篇》第二上佳魔,第六章云:“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晦炊【舷剩”
【良知】,陳榮捷注断国,《孟子·盡心篇》第七上贤姆,第十五章云:“人之所不學(xué)而能者,其良能也稳衬;所不慮而知者霞捡,其良知也∷伪耍”
【勝用】弄砍,陳榮捷注仙畦,《孟子·盡心篇》第七下输涕,第三十一章云:“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慨畸±晨玻”
譯文
徐愛問:“昨天聽聞先生‘止至善’的教誨,已然覺得功夫有所著落寸士,但思前想后檐什,覺得與朱子‘格物’之說有所不合∪蹩ǎ”
先生說:“‘格物’是‘止至善’的功夫乃正,既然知道‘至善’了,那么也就知道‘格物’了婶博∥途撸”
徐愛說:“昨天以先生的教誨推及‘格物’之說,似乎也能通曉個大概凡人。但朱子之說名党,有《尚書》中的‘精一’、《論語》中的‘博約’挠轴、《孟子》中的‘盡心知性’作為依據(jù)传睹,所以我還是不明白“痘蓿”
先生說:“子夏虔敬地相信圣人欧啤,曾子則切實地反省自身睛藻。相信圣人固然不錯,但不如反省自身來得好堂油。而今你既然沒有想清楚修档,怎么可以拘泥于舊的學(xué)說,而不去探求真正的道理呢府框?如同朱子雖然尊信二程吱窝,但在義理上有不得于心之處,又何嘗盲從了呢迫靖?‘精一’‘博約’‘盡心’院峡,本來與我的學(xué)說也是吻合的,只是你未曾認(rèn)真思考系宜。朱熹‘格物’的說法照激,不免有牽強附會之嫌,不是《大學(xué)》的本義盹牧×├‘精研’是‘專一’的功夫,‘博文’是‘約禮’的功夫汰寓。你既然能夠明白‘知行合一’之說口柳,這些話我一說你應(yīng)該就能懂∮谢‘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的人能夠做的事跃闹,‘存心養(yǎng)性事天’是‘學(xué)知利行’的人能夠做的事,‘夭壽不二毛好,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的人做的事望艺。朱熹錯解了‘格物’,只是因為將之倒過來看了肌访,認(rèn)為‘盡心知性’就是‘格物致知’找默,要求初學(xué)者就去做‘生知安行’的事,這怎么可能做到呢吼驶?”
徐愛問:“‘盡心知性’怎么就是‘生知安行’了呢惩激?”
先生說:“性是心的本體,天理是性的本原旨剥,盡心便是盡性咧欣。《中庸》說:‘只有天下最為誠摯的人轨帜,才能真正盡性魄咕,才能通曉天地造化“龈福’‘存心’哮兰,是因為心有未盡之處毛萌。知曉天道的知,如同知州喝滞、知縣的知阁将,是將此作為自己分內(nèi)的事,所以知天就是與天合一右遭∽鲋眩‘事天’,如同兒子侍奉父親窘哈、臣子輔佐君主吹榴,必須是恭敬小心侍奉,才能夠沒有過失滚婉,然而卻是與天分離了图筹。這便是圣人與賢者的區(qū)別。至于‘夭壽不二’的心让腹,是教人一心行善远剩,不可因為處境順逆、壽命長短的緣故改變行善的心骇窍,而要時刻修養(yǎng)自身瓜晤、以待天命。只要領(lǐng)悟到處境順逆像鸡、壽命長短都是命中注定的活鹰,我也能夠做到不為此改變心意哈恰≈还溃‘事天’雖然與天分離,但已然看到有個天道着绷』赘疲‘俟命’則是尚未看見天道,好比是在等候自己與天道相見荠医。這便是初學(xué)者確立其心的開端吁脱,是要其于困苦中勉力。如今卻倒過來去做彬向,所以使得學(xué)者無從下手兼贡。”
徐愛說:“昨日聽聞先生教誨娃胆,于隱約之間體會到應(yīng)當(dāng)怎樣用功了遍希。今日聽聞先生此言,更沒有什么可懷疑的里烦。我昨天早上想凿蒜,‘格物’的‘物’字禁谦,即是‘事’字,都是從人的心上說的废封≈莶矗”
先生說:“是的。身體的主宰便是心漂洋,心的作用便是意遥皂,意的本體便是知,意所指的對象便是物刽漂。如果意念作用于侍奉雙親渴肉,那么侍奉雙親便是一件事物;意念作用于輔佐君主爽冕,那么輔佐君主便是一件事物仇祭;意念作用于友愛百姓、善待萬物颈畸,那么友愛百姓乌奇、善待萬物便是一件事物;意念作用于視眯娱、聽礁苗、言、動徙缴,那么視试伙、聽、言于样、動便是一件事物疏叨。所以我才說‘不存在心之外的道理和心之外的事物’〈┢剩《中庸》里說‘不誠無物’蚤蔓,《大學(xué)》里說‘明明德’的功夫,都是要教人‘誠意’糊余,而‘誠意’的功夫就是‘格物’秀又。”
感悟
‘盡心知性知天’贬芥,是‘生知安行’事吐辙,‘存心養(yǎng)性事天’,是‘學(xué)知利行’事蘸劈』杷眨‘夭壽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錯訓(xùn)‘格物’捷雕,只為倒看了此意椒丧,以‘盡心知性’為‘物格知至’,要初學(xué)便去做‘生知安行’事救巷,如何做得壶熏?
要多歷練,方能逐步光明心性浦译,領(lǐng)悟天道棒假。普通人大概都需要先經(jīng)歷“困知勉行”,再達(dá)到“學(xué)知利行”精盅,最后才能走“生知安行”的路徑帽哑,才能盡心知性而知天。
所以叹俏,修行之道三條都要走:
一要多做事妻枕,在事上歷練體悟,就像在曲折暗道中行走一樣粘驰,只管走屡谐,撞了墻就換方向,在撞墻的過程中逐步摸清暗道的規(guī)律蝌数。
二要存心養(yǎng)性愕掏,多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圣人教誨顶伞,圣人的教誨是對自己的點化饵撑,因為有了實際的歷練,對天理有了粗淺的不系統(tǒng)的感知唆貌,在經(jīng)過圣人經(jīng)典的點化滑潘,很快就能開悟,再做事的時候挠锥,就可以自發(fā)的應(yīng)用天理了众羡。
三要盡心知性侨赡,去人欲之私蓖租,在本心上去體悟大道。這個過程會把實際歷練和學(xué)習(xí)經(jīng)典而得到的認(rèn)知領(lǐng)悟提純升華羊壹。但初學(xué)之人往往難以做到蓖宦,因為人欲之私難去,人欲之私往往是在實際歷練中因為求不得油猫,因為追求私欲而受到挫折進(jìn)入困境后而被迫壓制的稠茂。私欲由被客觀壓制而后主動去除,人心就被逐步提純了,純之又純睬关,乃至于惟精惟一诱担。
王陽明被貶貴州龍場,處困養(yǎng)靜电爹,而開悟“吾性自足蔫仙,不假外求”。
曾國藩兵敗岳陽靖港丐箩,政敗長沙江西摇邦,困處家鄉(xiāng)時,再讀老子而開悟“大柔非柔,至剛無剛”屎勘。
稻盛和夫也是在年輕的時候受盡挫折施籍,才去學(xué)習(xí)西鄉(xiāng)隆盛,然后悟透人生之道概漱,經(jīng)營之道丑慎,才成就偉業(yè)。
愛曰:“昨聞先生之教瓤摧,亦影影見得功夫須是如此立哑、今聞此說,益無可疑姻灶。愛昨曉思‘格物’的‘物’字铛绰,即是‘事’字,皆從心上說产喉∥骊”
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曾沈,心之所發(fā)便是意这嚣,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塞俱。如意在于事親姐帚,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障涯,即事君便是一物罐旗;意在于仁民愛物,即仁民愛物便是一物唯蝶;意在于視聽言動九秀,即視聽言動便是一物。所以某說無心外之理粘我,無心外之物鼓蜒。
王陽明說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物是指什么,理是指什么都弹?
物并不是我們現(xiàn)在所講的客觀存在娇豫,而是事,事親畅厢、事君锤躁、仁民愛物、視聽言動都是事或详,凡是行動都是事系羞,吃飯是事、走路是事霸琴、看書是事椒振,連呼吸都是事。
理是事上之理梧乘,事親有事親之理澎迎、事君有事君之理、仁民愛物有仁民愛物之理选调、視聽言動有視聽言動之理夹供。
所謂格物就是要在事事物物上省察克治,去除不正之心仁堪。
身之主宰便是心哮洽,心之所發(fā)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弦聂,意之所在便是物鸟辅。
這句話清楚明白地說明了為什么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莺葫。因為物(事)是以心為起點而生的匪凉。心不發(fā)動就沒有意,沒有意自然也就沒有事了捺檬,事都沒有再层,事上之理自然沒有。
事因心而生堡纬,理是事之理聂受,所以,心外無事隐轩,心外無理饺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