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小說有一個弊端,就是很容易將自己放到主人公的位置凉馆,去領略他的遭遇與人生。有時這讓我很痛苦亡资,因為對于大部分的小說來說澜共,為了情節(jié)更具張力,通常主人公的人生都不會好過锥腻。這樣的入戲使得我有時很難讀下去嗦董,但是又被那未知的命運所吸引,于是只好在彷徨中翻過一頁又一頁瘦黑,最后感嘆一聲京革,終于看完了。
范遷的《錦瑟》也是如此供璧。當我讀完大概1/4的時候,就不太有繼續(xù)閱讀的動力了冻记,因為這時主人公貧困潦倒乃至于餓到發(fā)暈睡毒,而我則正好經(jīng)歷每個月還信用卡的時候。當然我(暫時)不會貧窮到這種餓到低血糖的地步(我想的更多還是減肥)冗栗,但是這種代入還是會令我有些惶惑演顾,甚至恐懼。
這部小說說的是一個很普通的大學生在建國前后二十年左右的故事隅居。一個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在上海私立大學讀書的大學生钠至,家道中落后命運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隨波逐流,愛不到愛的人胎源,又陰差陽錯參加了革命棉钧;天翻地覆后的新時代后意外娶到了心愛之人,然而好景不長涕蚤,在時代的運動中再遭打擊宪卿,終至沒落人生。
對于這樣的故事万栅,我們更多的是會歸咎于時代佑钾。大環(huán)境如此,我們小人物能如何烦粒?確實休溶,歷史不會書寫小人物,小人物卻是歷史最真切的感受者。這種只能隨著時代安身立命的人生兽掰,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如此芭碍。但對于小說里的這位無用書生來說,除去那樣的時代環(huán)境禾进,他的人生卻又是那樣的令人唏噓與無奈豁跑。
他無用:作為衰落的封建家族里走出來的人,在沒有家族的經(jīng)濟來源之后茫然無計可施泻云,甚至于只能靠房東傭人阿香的接濟艇拍;他物質(zhì):因為富家女喜歡他,他便利用這層關系宠纯,吃大餐卸夕、住豪宅、到鄉(xiāng)間大院療養(yǎng)婆瓜;他放縱:阿香喜歡他快集,他就放縱與阿香毫無愛情只為發(fā)泄的肉欲,首長的小夫人惲姐看上他廉白,他就和她糾纏在了一起个初。他沒有主見,過的是一個完全被動的人生猴蹂,從結交社會人士院溺,到參加革命,再到經(jīng)歷各種運動磅轻,都是隨波逐流珍逸,沒有一樣是有他自己的意志的。所以聋溜,若細論起來谆膳,更多的是應該歸咎那個時代,還是這個人撮躁?
而這多像我們認識的某個人漱病;說得更確切一些,多像自己把曼。置身在這個大變革大發(fā)展大調(diào)整的時代里缨称,一切都顯得那么無奈而無能為力,于是只能隨著歷史洪流一路不知所措地往前行祝迂。歸咎到個人睦尽,則是很多的框框條條、對事物認知型雳,以及人天生的惰性当凡,最終構建了令人唏噓又無奈的命運山害。
這就是范遷的這部《錦瑟》,一個似是遠去卻又鮮活如生的故事沿量,悲歡炎涼間的錦瑟華年浪慌。在看似不同實則一致的時代里,可以淡看“他”的人生朴则,而自己的呢权纤?
錦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乌妒。
莊生曉夢迷蝴蝶汹想,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撤蚊,藍田日暖玉生煙古掏。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侦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