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①
? ? ? ? ? ? ? ? ? ? ? ? ? ? 自我厭惡
? ? ? ? ? ? ? ? ? ——活在被批評的童年之中
在我們小時候形娇,父母可能會這樣說:
“你這么笨,憑什么要這要那”
“連一百分都考不到怒允,還有心思吃飯埂软?”
“你看別人家孩子考了多少多少分,所以別人才可以出去玩纫事,你看看那點分?jǐn)?shù)勘畔?還有臉出去玩?”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丽惶,你什么德性我不知道炫七?快給老師道歉,憑什么別人老師就看不慣你钾唬,對你區(qū)別對待万哪?”
等等這樣的話,讓我們習(xí)慣在一個目之所及都是“批評”和“錯誤”的世界里抡秆。
而在這個情況之下奕巍,還年幼的我們無法理解為什么自己得不到想要的“愛”或者一些其他的東西,然后這時候父母給的答案就是:
“你還不夠好儒士!”
“是因為你太壞了的止!”
所以在這個過程之中,可能就會開始把一切的原因都?xì)w到自己身上着撩,稍微積極的情況是“完美主義”诅福,消極的情況就是“抑郁情緒”匾委,而這兩者其實同樣都是壞的客體分裂造成的不良情況,也像一枚硬幣一樣氓润,兩面都會存在赂乐。
? ? ? ? ? ? ? ? ? ? ? ? ? ? ? ? ? ? ②
? 自我厭惡伴生物:“完美主義”和“抑郁情緒”
“完美主義”的我們,年幼而固執(zhí)的認(rèn)為一切的問題和痛苦都在與自己“不夠完美”咖气,如果自己足夠“完美”挨措,那就不會這樣子了。其實這就是一個問題采章,因為在這個完美主義的過程中运嗜,我們“貶低”和“厭惡”現(xiàn)在的自己,沒有做到認(rèn)清自己的情況悯舟,一直在朝一個虛偽的幻象而努力担租,但“完美”是永遠(yuǎn)都達(dá)不到的,從這個角度上看抵怎,完美主義就是“自我厭惡”的產(chǎn)物奋救。
而“抑郁情緒”則是另一個極端,既然自己總是不好的反惕,那不如不繼續(xù)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好了尝艘,這就會陷入一種消極的自我厭惡,“生而為人姿染,我很抱歉”真的可以是他們的心里所想背亥,而不是現(xiàn)在諷刺的那種驕矜做作。
“父母吵架那可能是我不夠聽話吧悬赏,如果我可以幫助他們解決金錢的問題狡汉,他們或許就不會吵了,是我還不夠厲害闽颇,不夠完美盾戴。”
“我現(xiàn)在會這么痛苦兵多,是因為我還不夠強(qiáng)大尖啡,如果我知道的更多了,能力更強(qiáng)了剩膘,一定就不會這么難受了”
“為什么他的眼神看我有點奇怪衅斩?(其實可能并沒有看我們)一定是因為我還不夠好,我要是把著裝功課做得更好怠褐,就不會被這樣看待了矛渴。”
“一定是我成績不夠好惫搏,所以老師才不拿正眼看我具温,我要做的更好!”
停筐赔。
如果你對上面的句子有所感觸的話铣猩,那么請停止對自己的鞭撻。不要再沉浸在原來和父母那一種錯誤模式的延續(xù)之中茴丰,這樣一步步自我批判下去达皿,遲早會陷入神經(jīng)癥的深淵。
那我們要怎么做呢贿肩?
? ? ? ? ? ? ? ? ? ? ? ? ? ? ? ? ? ? ③
? ? ? ? ? ? 錯誤的循環(huán)的源頭——害怕不被接納
從根本上峦椰,自我厭惡的根源還是在于我們小時候的一種需求——渴望被接納和愛。而在兒時汰规,我們的主體還沒有確立汤功,必須要借助于外在的母親對話,才能確定自己是“好”還是“壞”溜哮。
如果父母在這個階段對我們進(jìn)行過多的批判和攻擊滔金,那么我們會自然認(rèn)為自己是“壞”的,所以就會不斷的對自我進(jìn)行攻擊茂嗓,也就是“自我厭惡”餐茵。
而這種“接納”在童年時期的匱乏,會進(jìn)一步引發(fā)我們對“壞”自我的批評述吸,激起我們對“好”的渴望忿族,而這種對好的渴望,就需要我們?nèi)プ儭昂谩彬蛎谏缃缓退艘约白泽w的溝通中道批,去迎合他們的需求,然后這樣好像就可以變得更加被“愛”和“接納”了朴读。
但這就是陷入了一種迎合的投射性的認(rèn)同之中屹徘,變成了“我想要接納”所以“我付出”。但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主體的衅金,是不可能因為你做了什么噪伊,對方就會因為你做了這些事情,就按照你想要的去做氮唯,然后又因為想要“接納”的愿望落空鉴吹,于是又一次陷入了循環(huán)。
這個循環(huán)大概就是這樣:
所以想要被接納→被父母拒絕惩琉,因為自己不夠好→害怕不被接納豆励,去迎合大家的觀點讓自己變得“完美”(自我厭惡)→就算這樣,還是會被他人拒絕→害怕不被接納,然后無限套娃良蒸。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自我厭惡”技扼,怎么和其他人有關(guān)系呢?是自我厭惡嫩痰,為什么會和想要他人接納有這么大關(guān)系剿吻?”
因為沒有人是憑空生出來的,我們的“自體”都是社會關(guān)系的產(chǎn)物串纺。
根據(jù)米德的理論丽旅,個體自體是社會賴以并入人類精神的機(jī)制。因為自體建構(gòu)于個體與他人的關(guān)系之上纺棺,因此自體包括了社會規(guī)范和習(xí)俗的內(nèi)化榄笙,所以它可以被看成是個體內(nèi)部的一個微型社會〉或颍——《客體關(guān)系》
所以從這一連串論證中我想要告訴大家的是:自我厭惡并非完全出于“自己”茅撞,而是出于對于不被他人(尤其是父母)接納的恐懼。
在知道這一點之后杆逗,就引出了“自我厭惡”的自救之法——自我接納乡翅。
? ? ? ? ? ? ? ? ? ? ? ? ? ? ? ? ④
? ? ? ? ? ? 莫比烏斯的斷裂——自我接納
“你這回考的不是很好,所以媽媽決定懲罰你今晚不能打游戲罪郊,但這不是媽媽不愛你了蠕蚜,你就算考得再差那也是媽媽的好兒子”
“老師評判你,也是想讓你活的更好悔橄。如果你覺得老師是故意甚至可能是針對你靶累,你把整個事情從頭到尾講清楚,然后告訴爸爸癣疟,爸爸去和他講道理挣柬,不管怎么樣,我都是你的父親”
如果兒時睛挚,耳邊的話語是這樣的邪蛔,我們還會因為自我厭惡到抑郁么?很多時候得不到接納只是自我厭惡一部分扎狱,更多的是不被接納的延續(xù)侧到,也就是會被拋棄,比如“你考不好淤击,媽媽就不要你了”等等這樣的話匠抗。
所以為了不被拋棄,不被拒絕污抬。我們就開始先他人一步汞贸,沒有安全感,焦慮的批評自己,惶惶不可終日矢腻,最終用“自己無能”作為一切痛苦的原因门驾,可是,為什么我們會認(rèn)為“無能”是不可接受的呢踏堡?是需要厭惡的呢猎唁?
因為我們在小時候的批判之中長大,自然認(rèn)為“無能”的人不能得到“接納”和“愛”顷蟆。但這個標(biāo)準(zhǔn)真的是正確的么?難道“無能”腐魂,就不會被世界接受帐偎,就不會被“愛”么?
想要打破這個莫比烏斯的循環(huán)蛔屹,就必須要直面曾經(jīng)傷害自己的手段削樊,去明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本身就十分痛苦兔毒,還要在這個痛苦的同時討好“他人的標(biāo)準(zhǔn)漫贞。”這個他人的標(biāo)準(zhǔn)即——我們必須要“有能”育叁。
生而為人迅脐,我們不需要覺得抱歉,該抱歉的應(yīng)該是身為加害者的人們豪嗽,首先我們就要承認(rèn)我們確實害怕不被接納谴蔑,原生家庭的貶低也著實讓我十分痛苦,我們并不喜歡被貶低和攻擊龟梦,我們想要的是接納隐锭。
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年,我們很難再讓父母或者哪一個人全然的接納自己计贰,就算能夠做到钦睡,父母終將死去,伴侶也可能中途離開躁倒,咨詢師也可能因為你的經(jīng)費(fèi)不足而中斷荞怒,但是我們可以做到自己接納自己。
無論我們多么無能樱溉,多么不完美挣输,我們依舊是一個好孩子,依舊是可以自然而然的活在這個世界之上的福贞,也是有資格被他人所愛的撩嚼。
記得一個公式:折磨=痛苦×反抗。本來不被父母或者他人接納已經(jīng)夠痛苦了,我們自己還要反抗完丽,去想要更多的接納恋技,而為了接納又批判和厭惡自己,明明討厭別人的貶低和攻擊逻族,結(jié)果自己也這樣做蜻底,那不就是自己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連自己都不喜歡自己聘鳞,這樣活著不就是折磨么薄辅?抑郁就自然而然會在這樣折磨的溫床之中被滋養(yǎng)生長。
所以我們應(yīng)該做到的抠璃,就是和接納自身的一切站楚,“無能”也好,“悲觀”也好搏嗡,這都是我們身體中的一部分窿春,學(xué)會去接受而不是拒絕他們,越是拒絕采盒,越是痛苦旧乞,去善待和接納自己,這就是自我厭惡者的自救磅氨。
? ? ? ? ? ? ? ? ? ? ? ? ? ? ? ? ? ? ? ⑤
? ? ? ? ? ? ? ? ? 學(xué)會自我關(guān)懷——每日練習(xí)
以下練習(xí)可以每天尺栖,每周或者隔一段時間寫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和內(nèi)在的自我對話悍赢。
①:想一想你把自我批評視為動機(jī)的方式决瞳。今天是否批評過自己的人格特質(zhì)(如無能,懶惰等等)左权,因為你覺得殘酷的對待自己會讓你往好的方面改變皮胡?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嘗試回想為什么你會覺得攻擊和殘忍會讓你進(jìn)步赏迟,去發(fā)現(xiàn)造成自我厭惡的情感創(chuàng)傷屡贺,并關(guān)懷自己。
②:其次锌杀,想一想能不能用更關(guān)愛的方式來激勵自己甩栈。如果回到曾經(jīng)被批判,被否定的場景糕再,你會更加希望那些人怎么說來鼓勵和推動你進(jìn)步量没?你認(rèn)為哪些激勵自己的方式是讓你感受到幸福和舒適的?
③:每次想到別人說或者可能說你的一些“壞”特質(zhì)時突想。不要首先想自己“應(yīng)該”有一個好特質(zhì)殴蹄,去迎合他們究抓,而是注意到自我厭惡的痛苦,并且關(guān)懷自己袭灯,嘗試去支持和鼓勵自己刺下。
我們注意一點——愛比恐懼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