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莉莉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描寫的酒令可謂雅俗共賞,雅致的如射覆丙号、占花令等先朦,通俗的如搶紅、拇戰(zhàn)等犬缨。所不同的是喳魏,曹雪芹把通俗的酒令寫出了雅致的玩法,脫俗至雅怀薛,且雅韻深致刺彩,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拇戰(zhàn)就是其中的代表枝恋。
拇戰(zhàn)创倔,中國民間飲酒時一種助興取樂的游戲,最通俗的酒令之一焚碌,亦稱“豁拳”畦攘、“豁指頭”,又稱“搳拳”十电、“揞拳”知押,俗稱“劃拳”。由兩人相對出手鹃骂,各猜其所伸手指之數(shù)朗徊,合而計算,以分勝負偎漫。明代李日華《六研齋筆記》:“俗飲爷恳,以手指屈伸相搏,謂之豁拳象踊,蓋以目遙覘人為己伸縮之數(shù)温亲,隱機斗捷棚壁。余頗厭棄呶號,然唐·皇甫松手勢酒令栈虚,五指皆有名目”袖外,“則當時已有此戲矣”。明代王征福著《拇戰(zhàn)譜》魂务,專載拇戰(zhàn)令辭[1]曼验。而明代謝肇淛在《五雜俎.人部二》中關(guān)于手勢酒令的記載最早源于漢代。清代郎廷極《勝飲篇》卷八:“俗飲以手指屈伸相搏粘姜,謂之豁拳鬓照,又名豁指頭」陆簦”清代“始寧竹秋氏”所著《紅閨春夢》四十七回:“方夫人又道:‘我們十人可行此令豺裆,那邊聶奶奶他們單搳拳就是了『畔裕’”[2]
值得一提的是臭猜,人們通常容易把拇戰(zhàn)和猜拳混淆,以為是一種酒令押蚤。其實蔑歌,兩者截然不同±康猓《紅樓夢大辭典》中解釋:猜拳丐膝,亦稱猜枚,俗稱猜單雙钾菊∷Т#《東皋雜錄》:“唐人詩有城投擊鼓傳花枝,席上搏拳握松子煞烫』氪耍”《榮余音話》:“元人姚文魚詩云:‘……剝將蓮子猜拳字,至手雙開不賭空’滞详。而今酒令之猜枚凛俱,前后不放空也×霞ⅲ”其中《榮余音話》疑為清代阮葵生的《茶余客話》之誤蒲犬。再如清代李調(diào)元《童山文集》卷三十八《弄譜百詠》:“筵賞花支照燭紅,隨拈蓮子斗雌雄岸啡。真空兩手君休詫原叮,看破乾坤總是空。”“藏鬮即猜拳”奋隶,此令遠承漢代的“藏鉤”游戲擂送,下開明清“猜子”等酒令的先河[3]。通俗的講就是指飲者任取席上果粒唯欣,如松子嘹吨、蓮子、瓜子之類境氢,握于掌中蟀拷,雙握而云其一,由另一飲者先猜奇偶萍聊,后猜數(shù)目问芬,猜三次,才決勝負脐区。
? ? 《紅樓夢》中第六十二回,由湘云提議玩的酒令是拇戰(zhàn)她按,戚序本和商務(wù)本《石頭記》均誤作“猜起拳來”[4]牛隅,第六十三回“怡紅夜宴”中,眾人玩占花令散去之后酌泰,老嬤嬤們吃酒時所玩的酒令才是“猜拳”媒佣,由這些沒有文化且被作者稱為“魚眼睛”的人來玩,可知這種酒令是當時酒令游戲中最普通的一種了陵刹。另外默伍,書中在第十九回、第七十五回也分別點到猜枚游戲衰琐,一是賈珍也糊、賈璉、薛蟠等人參與羡宙,一是賈珍狸剃、尤氏、佩鳳等人參與狗热,由此也可看出钞馁,這一酒令游戲通常都是不通文墨之人玩耍的。
在民間匿刮,不管是拇戰(zhàn)僧凰,還是猜拳,大家都是就令而玩熟丸,以勝負定輸贏训措,通常是兩個人對決,同席其他人圍觀助興,玩起來吵吵嚷嚷隙弛,熱熱鬧鬧架馋。在《紅樓夢》中,簡單易行的猜拳被作者輕輕一點全闷,無須多論叉寂。而對于拇戰(zhàn)的描寫,作者則運其匠心獨運的精彩之筆总珠,不僅設(shè)定酒面屏鳍、酒底,就酒面局服、酒底的具體內(nèi)容也充分鋪陳钓瞭,力求做到推陳出新,可以說是別具一格的獨創(chuàng)出高雅別致的新玩法淫奔,文中酒令要求:“酒面要一句古文山涡,一句舊詩,一句骨牌名唆迁,一句曲牌名鸭丛,還要一句時憲書上的話,共總湊成一句話唐责。酒底要關(guān)人事的果菜名鳞溉。”
單從“酒面”所限內(nèi)容鼠哥,就足以體現(xiàn)作者對各方面知識的涉獵何其廣博熟菲,并且能把酒令作為一種載體,將各種文化融合在一起朴恳,互為關(guān)照抄罕,彼此呼應(yīng),為刻畫書中人物增加意義厚重且靚麗的一筆于颖。
①古文:本指春秋戰(zhàn)國及其以前古書上的文字贞绵,這里指古代散文。
②舊詩:指舊體詩恍飘。
③骨牌名:指口頭文字類的酒令榨崩。骨牌,即牙牌章母,又稱“宣和牌”母蛛,是以其最初制此游戲之具時,軍用牛骨或象牙制成乳怎。它是由古時擲骰子的博戲演變而來彩郊,明代張自烈《正字通》中記載“牙牌前弯,今戲具。骨牌及其組合都有自己的名稱秫逝∷〕觯”于是便產(chǎn)生了骨牌名詩,骨牌最初是用于酒令的违帆,于是由詩牌令浙巫,演變出各種組合的詩詞曲酒令,稱之為骨牌名刷后。如:烏龍戲珠的畴、梅梢月、三郎游五岳尝胆、蘇秦背劍丧裁、五岳朝天、觀燈十五含衔、劍行十道煎娇、上天樓、火練丹贪染、霞天一只雁缓呛、寒鵲爭梅、上天梯抑进、折腳雁强经、二士誤入桃源睡陪、桃紅柳綠寺渗、寒鴉爭梅、楊妃醉八紅兰迫、摔碎八寶珠環(huán)信殊、魚游春水、一枝花等汁果。
④曲牌名:就是曲涡拘,俗稱“牌子”。曲据德,是韻文文學的一種鳄乏,同詞的體式相近,可以配樂歌唱棘利。曲有曲牌和宮調(diào)橱野,即指曲調(diào)的名稱和樂曲的調(diào)式,曲牌規(guī)定了曲子的句數(shù)善玫、字數(shù)水援、平仄、押韻格式,和詞牌一樣蜗元,是曲的音樂譜式或渤。注:古代的曲很長,所寫的曲牌都是一個很長的一首曲的部分小節(jié)的名字奕扣。曲牌名其實和詞牌名是一樣的概念薪鹦。原先詩詞都是配樂吟唱的,都有相應(yīng)的名字來命名成畦。后來曲調(diào)失傳或是別的什么事距芬,就只用曲牌名來限定曲子的字數(shù),格律循帐,音韻等框仔,如:醉花陰、喜遷鶯拄养、出隊子离斩、刮地風、四門子瘪匿、水仙子跛梗、塞雁兒 、節(jié)節(jié)高棋弥、過南樓核偿、蒙童兒犯、燈月交輝顽染、初生月兒漾岳、陽關(guān)三疊、林里雞近粉寞、河西水仙子尼荆、間金四塊玉、減字木蘭花唧垦、古調(diào)石榴花等捅儒。
? ? ⑤時憲書:即歷書,古時稱“通書”振亮,清乾隆時為避弘歷名諱巧还,更名為“時憲書”。歷書可謂生活小百科全書坊秸,內(nèi)容五花八門麸祷,包括了民俗、婚俗妇斤、文書摇锋、訃告引狀丹拯、祭文、掃墓荸恕、紅白喜事用語乖酬、對聯(lián)、壽語融求、歷史典故以及日歷等咬像。在古代,由于它是由皇帝委任京城欽天監(jiān)頒布的生宛,所以又稱“皇歷”县昂、“皇書”。常見歷書用語如:吉日陷舅、大吉日倒彰、黃道吉日、鴻雁來賓莱睁、宜會親友待讳、兇日、大兇日仰剿、禁忌出殯日创淡、不宜出行、喬遷南吮、移徙琳彩、訃告引狀等。
? 解釋完酒面的有關(guān)內(nèi)容部凑,我們試解《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作者是如何運用拇戰(zhàn)的形式別出心裁的玩此酒令的露乏。
1、黛玉替寶玉所行酒令:
酒面:落霞與孤騖齊飛,風急江天過雁哀,卻是一只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腸, 這是鴻雁來賓砚尽。
酒底:榛子非關(guān)隔院砧,何來萬戶搗衣聲施无。
具體解釋:
一句古文是“落霞與孤鶩齊飛”:出自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辉词,秋水共長天一色必孤。”
一句舊詩是“風急江天過雁哀”:出自南宋·陸游·《寒夕》“風急江天無過雁瑞躺,月明庭戶有疏砧敷搪。”
一句骨牌名是“折足雁”:骨牌名幢哨。這副牌由“長三”赡勘、“一二”、“長三”組成[5]捞镰。
一句曲牌名是“九回腸”:曲牌名闸与。原是愁極之詞毙替,取自西漢司馬遷的《拜任少卿書》:“腸一日而九回〖#”
一句時憲書上的話是“鴻雁來賓”:鴻雁來賓厂画,舊時歷書中有此語。來賓拷邢,即已經(jīng)到來或即將到來的客人袱院,語出《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鴻雁來賓瞭稼『雎澹”
酒底“榛子”二句:榛樹的果實可食,如栗而小环肘,味亦如栗欲虚,又叫榛栗、榛瓤悔雹。這句話利用“榛”與“砧”同音異義的特點苍在,既巧妙地符合了酒令的規(guī)定,也說明了榛子與搗衣聲無關(guān)的事實[6]荠商。又《左傳.莊公二十四年》疏“榛栗”為“婦人之贄”曰:“蓋以‘榛’聲近‘砧’寂恬,取其虔于事也±趁唬”則“榛子”又可暗諧“虔子”初肉,即一片摯誠、忠貞不渝的意思饰躲。以搗衣砧聲比喻在清秋之時懷人的愁緒牙咏,前已屢見,如唐代顧況的《游子吟》中“苔衣上閑階嘹裂,蟋蟀催寒砧”妄壶、宋代李清照的《行香子·天與秋光》中“聞?wù)杪晸v,蛩聲細寄狼,漏聲長”等丁寄。末句用唐·李白·《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泊愧∫粱牵”
? ? 這支酒令的酒面連綴起來描寫的是,遠方孤單的野鴨伴著晚霞飛向天邊删咱,一只折足的大雁也在疾風中飛過江面屑埋,它的哀鳴使人愁苦萬分,讓人感到秋天來了的一種凄涼的景象痰滋。酒底運用諧音之法寫這榛子并不是砧子摘能,是不能用它為遠去的親人洗衣服的续崖。深秋來臨,北雁應(yīng)該南歸团搞,遠離故土袜刷、孤苦無依、寄居賈府的林黛玉莺丑,正猶如令中那只折足的孤雁著蟹,已經(jīng)無法踏上返鄉(xiāng)的歸程。而“榛梢莽、砧”之意萧豆,則表達了她對心上人除了一片深情,但終不能為他做些什么昏名。這也是林黛玉對愛情渺茫的一聲悲嘆涮雷!
2、湘云所行酒令之一:
酒面: 奔騰而砰湃, 江間波浪兼天涌,須要鐵鎖纜孤舟,既遇著一江風,不宜出行轻局。
酒底:這鴨頭不是那丫頭, 頭上那討桂花油洪鸭。
具體解釋:
一句古文是“奔騰而砰湃”:出自北宋·歐陽修·《秋聲賦》“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仑扑,如波濤夜驚览爵,風雨驟至≌蛞”
一句舊詩是“江間波浪兼天涌”:出自唐·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江間波浪兼天涌蜓竹,塞上風云接地陰。 ”
一句骨牌名是“鐵鎖纜孤舟”:骨牌副兒名储藐。這副牌由“長三”俱济、“三六”、“長三”組成[7]钙勃。從上文寫江水浪高看蛛碌,這句典出當是赤壁曹操用龐統(tǒng)計之事:曹軍多北人,不諳水性辖源,為避風浪顛簸蔚携,以鐵索連結(jié)江上單獨船只,上鋪木板同木,平穩(wěn)如行陸上浮梢。后被周瑜用火攻所敗跛十。
一句曲牌名“一江風”:曲牌名彤路。全句有俗話“船遇當頭風”之意。
一句時憲書上的話“不宜出行”:舊時迷信宣傳出門遠行要挑選吉利的日子芥映,歷書中有某一天是否相宜的說明洲尊。
酒底:鴨頭即席上的菜远豺,與“丫頭”諧音。桂花油指古時婦女用的搽發(fā)油坞嘀。
這支酒令連綴起來的描寫的是躯护,江中波浪滔天,巨浪直撲天空涌流而下丽涩,此時江面上的一葉孤舟棺滞,需要鐵索的保護,遇到這樣的天氣矢渊,是不宜出行的继准。酒底運用這鴨子頭不是那丫鬟的頭的諧音,戲謔它的頭上沒有抹桂花油矮男。這支酒令和湘云的性格極其相符移必,如果說林黛玉如幽谷潺潺的清流,史湘云則是波濤澎湃的大江毡鉴,一個溫婉如玉恢氯,一個清朗如月肄方。以酒令照應(yīng)人物形象在此發(fā)揮了令人眼前一亮的作用,自幼喪失雙親的湘云,猶如一葉孤舟赶站,在茫茫眾生中,雖然沒有親情的溫暖吏砂,但依然要乘風而行城瞎,這也正契合了湘云“英豪闊大寬宏量”的爽朗性格。
3甘晤、湘云所行酒令之二:
酒面:泉香而酒冽,玉錳盛來琥珀光,直飲到梅梢月上,醉扶歸,卻為宜會親友含潘。
一句古文是“泉香而酒冽”:出自北宋·歐陽修·《醉翁亭記》“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线婚;山肴野蔌遏弱,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塞弊∈荩”
一句舊詩是“玉碗盛來琥珀光”:出自唐·李白·《客中作》“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游沿∈问悖”
一句骨牌名是“梅梢月上”:骨牌副兒名。這副牌由“長五”诀黍、“幺五”袋坑、“長五”組成[8]。上眯勾,升起之意枣宫。? ? ? ? ? ? ? ? ? ? ? ?
一句曲牌名是“醉扶歸”:其名取意于唐·張演·《社日村居》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婆誓,家家扶得醉人歸∫膊” 拓:又名黃桑洋幻,莖皮可造紙。春社:最為古老的中國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之一翅娶,立春后的第五個戊日祭祀土神的儀式文留。醉扶歸為曲牌名,黃鐘宮調(diào)之一竭沫。南曲全曲六句厂庇,四十一字,六韻输吏。北曲全曲六句权旷,三十五字,六韻贯溅。
一句時憲話是“卻為宜會親友”:歷書上的吉利話拄氯。
這支酒令連綴起來描寫的是,在這個和親朋好友歡聚的好日子它浅,泉水釀制的美酒清香可口译柏,用玉碗盛來時發(fā)出琥珀般的光澤,直飲到深夜方散姐霍,只得被人攙扶而去鄙麦。對應(yīng)文中場景,這支酒令可以說是寶玉生日宴會的最佳寫照镊折,因賈母王夫人等人不在胯府,大觀園眾人擺脫了所有束縛,白天在紅香圃大排宴席恨胚,晚上在怡紅院促膝暢飲骂因,當真是紅飛翠舞,玉動珠搖赃泡。由在芍藥叢中醉夢沉酣的湘云吟出寒波,實是作者摹畫出的一幅鮮活的美人圖,景美人美升熊,意境更美俄烁。
《紅樓夢》的作者描寫人物不僅僅從外貌、性格等方面進行細致入微的描寫级野,還會充分利用各種契機页屠,運用令人意想不到的元素為人物服務(wù),這種突出人物形象獨具個性特點的描寫,成為書中一個又一個人物形象塑造的點睛之筆卷中,酒令描寫即是這類描寫中的典型手法之一矛双。 猜拳和拇戰(zhàn)本都是通俗的酒令渊抽,但經(jīng)過曹公之筆卻有了天壤之別蟆豫,通過兩個酒令的對比,不僅區(qū)分了當時的貴族家庭主仆身份的不同懒闷,也體現(xiàn)了兩種酒令在玩法上雅和俗的不同氛圍十减。我們從這別出心裁的三支酒令中可以獲知很多,如作者對古典文化的點播愤估,對人物形象的襯托帮辟,對情節(jié)鋪排的渲染等等。
參考文獻:
[1]馮其庸玩焰、李希凡主編:《紅樓夢大辭典》由驹,2010年,300頁
[2]李元秀編著:《茶道與酒文化》昔园,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蔓榄,2007年出版
[3]李元秀編著:《茶道與酒文化》,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默刚,2007年出版
[4]馮其庸甥郑、李希凡主編:《紅樓夢大辭典》,2010年荤西,300頁
[5]《紅樓夢》(紅樓夢研究所校本)澜搅,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第852頁注釋②
[6]《紅樓夢》(紅樓夢研究所校本)邪锌,人民文學出版社勉躺,1982,第852頁注釋③
[7]《紅樓夢》(紅樓夢研究所校本),人民文學出版社觅丰,1982,第853頁注釋②
[8]《紅樓夢》(紅樓夢研究所校本)赂蕴,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第855頁注釋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