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的主要任務是騎馬,這是孩子們盼望了好幾天的一個項目叮称。一開始設計行程時种玛,只是安排了一次騎馬體驗,想著又有老人又有孩子瓤檐,不一定每個人都會愿意騎那么久蒂誉。結果一行29人,從5歲的孩子到71歲的老人距帅,都參加了騎馬穿越,一個英姿颯爽的馬隊括堤,在草原上策馬奔騰碌秸。
我們來到一片濕地,看到一條河流悄窃,孩子們立馬沖了過去讥电。護送我們的馬師,騎著馬下了河轧抗,馬兒在水中奔跑恩敌,揚起一片片水花,讓我們感受了人馬合一的境界横媚。冰涼的河水潺潺地流過手心纠炮,像是童年的感覺月趟。
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嗯恢口,很拉風孝宗,也很酸爽。
下午耕肩,我們沿著邊界公路一路往北因妇,前往邊境小城滿洲里。邊境以外是中俄兩國都“三不管”的緩沖區(qū)域猿诸,這里不能進入婚被,不能放牧,草兒特別翠綠肥美梳虽,與一條馬路之隔的另一邊常年被放牧的草原有著天壤之別址芯。
詩歌里唱的“天蒼蒼,野茫茫怖辆,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是复,在草原上其實很難見到,因為草很淺竖螃。但是淑廊,在往里延伸幾公里的大片三不管區(qū)域,草兒自由生長特咆,又高又茂盛季惩,小羊進去,可能真得要風吹草低才能見到腻格。
我們一車人都在為這片被浪費的草原惋惜画拾。又很快被窗外的風景所吸引,沿著邊界公路一直往前開菜职,兩側的草原一路向后青抛,又綿延不盡而來。前方的盡頭是天空酬核,原來妒蔚,這就是“天路”盎迅!
在途中,我們去厄魯特北方部落研學基地榨崩,學習用樺樹皮和樹枝制作鄂溫克民族的帳篷“搓羅子”氓拼,據(jù)說這是蒙古包的前身职辨。
還自己動手包布里亞特包子和蒙古肉餅铁孵,味道真是好得不得了啊。
晚上,我們抵達“東亞之窗”滿洲里耸序。
滿洲里位于中俄蒙三國交界處忍些,是一個擁有百年歷史,融合中俄蒙三國風情的口岸城市佑吝。
有一句話說坐昙,“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芋忿,不及滿洲里的燈火輝煌”炸客,盡管今天的行程有些緊湊,渾身在馬背上顛得酸疼戈钢,但晚上痹仙,還是走進了滿洲里的燈火中,感受這個城市的萬千風情殉了。
今天的班會主題开仰,我們繼續(xù)致謝、分享感受與執(zhí)行慣例表薪铜,與前幾天相比众弓,越來越多的孩子,知道能具體到某個人隔箍、具體到某件事表達感謝谓娃,能準確地說出旅行中的感受了。他們在一起有越來越多的話題蜒滩,越來越熟悉滨达,很多孩子說,這次行程最大的樂趣俯艰,是與小伙伴們在一起捡遍,不管做什么,都很快樂竹握!
邊走邊學画株,在旅行中放松、感受啦辐、結交朋友污秆、與人相處、解決問題......這是有意義的旅行昧甘。
? ? 來,跟著我們一起行走草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