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圖書館抵赢,每天都接觸到大量的家長和孩子欺劳,加上網(wǎng)絡上充斥著大量的有關(guān)教育的信息,關(guān)鍵詞圍繞著“游戲铅鲤,青春期划提,叛逆,情緒對抗”等等邢享。孩子的郁悶鹏往,家長的困惑,施教者的無力感······
可能是我站的角度不同骇塘,在我的眼里伊履,家長和教育者的問題更多,多于那些正在成長著的孩子們】钗ィ現(xiàn)在的社會節(jié)奏更快唐瀑,生活方式更快捷,每個人都被包裹在這股橫流中插爹,如果沒有形成自己的定位和立場哄辣,不管是誰都會陷于浮躁,迷失自己递惋。于是乎柔滔,各種因教育派生的問題甚囂塵上,家長在焦慮萍虽,教師們無所適從睛廊,現(xiàn)在的孩子太難教,不光需要先進的知識杉编,更需要強大的耐力超全。據(jù)我觀察家長們或囿于忙碌的工作或囿于自身認知水平,無法做到對孩子學業(yè)生活的引導邓馒。
家長們認識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嘶朱,卻不能投入相應的精力去提升自己。寄希望于有一種可以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光酣,能一勞永逸的解決孩子的學習生活問題疏遏。鑒于此,社會上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了大批的教育輔導機構(gòu),各路大神各顯神通财异,“早教倘零,右腦開發(fā),心理學戳寸,珠心算呈驶,托管·······”統(tǒng)統(tǒng)以教育的名義撲面而來,且不看從業(yè)者專業(yè)水平如何疫鹊,但看家長如何選擇袖瞻!
明智的家長會根據(jù)孩子的特點愛好去選擇,慢慢培養(yǎng)拆吆,靜待花開聋迎。還有部分家長只負責把錢花出去,分數(shù)搞上去锈拨,將來考個好學校砌庄,不考慮孩子自己的夢想。更多的家長就是圖省事奕枢,不愿意自己去管理孩子娄昆,寧愿花錢將孩子推給別人教育,完全不管孩子將來的方向缝彬。我表姐家的孩子就是個鮮明的例子萌焰,表姐家家境寬裕,從網(wǎng)上看到國外提倡孩子教育要“自由谷浅,個性發(fā)展”扒俯,從某專家嘴里聽到“快樂的教育,快樂的童年”一疯,也不管適不適合就生搬硬套撼玄,孩子小學一年級至六年級學了七八種特長,每樣都是淺嘗輒止墩邀,卻沒有一樣能堅持到底的掌猛。孩子一遇到難題就想放棄,表姐夫妻倆不愿意幫助孩子堅持眉睹,還為自己找了好大的理由:“要尊重孩子荔茬,孩子快樂就好”。到現(xiàn)在竹海,孩子養(yǎng)成懶散慕蔚。畏難的毛病,學習上落后不說斋配,哪門課目不愛學就不學孔飒,各種理由的推脫灌闺。人際方面,交的朋友也是些懶散沒有目標的孩子十偶,對那些力求上進奮斗型的同學嗤之以鼻菩鲜。到了節(jié)假日,晚上玩到12點惦积,早上睡到11點,晨昏顛倒猛频,完全沒有青少年該有的朝氣狮崩。出去游玩爬山,爬到一半就嫌累鹿寻,寧愿在山腰等著睦柴,也不去山頂一覽眾山小。表姐很泄氣毡熏,找人哭訴坦敌,但是無論誰提出什么建議,她必定會說“他不聽痢法,我咋辦狱窘,我不能逼他,怕他離家出走”财搁,孩子過了建立規(guī)則的最佳年齡蘸炸,徒嘆奈何?
“我只要他快快樂樂的就行啦”當孩子不想堅持或懶惰的時候尖奔,總是有人這樣說搭儒。而這樣說的家長總是有一個那樣不靠譜的娃!快樂是別人給的嗎提茁?快樂就是放縱他的脾性淹禾,任其逃避責任而成全他一時的感官愉悅?茴扁!把看日出大海日落大漠铃岔,把一時的貪玩,這種流于表面的興奮叫做“快樂”丹弱!
快樂源于內(nèi)心德撬,只有當他在某個領(lǐng)域獲得重新認識自己的體驗,才能帶來深層的快樂躲胳!這種即使失敗蜓洪,仍樂在其中的快樂,才是成就各個時代大家的源泉坯苹。而我們往往將快樂與滿足劃等號隆檀,覺得滿足孩子的貪玩,滿足孩子逃避責任,就送給了他快樂恐仑。在他獲得短暫快樂的同時泉坐,也慢慢的成就了孩子失去夢想,失去上進的動力裳仆,也必將在將來失去生活中現(xiàn)實的快樂腕让!
還遇到一位家長,是學習型的歧斟,對時下流行的各種教育理念如數(shù)家珍纯丸,恨不得樣樣學個遍,給孩子和自己報了各種班静袖,忙的像陀螺觉鼻。家長的本意是提升自己,跟上孩子成長的步伐队橙。但是沒有目標坠陈,沒有方向的亂學一通,搞得自己很混亂捐康。任何一種教育理念仇矾,都有自身的問題,孩子也各有各的不同吹由,這是需要家長練就強大的辨識能力若未,將各種理念對照比較分析,再為我所用倾鲫。在教育上不是好的就是適合的啊粗合。
近幾年心理學大熱,學校和很多教育機構(gòu)都以此為旗號乌昔,大量販賣心理學概念隙疚。什么“情緒,認知磕道,感覺····”搞得家長有點事就往心理問題上掛供屉。記得某機構(gòu)給孩子講繪本故事,為了讓孩子感受書本的魅力溺蕉,老師讓孩子們閉上眼用手撫摸伶丐,用鼻子聞等等。文字的魅力是孩子用心聽疯特,聯(lián)想畫面哗魂,去感受。按照這種邏輯漓雅,感受烈火录别,得用火烤烤學生么朽色?簡直是驢唇不對馬嘴。還有個孩子剛升入一年級组题,因為對環(huán)境不熟悉葫男,不愛上學。家長很苦惱崔列,認為孩子笨梢褐,是不是心理有毛病。我聽了簡直啼笑皆非赵讯。要這么說利职。每個人都有心理問題,人生來就是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瘦癌。但“問題”不是疾病,尤其是孩子跷敬,她在成長中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碰撞中學會長大讯私,需要的是成人的引導,而不是治療西傀。還有個孩子在某學科中有學習上的困難斤寇,不愛學。家長又慌了拥褂,不去解決孩子學習中的問題娘锁,先跟孩子去做心理疏導。最后的結(jié)果是饺鹃,家長接納了孩子這方面差的事實莫秆,做到不發(fā)火不焦慮,這還算靠譜悔详。但是后面的情況是:孩子在做事上開始逃避镊屎,動不動就自己承認“我不行”。其實茄螃,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天性缝驳,有畏難情緒是正常的,關(guān)鍵的是归苍,我們要做的是:找到問題的突破口用狱,想辦法幫著孩子將這種消極的情緒轉(zhuǎn)化為積極的動力,迎難而上拼弃,這才是解決問題夏伊。而不是拿些雞湯讓自己“接納”現(xiàn)狀,然后解脫出來肴敛,放手不管署海。
對于某些從事心理學教育的“教育者”吗购,實在不敢恭維。自身在學習上砸狞,不愿廣泛涉獵捻勉,沒有生成自己的思考,學了點皮毛刀森,就開始開學授課踱启,所以滿嘴“心理,情緒研底,感受埠偿,傾聽”,不求甚解榜晦,只會人云亦云冠蒋,生搬硬套。所以在實際案例中乾胶,施教者搞一刀切抖剿,要么這樣,要么那樣识窿!對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和領(lǐng)域界限尚且不懂斩郎。孩子的問題一概歸結(jié)到心理層面,想想也是醉了喻频!
這幾年接觸了一位搞心理學的資深老師缩宜,幾次下來,充滿了挫敗感甥温。這位老師就是這些施教者的版本锻煌,不光不愛讀書,還是為學本位主義者窿侈。在一次聊天中炼幔,聽到一位家長將孩子送到一年花費幾十萬的國際學校上學,第一句不是問孩子是否適應史简,學的怎樣乃秀,而是問家長的學歷與收入!還煞有其事的批判家長“不要覺得國外的就是好的”圆兵,“中國的老莊哲學比西方哲學高級跺讯,要自信”。天吶殉农,我為她的狹隘震驚刀脏!妄自菲薄固然可憐,可妄自尊大就實在可笑超凳!這讓我想起落后的中國清朝的“天朝上國夢”愈污,因為這種盲目自信耀态,(可以這么說的話),使中國落后了30年暂雹。真想問問她是怎么這么自信的首装?中國的思想和西方的哲學根本不是一回事,中國的老莊只能是思想杭跪,沒有系統(tǒng)的方法論仙逻,怎么談“哲學”?
記得孔子老人家?guī)浊昃吞岢鋈瞬排囵B(yǎng)的方向是“不器”涧尿,但是當前的教育圈系奉,從家長到施教者都在生生的將孩子打造成一批工具。沒有自己的思想姑廉,沒有靈魂缺亮,沒有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