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
有什么樣的思想蹲嚣,就有什么樣的行為;有什么樣的行為祟牲,就有什么樣的習慣隙畜;有什么樣的習慣,就有什么樣的性格说贝;有什么樣的性格议惰,就有什么樣的命運。
我們都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蘇聯(lián)發(fā)射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的時候乡恕,曾經(jīng)發(fā)生過一件既細小又重要的事情言询。20世紀60年代,蘇聯(lián)發(fā)射了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傲宜,宇航員叫加加林运杭。當時挑選第一個上太空的人選時,有這么一個插曲函卒,幾十個宇航員去參觀他們要乘坐的飛船辆憔,進艙門的時候,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脫下來了报嵌。他覺得:"這么貴重的一個艙虱咧,怎么能穿著鞋進去呢?"
就加加林的這一個動作,讓主設計師非常感動锚国。他想:只有把這飛船交給一個如此愛惜它的人腕巡,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薦下跷叉,加加林就成了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宇航員逸雹。所以有人開玩笑說营搅,成功從脫鞋開始云挟。原來得到賞識很簡單,養(yǎng)成好習慣就可以了转质。
好習慣有多么重要园欣,任何人都懂。
但對于我們這樣一群連壞習慣改都改不掉的人來說休蟹,何談好習慣的養(yǎng)成呢沸枯?
在《習慣的力量》一書中日矫,作者查爾斯·都希格認為,只要找到自己的“習慣模式”绑榴,弄清楚習慣的運作原理哪轿,就能徹底改掉壞習慣,過上自律又充實的生活翔怎。
習慣的運作原理就是習慣的運行過程窃诉,它包括三個部分:暗示、慣常行為和獎賞赤套。暗示是引發(fā)習慣的條件飘痛,如時間、地點容握、情緒等一些特定的外在因素宣脉,慣常行為是具體行動,獎賞則是習慣形成的動機剔氏。
例如塑猖,在每天碼字的過程中,總是時不時捋頭發(fā)介蛉,在這個習慣里萌庆,暗示是碼字這個時間段,慣常行為是捋頭發(fā)币旧,獎賞是思考接下來如何寫践险。
伊拉斯謨曾說過,一個釘子擠掉另一個釘子吹菱,習慣要由習慣來取代巍虫。這就是改掉壞習慣的最佳方法——用好習慣取代壞習慣。而我們經(jīng)常采用的方法就是硬生生的想要消除壞習慣鳍刷,這也是換習慣總改不掉的原因所在占遥。
對于自己碼字捋頭發(fā)的壞習慣來說,每當我想捋頭發(fā)的時候就拿起筆在本子上寫寫畫畫输瓜,讓自己沒辦法捋頭發(fā)瓦胎,最終成功改變碼字捋頭發(fā)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尤揣,引起我捋頭發(fā)的暗示(碼字這個時間段)和獎賞(思考接下來如何寫)都是沒有改變的搔啊,只是讓手頭上有事這個行為取代了捋頭發(fā)。
所以北戏,主要是看清了壞習慣的運作模式负芋,在暗示和獎賞不變的前提下改變慣常行為即可。
參考書目:《習慣的力量》 [美] 查爾斯·都希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