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輕與重——永恒的存在悖論
今天推薦閱讀的書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本書是米蘭·昆德拉最富盛名的作品击费,以1968年蘇聯(lián)入侵捷克的特定政治事件為歷史背景烹困,從高壓政治環(huán)境下知識分子們的命運和性愛關(guān)系入手晶渠,探討了一系列關(guān)于存在和生命的哲學問題罕伯。
閱讀本書曲伊,可以領(lǐng)略大師超凡的洞察力和絕妙的文筆,可以觸動你的生命體驗追他,幫你反思自己的精神困境和人生態(tài)度坟募。
對很多讀者來說,大多數(shù)的書只讀一次邑狸,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再碰懈糯,而這本書幸好屬于那種常讀常新的經(jīng)典。我在很久以前看過推溃,那時候似懂非懂,感受最深的就是届腐,昆德拉運用隱喻的功底真是讓人嘆為觀止铁坎。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重讀的感觸更深犁苏,能看到很多以前看不到的東西硬萍。
很多人對本書并不陌生,書名隨處可見围详,甚至被當作是高逼格文藝范的代名詞朴乖。那么祖屏,這個凝聚了作者大師級洞察力的書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买羞,揭示的是輕與重永恒的兩難困境和存在悖論袁勺。?
人,生而在世畜普,都處于一種被遺棄的棄兒狀態(tài)期丰。只有生活的真切和實在,沉重的必然和背負吃挑,宗教般的虔誠和堅忍钝荡,或許才能讓人離自由的天堂更近。但是舶衬,如果到頭來清醒地發(fā)現(xiàn)埠通,人生不過是一場虛無縹緲的鬧劇,那這樣的背負和堅守的意義何在逛犹?這是一種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端辱。
為了擺脫沉重的精神束縛,對外在世界決絕地抱著一種通透超然和玩世不恭的輕松態(tài)度圾浅,似乎才是真正的解脫和救贖之道掠手。然而,這種輕逸同時又是一種遠離大地的無根的漂浮狀態(tài)狸捕,所有的逃離和背叛走到極端喷鸽,就會迷失在虛無和厭世里,變成另一種負擔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灸拍。
每個人的生命體驗不同做祝,到底應(yīng)該選擇輕或重,這取決于你的人生態(tài)度鸡岗』旎保可以肯定的是,生命不能重新來過轩性,我們不能預(yù)測哪一種選擇會更好声登。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出選擇,然后背負選擇的結(jié)果揣苏。
昆德拉在書中用了大量自然貼切又一針見血的隱喻悯嗓,舉重若輕地為我們揭示了所有人都可能面臨的精神困境:存在的荒誕和生命的孤獨。
當然卸察,他依舊沒有放棄探討人的自由的可能性脯厨。書中對輕與重、靈與肉關(guān)系的展現(xiàn)坑质,暗示我們合武,如何在兩難和悖論中找到一種中庸式的平衡临梗,或許,這才是真正的救贖之路稼跳。
就像卡爾維諾筆下的住在樹上的男爵盟庞,存在于大地和天空之間,既不受大地的束縛岂贩,也不會迷失于天空茫经。
我們?nèi)祟愃坪跤肋h都在向往和期待這樣的境界,而又不知道這樣的境界何時才能眷顧我們萎津。
第二章? 托馬斯的輕與重
你好卸伞,我是**。本章锉屈,我們將跟隨昆德拉荤傲,去看看男主人公托馬斯生命里的輕與重。
?
尼采與哲學家們常常糾結(jié)于這樣一個永恒輪回的問題:如果人的經(jīng)歷能夠不停地重演颈渊,那會怎么樣遂黍?
這似乎也是很多人在期待的景象:如果生命能夠重來,我將如何如何俊嗽。似乎這樣就能彌補過去犯下的很多錯誤雾家,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然而生命不能重來绍豁,這是無法更改的世界秩序芯咧。生活就像一幅永遠沒有機會完成的草圖,你沒有辦法事先檢測各種選擇的優(yōu)劣竹揍,也沒有辦法重新彌補犯下的過錯敬飒,更沒有辦法生活在別處,去體驗很多種完全不同的生活芬位。
一次性轉(zhuǎn)瞬即逝的生活无拗,輕得就像過眼煙云。隨著時間的流逝昧碉,人很快就會自動地原諒和淡忘一切英染。就像一句德國諺語說的那樣:“只發(fā)生過一次的事就像壓根兒沒有發(fā)生過”欢觯”這容易造成我們道德上的墮落四康,把輕松變成一種輕浮,比如對戰(zhàn)爭慘痛代價的遺忘锹漱。
可是同樣的箭养,你有沒有想過慕嚷,你能忍受某個場景像噩夢一樣不停地重現(xiàn)嗎哥牍?永劫回歸毕泌,意味著我們將會被釘在永恒輪回的十字架上,那將成為難以承受的最沉重的負擔嗅辣。而我們的生活撼泛,卻可以用其全部轉(zhuǎn)瞬即逝的輕松來與之抗衡。
所以澡谭,如果可以選擇愿题,如果再讓你選擇,輕松的轉(zhuǎn)瞬即逝與沉重的永恒輪回蛙奖,你會選擇哪個呢潘酗?這本來就是個兩難悖論。
然而雁仲,沉重便真的沉重仔夺,輕松便真的輕松嗎?
沉重其實往往意味著我們離大地更近攒砖,就像一顆樹那樣扎根于大地之中缸兔,這種沉重其實是一種真切的踏實。而所謂的輕松吹艇,則更像是無根的靈魂漂浮于茫茫天際之外惰蜜,是脫離了大地和真實生活的虛空。
上帝受神,折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們的一生抛猖;存在還是死去,折磨了哈姆雷特們的一生路克;同樣樟结,沉重還是輕松,終將折磨我們所有人的一生精算。
眼下瓢宦,我們的主人公托馬斯就在被這個問題所困擾。要不要與特麗莎在一起灰羽?對他來說驮履,這可不是個一般的擇偶問題。
托馬斯十年前就離婚了廉嚼,他跟前妻沒有任何共同之處玫镐。兩人有過一個兒子,那也不過是沖動的意外產(chǎn)物怠噪。前妻得到了孩子的撫養(yǎng)權(quán)恐似,但卻剝奪了托馬斯的探望權(quán)。為此傍念,托馬斯的父母對他意見頗深矫夷。
雖然托馬斯對此采取一種不甚在意的逃避態(tài)度葛闷,但這段失敗的婚姻經(jīng)歷還是給他留下了心理陰影。他渴望女人双藕,又害怕女人淑趾,似乎對尋找真正的愛人絕望了,又不愿意將就忧陪,于是變得越來越玩世不恭扣泊。
作為醫(yī)生的托馬斯給自己開了一劑藥方:他和很多女人發(fā)展出了一種互不干涉自由的性友誼。他和她們保持周期性的性關(guān)系嘶摊,但從不愿意留她們過夜延蟹,因為喷众,在陌生人身邊蝌衔,他無法入睡僚焦。對他來說况芒,做愛和共眠是兩碼事试躏,肉體關(guān)系和真正的愛情是兩碼事膏燕。
這種飄在云上的日子似乎挺不錯崇棠,時間久了买优,托馬斯已經(jīng)完全離不開這劑療傷妙藥上枕。讓他絕沒有想到的是咐熙,那個叫特麗莎的女人會變成一個例外,慢慢地辨萍,一點一點地棋恼,把他從云端拽下來,把他從藥罐子里撈出來锈玉。
托馬斯和特麗莎相識于一個離布拉格不遠的小鎮(zhèn)爪飘。當時,托馬斯去那里出差拉背,特麗莎則在托馬斯下榻的那家旅館做招待师崎。托馬斯離開十天后,特麗莎去布拉格找他椅棺,兩個人便睡在一起犁罩。當天夜里特麗莎得了流感,一直高燒不退两疚,在托馬斯的公寓里待了十個星期床估。這打破了托馬斯一直以來的不成文規(guī)矩。
托馬斯搞不清楚诱渤,自己究竟對這個女人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感情丐巫,她不過是個跟自己有過一面之緣的女招待而已。明明就是哪里變得不一樣了,而他自己又很不習慣递胧。
特麗莎總是在睡覺時緊緊抓著他的手鸦做。對托馬斯來說,她就像一個被什么人放在籃子里順水飄到他床邊的棄兒一樣谓着。
也許,他沒有意識到坛掠,這個比喻是致命的赊锚。有多少古老的神話開端于順水漂流的棄兒,比如羅馬城的建立者羅慕洛斯和猶太人的先知摩西屉栓,那是關(guān)于救贖和尋根的終極隱喻舷蒲。
或許是特麗莎身上那孩子般的柔弱,激發(fā)了他的同情心和保護欲友多,讓他產(chǎn)生了身為棄兒救贖者的使命感牲平。又或者是他在特麗莎身上,看到了自己再也無法堅守的某些東西域滥。
總之纵柿,這個女人有種致命的吸引力,讓他產(chǎn)生了跟她同床共眠的欲望启绰,想跟她一起死去的沖動昂儒。
退燒以后,特麗莎回到了小鎮(zhèn)委可。留給了托馬斯那個一開始的難題:是把特麗莎叫回來跟她一起生活呢渊跋?還是維持那種浪子般的獨身生活?是繼續(xù)選擇飄在云端着倾?還是承擔起那種正在召喚他的沉重使命拾酝?
沒過多久,特麗莎又回來找托馬斯了卡者。托馬斯決定跟她同居蒿囤,他希望能保護她,照顧她崇决。同時蟋软,托馬斯覺得沒有必要放棄其他的性友誼。他已經(jīng)習慣了以往的生活方式嗽桩,或者說是離不開那些性友誼岳守。所以,他繼續(xù)跟那些情人們來往碌冶。
這些情人中湿痢,有一個叫薩賓娜的畫家,她和托馬斯兩個人性情相投,他們都不喜歡互相糾纏譬重,他們都對世界持有一種超然物外的態(tài)度拒逮。對彼此來說,雙方都是最好的情人臀规。
然而滩援,這一切對特麗莎來說,托馬斯的這種不忠是她無法忍受的塔嬉。有一次玩徊,特麗莎發(fā)現(xiàn)了薩賓娜寫給托馬斯的信。從那以后谨究,特麗莎就開始整夜整夜地做噩夢恩袱。
為了安撫和減輕特麗莎的痛苦,托馬斯決定娶她為妻胶哲。他還買了一條狗送給特麗莎畔塔,并給它取名“卡列寧”,那是特麗莎喜歡看的書《安娜·卡列尼娜》里女主人公的丈夫的名字鸯屿。
但這仍然無法緩解特麗莎的焦慮和痛苦澈吨。托馬斯再次陷入兩難困境。一方面寄摆,他離不開那些情人們棚辽,另一方面又忘不掉特麗莎從噩夢中醒來的樣子。他既無法輕松地跟情人們幽會冰肴,又無法讓特麗莎安心和快樂起來屈藐。
就這樣過了七年,不知不覺熙尉,時間來到了1968年联逻,蘇聯(lián)把坦克開進了布拉格。沒過多久检痰,捷克的國家領(lǐng)導人杜布切克被迫向蘇聯(lián)妥協(xié)包归。整個國家避免了大規(guī)模的流血和流放,只剩下日復一日的卑躬屈膝铅歼。
為了避亂公壤,托馬斯、特麗莎和薩賓娜都移居到了瑞士椎椰。
薩賓娜從日內(nèi)瓦趕到蘇黎世看托馬斯厦幅,那次異國他鄉(xiāng)的會見,給托馬斯的觸動很大慨飘,讓他深深地意識到确憨,特麗莎和薩賓娜似乎代表了他生命里輕與重的兩極译荞,互相排斥又都必不可少。但這對特麗莎來說休弃,則意味著她的噩夢還要繼續(xù)下去吞歼。
有一天,托馬斯回家后發(fā)現(xiàn)特麗莎留下的信塔猾。信里表明篙骡,她以為蘇聯(lián)入侵和僑居生活的經(jīng)歷會讓她變得強大起來,但是她高估了自己丈甸。因為不想再成為托馬斯的負擔糯俗,她·一個人帶著卡列寧重回布拉格去了。
托馬斯一夜未合眼老虫,開始反思這七年的婚姻生活。
他有沒有產(chǎn)生厭倦呢茫多?似乎有祈匙。特麗莎一出走,這些年來她的嫉妒天揖、噩夢和痛苦帶給托馬斯的重負夺欲,仿佛一下子都消失了,只留下美好的回憶今膊。再回到單身漢的自由生活些阅,做真正的自己,何樂而不為呢斑唬?
應(yīng)該把特麗莎找回來嗎市埋?捷克和所有國家都斷了往來,當局也不會允許人出國恕刘。似乎從一開始缤谎,分離就已成了定局。
自己對特麗莎的感情究竟算什么呢褐着?對受難的人的安慰和拯救坷澡?過度的同情癥嗎?那么含蓉,沒有什么比這種感情更沉重的了频敛。
想著想著,一開始的絕望就變成了憂郁馅扣。
?
特麗莎走后的前兩天斟赚,托馬斯不斷給自己做工作,努力不讓自己想起特麗莎差油。他感覺走路時整個人都輕飄飄的汁展,仿佛下一秒就能飛起來。
到第五天時,這種憂郁而奇異的自我沉醉突然就中斷了食绿。他腦海里回蕩起貝多芬某個四重奏的最后一個樂章侈咕,那個樂章的名字叫“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的沉重的決心和命運器紧,他能繞過去嗎耀销?他繞不過去。他能忍受一個人待在蘇黎世而跟特麗莎永別嗎铲汪?他忍受不了熊尉。
托馬斯終于放棄了掙扎,立馬到布拉格找特麗莎掌腰。? ?
當托馬斯打開布拉格家里的門狰住,看到特麗莎,隔著距離齿梁,想象中的美好被拉回到現(xiàn)實催植。之前那種急切盼望見到她的愿望瞬間就消失了,兩個人之間的氣氛冷到了冰點勺择。
為什么非如此不可创南?他一生都在抗拒的不就是這種非如此不可的沉重嗎?
仔細想一下省核,他和特麗莎的結(jié)合不過就是一連串巧合的結(jié)果稿辙。他去那個小鎮(zhèn)是代替另外一個生病的醫(yī)生去的,他正好住在特麗莎做招待的旅館里气忠,那天碰巧是特麗莎在餐廳里當班……
偶然是唯一的必然邻储。愛情是什么?愛情是這唯一的必然統(tǒng)治下的一種輕飄失重的東西旧噪。
就是為了這一連串的偶然芥备,托馬斯做出了關(guān)乎一生命運的抉擇,他終究還是為了她回到了布拉格舌菜。
本章就為你解讀到這里萌壳。我們看到了托馬斯生命里的輕與重,看到了他在輕與重的兩難困境下的掙扎和抉擇日月。為了擺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袱瓮,采取一種超然物外和玩世不恭態(tài)度的托馬斯,在碰到召喚他承擔沉重使命的特麗莎之后爱咬,開始重新思考和權(quán)衡輕與重的關(guān)系尺借。當你碰到一個能夠讓你動搖和改變的人時,所有的不在乎都開始變成在乎精拟,所有的輕都開始變成重燎斩。
第三章 特麗莎的靈與肉
你好虱歪,我是**。本章栅表,我們將從特麗莎的視角來談一談她的靈與肉笋鄙。
如果用科學術(shù)語來描繪身體各部分的現(xiàn)在,和別人談靈與肉這個古老的命題怪瓶,就會顯得不合時宜萧落。對科學來說,靈魂這東西壓根兒就不存在洗贰。關(guān)于是靈肉分離還是靈肉一體找岖,這種糾結(jié)本來就沒有意義×沧蹋科學主義把我們生命和靈魂中的詩意降格成了一種迷信许布。
特麗莎第一次到布拉格去找托馬斯時,就完全忘記了肉體的饑餓绎晃。她一心想要見到托馬斯蜜唾,為了趕路一整天都沒吃飯。以至于當她站在托馬斯面前箕昭,聽到自己的肚子在咕咕叫 灵妨,她才意識到身體的抗議解阅。
?
對特麗莎來說落竹,身體和靈魂有著不可調(diào)和的兩重性。當她還是個小姑娘時货抄,就喜歡照鏡子述召,透過自己的身體審視自己。她似乎能看到自己的靈魂慢慢浮起蟹地,以此來擺脫母親在她身上留下的過于明顯的烙印积暖。
跟很多人一樣,特麗莎是兩個不相愛的人荒謬結(jié)合的意外產(chǎn)物怪与。她的母親很早就拋下她夺刑,和另外一個男人跑了。父親因為發(fā)瘋分别,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沒多久就死了遍愿。特麗莎只好搬去和母親住。
母親似乎是把自己一輩子所有的壓抑和失望耘斩,都發(fā)泄在了女兒身上沼填。她經(jīng)常當眾嘲笑羞辱特麗莎。特麗莎從小就缺乏安全感括授,并且充滿了負罪感坞笙。她愿意做一切事情岩饼,來換取母親哪怕一瞬間的溫柔對待。
這就是為什么特麗莎總希望她那悲傷薛夜、怯懦籍茧、封閉的靈魂,能從沉重的肉身里浮出來却邓,讓自己跟其他肉體區(qū)別開硕糊。
特麗莎十五歲就被迫輟學做了女招待。但她很愛讀書腊徙,很愛聽音樂简十,這些愛好能暫時把她從包圍著她的惡濁世界里拯救出來。
就是那一次撬腾,當她在餐館的一群醉鬼當中穿行螟蝙,來自托馬斯的那聲召喚,似乎把她的靈魂喚醒了民傻。托馬斯的桌子上放著一本書胰默,那一刻,收音機播放的正好是貝多芬的音樂漓踢。對特麗莎來說牵署,這就是宿命的默契。就連托馬斯坐的那條旅館外的黃色長凳喧半,也正好是特麗莎經(jīng)常坐著看書的地方奴迅。
前面說過,托馬斯把他結(jié)識特麗莎當作是一系列巧合的產(chǎn)物挺据。但對特麗莎來說取具,屬于她的偶然的巧合,有著命定的美學色彩扁耐。
就像特麗莎喜歡讀的《安娜·卡列尼娜》暇检,安娜和沃倫斯基第一次見面的地方是火車站,那時候婉称,碰巧有人被火車軋死了块仆。到底是什么促使安娜最后選擇了臥軌自殺的方式?
這不是迷信王暗,這是巧合的美感悔据,具有致命的吸引力。正是這種機緣巧合瘫筐,給了特麗莎改變自己命運的勇氣蜜暑。她愛上了托馬斯,決定到布拉格找他策肝。
就這樣肛捍,特麗莎拖著沉重的箱子隐绵,胳膊下夾著那本《安娜·卡列尼娜》,出現(xiàn)在了托馬斯的生活里拙毫。
令特麗莎沒有想到的是依许,她的救命稻草,她的靈魂召喚者缀蹄,同樣是個需要別人拯救的人峭跳。她知道托馬斯很在乎她,可對于托馬斯的性友誼缺前,她沒有辦法擺脫嫉妒帶來的焦慮和痛苦蛀醉,特麗莎既無法忍受,又害怕失去衅码。只能整夜整夜地做著噩夢拯刁。
她總是夢到,一群裸身女人圍著一個游泳池轉(zhuǎn)圈逝段,托馬斯站在高處拿槍指著她們垛玻,命令她們唱歌或下跪,誰不服從奶躯,誰就會被射殺帚桩。
這樣的夢境讓她想起小時候,自己洗澡時嘹黔,母親從不準她關(guān)浴室門账嚎,似乎她的身體跟其他人并沒有什么兩樣。母親經(jīng)常光著身子在屋里走來走去参淹,特麗莎一去拉窗簾醉锄,母親就會放聲大笑乏悄。
對特麗莎來說浙值,這種肆無忌憚的裸體展示,沒有隱私的絕對曝光檩小,是規(guī)范化和集中營式的恥辱象征开呐。
她來到托馬斯這里,是為了擺脫母親的世界规求,而托馬斯對待她的身體和對待情人們的身體似乎沒有什么區(qū)別筐付。她感覺從一個囚籠里出來,又進入了另一個囚籠阻肿。?
她把愛情看得那么重要瓦戚,忠貞地把托馬斯當作救命稻草,結(jié)果搞得自己不堪重負丛塌。為此较解,特麗莎生出一種暈眩和迷茫畜疾。她站在高處,總有種一頭倒下去的欲望印衔。那種任由沉重的肉身飛升的快感啡捶,有一種致命的吸引力。
她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應(yīng)該奢求太多奸焙,是不是應(yīng)該重新回到母親的世界里去瞎暑,是不是應(yīng)該任由那種倒下去的欲望淹沒自己。
為了擺脫這種救贖的無望与帆,特麗莎甚至想過了赌,是不是應(yīng)該成為托馬斯的影子和另一個自我,學著他的輕佻和超脫玄糟,和他融為一體,和他一起去玩弄所有女人的身體茶凳,一起去蔑視兩難的精神困境嫂拴。畢竟,伍爾芙教導過人們贮喧,偉大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的筒狠。
于是,特麗莎開始試著去接近薩賓娜箱沦。她帶著照相機去了薩賓娜的畫室辩恼。薩賓娜熱心地給她介紹自己的畫和創(chuàng)作理念,特麗莎突然覺得之前的嫉妒和猜測谓形,一瞬間變成了一種傾慕灶伊。
兩個女人心血來潮,在畫室里互相拍攝對方的裸體寒跳,并哈哈大笑聘萨。或許童太,這種互為鏡面的審視米辐,沒有秘密的坦誠,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特麗莎對裸體的恐懼书释。裸體似乎不再是規(guī)訓的恥辱翘贮,甚至不再是男性欲望的客體”澹總之狸页,她從來沒有覺得裸體那么美過。
?
托馬斯托薩賓娜給特麗莎找了一份雜志社攝影師的工作扯再。這讓特麗莎有機會接觸和體驗到更廣闊的生活芍耘。
1968年腹侣,當蘇聯(lián)把坦克開進布拉格時,特麗莎在大街上舉著照相機齿穗,把入侵者的形象拍下來傲隶,然后交給外國的新聞記者。為此窃页,她還被抓去關(guān)了一夜跺株。
后來,特麗莎把手頭的照片帶到了瑞士脖卖。但當?shù)氐膱笊缰粚┞泱w和仙人掌之類照片的更感興趣乒省。她根本不想轉(zhuǎn)型去拍花花草草,之所以拍那些照片畦木,是出于捷克人激越的憎恨袖扛。對特麗莎來說,攝影本身也不過是她逃離母親的世界和留在托馬斯身邊的一種手段十籍。
整個祖國被軟弱和暈眩征服的狀態(tài)蛆封,讓特麗莎想到了自己。不管是布拉格淪陷之后的窒息氣氛勾栗,還是蘇黎世漂泊的無根狀態(tài)惨篱,都讓她感到逃無可逃。只有卡列寧日復一日的陪伴能稍稍撫慰她的心围俘。
有一次砸讳,特麗莎偶然接到一個陌生女人的電話,這讓她心煩意亂界牡。如果繼續(xù)這樣下去簿寂,她要一輩子活在隨時會失去托馬斯的恐懼和折磨里。
或許她應(yīng)該做點出格和瘋狂的舉動宿亡,比如和一個最厭惡的男人交往和睡覺常遂,以此來克制自己對托馬斯的依賴。那種隨時會倒下去的欲望又襲擊了她她混。
在這樣的掙扎中烈钞,特麗莎最后還是決定一個人帶卡列寧回布拉格泊碑,哪怕她知道坤按,這是萬劫不復的回歸。
當托馬斯再一次出現(xiàn)在她的面前時馒过,她從內(nèi)心里并不承認自己其實一直在等他臭脓。托馬斯為了她又一次放棄了自己應(yīng)該接受的命運。在那一瞬間腹忽,她意識到来累,不管怎么說砚作,這種致命的機緣,又一次給了她新的生活的希望嘹锁。
本章就為你解讀到這里葫录。我們一起看到了特麗莎在靈與肉里的迷茫和掙扎。為了逃離母親的陰影领猾,接受了托馬斯召喚的特麗莎米同,想要擺脫沉重的肉身,讓自己的靈魂浮出水面摔竿。但托馬斯私生活上的不忠面粮,讓她又一次陷入了痛苦和頹廢之中。特麗莎嘗試了各種不同的方式继低,試著去克服而不得熬苍。正是托馬斯最后的讓步和妥協(xié),讓她覺得自己的愛情終究是值得的袁翁。
第四章 薩賓娜和弗蘭茨的反叛
你好柴底,我是**。我們繼續(xù)解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粱胜。特麗莎和托馬斯已經(jīng)重新回到了布拉格似枕,那依然留在瑞士的薩賓娜會有什么樣的經(jīng)歷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年柠。
?
薩賓娜半裸著身子站在鏡子前凿歼,頭上戴著那頂舊的男式黑色圓頂禮帽,這頂帽子和她的身體形成一種奇妙的反差冗恨。旁邊站著她新結(jié)交的情人弗蘭茨增显。弗蘭茨開始覺得這不過是性挑逗,又或者是不合時宜的玩笑嫂用,一把上去把帽子摘了下來伊诵。而薩賓娜依舊一動不動地凝視著鏡中的自己,臉上帶著一種近乎嘲諷的笑容傲武。
?
薩賓娜想起了前不久和托馬斯在蘇黎世的會面蓉驹。那次會面讓兩個人都有恍如隔世之感。當薩賓娜像以往那樣揪利,戴著那頂禮帽出現(xiàn)在托馬斯面前時态兴,兩個人瞬間彼此心領(lǐng)神會。對他們來說疟位,這頂禮帽已經(jīng)遠遠不只是一個性愛游戲的道具瞻润,還是往昔時光的見證和總結(jié),是獨屬于兩個人的默契。
這頂禮帽是薩賓娜祖父的遺物绍撞,在他父親死后分家產(chǎn)時正勒,薩賓娜沒有得到一丁點兒財產(chǎn),她自嘲般地只要了這頂禮帽作為紀念傻铣。從此章贞,薩賓娜去哪都帶著這頂禮帽,它已經(jīng)成了她獨立精神的一種象征非洲。
這頂禮帽就像是薩賓娜生命樂曲中的一個動機阱驾,一次又一次地重現(xiàn),每次都有不同的意義怪蔑,而所有的意義都像水通過河床一樣里覆,從帽子上消失了。
但是缆瓣,對弗蘭茨來說喧枷,每次薩賓娜戴著這頂禮帽出現(xiàn)時,他就感到很不舒服弓坞。這頂帽子好像是隔在他和薩賓娜之間一個無法破解的黑色石碑隧甚。雖然薩賓娜對他來說有著異乎尋常的吸引力,但他和薩賓娜之間始終隔著一條鴻溝渡冻,這讓他沮喪不已戚扳。
弗蘭茨是個受人羨慕的大學教授,可感情生活并不順利族吻。他娶了個自己并不愛的妻子帽借,只是出于憐憫和責任。他妻子拿死威脅他超歌,不準他離開自己砍艾,這總讓他想起被父親拋棄的母親。
結(jié)識薩賓娜以后巍举,弗蘭茨不得不在妻子和情人之間保持一種平衡脆荷。一方面,對神圣的婚姻懊悯,他不敢褻瀆蜓谋;另一方面,對迷人的薩賓娜炭分,他又情不自禁桃焕。
弗蘭茨常常跟薩賓娜談起自己的母親,也許他覺得欠窒,自己對母親的愛和忠誠能打動薩賓娜覆旭。他不知道的是退子,薩賓娜對這個并不感興趣岖妄。她感興趣的恰恰是反叛型将。
薩賓娜的父親是個清教徒,從小對她的管教非常嚴格荐虐。父親禁止還是少女的薩賓娜談戀愛七兜,禁止她喜歡離經(jīng)叛道的畢加索。
薩賓娜從美術(shù)學院畢業(yè)以后福扬,就去了布拉格腕铸。對她來說,這意味著終于可以逃離父親和家庭的束縛了铛碑。
薩賓娜畢業(yè)時恰恰是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大行其道的時代狠裹,除了為共產(chǎn)主義政治偶像制造畫像之外,其他的藝術(shù)風格都被打成異端汽烦。對薩賓娜來說涛菠,共產(chǎn)主義的藝術(shù)標準也不過是另一個父權(quán),都是她要反叛的對象撇吞。
反叛意味著打亂原有的秩序和進入未知的世界俗冻,這種奇妙的冒險吸引著薩賓娜越走越遠。她甚至跟一個二流演員有過一段婚姻牍颈,僅僅因為他也是一個古怪的人迄薄,是個異端。
后來煮岁,薩賓娜的母親去世了讥蔽,她的父親因為悲傷過度而自殺。這對薩賓娜來說是個致命的打擊画机。她開始反思自己所謂的反叛勤篮,甚至為此感到深深的內(nèi)疚。父親的所作所為就真的那么讓自己難以忍受嗎色罚?
于是碰缔,薩賓娜又開始反叛自己。就在這樣的反叛與反反叛當中戳护,薩賓娜在勝利和罪惡之間來回掙扎金抡。孤獨決絕的反抗姿態(tài)讓她陶醉不已,而伴隨而生的頹廢和負罪感又讓她極度痛苦腌且。
也許正是薩賓娜身上這種自由不羈吸引了弗蘭茨梗肝,這恰恰是看似安定的弗蘭茨所缺少和向往的。這也是為什么兩個人終歸不是一類人的原因铺董。
弗蘭茨喜歡流行音樂巫击,因為流行音樂能把他從孤獨和枯燥的書齋生活里解放出來禀晓。而對薩賓娜來說,那種音樂不過是一種讓人難以忍受的噪音坝锰,總會讓她想起集體勞動時高音喇叭里所播放的進行曲粹懒。
跟喜歡流行音樂的原因一樣,弗蘭茨還喜歡游行顷级。他對游行懷有一種宗教般的虔誠和狂熱凫乖,人群的行進和呼喊讓他神魂顛倒,他渴望把自己融入到偉大的游行中去弓颈。
相反帽芽,薩賓娜最厭惡的就是游行,她總是想起少女時代被父親逼著去參加共青團游行的情景翔冀。上大學時导街,只要一有游行,她就想方設(shè)法躲避纤子。即便是祖國被入侵的周年紀念游行搬瑰,她也沒有堅持下來。
對薩賓娜來說计福,沒有什么比眾口同聲的齊步游行更邪惡的了跌捆,那是潛藏在占領(lǐng)、侵略和某些主義下更本質(zhì)更普遍的邪惡象颖。
與此同時佩厚,弗蘭茨還羨慕向往薩賓娜被占領(lǐng)的祖國。坦克说订、監(jiān)獄抄瓦、迫害、禁書這些可怕的悲劇陶冷,在他眼里都有種苦難的高貴美感钙姊。對他來說,薩賓娜的祖國有著他所向往的廣闊浪漫的生活埂伦。似乎在那里煞额,他才能產(chǎn)生向死而生的快感。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生活確實太安逸太無聊了沾谜,弗蘭茨的意識中生出一種倒錯膊毁,總把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當作是不真實的虛幻,而把那些虛幻的美好當作應(yīng)該有的真實生活基跑。
薩賓娜似乎看透了弗蘭茨的這種本質(zhì)婚温。弗蘭茨待人很溫柔,在常人看來這是種美德媳否。但是在薩賓娜看來栅螟,他外強中干荆秦,在自己的生活和愛的人面前顯得軟弱無力。
薩賓娜非常注重自己的隱私力图,尤其是在一個沒有隱私的時代里步绸。但弗蘭茨卻因為不得不隱瞞真相而苦惱不堪,畢竟這讓他離真實的生活更遠了搪哪。
所以靡努,思考再三坪圾,弗蘭茨最后還是把他和薩賓娜的關(guān)系告訴了妻子晓折。出人意料的是,他妻子非常鎮(zhèn)定兽泄,并沒有像他想象的那么悲傷漓概,這讓他那么多年的遷就和小心看起來像是一個笑話。
弗蘭茨對他妻子的坦白病梢,對薩賓娜來說幾乎是不能忍受的胃珍,關(guān)系一旦被公開,就變成了一個沉重的包袱蜓陌。
弗蘭茨把薩賓娜當成了反叛自己“虛幻”生活的救命稻草觅彰。有那么一兩次,當薩賓娜沉浸于不斷反叛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時钮热,她也不是沒有想過要依靠弗蘭茨填抬。
然而到最后,對弗蘭茨的厭惡超過了所有隧期。弗蘭茨就像是一個不時趴在她身上吮吸乳汁的大男嬰飒责,這種隔膜和厭惡促使薩賓娜最終決定離開弗蘭茨。
他們各自都把對方視為坐騎仆潮,馳入他們期望的遠方宏蛉。他們都沉醉于將解脫他們的背叛之中。弗蘭茨騎著薩賓娜背叛了他的妻子性置,而薩賓娜騎著弗蘭茨背叛了弗蘭茨本人拾并。
當弗蘭茨覺得終于擺脫了妻子和家庭的束縛,可以和薩賓娜雙宿雙飛時鹏浅,他突然發(fā)現(xiàn)嗅义,薩賓娜人已經(jīng)消失不見了,他找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找到篡石。
弗蘭茨陷入了一種幻滅當中芥喇。奇怪的是,那種幻滅感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凰萨。似乎從一開始继控,他就預(yù)見到了這種結(jié)果械馆。
弗蘭茨搬到老區(qū)的一所小房子里,開始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武通。他又重新找了一個女學生做戀人霹崎,那個女孩崇拜他就像他崇拜薩賓娜一樣。
雖然薩賓娜從他的世界里消失了冶忱,但她身上獨立自由的氣息帶給了他新生的希望尾菇,他從未感覺自己遠離過她。
這位弗蘭茨生命里的自由教母和看不見的女神究竟去哪里了呢囚枪?請看下回分解派诬。
第五章? 媚俗和反媚俗
你好,我是**链沼。上一章我們講到了薩賓娜和弗蘭茨的交往和反叛默赂。這一章我們繼續(xù)探討兩個人的命運。
薩賓娜離開瑞士之后就去了巴黎括勺。
從家鄉(xiāng)到布拉格缆八,從布拉格到日內(nèi)瓦,從日內(nèi)瓦到巴黎疾捍,如今的她就像一只斷了線的風箏奈辰,已經(jīng)在逃離和背叛的道路上越飛越遠。
這條路的盡頭是什么乱豆?一個人在背叛和失去一切之后奖恰,還有什么可以背叛的呢?用一種決絕超然和瀟灑不羈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咙鞍,真的可以擺脫所有的精神束縛房官,讓靈魂得到救贖嗎?
薩賓娜感到自己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虛空和無法承受的生命之輕续滋。
以前她喜歡去墓地散步翰守,那種安靜能讓她的靈魂得到休憩。現(xiàn)在她害怕到墓地去疲酌,她感到了徹骨的寒冷和荒涼蜡峰。以前弗蘭茨總說墳?zāi)估镏挥邪坠呛褪瘔K,她還不以為然朗恳。將來她會怎么樣呢湿颅?一個人孤零零地死在巴黎,被冷冰冰粥诫、沉甸甸的石塊掩埋油航。一想到這個,她就不寒而栗怀浆。
也許是對死亡和孤獨的恐懼谊囚,也許是無法停下漂泊的腳步怕享,薩賓娜在巴黎也沒有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安寧,最后她動身去了美國镰踏。
在美國函筋,她和一對老夫婦住在一起。兩個老人非常崇拜她的畫作奠伪,把馬廄改成了畫室供她使用跌帐,并親切地稱呼她為“女兒”。
一切都那么溫馨绊率,那么和諧谨敛。有那么一瞬間,薩賓娜仿佛受到了感動即舌,這種關(guān)于家庭的幻象佣盒,似乎彌補了她童年的缺憾挎袜。就像在煽情電影中顽聂,看到歸來的浪子和父母相擁的場景,她也能流下眼淚盯仪。
她薩賓娜何時如此矯情和媚俗呢紊搪?薩賓娜清醒地意識到,這種看似美好的生活也不過是短暫的幻象全景,只有個體的孤獨才是永恒的耀石。
薩賓娜很清楚,所有共通的人道主義情感都容易產(chǎn)生媚俗爸黄,比如生死戀滞伟、天使般的兒童、可憐天下父母心和愛國主義這類東西炕贵。一受到這些東西的刺激梆奈,人們的內(nèi)心就有一種失去理智的感情往上涌。?
政客們最擅長利用這一點称开,依靠虛無縹緲的幻想就能滿足民眾的內(nèi)心需求亩钟。媚俗作態(tài)簡直成了所有政治活動的美學范本,薩賓娜最厭惡的游行就屬于這種媚俗表演鳖轰。
薩賓娜寧可過那種受迫害的生活清酥,也不想活在那種蘇聯(lián)式媚俗的烏托邦世界里。一想到那些流著眼淚的狂熱人群和咧嘴傻笑的白癡蕴侣,她就感到一陣作嘔焰轻。
在一個集權(quán)主義社會里,一切對媚俗的反叛都將被隔離出去昆雀,個性辱志、懷疑和嘲諷不允許在這里存在胧谈。
薩賓娜的畫作就一直致力于揭露這種媚俗的虛偽,表面上是謊言荸频,而真理掩藏在被刀劃開的幕布下面菱肖。但極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她。
薩賓娜一生都在和媚俗作斗爭旭从。她喜歡托馬斯是因為托馬斯從不媚俗稳强,她厭惡弗蘭茨是因為弗蘭茨那不可救藥的媚俗,她叛逃了又叛逃和悦,還是因為那無處不在的媚俗退疫。
與薩賓娜相反,弗蘭茨如此陶醉于游行和偉大的進軍鸽素,這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媚俗褒繁。為偉大的人道主義理想和烏托邦政治理想獻身的激情一直在驅(qū)使著弗蘭茨。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愛屋及烏馍忽,弗蘭茨對和薩賓娜祖國類似的國家產(chǎn)生了同情棒坏,還是因為他依然對自己“虛幻”的生活不甚滿意?或許僅僅是因為他始終無法擺脫掉對薩賓娜的崇拜和思念遭笋“用幔總之,弗蘭茨決定相應(yīng)朋友的號召瓦呼,參加人道主義國際分隊喂窟,去戰(zhàn)亂中的柬埔寨參加救援。
當時的柬埔寨被越南占領(lǐng)央串,整個國家受到饑荒的折磨磨澡。但是,越南不準國際醫(yī)療隊伍入境质和。為此稳摄,他們想出一個辦法,讓一群西方知識分子扮成人道主義者到邊境去救援侦另,利用這樣一場壯觀的表演來迫使越南讓步秩命。
弗蘭茨安撫好自己的戀人之后上路了。那個隊伍里包括了作家褒傅、醫(yī)生弃锐、外交家、演員殿托、教授等50個知識分子霹菊,隨行的還有400名記者和攝影師。
在行軍過程中,這些人不停地搶上搶下做出擺拍姿勢旋廷,記者和攝影師們則忽前忽后地忙著拍攝鸠按;某女演員和一個語言學教授吵了起來,為了演員到底應(yīng)不應(yīng)該到隊伍中來饶碘;過地雷區(qū)的時候目尖,有人被炸死了,大家瞬間體驗到一種奇怪的自豪和快感扎运。
到了邊境瑟曲,他們對著埋伏的越南士兵喊話,可是喊出去的聲音石沉大海豪治。
在那一刻洞拨,弗蘭茨突然感覺到一種莫名的絕望。整個過程就像一場媚俗的鬧劇表演负拟,所謂的偉大進軍就是如此嗎烦衣?崇高和荒唐竟然沒有任何區(qū)別。當你心心念念追求的東西掩浙,在最后一刻失去了它的全部價值和分量花吟,你將何去何從?弗蘭茨只想死在戰(zhàn)場上涣脚。
幾天以后示辈,弗蘭茨在和幾個劫匪的搏斗中被棍子擊中了頭。
再次醒來時遣蚀,他已經(jīng)躺在日內(nèi)瓦的醫(yī)院里,旁邊是他的前妻纱耻,不芭梯,妻子。他之前提出過離婚弄喘,卻被妻子一口回絕玖喘,那位倔強的婦人表示要捍衛(wèi)“愛情”到死。他閉上眼睛不去看她蘑志。
弗蘭茨最后如愿以償?shù)厮廊チ死勰危敖酝窘K有回歸”,這是他的墓志銘急但。從哪來回哪去澎媒,死去的弗蘭茨,終究還是屬于這個曾經(jīng)拿死威脅過他的婦人波桩。
本章就為你解讀到這里戒努。如果說薩賓娜的離開,至少還給弗蘭茨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自由遺產(chǎn)镐躲,那么储玫,熱衷于偉大進軍的弗蘭茨侍筛,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堅守的東西不過是虛無縹緲的一場鬧劇,他的人生到此也就失去了所有的希望撒穷,死亡幾乎是必然的結(jié)局匣椰。做了一輩子反媚俗斗士的薩賓娜,到最后已然感受到同樣的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端礼,她的結(jié)局又將如何呢窝爪?我們下次再見。
第六章 托馬斯和特麗莎的生命終曲
你好齐媒,我是**蒲每。在弗蘭茨和薩賓娜的插曲過后,本章我們將會重新回到托馬斯和特麗莎的主線喻括,看看他們的生命將通向何方邀杏。
?
重新回到布拉格的特麗莎和托馬斯,她們接下來要面臨的生活并不容易唬血。
首先就是無孔不入的秘密警察的監(jiān)視和騷擾望蜡。他們會竊聽任何一個他們懷疑的對象,并且把錄音拿去電臺播放拷恨。每個人的私生活隨時都會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脖律。
這種讓人窒息的環(huán)境又讓特麗莎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母親總是喜歡把特麗莎的隱私暴露給別人腕侄,并且加以嘲笑小泉。所謂的家對特麗莎來說,不過就是集中營一類的東西冕杠,而他們現(xiàn)在要面臨的是一個更大的集中營微姊。
然后就是似乎永遠都無法緩和的感情危機:托馬斯依舊和那些情人們保持往來。特麗莎并不后悔自己沒有離開托馬斯分预,但也依然無法擺脫因為嫉妒而產(chǎn)生的痛苦兢交。
她還會經(jīng)常站在鏡子前面審視自己,這具肉體對她來說就像一個異物笼痹,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她配喳,這不是獨屬于托馬斯的肉體。她恨不能把這具肉體打發(fā)掉凳干,僅僅讓靈魂和托馬斯融為一體晴裹。
因為拍了那些入侵照片,特麗莎失去了她在雜志社的工作纺座,重新找了一家旅館的酒吧干活息拜。這家旅店的很多員工都是因為各種原因被當局解雇的人。
和以前一樣,經(jīng)常會有男人故意和特麗莎搭訕少欺。對此喳瓣,特麗莎欣然接受。托馬斯總是試圖讓她明白赞别,愛情和肉體的關(guān)系是可以分離的畏陕,以此來減輕特麗莎的痛苦。特麗莎不想拒絕這些男人仿滔,不是因為想要報復托馬斯惠毁,而是想為自己找條出路。她總是把事物看得太嚴重了崎页,她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學會輕松鞠绰。
有一次,一個高個子工程師不停地勸誘她去他的住處飒焦,她回絕了兩次之后還是答應(yīng)了蜈膨。她想實踐一下托馬斯的話,看看自己是不是能如托馬斯一樣輕松牺荠。她和自己說翁巍,這不是她自己的選擇,是被托馬斯逼的休雌。
特麗莎去了工程師的公寓灶壶,一進門她就看到了書架上擺著的《俄狄浦斯王》。特麗莎再一次產(chǎn)生了那種奇妙的宿命感杈曲,那是托馬斯曾經(jīng)推薦給她讀的書驰凛,而且托馬斯還寫過一篇讀后感寄到了報社,就是那篇讀后感把他們的生活攪得天翻地覆鱼蝉。
兩個人在公寓發(fā)生了性關(guān)系洒嗤。在交合的過程中,特麗莎感覺自己分裂成了兩個人魁亦。她仿佛看到自己的靈魂從身體里飄出,注視著一具陌生的身體在反叛自己的靈魂羔挡,而靈魂無動于衷地默許了自己身體的反叛洁奈。
經(jīng)過一番掙扎之后,特麗莎最后后悔了绞灼。她盯著那個男人的臉利术,意識到自己的身體,打下了靈魂烙印的身體低矮,絕不能任由一個陌生人來占有印叁。
她感到一種巨大的孤獨和悲傷襲擊了自己。托馬斯靈肉分離式的有性無愛,對她來說終究是一種折磨轮蜕。
讓特麗莎沒有想到的是昨悼,工程師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有一天跃洛,酒吧有一個暴露了身份的秘密警察率触,故意指著特麗莎脖子上的項鏈,質(zhì)問那是從哪來的汇竭,這讓特麗莎驚出一身冷汗葱蝗。
那個再沒有出現(xiàn)的工程師,是不是故意設(shè)局釣自己上鉤的秘密警察呢细燎?他們極有可能拿兩個人的性關(guān)系做要挾两曼,要求特麗莎在酒館為他們做眼線。如果她不肯玻驻,他們就會把丑聞公之于眾悼凑。當然也許這不過是自己的過度揣測,至少近一個月都沒有動靜击狮,一夜情之后就消失不見的浪子多的是佛析。
為了以防萬一,特麗莎一再懇求托馬斯帶她離開布拉格彪蓬。特麗莎一直對田園牧歌式的鄉(xiāng)村生活充滿了向往寸莫,至少那可以讓她暫時逃離紛繁復雜的世界。
然而档冬,對兩個人來說膘茎,高壓政治環(huán)境下這種惶惶不可終日的生活才剛剛開始。接下來酷誓,我們就倒回去說說那篇把兩個人的生活攪得天翻地覆的讀后感披坏。
當初,促使托馬斯去讀《俄狄浦斯王》的不是別人盐数,正是特麗莎棒拂。對他來說,特麗莎就像是個需要他去拯救的棄兒玫氢,而俄狄浦斯王是眾多關(guān)于棄兒的古老神話中的一個帚屉。
由于命運的捉弄,俄狄浦斯犯下了殺父娶母的罪行漾峡,給城邦帶來了巨大的災(zāi)難攻旦。他刺瞎雙眼,流放自己生逸,以此來洗刷自己的罪惡牢屋。
這讓托馬斯聯(lián)想到當局那些制造了大量政治冤假錯案且预,卻還在為自己的純潔信仰辯護的人。不知道自己犯下了罪行烙无,就可以推卸自己應(yīng)該負的責任嗎锋谐?
于是,他寫了一篇文章寄到報社皱炉,報社做了刪改后發(fā)表了怀估。這事發(fā)生在1968年的春天,那時候杜布切克還在當政。當時就引起了軒然大波。兩三個月之后帅掘,俄國占領(lǐng)了捷克,取消了管轄區(qū)內(nèi)的言論自由康铭。
后來,這篇有影射之嫌的文章又被翻出來了赌髓。托馬斯被主治醫(yī)生叫去做思想工作从藤,希望他能寫一個收回這篇文章的聲明,否則可能會丟掉飯碗锁蠕。
那時候夷野,托馬斯已經(jīng)是醫(yī)院里頗有聲望的外科大夫,因為一篇文章影響了自己的前程是不是不值得荣倾?他會寫那個收回聲明嗎悯搔?很多人都在等著看托馬斯的笑話。
托馬斯一向?qū)e人的看法不甚在乎舌仍,也并不是非要跟當局作對妒貌。雖然知道事態(tài)嚴重,但他依然不想受制于人铸豁。他告訴對方灌曙,他一個字都不會寫。所以最后被迫離開了醫(yī)院节芥。
剛開始的時候在刺,托馬斯混跡在離布拉格不遠的一家鄉(xiāng)村診所。在那里头镊,他無法做自己的本職工作增炭,只能算是一個打雜人員。
沒過多久拧晕,秘密警察親自找他談話。這次不再是寫個收回聲明那么簡單梅垄,而是要求他按照樣稿寫一份效忠當局的宣言厂捞,并且逼他把當時經(jīng)手那篇文章的編輯供出來输玷。
托馬斯假裝答應(yīng)下來,第二天就辭職離開了診所靡馁。只要他自愿落到最底層欲鹏,失去了被利用的價值,警察就不會再抓著他不放臭墨。于是赔嚎,托馬斯又干起了窗戶擦洗工的工作。
如果說托馬斯的生命里有一件“非如此不可”的事胧弛,那就是醫(yī)生的職業(yè)尤误。對托馬斯來說,外科醫(yī)生是和死神相抗衡的事業(yè)结缚,這就是他視為使命的東西损晤。他從沒有想過,竟然有一天會如此決絕而輕易地就把自己的事業(yè)給葬送了红竭。
表面上他是在逃避秘密警察的騷擾尤勋,實際上他懷有一種深切的欲望,那就是要消除生命里一切必然的沉重茵宪。他迫切地想要知道最冰,當被逼著拋棄了他所在乎的一切時,自己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稀火?真的非如此不可嗎暖哨?還是沒有什么非如此不可?
做玻璃擦洗工的日子并不艱難和枯燥憾股。老板和周圍的人對托馬斯都很好鹿蜀,畢竟他以前是個聲望不錯的醫(yī)生。而且大家對受當局迫害的知識分子服球,抱有一種獨特的同情和敬仰茴恰。
托馬斯依然像過去那樣優(yōu)哉游哉地過日子。他和特麗莎上班的時間正好岔開斩熊,這讓他有種回到了單身漢自由生活的感覺往枣,有些老相識還會時不時地請他到家里喝酒。
然而這還不是盡頭粉渠。有一次分冈,托馬斯被同樣遭受迫害的某個編輯約見,而且他和前妻生的兒子也在那里霸株。他們想要利用托馬斯的兒子拉攏他雕沉,慫恿他在一個營救政治犯的聯(lián)名請愿書上簽名。
托馬斯清醒地意識到去件,這樣做除了火上澆油坡椒,對營救政治犯并沒有任何幫助扰路,當局不會向他們妥協(xié)。最重要的是倔叼,他不想再做任何讓特麗莎擔驚受怕的事汗唱。所以,無論如何丈攒,他都不肯在請愿書上簽字哩罪,雖然他對他們充滿了同情。
他的預(yù)見是正確的巡验。幾天以后际插,他從報紙上讀到了關(guān)于那份請愿書的評論,他們好像在談?wù)撘环莘瓷鐣髁x政府的宣言書深碱。
為了避開這些沒完沒了的選邊站隊腹鹉,托馬斯和特里莎帶著卡列寧離開布拉格,搬到了鄉(xiāng)下的一個集體農(nóng)莊敷硅,過起了特麗莎向往中的鄉(xiāng)村生活功咒。
托馬斯負責開著卡車運送貨物,特麗莎復雜照管奶牛绞蹦,卡列寧則陪在她的身邊力奋。他們和鄰居相處得非常不錯,閑暇的時候經(jīng)常會在一起聚會幽七。
不管怎么看景殷,這確實是接近田園牧歌一樣的生活。在這樣一個相對封閉和安寧的世界里澡屡,他們的靈魂好像最終得到了救贖和治愈猿挚。
這一路走來,托馬斯終于失去了一切驶鹉,除了他的特麗莎绩蜻。如果說還有什么非如此不可的話,那就是這樣的命運室埋。也許從一開始他就意識到了办绝,對他來說,特麗莎的自由和幸福才是真正的解脫姚淆。
如今孕蝉,特麗莎覺得托馬斯就像是手里的一只小白兔,終于變得和自己一樣柔弱了腌逢。對此降淮,特麗莎有時候會感到一陣強烈的自責。畢竟托馬斯走到今天這一步搏讶,和自己脫不了干系骤肛。
從蘇黎世回布拉格纳本,從布拉格去鄉(xiāng)村,她一次又一次地拿嫉妒和痛苦折磨托馬斯腋颠,只是為了讓他證明對自己的愛嗎?然而這不就是她一直以來追求的東西嗎吓笙?
特麗莎感到一種奇異的快樂淑玫,同時還有一種奇異的憂傷。
沒過多長時間面睛,卡列寧得了癌癥絮蒿,整夜都在嗚咽。特麗莎悲痛欲絕叁鉴。對特麗莎來說土涝,她和動物之間的關(guān)系比人更親近。跟動物相處沒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幌墓,一切都顯得那么和諧但壮。何況在她最難熬的日子里,都是卡列寧陪著她度過的常侣。
為了減輕卡列寧的病痛蜡饵,托馬斯不得已給它實施了安樂死。最后胳施,兩個人把它埋在了一顆蘋果樹旁邊溯祸。
托馬斯和特麗莎后來在一次車禍中喪生。
當這個消息傳到薩賓娜那里時舞肆,她還在巴黎焦辅。她去參觀墓地,第一次感受到了透骨的荒涼椿胯。
雖然薩賓娜很喜歡美國筷登,但是她明白,美國對她來說压状,不過是生命中的一個驛站仆抵。她依然害怕被關(guān)進墳?zāi)梗寥氲叵隆?/p>
薩賓娜最后留下一份遺囑种冬,請求把自己的骨灰撒入空中镣丑。特麗莎與托馬斯的死顯示了“重”,她想用自己的死來表明“輕”娱两,她將比大氣還輕莺匠。畢竟這是她畢生的追求。
當死亡終將來臨時十兢,也許存在只是一場荒謬趣竣。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本書中摇庙,最終的最終,特麗莎在靈與肉的分裂與統(tǒng)一中遥缕,掙扎著接受了真正的自己卫袒。
薩賓娜認為托馬斯和自己一樣,從不媚俗单匣。然而夕凝,最后的最后,托馬斯以一種不媚俗的方式完成了媚俗户秤,以一種選擇生命之輕的方式完成了向生命之重的復歸码秉。
他從來沒有以反抗當局的斗士形象自居,他只是按照自己內(nèi)心的指引去做鸡号。從一開始的云端浪子到最后的鄉(xiāng)野農(nóng)夫转砖,這也不是他刻意去追求的。他拋棄了一切的一切鲸伴,到最后府蔗,發(fā)現(xiàn)留下的才是最重要的,便欣然接受了這樣的命運挑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