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律 詩 的 詩 病 診 斷
【導讀】
詩病八癥 /允許的出格 /必須禁止的詩病 /應該避免的詩病 /應該掌握的技巧
近體詩的格律規(guī)則栋齿,初始于南齊永明年間的“聲律說”灯帮,由于提倡音調和諧琅绅,逐漸形成了“永明體”召川。隨著“四聲八病”和“永明聲律論”的傳播霞丧,人們逐漸認識到其中的弊端扔嵌,將其整理修改掖桦,出現(xiàn)了更為簡便的“粘對律”浑此,并由此演化出“平仄律”。經過長期的探索滞详,格律規(guī)則定型于晚唐的宋之問凛俱、沈全期,他們不僅提倡詩歌應講究聲律和對偶料饥,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規(guī)律蒲犬,最終形成了七言律詩的格律規(guī)則。唐宋以來岸啡,詩人一直在探索格律原叮,完善規(guī)則,尤其是明清時期巡蘸,使格律規(guī)則理論化系統(tǒng)化了奋隶。有規(guī)則,就有違反規(guī)則的地方悦荒,違規(guī)就是詩病唯欣。
一、詩病八癥
南朝齊永明年間搬味,周颙著《四聲切韻》境氢,提出平上去入四聲,沈約將四聲的區(qū)辨同傳統(tǒng)的詩賦音韻知識相結合碰纬,規(guī)定了一套五言詩創(chuàng)作時應避免的聲律毛病萍聊,就是后人所記載的“八病”。八病指作五言詩時悦析,在運用四聲方面所產生的毛病寿桨,具體內容是平頭、上尾强戴、蜂腰亭螟、鶴膝、大韻酌泰、小韻媒佣、旁鈕匕累、正鈕陵刹。
1、平頭是指五言詩的第一、二字與第六衰琐、七字(下句第一也糊、二字)聲調相同。用今天的話說羡宙,就是一聯(lián)之內狸剃,上下句的開頭都用平聲,這是失對狗热。
例如:
芳時淑氣清钞馁,提壺臺上傾。
芳時匿刮、提壺同是平音字僧凰,犯了平頭的毛病∈焱瑁
2训措、上尾是指五言詩的第五字(出句最后一字)與第十字(對句最后一字)聲調相同。用今天的話說光羞,就是出句的尾字和對句的尾字都用了仄聲绩鸣,這是錯調。
例如:
青青河畔草纱兑,郁郁園中柳呀闻。
草、柳都是上聲潜慎,犯了上尾的毛病总珠。
3、蜂腰是兩頭大勘纯,中間小局服,指一句內第二字與第四字的聲調相同,或第二字與第五字同是濁音聲母而第三字是清音聲母驳遵。用今天的話說淫奔,就是一句之內沒有平仄錯落,四連平或者四連仄了堤结,這是平仄錯誤唆迁。
例如: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竞穷。
從唐责、方都是平聲字,我瘾带、鯉又都是濁音字鼠哥,中間的雙則是清音,讀起來兩頭重,中間輕朴恳,這就是犯了蜂腰的毛病抄罕。
4于颖、鶴膝有兩種說法:其一是指五言詩的第五字與第十五字的聲調不能相同呆贿。其二是與蜂腰第二點正好相反。用今天的話說森渐,就是上下聯(lián)的韻腳是同音同調字做入,這是重韻。
例如:
荒村人無幾同衣,背井賣兒郎母蛛。
人物皆堯舜,長纓鎖惡狼乳怎。
狼與郎同音同調彩郊,犯了鶴膝的毛病。
5蚪缀、大韻是指五言詩兩句之內有與韻腳同一韻部的字秫逝。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聯(lián)之內用了與格律詩的詩病診斷韻腳同韻的字询枚。
例如:
胡姬年十五违帆,春日獨當壚。
胡與壚同韻部金蜀,犯了大韻的毛病刷后。
6渊抄、小韻是指兩句之間有同屬一個韻部的字尝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聯(lián)之內用了同一韻部的字护桦。
例如:
古樹老連石含衔,急泉清露沙。
樹與露二庵,連與泉同韻部贪染,犯了小韻的毛病。
7催享、旁紐是指兩句中有同聲母文字杭隙。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聯(lián)之內用了同聲母的字因妙。
比如:
魚游見風月痰憎,獸走畏傷蹄票髓。
魚與月的聲母同屬古音疑紐,犯了旁紐的毛残攀狻(另外獸走同韻炬称,犯小韻)汁果。
8涡拘、正紐是指兩句內用了聲母、韻母相同的四聲各字据德。用今天的話說鳄乏,就是一聯(lián)之內用了同聲母、同韻母的字棘利。
比如:
輕霞落暮錦橱野,流火散秋金。
錦與金聲母韻母相同善玫,只調不同水援,犯了正紐的毛病(流與秋小韻)茅郎。
對于八病理論蜗元,歷來都認為前四個必須遵循,后四個參照執(zhí)行系冗。具體說奕扣,就是失對、錯調掌敬、平仄不諧惯豆、韻腳同音同調,這四種詩病必須避免奔害。至于韻腳之外楷兽,一聯(lián)之內要避免同韻母的、同聲母的华临、同音的拄养、同聲調的字,這在《隋韻》《平水韻》中银舱,雖然難度大瘪匿,但可以做到。而在《中華新韻》中寻馏,則無法做到棋弥,所以長期以來在創(chuàng)作中并沒有真正地執(zhí)行過。
二诚欠、允許的出格
在長期的創(chuàng)作實踐和理論探索中顽染,人們約定俗成地允許了幾種違反格律規(guī)則的現(xiàn)象漾岳。
1、折腰體粉寞。折腰體就是平仄上的失粘尼荆。它最早出現(xiàn)于唐代高仲武編選的《中興間氣集》。該書選錄了崔峒的《清江曲內一絕》:
八月長江去浪平唧垦,片帆一道帶風輕捅儒。
極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陽城振亮。
題下注明“折腰體”巧还。
關于折腰體,唐代并沒有明確的定義坊秸。宋人的多種詩話中麸祷,亦提及過一說,大致定義為“中失粘而意不斷”褒搔。也就是說阶牍,第一,要“從中”失粘星瘾;第二走孽,雖格律上“從中”失粘,但在詩意上并不截斷死相。嚴羽《滄浪詩話·詩體》云:“有絕句折腰者融求,有八句折腰者∷愦椋”這里的“八句”生宛,就是指律詩,包括七律肮柜、五律陷舅,不包括長律。絕句只有四句审洞,所謂“中失粘”莱睁,即第二句和第三句的平仄原本是要相粘的,而故意作失粘處理芒澜。同樣八句的律詩仰剿,第四句和第五句的平仄原本也是要相粘的,而故意作失粘處理痴晦。要強調的是南吮,折腰后的平仄搂蜓,須繼續(xù)按粘對的規(guī)律順承下去勋桶,該對的仍需對戚嗅,該粘的仍需粘车海。古人在創(chuàng)作格律詩時,極大部分是嚴格按照平仄格律的正格進行創(chuàng)作的涂邀。但為了防止千篇一律瘟仿,也進行了一些平仄變化的嘗試,折腰體就是其中之一比勉,這可以說是一種對審美更高意義上的追求劳较。這種少量存在的不和諧,由于不對正格構成威脅敷搪,反而形成了一種辯證意義上的缺陷美兴想。
2幢哨、偷春體赡勘。偷春體是指首聯(lián)對仗,而頷聯(lián)不對仗的格律詩捞镰。因為律詩的要求是首聯(lián)可以不對仗闸与,而頷聯(lián)、頸聯(lián)必須對仗岸售。如果首聯(lián)對仗了践樱,就好像是梅花在春天到來之前開放,把春色偷來了凸丸,所以叫做偷春體拷邢。如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屎慢。
此地一為別瞭稼,孤篷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腻惠,落日故人情环肘。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集灌。
“青山橫北郭悔雹,白水繞東城”對仗工整,而“此地一為別欣喧,孤篷萬里征”則沒有對仗腌零。
再如杜甫的《一百五日夜對月》:
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唆阿。
斫卻月中桂益涧,清光應更多。
仳離放紅蕊酷鸦,想象顰青蛾饰躲。
牛女漫愁思牙咏,秋期猶渡河。
也是“無家對寒食嘹裂,有淚如金波”對仗工整妄壶,“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卻沒有對仗寄狼。
宋人魏慶之的《詩人玉屑·詩體下·偷春體》對此有著詳細的描述丁寄。
3、鄰韻通押及孤雁入群格泊愧、孤雁出群格伊磺。古人把絕句稱為“兩韻詩”,把律詩稱為“四韻詩”删咱。認為絕句只要有兩個韻腳就可以屑埋,律詩只要有四個韻腳就可以,因而把首句不入韻的五律視為“正體”痰滋。不過為了音律和諧和吟唱悅耳摘能,又要求格律詩的首句也押韻。因為多了一個韻腳敲街,增加了的麻煩团搞,為了減輕負擔,又想出了一個偷工減料的取巧辦法多艇,這就是允許格律詩的首句或者最后一句借用鄰近韻部的字作為韻腳逻恐。
首句借用鄰近韻部的字作為韻腳的稱為“孤雁入群格”。這好像一只孤單的白雁帶著一群黑雁振翅高飛峻黍。
最后一句借用鄰近韻部的字作為韻腳的稱為“孤雁出群格”复隆。
孤雁入群格作品
例如曾幾《雪作》:
臥聞微霰卻無聲,起看階前又不能奸披。(蒸韻)
? 一夜紙窗明似月昏名,多年布被冷于冰。(蒸韻)
履穿過我柴門客阵面,笠重歸來竹院僧轻局。(蒸韻)
三白自佳晴也好,諸山粉黛見層層样刷。(蒸韻)
按照《隋韻》仑扑,聲屬于庚韻,能置鼻、冰镇饮、僧和層都是蒸韻,好像是一只白孤雁領飛了一群黑雁箕母。
孤雁出群格的作品
例如魯迅的《無題》:
慣于長夜過春時储藐,挈婦將雛鬢有絲俱济。(支韻)
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钙勃。(支韻)
忍看朋輩成新鬼蛛碌,怒向刀叢覓小詩。(支韻)
吟罷低眉無寫處辖源,月光如水照緇衣蔚携。(微韻)
按照《平水韻》,時克饶、絲酝蜒、旗、詩都是支韻矾湃,而衣是微韻亡脑,好像是一只白雁飛出了黑雁群。
今天洲尊,我們使用《中華新韻》時远豺,由于韻部寬闊奈偏,可選擇的韻腳多坞嘀,所以,我不主張鄰韻通押惊来,反對使用“孤雁入群格”和“孤雁出群格”丽涩。
4、進退格裁蚁。黃朝英《緗素雜記》記載:鄭谷與僧齊己矢渊、黃損等,共定今體詩格云:“凡詩用韻有數格枉证,一曰葫蘆矮男,一曰轆轤,一日進退室谚。葫蘆韻者先二后四毡鉴,轆轤韻者雙出雙入,進退者一進一退秒赤,失此則謬矣猪瞬!”
進退格是七律八句四聯(lián),首聯(lián)押甲韻入篮,次聯(lián)換乙韻陈瘦,第三聯(lián)復用甲韻,末聯(lián)更用乙韻潮售。一進一退痊项,但是必須是相通韻部的字锅风,不能隨便拉郎配。如李師中《送唐介》詩:
孤忠自許眾不與鞍泉,獨立敢言人所難遏弱;(寒韻)
去國一身輕似燕,高名千古重于山塞弊;(刪韻)
并游英俊顏何厚漱逸,未死奸諛骨已寒;(寒韻)
天為吾君扶社稷游沿,肯教夫子不生還饰抒。(刪韻)
《冷齋夜話》載當時唐李對答語:“言此詩為落韻詩,蓋渠不見鄭谷等所定詩格诀黍,有進退之說袋坑,而妄為云云∶泄矗”
5枣宫、轆轤格。吳師道之《吳禮部詩話》云:“轆轤出入用韻吃环,必有奇字乃可也颤。若句韻尋常,則用此何為郁轻?又必用韻聯(lián)而聲協(xié)者翅娶,若東冬、寒山好唯、肴豪竭沫、清青之類。今人間越用之骑篙,或一在上平蜕提、一在下平,皆非是靶端』咽疲”如黃山谷《謝送宣城筆》詩:
? ? 宣城變樣蹲雞距,(虞韻)諸葛名家捋鼠鬚躲查;(虞韻)
? ? 一束喜從公處得它浅, 千金求買市中無;(虞韻)
沒投墨客摩蝌蚪镣煮, 勝與朱門飽蠹魚姐霍;(魚韻)
愧我初無草玄手, 不將閒寫吏文書。(魚韻)
此詩之前半押“虞”韻镊折,后半則押“魚”韻胯府,就是轆轤格『夼撸
6骂因、葫蘆格,也叫葫蘆韻赃泡。葫蘆韻是先二后四寒波,二韻通押,先押二個甲韻升熊,后押四個乙韻俄烁,先小后大,好像葫蘆形狀级野,因而得名页屠。例如宋代陳造的《次韻楊宰葫蘆格》:
生常信流坎,老不嘆漂零蓖柔。
雪后菊未死辰企,雨馀山更青。
仍煩析塵語况鸣,遠寄打包僧牢贸。
政績隨詩價,多君日日增懒闷。
使用進退格十减、轆轆格和葫蘆格時,有三點要注意:一是題目上要標明某某格愤估;二是要使用相鄰相通的韻,不能距離過遠速址。三是必須是《平水韻》玩焰,不能使用《中華新韻》,因為新韻已經把相鄰相通的韻合到一個韻部里了芍锚,幾乎沒有相鄰相通的韻了昔园。
三、必須禁止的詩病
今天我們學習詩詞格律并炮,入門知識是知道哪些是應該做的默刚,哪些是不允許的。起碼以下幾點是嚴格禁止的逃魄。
1荤西、三仄尾。三仄尾也叫三仄腳,指一句詩中后三個字都是仄聲邪锌。三仄尾在唐人那里是不避諱的勉躺,三仄尾的詩句在唐詩中不勝枚舉。到了清代觅丰,雖然對格律要求嚴格饵溅,但認為“平平仄仄仄”是拗句,可以補救妇萄。時至今日蜕企,仍然爭論不休。
2冠句、三平尾糖赔,三平尾又稱為“尾字三平”“三平腳”。指的是律句中后三個字都是平聲轩端。“永明體”之前的詩放典,我們習慣上叫做古體詩,沒有音調四聲和平仄粘對的要求基茵,因此奋构,三平尾和三仄尾在古體詩中是允許的」安悖“永明體”之后的詩弥臼,習慣上叫做近體詩,因為有了四聲和平仄要求根灯,所以禁止三平尾径缅,但不禁止三仄尾。
? 3烙肺、孤平(單平)纳猪。清初詩壇領袖一代詩宗王士禎提出了“律詩定體”,規(guī)定了律詩句式的規(guī)范桃笙。王士禎特別提出“平平仄仄平”這種句式氏堤,不得作“仄平仄仄平”。他說:“五律凡雙句二搏明、四應平仄者鼠锈,第一字必用平,斷不可雜以仄聲星著,以平平止有兩字相連购笆,不可令單也⌒檠”這時還沒有“孤平”之說同欠,如果把王士禎的話歸納一下样傍,應該是“單平”之說。
王力先生在《詩詞格律》中說:“孤平是律詩(包括長律行您、律絕)的大忌铭乾,所以詩人在寫律詩的時候,注意避免孤平娃循。在詞曲中用到同類句子的時候炕檩,也注意避免孤平……在五言“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第一字必須用平聲捌斧;如果用了仄聲字笛质,就是犯了孤平。因為除了韻腳之外捞蚂,只剩一個平聲字了妇押。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這個句型中姓迅,第三字如果用了仄聲敲霍,也叫犯孤平。在唐人的律詩中丁存,絕對沒有孤平的句子肩杈。毛主席的詩詞也從來沒有孤平的句子〗馇蓿……在該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扩然,第一字用了仄聲,第三字補償一個平聲聋伦,以免犯孤平夫偶。這樣就變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則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換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觉增。這是本句自救兵拢。”
4抑片、合掌卵佛。合掌是指上下聯(lián)對仗中意義相似或相同的現(xiàn)象。這是對仗的一大忌敞斋。由于格律規(guī)則要求詞性對仗,一些人錯把合掌當工對疾牲,出現(xiàn)了如“千憂集日夜植捎,萬感盈朝昏”、“日月如梭逝阳柔,光陰似箭飛”之類的對句焰枢,造成了合掌。對仗的本意是通過上下律句對舉,從而拓展語言的表現(xiàn)力及內涵容量济锄,但合掌的律句卻字多意寡暑椰,上下聯(lián)對應位置中語意重復,既非相互對立荐绝,又非互為補充一汽,造成了詞語的浪費,所以必須避免低滩。
5召夹、失粘和失對。平仄規(guī)則要求是“句中平仄相間恕沫,聯(lián)內平仄相對监憎,聯(lián)間平仄相粘,偶句句尾押韻婶溯【ɡ”所謂“粘”,是指相鄰的兩聯(lián)中迄委,上一聯(lián)的對句和下一聯(lián)的出句褐筛,在平仄類型上必須是同一大類的。上聯(lián)對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型跑筝,則下聯(lián)出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型死讹;上聯(lián)對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句型,則下聯(lián)出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曲梗,也就是后聯(lián)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赞警,必須跟前句對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平粘平虏两,仄粘仄愧旦,把兩句粘聯(lián)起來。所謂“對”定罢,是指每聯(lián)的出句和對句必須是相反的類型:出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笤虫,對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出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祖凫,對句就是平平仄仄仄平平 琼蚯。也就是說,在對句中惠况,平仄完全是對立的遭庶。只有這樣,才合乎粘對規(guī)律稠屠。不合乎粘的規(guī)則的峦睡,叫“失粘”翎苫;不合乎對的規(guī)則的,叫“失對”榨了。律句在永明體時還沒有粘對的具體規(guī)定煎谍,分粘式律和對式律,嚴格的粘對規(guī)則是在晚唐形成的龙屉,因此初唐詩人并不以失粘為病呐粘。不過唐朝粘對規(guī)則確立了以后,宋明清就極少有失粘的詩句了叔扼。今人我們作詩事哭,更要符合“粘對”規(guī)則。
四瓜富、應該避免的詩病
有一些在格律規(guī)則上沒有明令禁止的鳍咱,但又影響格律美意境美的東西,也應該避免与柑。暨南大學朱承平教授把律句的弊病歸納了六個方面谤辜,十二種病例。
一是聲律不協(xié)价捧。相對兩句丑念,如果平仄相同,不是平仄對立结蟋,就會犯上尾病脯倚。
二是詞語累贅重復。在上句下句之中嵌屎,或者上聯(lián)下聯(lián)之間推正,同義詞、多義詞和同類詞宝惰,都不能在相同位置上對舉植榕,也不能在不同位序上重復,如果這樣做了尼夺,就會產生諸如相爛病尊残、傍犯病、合掌病或疊砌病等毛病淤堵。此外寝衫,兩句之意也不能重復,如果兩句同義拐邪,就犯了駢拇病竞端。
三是詞語位序不當。兩聯(lián)之間庙睡,實字或虛字要相互交替事富,如果是在同一句法位序上對舉,就會造成句法結構的雷同乘陪,犯了重位病和摞眼病统台。
四是對偶兩句不相般配。相對兩句啡邑,上句和下句的修辭方式要一律贱勃,詞語選擇和表意深淺,也要相侔相等谤逼,如果兩兩相異贵扰,就會導致缺偶病和失衡病。
五是所敘之事不合情理流部。凡敘事戚绕,要合乎情理。如果只求詞語對舉枝冀,又違人情事理舞丛,就會犯悖理病。
六是表達直白如話果漾,不委婉球切,無詩意。詩歌對偶所敘之事绒障,要一波三折吨凑,如果直陳其意,毫無遮擋户辱,猶如口語鸵钝,就犯了直陳病。
我把這些詩病分為兩大類焕妙,一類是格律上的詩病蒋伦,一類是意境上的詩病。格律上的詩病是格律詩詞所獨有的焚鹊,是輕微違背了格律規(guī)則造成的痕届,在創(chuàng)作中應該積極規(guī)避。
1末患、四平頭研叫。什么是四平頭?就是律詩中間對仗的四句皆用一類詞語起頭璧针。如高適的《送李少府貶峽中嚷炉,王少府貶長沙》
嗟君此別意如何,駐馬銜杯問謫居探橱。
巫峽啼猿數行淚申屹,衡陽歸雁幾封書绘证。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哗讥。
圣代即今多雨露嚷那,暫時分手莫躊躇。
中間二聯(lián)的頭兩字:“巫峽杆煞、衡陽魏宽、青楓、白帝”决乎,都是地名队询。紀昀曰:“平列四地名,究為礙格构诚,前人已議之蚌斩。”沈德潛也認為:“連用四地名唤反,究非律詩所宜凳寺。”
又如:趙昌父《梅花》中間兩聯(lián):
未至臘時須訪問彤侍,已過春月尚躋攀肠缨。
直從開后至落后,不問山間與水間盏阶。
兩聯(lián)各句開頭“未至晒奕、已過、直從名斟、不問”均為副詞構成的偏正詞組脑慧,也是“四平頭”。
再如:
? ? ? ? 冬日爐前能取暖砰盐,夏天樹下可乘涼闷袒。
春來花綻院中艷,秋至果熟樹上香岩梳。
兩聯(lián)中各句開“冬日囊骤、夏天、春來、秋至”均以季節(jié)詞開頭,亦為“四平頭”夹厌。初學詩著使用四平頭的時候很多,因為他們不知道這是詩病滑蚯。
2、相重。相重是句式結構上的毛病告材,律詩的中間兩聯(lián)句式結構雷同坤次,就是“相重”。律句禁止使用相似相同的句式创葡,也就是在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句式不能雷同浙踢。假如頷聯(lián)是2/2/1句式,那么頸鏈應該是2/1/2句式灿渴,盡量避免句式重合。律詩的頷聯(lián)胰舆、頸聯(lián)都要對仗骚露,因此這兩聯(lián)的句式選擇十分重要,一旦選定句式缚窿,出句棘幸、對句就同一結構了。句式重合倦零,不但是今天的初學者容易犯的毛病误续,即使是唐人,也有相重的先例扫茅。例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樓蹋嵌,寄漳汀封連四州》詩中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
驚風亂飐芙蓉水葫隙,密雨斜侵薜荔墻栽烂。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恋脚。
不難看出腺办,四句話的前四字結構完全相同,都是偏正詞組構成的主謂結構糟描。如果將“芙蓉水”怀喉、“薜荔墻”、“千里目”船响、“九回腸”都看成偏正結構躬拢,則四句詩句式結構完全相同,是名副其實的“相重”灿意。句式結構相重估灿,詩句就顯得呆板了。
3缤剧、相濫馅袁。相濫是指在上句或上聯(lián)中用過的詞語,在下句或下聯(lián)又換了一個面貌出現(xiàn)荒辕。
格律詩的詩病診斷
這是詩人思想蒼白詞匯貧乏的表現(xiàn)汗销,是一種語言浪費犹褒,違背了詩詞辭簡意豐的基本要求,所以稱之為相濫弛针。相濫之名叠骑,起于唐代∠髯拢《文鏡秘府論·文二十八種病》》說:“相濫宙枷,謂一首詩中再度用事,一對之內反復重論茧跋。文繁意疊慰丛,故名相濫●迹”相濫的詩例诅病,有表現(xiàn)在一句中之間的,也有表現(xiàn)在兩句之中或兩聯(lián)之內的粥烁。
例一:
驅馬清渭濱贤笆,飛鐮犯夕塵。
川波增遠蓋讨阻,山月下重輪芥永。
例二:
玉繩耿長漢,金波麗碧空变勇。
星光暗云里恤左,月影碎簾中。
例一上聯(lián)搀绣,出句“驅馬”與對句“飛鐮”義同飞袋,兩句之間用詞重復。下聯(lián)出句“川波”與“遠蓋”同義链患,對句“玉繩”星名巧鸭,“金波”月名;下聯(lián)“星”即指“玉繩”麻捻,“月”即指“金波”纲仍。這是一聯(lián)之間事物重舉的毛病。
4贸毕、傍犯郑叠。傍犯是指兩聯(lián)之中重復運用了字面相同而意義有別的字。如劉禹錫《蘇州白舍人寄新詩》:
雪里高山頭早白明棍,海中仙果子生遲乡革,
于公必有高門慶,謝手何煩曉鏡悲。
上聯(lián)出句有“高”字沸版,下聯(lián)出句又用“高”字嘁傀。雖劉禹錫自注曰:“高山,本高视粮;高門细办,使之高也”。但明朝楊慎《丹鉛總錄·文又傍犯》中蕾殴,批評此詩中的兩個高字笑撞,字面重復,是犯了“傍犯之例”区宇。傍犯之說娃殖,始于宋代。詩人把傍犯之病都看得很嚴重议谷,盡力回避。今天我們經常遇到一個問題是多音字堕虹,一字兩音兩意卧晓,同時出現(xiàn)在一首詩里,是不是傍犯赴捞?從文字意義上說逼裆,不是。但是為了詩面干凈赦政,還是盡量避免胜宇。
5、駢拇恢着。駢拇又叫駢句桐愉。駢拇病,是指兩句同敘一事掰派,同表一意从诲,句意近同,語意重復靡羡,好像拇指上長出一個無用的駢指一樣系洛,故名駢拇。駢拇與合掌的區(qū)別是略步,合掌兩句同意描扯,其中又有兩個同義詞互對;駢拇兩句同意趟薄,句中沒有同義詞對舉绽诚,有時還會出現(xiàn)反義詞對舉的情況。根據駢拇病的表現(xiàn)形式,可以分為兩種:
其一憔购,同時駢拇宫峦。上下句同說一件事,內容重復累贅玫鸟。
例一:
遠岫開翠霧导绷,遙山卷青靄。
例二:
老樹有馀韻屎飘,別花無此枝妥曲。
例一出句是遠山含翠钦购,對句還是遠山含青檐盟。例二出句是老樹有花,對句還是老樹開花押桃。
其二葵萎,同義駢拇。指上下句描繪同一意境唱凯,表達相同意思羡忘,前后絮說,語意相復磕昼。
例一:
蟬噪林愈靜卷雕,鳥鳴山更幽。
例二:
魚戲新荷動票从,鳥散馀花落漫雕。
例一出句寫蟬鳴而林靜,對句寫鳥叫而山靜峰鄙,同以鳥蟲鳴叫顯示山林幽靜浸间,手法單調若一。例二出句寫魚動荷動先馆,對句寫鳥動花落发框,同以鳥魚動寫花葉振動,無新意別說煤墙∶饭撸
6、重位仿野。重位和四平頭铣减、相重有相同之處,都是把同類詞組或結構用在了同一位置上脚作。但是四平頭說的是兩聯(lián)四句的開頭葫哗,相重指的是兩聯(lián)四句的整體句式結構缔刹,重位講的是兩聯(lián)四句或者是四聯(lián)八句的句尾問題。重位強調的是律句后三個字的句式結構問題劣针,特別是濫用動賓詞組問題校镐。先看例句:
讀毛主席詩詞
倜儻深沉追李杜,雄渾豪放勝蘇辛捺典。
襟懷壯志興華夏鸟廓,筆掃纖柔啟秀昆。
虎嘯龍吟撼文苑襟己,翻江倒海扭乾坤引谜。
文韜武略驚寰宇,一代天驕鑠古今擎浴。
詩中的追李杜员咽、勝蘇辛、興華夏贮预、啟秀昆贝室、撼文苑、扭乾坤仿吞、驚寰宇档玻、鑠古今,句式結構完全一樣茫藏,句法單調,意境拘促霹琼,缺少變化务傲,影響意境。初學者多數犯這個毛病枣申,應該糾正售葡。
7、摞眼忠藤。摞眼也叫相類挟伙。律句中的動詞或形容詞,詩家稱之為“詩眼”模孩。詩眼處于律句的關鍵位置尖阔。在以名詞為主的律句中,動詞形容詞可以連接上下榨咐,呼應左右介却,表達情感,震撼讀者块茁,因而特別重要齿坷。但是如果上下兩聯(lián)或一聯(lián)內的律句都用一類動詞或形容詞作詩眼桂肌,就是摞眼。摞眼被歷代詩家所忌諱永淌,一定要加以回避崎场。如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遂蛀。
淑氣催黃鳥谭跨,晴光轉綠蘋。
上聯(lián)兩句第三字上均用動詞答恶,下聯(lián)兩句又同在第三字上疊用動詞饺蚊。同一句位上動詞重疊應用,使上聯(lián)下聯(lián)句法一律悬嗓,枯燥單調污呼,沒有任何變化。
再如:
從風似飛絮包竹,照日類繁英燕酷。
拂巖如寫鏡,封林若耀瓊周瞎。
崔融《唐朝新定詩格·文病》指出:“此四句相次苗缩,一體不異。'似’声诸、'類’酱讶、'如’、'若’彼乌,是其病泻肯。”所謂“四句相次慰照,一體不異”灶挟,是指四句連用時,同義虛字都用在相同句位上毒租,致使上聯(lián)與下聯(lián)對偶同一體式稚铣,過于呆板。
8墅垮、重字惕医。唐代詩中并不重視重字,唐人詩句里的重字現(xiàn)象隨處可見噩斟,不過宋代以后開始重視這個問題曹锨,清人更把重字當作嚴格的禁忌,明清時人的唐詩評語里剃允,經撑婕颍可以看見“某字出自唐人則可齐鲤,于今人則不可”云云。今天椒楣,我們使用新韻作詩给郊,應該極力避免重復字。
9捧灰、落調淆九。“落調”就是聲調不諧毛俏,出現(xiàn)了孤平或者孤仄問題炭庙。清朝趙執(zhí)信在《聲調譜》中提出了“落調”的概念,他說:“平平仄仄仄煌寇,下句仄仄仄平平焕蹄,律詩常用;若仄平仄仄仄阀溶,則為落調矣腻脏。蓋下有三仄,上必兩平也银锻∮榔罚”在今天看來,只有一個平聲的是孤平击纬,必須避免鼎姐;只有一個仄的,是落調更振,也應該避免症见。
意境上的毛病,多數表現(xiàn)在邏輯方面殃饿,主要是概念不清,思維混亂芋肠,自相矛盾乎芳,是多種體裁的文學作品的通病,詩詞創(chuàng)作更要注意帖池。
10奈惑、疊砌。疊砌又名叢聚睡汹、從雜肴甸,是指在相連的兩聯(lián)以上的律句中,疊用同一門類的詞語囚巴,反復堆砌原在。意思是就像建筑上砌墻一樣友扰,始終使用同一類型的磚,一直疊摞到頂庶柿,毫無變化村怪。例如:孟浩然《宴榮二山池》:
櫪嘶支楯馬,池養(yǎng)右軍鵝浮庐。
竹引嵇琴入甚负,花邀戴客過。
兩聯(lián)四句审残,用了四個人名梭域,放在同一句式位置上,重疊累砌搅轿。同類對舉病涨,是對仗的一個基本要求,但同類名詞介时,最好能夠前后間隔没宾,上下相讓,適當回避沸柔,不要在上下聯(lián)中相連并用循衰,層出累疊。否則就會使人覺得兩聯(lián)意境單一褐澎,言辭乏味会钝,影響對仗意境的表達。疊砌病工三,不僅限于人名迁酸、地名,兩聯(lián)之間同類名詞的疊用俭正,也應該回避奸鬓。
例如:
落日下遙林,浮云靄曾闕掸读。
玉宇來清風串远,羅帳迎秋月。
“日”儿惫、“云”澡罚、“風”、“月”四詞肾请,并屬天文門詞語留搔,也是同類堆砌。
11铛铁、缺偶隔显。缺偶是指一聯(lián)內兩句用事不一却妨,修辭方式不一。
例如:
蘇秦時刺股荣月,勤學我便耽管呵。
出句用蘇秦刺股的故事,對句卻不用典哺窄,這就是兩句不合捐下,犯了用事不一的毛病。弘法大師說:若將此句改為“刺股君稱麗萌业,懸頭我未能半沽∪糁危”才符合上句用事,下句也用事的事類要求。如果上句用此修辭方法庄敛,下句不用搀擂,即使詞語工穩(wěn)對仗寻拂,也還是有缺陷的瓶佳。再看例句。
例一:
春人對春酒蒸绩,芳樹間新花衙四。
例二:
鳴琴四五弄,桂酒復盈杯患亿。
例三:
間關難辨處传蹈,斷續(xù)若頻驚。
例四:
秋思生鱸膾步藕,寒衣待桔洲惦界。
例一出句用兩個“春”字,是掉字對咙冗,而對句沒有沾歪,是缺偶。例二出句有表約數之詞“四雾消、五”瞬逊,而對句沒有數詞相對,也是缺偶仪或。例三出句用連綿詞“間關”,而對句不用士骤,還是缺偶范删。例四出句用張翰憶鱸還鄉(xiāng)的典故,是用事拷肌,而對句不再用典到旦,仍是缺偶旨巷。律詩兩句之間不僅要求詞語相對,還要求修辭方法基本相同添忘,這樣才能對仗對舉采呐。
12、失衡搁骑。失衡是指一聯(lián)之中斧吐,上句與下句功力不均,兩句不平衡仲器。
例如:
采花驚曙鳥煤率,摘葉喂春蠶。
出句采花而驚曙鳥乏冀,兼有早起喜花之意蝶糯,詩意一波三折,情姿多變辆沦,而對句僅言摘葉喂蠶昼捍,一事直陳,缺乏余味肢扯,與出句意境極不相稱妒茬,造成失衡。失衡分為出句失衡與對句失衡兩種鹃彻。
其一出句失衡郊闯,即出句工力不敵對句。
例一:
秋江映晚日蛛株,江鶴弄晴煙团赁。
例二:
百年地僻柴門迥,五月江深草閣寒谨履。
例一對句“江”欢摄、“晴”二字,暗應天地氣象變化笋粟,兼及高下之別怀挠,形成闊大背景,而其中“鶴”害捕、“煙”二字绿淋,雖為小物,但均含動意尝盼,寓意甚豐吞滞。出句中的“秋”、“晚”、“虹”裁赠、“日”四字殿漠,同為天文門,高空凝滯佩捞,無絲毫生氣绞幌,出句意境不如對句。清朝黃公評例二句曰:“上句費力一忱,下句天成莲蜘。題下注云'得寒字’。五月中'寒’字頗難入詩掀潮,想杜公先為此字運思菇夸,偶成七字,然后湊成一篇仪吧,其上句之不稱宜也庄新。”其說得矣薯鼠,是出句不如對句工择诈。
其二對句失衡,是指對句工力不敵出句出皇。
例一:
接宴身兼仗羞芍,聽歌淚滿衣。
例二:
掃地樹留影郊艘,拂妝琴有聲荷科。
例三:
夕陽山外山,塵世夢中夢纱注。
例一出句寫“宴”見其喜畏浆,寫“仗”見其衰,含有二事狞贱,對句只言聽歌傷悲僅一事刻获,對句不如出句工。例二出句言樹之影隨日而動瞎嬉,猶如掃地而行蝎毡,十分形象,對句卻言拂拭妝臺氧枣,無意動琴沐兵,又何等牽強,這是對句不如出句工便监≡眩《養(yǎng)一齋詩話》卷一評例三句曰:“對偶上下相稱最難。戴石屏以'塵世夢中夢’,對'夕陽上外山’固不佳簿透,即'春水渡旁渡’,尤未盡致也解藻±铣洌”其出句言景之美,景之佳螟左,無限風光啡浊,恍若仙境;對句卻言世事如夢胶背,辭意低鄙巷嚣,難以接受,又是對句不如出句工钳吟。
13廷粒、悖理。又叫相反红且、落節(jié)坝茎。悖理病,即對仗兩句不是語意相承暇番,上下一意嗤放,而是情理相違,相互矛盾壁酬。
例一:
菊黃堪泛酒次酌,梅紅可插頭。
例二:
晴云開極野舆乔,積霧掩長洲岳服。
例一“菊黃”之時在秋,“梅紅”之日在冬蜕煌,兩句時令迥異派阱,情理不容。例二出句“晴云開”斜纪,對句卻說“積霧掩”贫母,這也是前后語意相違,不合情理盒刚。悖理的主要原因是作者片面追求詞語對偶腺劣,不顧事理,造成文理不通的毛病因块。
14橘原、直陳。直陳是直說心意,毫無詩意趾断。律句首先要有詩意拒名,在表達上要注意委曲婉轉,含蓄籍蘊芋酌,不能率意直陳增显,明白如話,即使沒有其他毛病脐帝,也不能算是一個好的律句同云,這樣的對句,就可以稱之為直陳病堵腹。
例一:
如何百年內炸站,不見一人閑。
例二:
況與故人別疚顷,那堪羈患愁旱易。
例三:
故國在何處,多年未得歸荡含。
例一兩句敘人們皆為庸事忙碌咒唆,語言過于直接,不如趙嘏《東歸道中》“星星一鏡發(fā)释液,草草百年身”全释,更顯曲婉。例二兩句言羈患思鄉(xiāng)之愁误债,不若靈一《送王法師之西川》“官柳鄉(xiāng)愁亂浸船,春山客路遙”,更得纏綿寝蹈。例三的兩句言故國之思李命,不若司馬札《東門晚望》“芳草失歸路,故鄉(xiāng)空暮云”箫老,更有情致封字。
五、應該掌握的技巧
格律規(guī)則上的詩病耍鬓,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不可挽回的阔籽,必須大改;一類是可以挽救的牲蜀,需要補救笆制。可以補救的是拗體涣达,補救的手段叫拗救在辆。
1证薇、拗體。在格律詩中匆篓,不論是絕句還是律詩浑度,也不論是上句還是下句,凡是句中平仄聲的安排不合“句中平仄相間鸦概、聯(lián)內平仄相對俺泣,聯(lián)間平仄相粘,偶句句尾押韻”規(guī)則的完残,都稱為“拗句”。在一個詩句中横漏,如果在該用平聲字的地方用了仄聲字谨设,該用仄聲字的地方用了平聲字,則該字就叫“拗字”缎浇。有“拗字”的句子就叫“拗句”扎拣。全詩用拗句、或大部分用拗句素跺,就叫做拗體二蓝。從字義上來說,“拗”就是不順指厌】蓿“拗”是指聲調的不合律,“拗句”是指聲調不合律的詩句踩验,“拗體”是排列關系不合律的律體詩鸥诽。我認為,拗體是詩病中較輕的一種箕憾,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格式加以補救的詩病牡借。
2、拗救袭异。凡“拗”必“救”钠龙,平拗仄救,仄拗平救御铃;如上句該平的用仄碴里,下句就得把該仄的用平,以調節(jié)音調畅买,使詩句聲調和諧并闲。有拗有救,修正病句谷羞,這就是“救拗”帝火。具體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①出句自救溜徙。在“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可變成“平平仄平仄”犀填,即第三字位置該用平用了仄蠢壹,于是在第四字位置補回一個平聲字。叫做“三拗四救”九巡,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图贸。如杜甫的《天末懷李白》的首句:“涼風起天末”、王維《觀獵》的尾聯(lián)出句“回看射雕處”冕广,以及杜甫的《詠懷古跡》之尾聯(lián)出句“庾信平生最蕭瑟”疏日,都屬于這種情況。要注意:出句自救只限于這種情況撒汉。不是任何出句都可亂隨意變化的沟优。
②對句救出句。“仄仄平平仄”句式睬辐,又可寫變成“仄仄仄平仄”挠阁。這是因為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溯饵。甚至變成“仄仄仄仄仄”侵俗,不過這樣一來,對句就必須變成“(仄仄)平平平仄平”丰刊,即第三個字必須變成平聲字隘谣。在對句增加一個平聲字來彌補出句中缺少的平聲字。所以叫“對句救出句”啄巧。典型的例子如白居易的《草》“野火燒不盡洪橘,春風吹又生”(“吹”救“不”)、陸游《夜泊水村》的“一身報國有萬死棵帽,雙鬢向人無再青”(“無”救“萬”)即是熄求。
③孤平拗救。在“平平仄仄平”這種句式中逗概,句末的平聲字是押韻的要求弟晚,必須用的,因此不算它逾苫。除它之外卿城,這句就只有前面兩個平聲字。這時铅搓,如果第一個字也變成了仄聲瑟押,就叫做犯孤平。那么星掰,就必須把第三個字變成平聲來進行補救多望。這就叫做“孤平拗救”嫩舟。
④兩救。如果“平平仄仄平”用于對句怀偷,那么家厌,它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上面說過椎工,這種格式又可以變成“仄仄仄平仄”甚至“仄仄仄仄仄”饭于,這時,就要把對句的第三個字位置變成平聲字以相補救维蒙,這屬于對句救出句掰吕。但如果這個出句又是個“孤平拗救”式,則構成這第三個平聲字既救出句的第三或者第四字颅痊,又救本句的第一字畴栖,這就是兩救。如陸游《夜泊水村》的“一身報國有萬死八千,雙鬢向人無再青”一聯(lián)中,“報國有萬死”就是“仄仄仄仄仄”燎猛,“向人無再青”就是“仄平平仄平”恋捆。其中的“無”就既救出句的“萬”,又救本句的“向”重绷,所以叫“兩救”沸停。
希望從學堂走出的詩友們別犯上述毛病,謝謝大家昭卓。
2018-03-16? 舞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