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醒來巧骚,看到群里有小伙伴在討論關(guān)于“死亡”的話題。
仔細看了才知道格二,原來時逢清明劈彪,古典老師的【得到】專欄將花一周的時間與大家探討“生與死”的課題。
在相對傳統(tǒng)的大環(huán)境里顶猜,“死亡”這個話題就像個禁忌沧奴,大家都非常默契地絕口不提。
群里有個小伙伴說起她的故事:
在她六年級的時候长窄,爺爺過世滔吠,但家里人都不允許她過去看爺爺。在還不懂生死的年紀挠日,家里人的表現(xiàn)讓她覺得屠凶,死亡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生活在同樣的國度肆资,我們能獲得的關(guān)于“死亡”的教育是非常非常少的矗愧,我也曾像她一樣,對死亡感到害怕和恐懼郑原。
幾年前唉韭,外婆因患肝癌住院,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醫(yī)院看她犯犁。外婆躺在床上属愤,手背上插著針管在打點滴,本來微胖的她酸役,變得骨瘦如柴住诸,臉頰都凹陷了驾胆。
我只看了一眼便不忍再看,聽著她用微弱的聲音和我說話贱呐,一瞬間悲從中來丧诺,借著上洗手間,偷偷在里面哭了很久奄薇。
盡管早早做了無數(shù)心理建設(shè)驳阎,不斷地告訴自己,要堅強地面對馁蒂,要面帶笑容呵晚。但在看到她的那一刻,仍然沒辦法坦然地接受現(xiàn)實沫屡,所有心理防線悉數(shù)崩塌饵隙。
下一次再見,便是她的喪禮了沮脖。
一切快得讓人措手不及金矛。
所有因親人的離世而帶來的悲傷、哀痛倘潜、遺憾绷柒、懊悔志于、自責(zé)……
統(tǒng)統(tǒng)成了籠罩在我們頭頂?shù)臑踉其桃颍谔毂稳铡?/p>
但相比之下,那時的我伺绽,更討厭疾病养泡。沒有疾病,就沒那么多死亡奈应。
而那時澜掩,我對死亡的全部認識,都來自于它帶來的負面情緒杖挣,此外再無其他肩榕。
對于死亡,我更深刻的體驗惩妇,來自于2016年12月11日的一場小地震株汉。
那天正好是周末,我打算在家看書看電影宅一天歌殃,所以起床后連睡衣都沒換乔妈。
突然之間,伴隨著一聲巨響氓皱,房子開始劇烈地搖晃路召,腦子被恐懼和無助填滿勃刨。腦子里瞬間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地震了股淡,快跑”身隐!
那是人生中,第一次深刻的死亡體驗揣非。新聞中看到過那么多災(zāi)難和意外抡医,卻從來沒想到,它竟離自己這么近早敬。
慌亂地套上外套忌傻,準備開門出去的時候,搖晃停止了搞监,一切短暫得好像從沒發(fā)生一樣水孩。
后來看到新聞,那場地震僅僅是3.2級琐驴,只屬于有感地震俘种。
雖然心有余悸,但也無比慶幸绝淡,在生命的中途宙刘,提前擁有了一次“死亡體驗”,讓我對生命更多了幾分敬畏牢酵。
過去一直好奇悬包,人在臨死之前,會想些什么馍乙,似乎也有了一些答案布近。
在房子劇烈搖晃的那幾秒鐘,除了逃生丝格,我滿腦子想到的都是家人和重要的朋友撑瞧。一生最重要的東西,可能也就是這些了显蝌。
開頭提到的那位小伙伴预伺,她的故事還沒講完:
后來當她慢慢長大,漸漸明白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過程曼尊,就和花開花落一樣平常酬诀。她便慢慢地卸下了內(nèi)心的害怕,坦然地接受這樣的必然涩禀。
如今身為幼師的她料滥,在對孩子們的教育中,也會常常和他們討論關(guān)于死亡的話題艾船,就像繪本《爺爺變成了幽靈》那樣葵腹,討論死亡的終結(jié)高每,死亡之后又會去哪兒,通過這樣的方式践宴,帶他們樹立正確的生死觀鲸匿。
而現(xiàn)在的我,也非常喜歡“向死而生”這個說法阻肩。我們每個人带欢,最終都是會走向死亡的。這是自然規(guī)律烤惊,任誰都無法避免乔煞。
既然如此,不如就釋放掉環(huán)境和內(nèi)心對我們的恐嚇和威脅柒室,放下?lián)鷳n和恐懼渡贾,改變可以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雄右,好好地享受每個當下空骚。
哪怕明天就要死了,至少今天還能好好地過擂仍。
越成長越明白囤屹,生死本是平常事。
不知道逢渔,你有沒有深刻的關(guān)于死亡的事情呢肋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