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煙海的唐詩中哺呜,經(jīng)典名篇舌缤、名句比比皆是。與這些名篇、名句相比国撵,下面這首詩可能并不起眼:
騮馬新跨白玉鞍陵吸,戰(zhàn)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介牙,匣里金刀血未干壮虫。
然而,就是這首詩环础,把詩仙李白和七絕圣手王昌齡拉在一起打起架來囚似。怎么回事?且看《全唐詩》的記載喳整。
在中華書局1999年1月出版的《全唐詩》卷一四三(第1444頁)中谆构,這首詩作為王昌齡《出塞》二首其二進(jìn)行收錄。
騮馬新跨白玉鞍框都,戰(zhàn)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振呵晨,匣里金刀血未干魏保。
而在卷一八四(第1882頁)中,稍改了一個字摸屠,又作為李白的《軍行》(一作《從軍行》谓罗,一作《行軍》)予以收錄。
騮馬新跨白玉鞍季二,戰(zhàn)罷沙場月色寒檩咱。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胯舷。
兩首詩除了題目和第三句振與震的差別外刻蚯,可以說完全一樣。這首詩的作者到底是誰桑嘶?從《全唐詩》這樣的權(quán)威參考書來看炊汹,尚是一樁公案。
李白作為唐朝詩人逃顶,李白的大名可謂家喻戶曉讨便。像“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樣的詩句以政,幾乎是婦孺皆知霸褒。在盛唐的詩壇,王昌齡也是一顆璀璨的明星盈蛮。曾留下“洛陽親友如相問废菱,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漸》)等名句。他的《出塞·其一》更是流傳千古: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昙啄。但使龍城飛將在穆役,不教胡馬度陰山。
從生卒年份看梳凛,李白耿币、王昌齡真的“打一架”倒是有可能的。李白生于公元701年韧拒,卒于公元762年淹接。王昌齡出生年不詳,約卒于公元756年叛溢。在歷史上塑悼,李白、王昌齡有過一定的交集楷掉。王昌齡經(jīng)過湖南岳陽時曾寫詩送給李白《巴陵送李十二》:
搖曳巴陵洲渚分厢蒜,清江傳語便風(fēng)聞。
山長不見秋城色烹植,日暮蒹葭空水云斑鸦。
而在聽說王昌齡被貶官之時墩虹,李白也曾寫下《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一詩抒懷: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嘱巾,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诫钓,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旬昭。
? ? ? 從兩首詩看,二人的交情并不一般尖坤,應(yīng)該是惺惺相惜的稳懒,這一首詩恐怕也不是他們二人奉行“拿來主義”到手的÷叮《全唐詩》將一首詩分列于二人名下场梆,怕是后世記載中的失誤。為何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以及這首詩究竟為誰所寫纯路,還盼學(xué)界的進(jìn)一步研究或油。
#從零開始學(xué)習(xí)寫作# N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