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趙魏韓三家分晉與天子尊禮的意義
司馬光基于天子分封趙魏韓進行了長篇大論,說明了"天子之職莫大于禮"的道理箭跳。
但是還是有個悖論晨另,就是尊禮卻導(dǎo)致國破家亡,那么尊禮又有什么意義
文王序《易》衅码,以乾拯刁、坤為首∈哦危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垛玻,乾坤定矣。卑高以陳奶躯,貴賤位矣帚桩。”言君臣之位猶天地之不可易也嘹黔≌撕浚《春秋》抑諸侯莫瞬,尊王室,王人雖微郭蕉,序于諸侯之上疼邀,以是見圣人于君臣之際未嘗不惓惓也。非有桀召锈、紂之暴旁振,湯、武之仁涨岁,人歸之拐袜,天命之,君臣之分當(dāng)守節(jié)伏死而已矣梢薪。是故以微子而代紂則成湯配天矣蹬铺,以季札而君吳則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寧亡國而不為者秉撇,誠以禮之大節(jié)不可亂也甜攀。故曰禮莫大于分也。
是故以微子而代紂則成湯配天矣
〔史記:商帝乙生三子:長曰微子啟琐馆,次曰中衍赴邻,季曰紂。紂之母為后啡捶。帝乙欲立啟為太子,太史據(jù)法爭之曰:“有妻之子奸焙,不可立妾之子瞎暑。”乃立紂与帆。紂卒以暴虐亡殷國了赌。孔〔鄭〕玄義曰:物之大者莫若于天玄糟;推父比天勿她,與之相配,行孝之大阵翎,莫大于此逢并;所謂“嚴(yán)父莫大于配天”也。又孔氏曰:禮記稱萬物本乎天郭卫,人本乎祖砍聊。俱為其本,可以相配贰军,故王者皆以祖配天玻蝌。謚法:除殘去虐曰湯。然謚法起于周;蓋殷人先有此號俯树,周人遂引以為謚法帘腹。分,扶問翻许饿。長阳欲,知兩翻。卒米辐,子恤翻胸完。〕以季札而君吳則太伯血食矣
〔吳王壽夢有子四人:長曰諸樊翘贮,次曰余祭赊窥,次曰余昧,次曰季札狸页。季札賢锨能,壽夢欲立之,季札讓不可芍耘,于是立諸樊址遇。諸樊卒,以授余祭斋竞,欲兄弟以次相傳倔约,必致國于季札;季札終讓而逃之坝初。其后諸樊之子光與余昧之子僚爭國浸剩,至于夫差,吳遂以亡鳄袍。宗廟之祭用牲绢要,故曰血食。太伯拗小,吳立國之君重罪。范寧曰:太者,善大之稱哀九;伯者剿配,長也。周太王之元子阅束,故曰太伯惨篱。陸德明曰:壽夢,莫公翻围俘。余祭砸讳,側(cè)介翻琢融。余昧,音末簿寂⊙В〕
上文中,紂之母為后常遂,太史據(jù)法爭之曰:“有妻之子纳令,不可立妾之子】烁欤”紂王名正言順地上位平绩,然則德不配位,傾覆成湯漠另。
司馬光認(rèn)為尊禮可以保持君臣秩序捏雌,卻不能保證因尊禮上位的人,自壞其位笆搓。
歷史上有諸多廢長立幼而傾覆的例子性湿,恐怕也有很多尊重禮法而仍然傾覆的例子(商紂王,晉惠帝)满败。尊重禮法只能防止“天下以智力相雄長”而滅亡的原因肤频,而不能防止君主錯誤地治理而滅亡的原因。堅守禮法不過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罷了算墨。
電視劇《大軍師之軍師聯(lián)盟》里面宵荒,荀彧、崔琰誓死扶保曹丕上位净嘀,其目的不在一朝之儲君骇扇,而在萬世之禮法。他們要讓儒家禮法來限制君主面粮,或者說要讓政治傳統(tǒng)來限制君權(quán)。君主應(yīng)該是禮法的代言人继低,而不是為所欲為的人熬苍。
2 智伯以驕致敗與臣子保身之道
智家有三次臣子對家主的勸諫
智宣子選拔繼承人的問題,臣子智果的勸諫
[2]初袁翁,智宣子將以瑤為后柴底,智果曰:“不如宵也。瑤之賢于人者五粱胜,其不逮者一也柄驻。美鬢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焙压,伎藝畢給則賢鸿脓,巧文辯惠則賢抑钟,強毅果敢則賢;如是而甚不仁野哭。夫以其五賢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在塔,其誰能待之?若果立瑤也拨黔,智宗必滅蛔溃。”弗聽篱蝇。智果別族于太史贺待,為輔氏。
[2]當(dāng)初零截,晉國的智宣子想以智瑤為繼承人麸塞,族人智果說:“他不如智宵。智瑤有超越他人的五項長處瞻润,只有一項短處喘垂。美發(fā)高大是長處,精于騎射是長處绍撞,才藝雙全是長處正勒,能寫善辯是長處,堅毅果敢是長處傻铣。雖然如此卻很不仁厚章贞。如果他以五項長處來制服別人而做不仁不義的惡事,誰能和他和睦相處非洲?要是真的立智瑤為繼承人鸭限,那么智氏宗族一定滅亡×教ぃ”智宣子置之不理败京。智果便向太史請求脫離智族姓氏,另立為輔氏梦染。
第一次遇到"弗聽",后面有很多赡麦,下場都不好。關(guān)鍵是 “智果別族于太史帕识,為輔氏”泛粹,名字直接改成輔果了。這才是押上自己前途的真的勸諫肮疗,認(rèn)真分析晶姊,做出選擇,承擔(dān)責(zé)任伪货,結(jié)果覆巢之下们衙,終得免禍:
襄子將卒犯其前钾怔,大敗智伯之眾,遂殺智伯砍艾,盡滅智氏之族蒂教。唯輔果在。
幾句話驚心動魄脆荷。
還有一位謀臣叫智國凝垛,規(guī)勸也很到位,智伯還是弗聽蜓谋,智國的后果沒有交代梦皮,估計不太好,因為趙襄子“盡滅智氏之族”
智伯戲康子而侮段規(guī)桃焕。智國聞之剑肯,諫曰:“主不備難,難必至矣观堂!”智伯曰:“難將由我让网。我不為難,誰敢興之师痕!”對曰:“不然溃睹。《夏書》有之:‘一人三失胰坟,怨豈在明因篇,不見是圖”屎幔’夫君子能勤小物竞滓,故無大患。今主一宴而恥人之君相吹缔,又弗備商佑,曰‘不敢興難’,無乃不可乎厢塘!蚋茶没、蟻、蜂俗冻、蠆,皆能害人牍颈,況君相乎迄薄!”弗聽。
再來一個煮岁,絺疵勸諫智伯讥蔽,說韓魏有二心涣易,智伯不信,絺疵請使于齊冶伞,遠離是非新症,君子不立危墻之下也
絺疵謂智伯曰:“韓、魏必反矣响禽⊥降”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芋类。夫從韓隆嗅、魏之兵以攻趙,趙亡侯繁,難必及韓胖喳、魏矣≈梗〔夫丽焊,音扶。難咕别,乃旦翻技健。〕今約勝趙而三分其地顷级,城不沒者三版凫乖,人馬相食,城降有日弓颈,而二子無喜志帽芽,有憂色,是非反而何翔冀?”明日导街,智伯以絺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讒人欲為趙氏游說纤子,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趙氏也搬瑰。不然,夫二家豈不利朝夕分趙氏之田控硼,而欲為危難不可成之事乎泽论!”二子出,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卡乾?”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翼悴?”對曰:“臣見其視臣端而趨疾,知臣得其情故也幔妨○惺辏”智伯不悛.絺疵請使于齊谍椅。
智伯之狂妄,韓魏之隱忍狡詐古话,絺疵洞燭心機可知也
智果雏吭,絺疵 君主不聽還能避禍,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3 司馬光的德才之辨和事與愿違
司馬光認(rèn)為用人順序為:
才德全盡謂之“圣人” > 德勝才謂之“君子” > 才德兼亡謂之“愚人”> 才勝德謂之“小人”
下面關(guān)于人們愛才不愛德的分析也很有道理
夫德者人之所嚴(yán)陪踩,〔嚴(yán)杖们,敬也〔不伲〕而才者人之所愛胀莹;愛者易親,嚴(yán)者易疏婚温,〔易描焰,以豉翻≌っ〕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遺于德荆秦。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力图,家之?dāng)∽硬匠瘢庞杏喽虏蛔悖灾劣陬嵏舱叨嘁映悦剑M特智伯哉瓤介!故為國為家者茍能審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先赘那,悉薦翻刑桑。后,戶遘翻募舟§舾〕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不過這些有個前提拱礁,就是好人做好事琢锋,有好的后果;壞人做壞事呢灶,有壞的的后果吴超。
但是經(jīng)濟學(xué)中常常見到事與愿違的結(jié)果,好人做好事未必有好的效果(王莽復(fù)周制)鸯乃,壞人為自己的利益卻造福了后代(楊廣與京杭大運河)鲸阻,所以司馬溫公雖然文采斐然,但是實際效果還是要分析的。
4 趙國的國家性格
智伯之?dāng)〉倪^程中赘娄,韓魏的隱忍,和趙家的剛直表現(xiàn)十分明顯宏蛉,這種情況后面我們繼續(xù)觀察
5 立儲的原則
這篇也介紹了兩個立儲的故事遣臼, 智宣子立儲用才不用德,智瑤身死國滅拾并。
而趙簡子看德行立了趙襄子揍堰,趙襄子后來就在危亡中反敗為勝。趙襄子確實是尊先君遺命死守晉陽嗅义。
簡子使尹鐸為晉陽屏歹,請曰:“以為繭絲乎?抑為保障乎之碗?”簡子曰:“保障哉蝙眶!”尹鐸損其戶數(shù)。簡子謂無恤曰:“晉國有難褪那,而無以尹鐸為少幽纷,無以晉陽為遠,必以為歸博敬∮呀”
...
襄子曰:“浚民之膏澤以實之,又因而殺之偏窝,其誰與我收恢!其晉陽乎,先主之所屬也祭往,尹鐸之所寬也伦意,民必和矣×凑樱”乃走晉陽默赂。
司馬光是想說明德勝于才的道理。趙襄子是以德上位括勺,如果不是趙襄子缆八,趙家根本抗不過這回智家的進攻。但是禮教上看疾捍,“有嫡立嫡奈辰,無嫡立長”,趙襄子是小兒子且非嫡子乱豆,是不應(yīng)該立的奖恰。那就回到第一段的悖論:
如果違背禮教,趙家才能生存,那么趙家的生存重要還是禮教重要呢瑟啃。
當(dāng)然是趙家生存重要论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啊。
6 其他想法
司馬光以儒家倫理解釋歷史蛹屿,所以頗多道德宿命屁奏,我們應(yīng)該看到,歷史也有偶然错负,看這本書更主要的是要了解中國的思想傳統(tǒng)坟瓢,和歷史人物的折沖樽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