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象:
我們班的S(4歲)是一個很聰明、觀察能力很強的小女孩。
在一日活動中客叉,她的小腦袋瓜里常常能想出超過老師的創(chuàng)意點子,同時话告,她能夠很敏銳地觀察到老師和同伴的身上的小細節(jié)兼搏。
我經常能聽到她對我說:“老師,你今天穿的鞋子很漂亮沙郭》鹕耄”“老師,今天你身上的味道和平時不一樣病线∠胖”類似這樣的小發(fā)現(xiàn)還有很多……
上周三放學時,她走到我面前送挑,一副想和我說悄悄話的樣子绑莺。于是我蹲下身,把耳朵貼到她跟前惕耕。
S:“老師纺裁,我不想和L坐在一起,你明天幫我換個位置吧司澎!”
我:“為什么欺缘?你不喜歡L嗎?”
S:“同一件衣服她都穿了一個星期了都沒有換挤安,整件衣服都很臟谚殊。她不講衛(wèi)生,我不要跟她坐漱受!”
聽完她的話我挺吃驚的络凿,這么小的孩子竟然能發(fā)現(xiàn)她的同桌一個星期都沒有換衣服骡送,這小家伙的觀察能力和記性真好啊。
又過了兩天絮记,也是放學時分摔踱。
我正站在教室門口接待家長,S跑過來對著一個小男孩和他媽媽說:“你怎么天天穿這雙布鞋呢怨愤?這鞋子很臟了派敷,該洗啦!”
S說完話就跑開了撰洗,可是這個小男孩的媽媽卻羞紅了臉篮愉。
分析:
4歲的S已經已經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識。她知道講衛(wèi)生是好的差导、是受人歡迎的试躏;而不講衛(wèi)生則是受排斥的,這是她對是否接受同伴的一個判定因素设褐。
同時颠蕴,她的表達也是簡單粗暴的,因為某人不愛干凈就不和他做朋友助析;采取直接的方式告知小伙伴的媽媽該給他換雙鞋了犀被。她并沒有考慮到,同伴(3歲)的衣服臟外冀,是因為家長沒有及時為她更換衣物寡键,并不是因為她自己不愛干凈。而當著大人的面直接揭人短處雪隧,會讓別人下不來臺西轩。
措施:
1.表揚S是個愛干凈的孩子。
在成人的世界里膀跌,一個愛干凈的人和一個邋遢的人相比遭商,我們也會更加趨向于喜歡干凈的人,因此捅伤,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值得被表揚劫流。
2.教會孩子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
后來我了解到L的衣服沒有經常更換是因為爸爸媽媽工作都太忙了,忽視了這一方面丛忆,因而給人造成她不愛干凈的感覺祠汇。L的家長忘了換衣服和L不愛干凈不肯換衣服,這是兩回事熄诡。
至于小男孩很多天都穿同一雙鞋子可很,是因為他家的經濟比較困難一些,而S的這一直接提醒凰浮,更讓男孩的媽媽尷尬我抠。
3.換一種容易讓人接受的提醒方式
為了不讓L的家長因為衣服臟而感到尷尬苇本,而又能夠起到提醒他們該給孩子換衣服的作用,我特意在放學時在L的家長面前為孩子整理衣服菜拓,而且動作放慢瓣窄,手中特意經過幾處比較臟的地方。顯而易見纳鼎,這已經是非常明確的提醒了俺夕,但是這又比赤裸裸地說孩子臟要換衣服了來得更加婉轉些。
又如“換鞋子”這件事贱鄙,我可以教給S更加容易讓人接受的提醒劝贸,如:“我覺得你穿皮鞋或者運動鞋也很好看呀,你明天也可以穿雙別的鞋子給我看看嗎逗宁?”又或者“某某的媽媽映九,你明天可以給某某穿運動鞋嗎,我明天想和他賽跑疙剑÷扔兀”如果以這樣的方式作為提醒践叠,相信這位媽媽一定不會感到尷尬言缤。
將很多簡單粗暴的事情做得更加有“藝術”,體現(xiàn)出成人和孩子的善良與情商禁灼,這前提就需要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管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