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pinkpink-summer
做父母的都有一種體會御雕,那就是我們一旦成為了父母矢沿,就不能避免與焦慮相伴。焦慮伴隨著孩子的出生而出現(xiàn)酸纲,并且永不消停捣鲸,永不停歇。焦慮也是一種情緒闽坡,大多數(shù)情況下它屬于負面情緒栽惶,少數(shù)情況下它反而有點好處。
我們要學(xué)著與焦慮和平共處疾嗅,這里包括三層含義外厂。首先,焦慮始終伴隨著我們代承,一旦生而為人汁蝶,便免不了焦慮,所以不要對焦慮感到焦慮论悴。其次掖棉,焦慮也有一定的好處,適當(dāng)?shù)慕箲]會激發(fā)我們的潛力膀估,給我們的工作學(xué)習(xí)生活以動力幔亥。這就像鯰魚效應(yīng),把一條鯰魚放在一片水塘里察纯,這片水域里別的魚類的生命力就會增加紫谷。正所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捐寥。在生活中其實有些事不足為焦慮笤昨,這些不足為焦慮的情緒便是過慮,區(qū)分這兩個概念很重要握恳,過慮是我們完全不需要的情緒瞒窒,應(yīng)該摒棄。再次乡洼,在認識到前兩點的基礎(chǔ)上學(xué)習(xí)與焦慮和平共處崇裁,保持適當(dāng)?shù)慕箲]以激活生命狀態(tài),但又不過慮束昵,保持從容淡定拔稳。
生活中我們存在的焦慮有哪些?生活壓力锹雏,事業(yè)壓力巴比,學(xué)習(xí)壓力,情感壓力,還有哲學(xué)層面的死亡焦慮轻绞,這種焦慮每個人都有采记,只是有些人感知到有些人沒有感知到。人作為有限的生物政勃,焦慮自然來自各個層面唧龄,但我們需從理性的高度把握人生,要注意區(qū)分哪些是我們自身的焦慮奸远,哪些是因為孩子而來的焦慮既棺,即育兒焦慮。我們自己的焦慮自己克服懒叛,而育兒焦慮就要從身為父母的角度考慮丸冕,在化解自身焦慮的基礎(chǔ)上,認清育兒焦慮芍瑞,不要把自身焦慮帶到孩子身上晨仑,若我們把自身焦慮遷怒到孩子褐墅,那么這無疑是最壞的親子關(guān)系拆檬。
我們的育兒焦慮從何而來?何帆說妥凳,是因為我們相信了很多流行的謬誤竟贯,自己把自己搞得太緊張?zhí)邸W屑毾胂胧遣皇沁@樣逝钥?
比如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屑那,這是一種競技心態(tài)引起的焦慮。人生本就是一場馬拉松艘款,沒有人會搶跑持际,哪來的輸在起跑線一說。每個孩子的特長都不一樣哗咆,人生是秀場蜘欲,而不是賽場,他們有自己的閃光點晌柬,我們只要讓孩子實現(xiàn)自我的閃光點姥份,在人生舞臺上秀出自己便好。
比如孩子必須出人頭地年碘,這是一種等級心態(tài)引起的焦慮澈歉。還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背后也是等級心態(tài)屿衅。有這種焦慮的父母需要問問自己是否接受孩子的平凡無奇埃难。孩子的價值感不取決于成績好壞,學(xué)了多少興趣班,考了多少資格證凯砍,拿了多少獎狀等箱硕,而是他們的自我實現(xiàn)。我們的孩子即便平凡無奇悟衩,我們也該為他感到欣慰并且完全接納他們剧罩,事實上,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平凡的座泳。
比如我們經(jīng)常聽到從父母長輩口中說出的別人家的孩子惠昔,這正是一種攀比心態(tài)引起的焦慮。孩子到底為了什么而活挑势,是為別人的評價還是為真實的自我镇防,像這種抹殺孩子獨特性,讓孩子無法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價值潮饱,打擊孩子自信心的說法我們一定要杜絕来氧。成人比吃比穿比車比房比孩子,這其實正是我們自己內(nèi)在焦慮的投射香拉。
還有一種焦慮是補償心態(tài)啦扬,即完成爹媽未盡的理想。這類焦慮的父母普遍認為孩子是隸屬于自己的凫碌。確實孩子是從我們而來扑毡,但他們不屬于我們。我們的理想是我們自己的盛险,孩子有孩子自己的理想瞄摊。父母不應(yīng)該把自己未實現(xiàn)的理想寄托到孩子身上。有一句糙話說的好苦掘,不要做自己不會飛换帜,就在窩里下個蛋,拼命讓蛋飛的雞鹤啡。
另外惯驼,控制心態(tài)也是一種焦慮。父母的潛意識里都有一種“你(孩子)是我的附屬品”的思想揉忘,控制欲是我們焦慮最為突出的表現(xiàn)形式跳座。這種焦慮最深層的根源就在于我們自己沒有力量認識到真實的自我,我們沒有安全感泣矛。常有父母會對孩子說“我這不都是為了你嗎疲眷?”、“我這樣辛苦是為了誰您朽?”狂丝、“為了你我放棄了……犧牲了……”换淆、“你為什么不聽我的話,我還會害你嗎几颜?”一旦孩子想依照自己的愿望生活倍试,馬上就會被父母貼上“不孝順”、“白眼狼”蛋哭、“自私”等標簽县习。父母說為孩子好,其實就是一種以愛的名義對孩子實施控制的行為谆趾。父母不應(yīng)該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孩子實施控制躁愿。父母要善于學(xué)習(xí),轉(zhuǎn)變自己的觀念沪蓬,對教育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彤钟,承認并且接納孩子,盡好自己應(yīng)盡的責(zé)任跷叉。況且孩子的人生也并非是我們能掌控的逸雹,就算掌控了孩子一時,也無法掌控他一世云挟。
焦慮來自我們不能真實面對自己梆砸,不能接納真實的孩子。我們的孩子注定要一個人走完漫漫人生路植锉,只有他親身經(jīng)歷了才會對自己的生活有所感悟辫樱,才不枉費在這大千世界走一遭峭拘。
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在他16歲兒子的畢業(yè)典禮上做了以下致辭:
我希望你們在未來的歲月中俊庇,不時遭遇不公對待,這樣才會理解公正的價值所在鸡挠。
愿你們嘗到背叛滋味辉饱,這會教你們領(lǐng)悟忠誠之重要。
抱歉椒功,我還希望你們時常會有孤獨感傻铣,這樣才不會將良朋摯友視為理所當(dāng)然阴汇。
愿你們偶爾運氣不佳,這樣才會意識到機遇在人生中的地位姓惑,進而理解你們的成功并非命中注定,別人的失敗也不是天經(jīng)地義……
我們永遠不可能一勞永逸一蹴而就地解決所有焦慮按脚,我們只有通過不斷學(xué)習(xí)來提升自己于毙,用內(nèi)功化解自己的焦慮,試著與焦慮和平共處辅搬。父母更不可以把自身的焦慮傳到孩子身上唯沮,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一旦被他們感知,就很容易讓他們產(chǎn)生誤解介蛉,他們會以為父母的焦慮來自自己萌庆,因為自己沒做好使父母不高興,這容易使他們產(chǎn)生負罪感币旧。
其實做父母就是一種自我修煉践险,而育兒是一次自我療愈之旅,在生命的最深處與自我相遇吹菱,學(xué)會認識自己捏境,學(xué)會與焦慮和平共處,學(xué)會與孩子相處毁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