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末清初起沟使,王學就受到了中國的冷落委可。然而王學卻在中國的鄰國日本遍地開花,成為備受尊崇的學問腊嗡。1603年着倾,德川幕府在日本建立,預(yù)示著天皇從此被架空燕少。德川幕府為了維護統(tǒng)治卡者,不得不尋求一種統(tǒng)治思想來約束國民的思維。他們首先在中國引進了程朱理學客们,建立了一套嚴格的統(tǒng)治體系和思想控制模式崇决。
朱學的死板在日本很快就凸顯出來材诽,被很多有識之士唾棄。陽明學在明朝橫空出世恒傻,對朱學進行了體無完膚的批判岳守。在隆慶、萬歷朝碌冶,王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得到了迅速傳播涝缝∑伺樱總結(jié)王陽明思想的書籍相繼出版,流傳到了日本拒逮。日本一些學者開始關(guān)注陽明學罐氨,并摒棄朱學,拿起陽明學滩援,解決現(xiàn)實問題栅隐。王學在日本的發(fā)展經(jīng)過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的主要人物為中江藤樹玩徊、熊澤蕃山租悄、淵岡山。
中江藤樹(1608—1648年)原來也信奉朱學恩袱,自從讀了王畿的語錄泣棋,就開始轉(zhuǎn)向了王學。他對陽明全書進行了通讀畔塔,并大徹大悟潭辈,徹底拋棄朱學,心歸陽明學澈吨。中江藤樹去世后把敢,他的弟子熊澤蕃山(1619—1691年)和淵岡山(1617—1686年)繼承了中江藤樹的遺志,繼續(xù)傳播陽明學谅辣。
熊澤蕃山對朱學和王學都有研究修赞,并吸取兩者可用之處。但他更加傾向于王陽明的“致良知”桑阶,對王陽明的學說做了進一步的闡述榔组。淵岡山創(chuàng)建了學舍,闡釋和宣揚王陽明思想联逻,引得京都搓扯、江戶、會津等地的學子前來拜師包归,極大地傳播了王學锨推。
第二階段的主要人物為三輪執(zhí)齋。
三輪執(zhí)齋(1669—1744年)開始接受程朱理學,后因為讀了中江藤樹的書而對王學產(chǎn)生興趣换可,便轉(zhuǎn)向了王學椎椰。他為宣傳王學、對抗朱學做了很多奠基性的工作沾鳄,比如:翻刻《傳習錄》慨飘,并加標注,宣傳王陽明的致良知思想译荞;作《大學講義序》瓤的,宣傳古本《大學》的思想;作《四言教》吞歼,解釋無善無惡心之體圈膏;作《朱子晚年定論答或人書》,為王陽明的《朱子晚年定論》中的年份問題做辯護篙骡;作《日用心學》傳播中江藤樹讀陽明書的感悟稽坤。
三輪執(zhí)齋主要是從理論上突破,為宣傳王陽明思想做準備糯俗。要想宣傳一種思想尿褪,就要對這種思想的原始資料和研究成果進行總結(jié)收集,否則一切都是徒勞得湘。三輪執(zhí)齋正是在做這種基礎(chǔ)性的工作茫多,并在某些方面做了深入研究,為后邊的學者提供了資料忽刽,也打下了基礎(chǔ)天揖。
第三階段的主要人物為佐藤一齋、大鹽中齋跪帝。
佐藤一齋(1772—1859年)是文武雙全的王學大家今膊,推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致良知”學說伞剑。他對《傳習錄》有深入研究斑唬,并從中吸取王學的精髓。佐藤一齋開宗收徒黎泣,教出了不少大有成就的學者恕刘,比如佐久間象山、山田方谷抒倚、吉村秋陽褐着。
佐久間象山(1811—1864年)受到東西方兩種思潮的影響,將陽明學與科學托呕、兵學融合在一起含蓉,成為幕府末期著名的學者频敛。山田方谷(1805—1877年)學成歸鄉(xiāng)后,就開館授徒馅扣,發(fā)展了王陽明的事功思想斟赚,在日本影響很大。吉村秋陽(1797—1866年)堅守佐藤一齋教學授徒的宗旨差油,終生宣傳陽明學拗军,推進了王學的進一步發(fā)展。
大鹽中齋(1794—1837年)在37歲致仕后蓄喇,就以宣揚王學為事发侵,并著書立說。他將良知釋為太虛公罕,著有《古本大學刮目》、《洗心洞札記》耀销、《儒門空虛聚語》、《增補孝經(jīng)匯注》等書。他深受王學影響葵诈,并積極地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锻狗。在日本發(fā)生大饑饉時,大鹽中齋上疏言事無果后狰住,帶領(lǐng)學生組織災(zāi)民發(fā)動了暴動张吉。很不幸,大鹽中齋沒有成功便自殺身亡了催植。
陽明學包含著尊重個性肮蛹、不害怕困境、不畏懼權(quán)勢的思想创南。幕府末期伦忠,各種矛盾叢生,陽明學正好與這個時代相契合稿辙,發(fā)揮了它沖破牢籠昆码、尋求自由的積極作用。通過陽明學的傳播邻储,在日本產(chǎn)生了很多勇于創(chuàng)新赋咽、敢于沖鋒陷陣的年輕一代。這一代人對德川幕府的統(tǒng)治給予了沉重一擊吨娜,促成了明治維新脓匿。
到了當代,日本對陽明學的研究也沒有間斷過宦赠,甚至成為研究陽明學的領(lǐng)頭者亦镶。1991年日月,國際陽明學學術(shù)會議在日本圓滿召開,再次向世界展示了日本在思想史研究上的成就缤骨。
陽明學走出國門后爱咬,不僅在日本蔚然成風,還傳播到了歐美绊起。對于中國哲學精拟,歐美并不重視,也沒有做太多深入的了解虱歪。朱學和王學在19世紀中期和20世紀初先后傳播到歐美蜂绎,但研究朱學的人數(shù)遠遠超過王學。在“二戰(zhàn)”之后笋鄙,歐美才對中國思想史給予重視师枣,并對王學進行了深入研究。
在歐美推廣陽明學萧落,陳榮捷和張君勱兩人功不可沒践美。陳榮捷是美籍華人,曾執(zhí)教于夏威夷大學找岖、哥倫比亞大學陨倡。他在1960年參與編寫《大英百科全書》,執(zhí)筆中國哲學部分许布,介紹了王陽明及王學兴革。在1967年,他參與編寫《美國百科全書》蜜唾,執(zhí)筆中國哲學一門杂曲,專門為王陽明設(shè)一編。他還將《傳習錄》翻譯成英文袁余,促進了王學在歐美的傳播和研究解阅。
張君勱是中國早期新儒學的代表人物之一,曾留學于日本泌霍、德國等國货抄,從事唯心論哲學教育和研究。他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朱转,到很多國家講學蟹地,并對王學進行闡釋。在1963年藤为,他出版了《新儒學思想》怪与,專門列出章節(jié)講解王陽明及王門流派。他還寫了很多有關(guān)王陽明的研究論文缅疟,并在國際學術(shù)會議上進行宣讀分别,在西方引起了很大反響遍愿。
隨著關(guān)于王陽明的著作的增加、《傳習錄》的全新翻譯耘斩、明代思想的集中研究沼填,歐美對陽明學的研究越來越廣,越來越深入括授。歐美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涉及王陽明的良知學說坞笙,王陽明與禪學,王學與西方哲學的比較荚虚,王陽明與陸九淵薛夜、朱熹、湛若水版述、羅欽順的關(guān)系梯澜,王門的流派,等等渴析。雖然王學在歐美還不興盛晚伙,但隨著中西文化交流更加深入,王學一定會得到廣泛傳播檬某。王學的研究也會更加深入撬腾,產(chǎn)生更積極的作用螟蝙。
國外王學的傳播和影響并不比國內(nèi)差恢恼,甚至在日本遠遠超過了中國。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積極的鞭策胰默。我們要挖掘王學更多積極的內(nèi)容场斑,讓其指導(dǎo)我們的實踐,完善我們的生活牵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