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普通股(即使是投資級的普通股)都會不斷地出現(xiàn)大幅度的價格波動姆坚,因此罗珍,聰明的投資者會對從這種價格大幅度變動中獲利的可能性感興趣。他面臨著兩種可能獲利的方法:擇時方法和估價方法。”
很難去區(qū)分“投資”和“投機”的優(yōu)劣和不同稻艰。有人說,投資是長線持有侈净,投機是短線操作尊勿;亦有人說僧凤,投資是安全的,投機是危險的元扔。
在我看來躯保,投資和投機本沒有褒貶之別,兩者在市場行為中的具體體現(xiàn)也同樣都是“買入”與“賣出”澎语,區(qū)別可能只在于投資者和投機者對待市場的角度不同——投資者有著尋求資產(chǎn)的穩(wěn)定和長期增值的趨向途事,而投機者則更追求財富的短期暴增。
故而擅羞,兩者在市場中的操作方法尸变,也會截然不同。正如格雷厄姆所言减俏,兩種方法都可能獲利召烂,所以并不能說,投機必然比投資危險娃承。只能說奏夫,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其實历筝,真正的危險在于: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酗昼。
“如果投資者以預(yù)測為基礎(chǔ)強調(diào)擇時交易,那么他最終將成為一個投機者漫谷,并要面對投機所帶來的財務(wù)結(jié)果仔雷。”格雷厄姆認為舔示,投資與投機之間有著一條天然的“鴻溝”碟婆,而兩者間不同的市場操作模式,也都是市場波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惕稻。但倘若一名“投資人”在這條涇渭分明的邊界上模棱兩可竖共,反復(fù)橫跳,那這將無異于“在刀尖上舞蹈”俺祠,危險程度不言自明公给。
那么,何為”擇時交易“呢蜘渣?為何在格雷厄姆看來淌铐,“投資者”不應(yīng)采用這一獲利方式呢?
"我們說的擇時蔫缸,是指努力去預(yù)知股市的行為——認為未來走勢會上升時腿准,購買或持有股票拾碌;認為未來走勢會下降時街望,出售或停止購買股票“ゼ祝”注意,在對擇時交易的定義中础嫡,格雷厄姆使用了“預(yù)知”這一字眼。誠然巫财,如果可以成功“預(yù)知”未來平项,將獲得不菲的收益。當(dāng)年扣讼,倘若有人提前“預(yù)知”到2008年和2015年的兩次A股大牛市耻姥,恐怕早已賺的盆滿缽滿琐簇。而我們也不能否認纵装,的確會有這樣的人存在,但這畢竟是少數(shù)。
格雷厄姆是這樣評價這些所謂“預(yù)知者”的:“他們的預(yù)測有時是正確的瓶籽,有時是錯誤的。他們會盡可能地表達兩方面的觀點严拒,以避免自己被證明是完全錯誤的。”由此可見航瞭,“預(yù)知”本身有太大的偶然因素了,而它的成功也需要足夠多的運氣成分滔吠。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勇螅”有時舍悯,我們要認識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饮醇,而去選擇確定性更高,同時也更為穩(wěn)健的方式秕豫,來達成自己的目標朴艰。投資亦是如此。
由此混移,格雷厄姆也提出了他所認為適合于“投資者”的“估價方法”:“盡力做到呵晚,股票報價低于其公允價值時買入,高于其公允價值時賣出沫屡。另外一種要求不太高的估價方式是饵隙,確保自己購買的股票價格不會太高。這種做法適合于防御性投資者沮脖,因為他們所強調(diào)的是長期持有金矛。”
簡單來說勺届,就是賤買貴賣驶俊,這一適用于任何生意的賺錢法則。但往往就是這種簡單的道理免姿,真正做起來卻沒那么簡單饼酿。對此,格雷厄姆給出了他的方法:“按接近于熊市的低價購買證券胚膊,并按接近于牛市的高價出售證券故俐。”
那么紊婉,我們該如何辨別當(dāng)前市場药版,究竟是“牛市”或“熊市”呢??
格雷厄姆給出了他所認為的“牛市”五大共同點:
1. 價格水平達到歷史最高喻犁;
2. 市盈率很高槽片;
3. 與債權(quán)收益相比何缓,股息收益較低;
4. 大量的保證金投機交易(杠桿)还栓;
5. 有許多質(zhì)量較差的新普通股的發(fā)行碌廓。
相對的,“熊市”的共同點應(yīng)該與之截然相反剩盒。
然而氓皱,僅僅掌握了理論知識是完全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將其運用到我們的投資實踐中勃刨。
首先,我們要回望歷史股淡∩硪“歷史總是在驚人地重演∥椋”只有回望了歷史贾铝,我們才能了解到普通股目前的價格水平,相對于其歷史的價格埠帕,市盈率和股息水平究竟是高是低垢揩;只有回望了歷史,我們才能了解到2015年的大牛市敛瓷,就是在過度的杠桿交易中走向消亡的叁巨。
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不斷地進行投資實踐呐籽。我們不要做“紙上談兵”的趙括锋勺,而要做“知行合一”的王陽明。只有進行了多年的投資實踐狡蝶,真正經(jīng)歷過一輪甚至多輪的“牛熊周期”庶橱,我們才能擁有極強的意志力來防止自己跟隨市場情緒,“追漲殺跌”的從眾行為贪惹,從而能夠時常保持一顆平常心苏章,始終貫徹自己的投資方法和哲學(xué),最后達成自己最初的投資目標奏瞬。
“刀在石上磨枫绅,人在事上練∨鸲耍”始終在路上撑瞧,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