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修Coursera上的《社會心理學》锉试。前幾日看了關于菲利普·津巴多教授“斯坦福監(jiān)獄實驗”的視頻勃蜘,講的是讓一群學生在斯坦福大學地下室改造成的“監(jiān)獄”中分別扮演“囚犯”和“看守”乙埃,進而發(fā)生的一系列狀況。
下面是網(wǎng)絡上對此實驗的描述,根據(jù)視頻內(nèi)容惯豆,做了部分修改和補充蠢熄,基本和視頻一致跪解,供大家參考:
斯坦福監(jiān)獄實驗是1971年在斯坦福大學進行的,當時津巴多正在斯坦福大學任教签孔。津巴多把心理學系大樓的地下室改裝成監(jiān)獄叉讥,花15美元一天請來了一批學生參與實驗。這批學生要參加實驗必須先通過一次測試饥追,以證明他們是“心理健康图仓、沒有疾病的正常人”。
24名學生通過了測試但绕,學生以隨機的方式被分成了兩組角色:其中6名學生擔任監(jiān)獄中的“囚犯”和18名學生則以三人一組輪班擔任“看守”的角色救崔。津巴多本人則擔任監(jiān)獄長的角色。
為了實驗更真實地模擬現(xiàn)實捏顺,擔任“囚犯”的學生身份以數(shù)字代替六孵,每個人都穿上犯人的衣服,戴上腳鐐和手銬幅骄,有些學生是在家里被逮捕的劫窒,被銬上手銬,戴上牛皮紙頭套拆座,而執(zhí)行逮捕行為的是同意與津巴多合作進行實驗的加州警方主巍,面對呼嘯而去的警方,不明就里的鄰里大為驚訝懂拾;而擔任“看守”角色的學生則是穿著警服煤禽,戴上黑色的墨鏡以增加權威感,在囚犯進牢時岖赋,按照監(jiān)獄的正式程序?qū)Ψ溉诉M行裸體的搜身檬果,他們擁有一切真實獄警所擁有的權力。
實驗開始的相遇是尷尬,畢竟對于看守和囚犯雙方而言选脊,都需要時間進入角色杭抠。無聊的時光如何打發(fā)?于是這群耳濡目染于當時美國反越戰(zhàn)學潮的學生囚犯開始挑戰(zhàn)權威:撕掉縫制于衣服身上的編號恳啥,把自己鎖在牢房內(nèi)不理會看守的命令偏灿,并取笑看守。
看守一下子變得不知所措钝的,作為監(jiān)獄長和實驗負責人的津巴多則告知看守們要自行解決問題翁垂。于是看守們采取措施對囚犯進行“鎮(zhèn)壓”:脫光囚犯的衣服、把囚犯進行數(shù)個小時的禁閉硝桩、沒收枕頭和被褥沿猜、取消囚犯的進餐、強迫囚犯用手清洗馬桶碗脊、進行俯臥撐或者一些沒有任何意義的活動而羞辱囚犯啼肩、剝奪囚犯的睡眠、半夜把囚犯拉出來清點人數(shù)和進行各種屈辱性的活動衙伶。他們還采用了心理上的分化策略:服從管理的好囚犯會被提供特權祈坠,更好的牢房和伙食。
在實驗進行到36個小時的時候矢劲,一名囚犯因受到極度精神壓力而出現(xiàn)哭泣赦拘、咒罵等各種各樣的歇斯底里癥狀而退出了實驗。
該名編號為8612的囚犯是第一天率領囚犯反抗和挑戰(zhàn)看守權利的領導者芬沉,因此在看守們的反擊中受到了“特別的照顧”另绩。當一系列的懲罰加諸于身后,8612已經(jīng)察覺這不是一場模擬的實驗花嘶、一個虛擬的監(jiān)獄笋籽,而是一個“不是由政府、而是由心理學家設置的真正監(jiān)獄”椭员。
當8612向津巴多當面提出要求的時候车海,津巴多像所有的監(jiān)獄電影中的監(jiān)獄長會做得一樣,向8612承諾讓看守不再折磨他隘击,給他好的待遇侍芝,讓他做告密者,向他提供監(jiān)獄中的信息埋同。8612重新回到實驗當中州叠,而其他的囚犯們開始意識到,他們無法退出凶赁,實驗負責人員不會讓他們退出實驗咧栗。希望就此幻滅逆甜。
而就在8612提出退出的當晚(36小時),實驗人員發(fā)現(xiàn)8612“精神已經(jīng)崩潰致板,強烈要求退出”交煞,于是同意了8612退出實驗。
之后斟或,819號由于精神崩潰被勸說退出素征。
為了更換819號,在后備名單中萝挤,他們挑選了一位學生御毅,讓他在當天下午加入實驗,即416號怜珍。
而在斯坦福大學古老而莊嚴的心理學大樓地下室亚享,敵對情緒日益升級:看守們還在繼續(xù)著他們的游戲,想方設法折磨囚犯绘面;囚犯們則繼續(xù)承受著折磨,以行尸走肉般的順從回應侈沪。
一些看守們沉醉于規(guī)訓與懲罰的快感揭璃;而部分盡管心理感覺不對、但迫于角色與承諾所賦予的服從義務而不得不配合的其他看守亭罪,從來沒有提出過異議和反對瘦馍,只是私下向囚犯提供幫助。
囚犯們以條件反射式的反應接受看守們的各種要求应役。然而陸續(xù)有囚犯因精神崩潰等原因被同意退出了試驗情组。
416號一直以絕食進行反抗,但經(jīng)歷了黑房幽禁箩祥、獄友在看守鼓動下對他進行羞辱的經(jīng)歷后院崇,本應最是正常的他換來的是徹底的孤立,他的絕食對抗讓看守和囚犯們從某種意義上站到了一起袍祖。
看視頻的過程覺得很壓抑底瓣。直到視頻中講到,在實驗的第六天蕉陋,津巴多教授的一個女學生捐凭,也是他后來的妻子,在看了監(jiān)控后說到“我覺得你對這些男孩子做的事情糟透了”凳鬓,我的眼淚掉了下來茁肠。
而津巴多教授也在此時意識到,必須停止實驗缩举。他反省到垦梆,所有參與人員匹颤,包括他自己,都已經(jīng)太入戲奶赔。他陷入了雙重角色惋嚎,一方面是這個實驗的主要研究人員,另一方面又是“斯坦福監(jiān)獄”的“監(jiān)獄長”站刑。而他本不該身兼兩職另伍,這讓他無法區(qū)分現(xiàn)實與模擬的情境,客觀準確地評估事態(tài)绞旅。
這個實驗的倫理問題摆尝,是很多人所關注的。這是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因悲。
然而堕汞,這個實驗本身所反應出的現(xiàn)象,也值得我們深思——情境對人的影響如此之大晃琳。
這也涉及到基本歸因錯誤中所提及的讯检,人們常常將事件歸因于人格特質(zhì),而忽略了情境對人的影響卫旱。
而這個實驗的視頻人灼,讓我深切地認識到,情境的巨大力量顾翼;也讓我感覺沉重投放。如果我身處如此的境況之中,我會怎么做适贸?或許以前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灸芳,我一定不會怎樣怎樣;然而現(xiàn)在拜姿,我只能說烙样,我不確定,但我會盡力保持清醒蕊肥。
正如這門課的老師隨后講到误阻,這個實驗及其結(jié)果不是要說明,情境是最重要的因素晴埂,比人格特質(zhì)重要究反,或是人格特質(zhì)不重要;我想儒洛,這也不應該成為我們不承擔責任的借口精耐。只是,我們需要承認情境的巨大力量琅锻,進而清醒地認出和抵抗那些可能導致我們做出破壞性行為的情境因素卦停,來堅守本心向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