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從虞山公園出來,已是下午三點多鐘链快。除夕的街道一點也不喧鬧誉己,車輛稀疏,行人零零星星域蜗,想必都早早回家團聚了巨双。一年到頭噪猾,恐怕只有在這個時候游覽興福寺,才能享受幾分安靜筑累,擇日不如撞日袱蜡,我們來巧了。
開車跟隨導(dǎo)航慢宗,從虞山北路駛往興福寺方向坪蚁,全程兩公里,途經(jīng)一座造型古樸的牌坊婆廊,四柱三門迅细,正中題有醒目的金字“興福禪寺”。目的地就在前方淘邻,母親很高興。她告訴我們湘换,當(dāng)年在蘇州地區(qū)師范讀書的時候宾舅,她常和同學(xué)到這里游玩,后禪院有登山步道彩倚,可以爬虞山筹我。我立刻腦補了一下情景,恰同學(xué)少年帆离,風(fēng)華正茂蔬蕊,山陰道上,歡聲笑語健步如飛哥谷,俯仰間山河秀色盡收眼底岸夯,真是暢快,怪不得時隔五十多年们妥,她還念念不忘猜扮。
我們從景區(qū)停車場步行進入虞山。興福寺就在虞山北麓监婶。此時旅赢,游客與香客寥寥無幾,多是迎面而來直奔出口惑惶。我們反其道徐徐行之煮盼,一路上倒也不乏興味,只見滿目蒼翠带污,古樹參天僵控,溪澗在石橋下低徊縈繞,梵宇依山而建刮刑,恢宏莊嚴(yán)喉祭,黃色墻體若隱若現(xiàn)于連綿青幛中养渴,很有深山藏古寺的清幽。
興福寺的確是一座古剎泛烙,始建于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齊理卑。梁大同三年,廟宇整修蔽氨,殿內(nèi)一巨石隆起藐唠,上有石紋,從左看似“興”字鹉究,從右觀如“赣盍ⅲ”字,遂改名興福寺自赔。
走進興福寺山門妈嘹,遠(yuǎn)遠(yuǎn)望見照壁上碩大的金字“華嚴(yán)本山”,這是自報山門绍妨,表明了華嚴(yán)宗的身份润脸。寺前一條破龍澗,伏于香花橋下他去,靜水流深毙驯。澗旁立有九層唐尊勝陀羅尼經(jīng)石幢兩座,左右相對灾测,雕刻蓮花爆价、獅子、云龍媳搪、經(jīng)文等铭段,形制古拙。這條破龍澗大有來歷蛾号,據(jù)說唐貞觀年間稠项,一黑一白兩條龍在虞山上盤旋纏斗,沖激成澗鲜结。興福寺恰好坐落破龍澗旁展运,因而又得名破山寺。
提到破山寺精刷,就不能不說一說唐代詩人常建那首膾炙人口的《題破山寺后禪院》拗胜。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怒允。
曲徑通幽處埂软,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勘畔。
萬籟此都寂所灸,唯聞鐘磬音。
此詩一經(jīng)流傳炫七,名揚四方爬立,“破山清曉”遂成后世虞山十八景之一。唐懿宗時万哪,皇帝更是錦上添花侠驯,御賜“破山興福寺”匾額及重1360斤的大鐘一口。其后千年奕巍,興福寺屢有興廢吟策,經(jīng)久不衰,迄今香火鼎盛的止。
這個除夕日檩坚,我們也來敬香了。
山門入口處冲杀,案幾上擺放著線香效床,游客可以自取。我們雖不信佛权谁,但已進佛門寶地,也入鄉(xiāng)隨俗憋沿,像其他游客一樣取了三支旺芽,在香爐中引燃,默默禱告辐啄,祈求四方神佛保佑來年全家安康采章,孩子學(xué)業(yè)進步。
大家商量游覽路線壶辜。母親說悯舟,興福寺規(guī)模宏大,山上還有景點砸民,想要登山恐怕時間不夠抵怎,就在山下各大殿轉(zhuǎn)轉(zhuǎn)就好。
我瀏覽了電子地圖岭参,興福寺主體建筑集中在中軸線上反惕,自南而北依次排列著山門、天王殿演侯、三佛殿姿染、大雄寶殿、玉佛樓秒际。中軸線以東悬赏,有白蓮池狡汉、救虎閣、禪堂闽颇、四高僧殿盾戴、米芾碑亭、空心亭进萄、藏經(jīng)樓捻脖;中軸線以西,有五觀堂中鼠、廉飲堂可婶、圓通殿、文殊殿援雇、財神殿矛渴、云棲塔院,一時之間惫搏,確實難以遍覽具温,不如化繁為簡,順中軸線參觀筐赔,兼及東西兩院铣猩。
頭山門為天王殿,廣三間茴丰,照例是金剛怒目威風(fēng)凜凜的四大天王塑像达皿。
三佛殿位于天王殿與大雄寶殿之間,中央供奉釋迦牟尼佛贿肩,兩側(cè)分別是觀世音菩薩和地藏菩薩峦椰。
再往里走,就聽到大雄寶殿內(nèi)傳來歌唱般的誦經(jīng)聲汰规,低沉婉轉(zhuǎn)汤功,仿佛是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寺內(nèi)僧眾約有幾十位溜哮,穿著樸素的袈裟滔金,整整齊齊站成數(shù)排,其中幾位年邁的僧人茬射,看起來有七八十歲了鹦蠕,頭上戴著帽子,鼻梁上架著眼鏡在抛,神情肅穆钟病。游客三三兩兩經(jīng)過,他們并不受干擾,只顧專心吟誦肠阱。梵音綿長繚繞票唆,令人心神寧靜。
大雄寶殿前面屹徘,有明代《重修破山寺記》石刻走趋,記述該殿于萬歷三十二年重修的始末,字跡不易辨認(rèn)噪伊。殿內(nèi)簿煌,供奉釋迦牟尼佛起意、藥師佛和阿彌陀佛澄阳,金身趺坐,阿難闷供、迦葉分立兩旁豆励。這些巨大的佛像夺荒,只有抬頭仰望才能觀賞全貌,相形之下良蒸,觀者顯得十分渺小技扼。
我被一種莊嚴(yán)神圣的氛圍所籠罩,眼觀金身嫩痰,耳聽佛音剿吻,鼻嗅檀香,珠光寶氣串纺,五色環(huán)繞和橙,不由目眩神馳,生出敬畏之心造垛。偷眼看周圍的人,也都是一副低眉垂目晰搀、雙掌合十的虔誠表情五辽,還有的人已經(jīng)伏地叩拜了。不得不承認(rèn)外恕,至少在外在形式上杆逗,佛教具有動人心魄,感化人心的力量鳞疲,加之浩如煙海的經(jīng)藏罪郊,博大精深的義理,無論普通百姓尚洽,抑或文人士子悔橄,都很難不被它吸引。
穿過大雄寶殿,有兩排石階癣疟,向上直通玉佛樓挣柬。玉佛樓依山而建,居高臨下睛挚,樓前花木扶疏邪蛔,樓后茂竹深林。從玉佛樓平臺向下俯瞰扎狱,東園院落一覽無余侧到,屋宇重疊,古木森森淤击,隱約還能看到池塘一角匠抗,讓人有庭院深深之感。
下了玉佛樓遭贸,穿過蜿蜒的長廊戈咳,我們向西側(cè)圓通殿而去。圓通殿與文殊殿壕吹、財神殿在一處著蛙,倒也不費腳力。圓通殿供奉三面千手觀音耳贬,頗為有趣踏堡。
游覽完幾個大殿,已接近下午四點半咒劲,我們往出口走去顷蟆,看到天王殿東側(cè)有一小門。穿過這道門腐魂,眼前豁然開朗帐偎。
一方院落,一池碧水蛔屹,兩重樓閣削樊。
池水如墨玉般幽深明凈,倒映著藍(lán)天白云兔毒、蒼松翠柏與游廊的側(cè)影漫贞,令方寸天地靈動了起來。原來這里就是白蓮池育叁。
站在池畔迅脐,向西北望去,青山如黛豪嗽,連綿起伏谴蔑,更有無限開闊之意豌骏。白蓮池一側(cè)有“救虎閣”,大門關(guān)閉树碱,只能遠(yuǎn)觀肯适,據(jù)說是清嘉慶年間重建的。
救虎閣有個美麗的傳說成榜。
五代后梁高僧彥偁年九十九歲框舔,午夜在閣內(nèi)坐禪時,聽到有虎嘯聲赎婚,走出閣去刘绣,見一虎中箭負(fù)傷,伏地咆哮挣输。彥偁為虎拔箭裹傷纬凤,放歸山中。不多時撩嚼,有一朱姓獵戶追虎而來停士,彥偁向他宣講戒殺放生之道,獵戶受感動而改業(yè)完丽。數(shù)天后恋技,這只虎又來到寺前橋上,伏地大叫三聲逻族,向彥偁致謝蜻底。
這別有洞天的白蓮池和救虎閣,讓我想起興福寺還有一座米芾碑亭聘鳞,就在大雄寶殿東側(cè)薄辅。我們于是再次進入探訪,果然在曲徑通幽的禪房深處尋到了抠璃。
一座小小方亭內(nèi)站楚,有“常少府題破山寺詩”石刻,字為行書搏嗡,落款“襄陽米芾書”源请。旁有題跋,跋文的字跡略谐箍觥:“余守襄郡日,得元章書舅踪,因勒石破山纽甘,或亦補斯寺之闕也。乾隆三十七年中秋日素園言如泗附識抽碌。半百玩松山人穆氏大展鐵筆悍赢【鐾”
究其來歷,清代常熟人言汝泗任襄陽郡守時左权,得到米芾手書皮胡,帶回常熟,于乾隆年間請石刻名家穆大展(半百玩松老人)刻石赏迟,立碑于寺內(nèi)屡贺。唐詩、宋書锌杀、清刻甩栈,被稱為“三絕”,是興福寺不可多得的藝術(shù)珍寶糕再。
夕陽西下量没,天色將晚。觀賞過米芾碑亭突想,默頌著這首余韻悠長的《題破山寺后禪院》殴蹄,我們終于心滿意足踏上歸程了。
興福寺之旅已經(jīng)結(jié)束猾担,但這一篇除夕游記袭灯,我還是想以太虛大師的《癸酉仲夏游虞山宿破山寺》來結(jié)尾,更為應(yīng)景垒探。
古寺沿溪入妓蛮,深林曲徑幽。
破山山更好圾叼,興福福常留蛤克。
日照亭新筑,潭空水又流夷蚊。
宋梅伴唐桂构挤,佳景在春秋。
其實惕鼓,興福寺佳景又何止在春秋筋现,冬日草木蒼翠,臘梅飄香箱歧,同樣令人興味盎然矾飞。正如歐陽修所說,“四時之景不同呀邢,而樂亦無窮也”洒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