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知足常樂”单匣,常羨慕“年少有為”,今天又讀到冰心老人為別人題的一句座右銘“知足知不足宝穗,有為有不為”户秤,頓感啟發(fā)。
“知足常樂”逮矛,就是說讓從我們即得的東西感到滿足和快樂鸡号。這常常被我們冠以優(yōu)良美德的“知足常樂”,卻也要辯證來看须鼎。
我覺得知足的前提是要擁有智慧鲸伴,有智慧則知足,知足則快樂晋控,而后知不足汞窗。
一個人窮困潦倒糖荒,每日吃飽飯都是問題。另一個人名車華筵,山珍海味也吃不盡蜘矢。后者看到前者,告訴他你要知足品腹,這就是虛偽至極岖食。
而當一個人有了智慧舞吭,他就很難吃不飽飯,即便是時運不濟流落街頭羡鸥,他也會因為有了智慧而感到滿足蔑穴,至少他還擁有可以隨他支配的身體惧浴。
而一個人沒有智慧,家財萬貫還是整日惶恐衷旅。擔心家產被盜,或是嫌棄妻子丑陋柿顶。這樣的人終究還是因為沒有智慧得不到滿足茄袖,也不會得到快樂的感覺嘁锯。
一個擁有智慧的快樂,是不會因為知足而自滿猪钮。知足是知道自己不該有過多奢求胆建,而知不足則是明白人生漫漫烤低,學問無窮真理無盡。
像蘇東坡在《赤壁賦》里提到的笆载,“且夫天地之間扑馁,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凉驻。惟江上之清風腻要,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涝登,目遇之而成色雄家,取之無禁,用之不竭胀滚,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趟济,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乱投。”
物各有主顷编,我們只需要取自己應得的東西戚炫。可以爭取媳纬,但莫要強求双肤。既能夠上下求索又能夠做到不執(zhí)于物,才是人生快樂的秘法钮惠。
有為有不為茅糜,這讓我想起了那句諺語,“勿以善小而不為素挽,勿以惡小而為之”限匣。前面也提到過,關于積善成德的事毁菱。
扶老太太過馬路米死,這是小善。為國為民贮庞,這是大善峦筒。小偷小摸,這是小惡窗慎。殺人放火物喷,這就是大惡。
《濟公》里有這樣一集遮斥,錢莊老板有個錢員外峦失,喜歡仗勢欺人,禍害鄉(xiāng)里术吗。被濟公施法尉辑,將老漢脖子上的瘤子轉到了他身上。
自此每做一件好事脖子上的瘤子就小半斤较屿,可做一件壞人脖子上的瘤子就長十八斤隧魄。這雖然是電視劇里的橋段,可卻也給了世人警醒隘蝎。有為和有不為购啄,這就被賦予量化的東西≈雒矗看起來有些滑稽狮含,但是意味深長。
不妨細細想來,這世間的有為和有不為不也有一顆瘤子長在你我的內心深處几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