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長和你們一樣肺樟,被今早李詠去世的新聞砸暈了檐春。這是所長小時候,第一個讓所長和爸媽都喜歡的央視主持人么伯。他的死疟暖,感覺不僅僅是一個個體生命的消亡。那個我和你還是小孩時天天追的幸運(yùn)52,爭先學(xué)李詠飛手卡的童年俐巴,仿佛也隨著一起消逝了朋贬。
李詠是個對死亡看的很通透的人。09年還健康的他窜骄,就在自己的自傳里談到了如果他要辦告別式,他覺著這樣自己的告別辭應(yīng)該是這樣的:“歡迎大家光臨我的告別儀式摆屯,勞累各位了邻遏,你們也都挺忙。今天來的都是我的親朋好友虐骑,既然不是外人准验,我也沒跟你們客氣,走之前都說好了廷没,今兒來送我糊饱,就別送花了,給我送話筒吧颠黎。我希望我身邊擺滿了話筒另锋。人生幾十年,一晃就過狭归,我李詠這輩子就好說個話夭坪,所以臨了臨了,都走到這一程了过椎,還在這兒說話室梅。沒嚇著你們吧?”
李詠?zhàn)詈笠淮伟l(fā)微博疚宇,是去年感恩節(jié)亡鼠。算算日子,那會兒他已經(jīng)癌癥四五個月了敷待。他用自己的最后一條微博间涵,感謝了所有人。
他走了讼撒,但他走之前又留下了點(diǎn)什么浑厚。這個童年總是留著一頭跟央視格格不入的長卷發(fā)的瘦叔叔,留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童年根盒,也在走前教會了她女兒和我們一件很重要的事——心懷感恩钳幅,看淡死亡。
我們的文化里炎滞,好像死亡一直是個忌諱敢艰。大家都不喜歡在活著的時候談?wù)撍踔撂岬剿际且环N晦氣册赛。甚至我們不想給孩子講太多這個世界上不幸的事情钠导,我們覺得小孩就是應(yīng)該無憂無慮快樂成長的震嫉,不要讓他們知道太多他們遲早會遇到的傷心事,比如死亡牡属。
后果是什么票堵?后果可能是這個孩子從此喪失了面對死亡的自我調(diào)控力。遇到親人的驟然離世逮栅,他們呆了悴势、傻了,他們一輩子都不能擺脫親人的故去給他們帶來的陰影了措伐。因?yàn)樘叵耍瑥臎]有人教過他們。既然生老病死都是人生的必經(jīng)過程侥加,那為什么要只肯歌頌生的喜悅捧存,而后面的三個越來越不愿意提及呢?
不知道關(guān)注我們研究所的各位爸媽是怎么想的担败,所長對你們的想法一無所知昔穴,對你們在孩子死亡教育上的決定也無從干涉。但是所長想了想自己的情況提前,大抵是愿意還在自己健康的時候傻咖,就跟孩子聊起死亡這個話題的。誰說死亡就一定是悲痛且沉重的呢岖研?我們當(dāng)媽的最怕什么卿操?我們不怕苦也不怕累,最怕的不就是冷不丁走在孩子前面孙援,沒辦法看著他走張大成才害淤、成家立業(yè),在他的時代和他的人生里綻放嗎拓售?
如果所長要跟孩子講死亡窥摄,親子讀物上我估計(jì)會選擇希梅內(nèi)斯的《小銀與我》(另一譯名為《小毛驢與我》)。這個冷門的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础淤,以垂老之姿回到故鄉(xiāng)靜養(yǎng)崭放,寫自己年少時和一頭小毛驢共同經(jīng)歷的鄉(xiāng)村生活。
平淡又溫暖的筆觸下鸽凶,死亡和陽光一樣正常的出現(xiàn)币砂,死亡并不是那么可怕和冰冷:胖墩墩的老獸醫(yī)牙都沒有了,卻一直惦記著自己夭折過的女兒玻侥;全村孩子都喜歡的小毛驢决摧,誤食毒果而亡,可是孩子們依然記著它——他們把小毛驢的鞍具放在木馬身上,嘴里喊著“快跑呀掌桩,小毛驢边锁,快跑呀!”
所長如果要和孩子聊死亡波岛,除了書茅坛,我可能還會選擇動畫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英文片名Coco)。這大概是孩子最能接受的则拷,關(guān)于死亡的定義:一個人死去的時候不算是真的逝去灰蛙,直到他最后一個親人也忘了他,他才真正地走了隔躲。
所長其實(shí)不是很建議我們用善意的謊言來告訴孩子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比如告訴孩子物延,逝者只是睡著了宣旱。這種說法容易讓小朋友滿懷期待,尤其是五歲一下的小朋友叛薯,他們對死亡沒有概念浑吟,“睡著了”的說法容易讓他們抱有逝者還會醒過來的執(zhí)念,也容易給他們造成“我睡著了會不會也死了”的恐懼耗溜。
最好也不跟孩子說逝者是去旅行/出差了组力。這種說法容易讓孩子經(jīng)常提問逝者什么時候會回來。這種看似能安撫情緒的安慰性說法抖拴,也容易讓孩子憤怒燎字,為什么逝者不辭而別,一去不復(fù)返阿宅。
跟不同年年齡段的孩子談死亡也有不一樣的說法候衍。
例如,5歲以下的孩子洒放,最好用他看過的事例來做解釋:人變老了蛉鹿,黑頭發(fā)會變白;樹葉變老了往湿,綠葉子會變黃妖异;死亡就像樹葉的凋零,逝者離開了世界领追,但是沒有離開我們的生活他膳,但是我們還愛著他,他也還愛著我們绒窑。
5到9歲的孩子矩乐,對死亡的有了很懵懂的了解,他們有的會覺得死亡距離自己很遙遠(yuǎn),有的又會對死亡之后會發(fā)生什么充滿了好奇散罕,還有的對死亡充滿了因無知而產(chǎn)生的焦慮和恐懼分歇。
如果孩子在這個時候主動向家長詢問關(guān)于逝去的概念,最好不要因此批評責(zé)罵它欧漱,不妨坐下來和孩子一起聊一聊职抡,告訴他們死亡是正常的,是必經(jīng)的误甚,所以無需害怕缚甩,也不用焦慮。過好當(dāng)下的每一天窑邦,有安全意識擅威,才是最重要的。談死亡冈钦,其實(shí)是從另一個角度跟孩子聊郊丛,我們?nèi)绾文茉谟邢薜臅r光里生活的更好,生活的更有意義瞧筛。
今天大部分人都覺得李詠的死亡很突然厉熟,那不過是因?yàn)槲覀冎皇沁^客,突然之間得知了他的死亡较幌,難免令人錯愕揍瑟。
但是對于李詠本人和他的家人來說,死亡可能是一個漫長又煎熬的過程:他抗癌17個月乍炉,患癌的時間只會更久绢片。他做了什么呢?也許哭過岛琼,也許怨過杉畜,也許遺憾過。但他選擇了一種最體面的方式走向死亡衷恭,不解釋此叠、不叫苦、不賣慘随珠,一絲風(fēng)聲也沒有走漏灭袁,直到去世,也沒有放出一張自己患病狀態(tài)不好的照片窗看。他默默地抗?fàn)幦灼纾匕ぶI盤俠對他的誤解和痛罵和造謠,將最后的時間显沈,留給了自己最珍惜的家人软瞎。
病人李詠灑脫逢唤、平靜、優(yōu)雅地的退場了涤浇,讓我們永遠(yuǎn)只記得那個爽朗鳖藕、風(fēng)趣的主持人李詠。這樣從容的應(yīng)對死亡只锭,是所長想要跟孩子分享著恩,并希望ta習(xí)得的正確的死亡觀。
我們這些什么都不怕就怕死的爸媽們蜻展,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之一喉誊,大抵就是在活著的時候,教會他們纵顾,如果我們不在了伍茄,他們應(yīng)該如何堅(jiān)強(qiáng)、樂觀施逾、獨(dú)立敷矫、如常的走下去。
文章 ?| ?爹媽研究所
編輯 ?| ?爹媽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