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復習考試腌且,因而對于如何高效率的學習十分感興趣,讀這本《認知天性》的目的也在于此榛瓮。這是一本典型的”方法類”美式暢銷書籍铺董,由三部分構成:具體方法+科學研究+真實案例。我主要關注的是方法榆芦,因此這本書讀的很快柄粹。這本書算不上一本好書,但這本書再次強調了我之前遇到過的一個方法:檢索式學習匆绣。
一驻右、WHAT:檢索式學習是什么
檢索式學習是相對于一般的反復學習而言的,書中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崎淳,但是舉了檢索式學習的幾個例子:回想堪夭,抽認卡,檢測......在我的理解中拣凹,檢索式學習和反復學習的區(qū)別森爽,實質上是思維方式的不同:前者是主動學習,而后者是被動學習嚣镜。
二爬迟、WHY:為什么要檢索式學習
當然是因為檢索式學習效果比反復閱讀效果更好。
反復閱讀有三大不足:
1.浪費時間
2.無法產生持久的記憶
3.往往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隨著對所閱讀的文本越發(fā)熟悉菊匿,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內容付呕。花好幾個小時反復閱讀跌捆,看起來是很刻苦徽职,但學習時間的長短并不能用來衡量掌握的程度”
檢索能夠克服以上不足,有兩大顯著的好處:
一是這能告訴你什么是你知道的佩厚,什么是你不知道的姆钉,然后你就可以判斷以后要把精力放在哪個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上,加以改進;
二是回想已經學過的東西會讓大腦重新鞏固記憶潮瓶,強化新知與已知之間的聯(lián)系陶冷,方便你在今后進行回憶。
最重要的一點是毯辅,檢索式學習讓你無法自欺埃叭,打破重復閱讀造成的假象:讓你以為自己掌握了其背后的道理。
三悉罕、HOW:如何進行檢索式學習
檢索式學習最常見、最好的方法就是測驗/考試立镶。
測試往往被我們抗拒壁袄,因為往往是因為學生時代測試被作為衡量學習成果的標尺,人們往往因為害怕失敗而逃避媚媒。然而
如果我們不把考試看作衡量學習成果的標尺嗜逻,而是把它看成從記憶中檢索學問的一種練習,并非“考試”缭召,我們就可以為自己創(chuàng)造另外一種可能:把考試當成一種學習工具栈顷。
離開校園以后的自學,更需要借助這種學習工具嵌巷。而自我測試有兩個要點:間隔萄凤、多樣化。
1.間隔多長時間搪哪?
答案很簡單:只要練習不是無意義的重復就可以靡努,即你需要出現(xiàn)一點遺忘,而不是即時無意義的復習晓折。
2.為什么要多樣化惑朦?
從認知的角度看,通過多樣化練習學習要比集中練習有更大的挑戰(zhàn)漓概。
具體方法而言漾月,可以采用動態(tài)測試,分為三個步驟。.
Step1:進行某種類型的測驗——可以是一段經歷胃珍,也可以是一次筆試——看到自己的知識或技能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梁肿。
Step2:我決心運用反思、練習堂鲜、間隔練習或其他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栈雳。
Step3:再次測驗自己,留意哪些方面已有改善缔莲,同時特別注意在哪些地方還需要下功夫哥纫。
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學習時感覺越困難,學習效果越好。這貌似是一個悲觀的結論蛀骇,然而學習的樂趣卻在這不斷克服的挑戰(zhàn)后的滿足感——現(xiàn)在我僅僅是從意識層面告知自己要去學習厌秒,我希望我有一天能夠熱愛學習本身。
耗費心血的學習才是深層次的擅憔,效果也更持久鸵闪。不花力氣的學習就像在沙子上寫字,今天寫上暑诸,明天字就消失了蚌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