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家附近有兩個賣菜的攤主,一個很“聰明”雇毫,一個很“笨”。
那個“聰明”的除了會吆喝踩蔚,還特別懂得隨行就市棚放。譬如前一天北京電視臺《養(yǎng)生堂》欄目里專家說吃蒜對身體好,第二天他的蒜就一定會漲價馅闽。更絕的是飘蚯,假如他看到一個生面孔去買菜馍迄,正常2塊錢的價格能說成是3塊。
可是附近常住的百姓卻都喜歡去那個“笨”的那買菜局骤。久而久之攀圈,去“聰明”那家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臨時路過的人了。
買的不如賣的精峦甩∽咐矗可是做生意有時候太“聰明”了,在買家眼里就會約等于奸商凯傲。
當然犬辰,買家亦不全是乖乖的小羊羔。
有一次我去飯店吃飯冰单,那家的規(guī)矩是第一份小菜免費幌缝,再要就收費。
于是我看到鄰桌的客人吃完了第一份之后诫欠,悄悄地把空菜碟放到了隔壁剛吃完飯涵卵,但是服務員還沒來得及收拾的桌上。接著換了一個服務員呕诉,又要了一份免費的小菜缘厢。
最后我們吃完離開的時候,看到那桌的客人因為結(jié)賬和服務員在吵架甩挫。
我不知道是不是后來服務員發(fā)現(xiàn)了小菜的問題,但是我覺得如此“聰明”到占便宜沒夠的客人椿每,早晚會遇上對手伊者。
有多少奸商就有多少滑頭的顧客。自恃聰明還沾沾自喜的人在哪的概率都一樣间护。
可是亦渗,這樣“聰明”的人,往往結(jié)果并不十分風光汁尺。
在我看來法精,《紅樓夢》里最悲劇的人物是王熙鳳。她為了操持一個大家族痴突,把“聰明”發(fā)揮到了極致搂蜓;為了討好賈母,更是費勁了心思辽装。
可是就連小廝都看出了她“明是一盆火帮碰,暗是一把刀”。于是人們要么對她敬而遠之拾积,要么和她逢場作戲殉挽。
王熙鳳在人前的每一寸風光都凸顯了最后結(jié)局的凄慘丰涉,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斯碌。
2
上學的時候一死,有一次我想和同學出去玩。因為怕媽媽不允許傻唾,于是我靈機一動投慈,說是和同學去書店買書。
后來玩得太高興了策吠,緊趕慢趕到了家逛裤。一進門,媽媽看我兩手空空猴抹,隨口問了句带族,“你買的書呢?”我當時心里就咯噔一聲蟀给,愣了一下神蝙砌,然后又靈光乍現(xiàn)地說道:“回來的路上放學校了“侠恚”
為了證實我所言不虛择克,第二天我又和同學趁著午休時間跑去書店買了本書,當晚帶回家前普。
媽媽看到了我的書肚邢,只說了一句:“你們學校周末還開門吶”。我當時的臉燙得自己都能感覺到熱氣蹭蹭冒拭卿。
我知道媽媽識破了我的“聰明”骡湖,只是沒有直接拆穿。我雖然面上糊弄了過去峻厚,可是心里著實難受了很久响蕴。糾結(jié)了好幾天之后,我還是告訴了媽媽撒謊的實情惠桃。
原來撒謊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簡單和容易浦夷。最初那個謊言的背后,常常跟著很多個延伸而出的謊言和代價辜王。
就算是沒被識破劈狐,往往也會做賊心虛。撒謊的人總是千萬百計地琢磨出所有的細節(jié)誓禁,以備可能的問查懈息。
其實撒謊很多時候不過是為了能盡快達到目的而選擇的省事兒做法,可是最后卻經(jīng)常會演變成一個費事兒的負擔摹恰。
所有的謊言都源于撒謊者的“聰明”辫继。但是和費盡心思地自圓其說怒见,提心吊膽地擔驚受怕相比,這樣的“聰明”卻遠不如坦誠來得踏實和輕松姑宽。
3
這是一個“聰明”人太多的時代遣耍,人人都不在意公開的規(guī)則,都堅信一定有捷徑炮车,都想要秘訣舵变。
可是真相有時候卻是:捷徑走的人太多反而容易堵成是繞遠。
我剛來簡書不久時瘦穆,看過一篇經(jīng)驗文字纪隙。此文因為其作者20天就完成簽約,所以被一眾小白奉為圣經(jīng)扛或。人人都想看他如此神速的訣竅绵咱,我也一樣。
可是我看完了熙兔,卻注意到了一個細節(jié)悲伶,就是作者在文章中強調(diào)20天是指投稿20天。
他其實是想強調(diào)自己在這20天之前是有積淀的住涉,無論是素材還是文筆麸锉。或許他原始積累的時間甚至要超過20周舆声,只是在這20天之內(nèi)做了集中的成果展示而已花沉。
當然他說的要分析簡書讀者的閱讀喜好、抓熱點等技巧都會錦上添花媳握,可是這些統(tǒng)統(tǒng)都建立在有原始積累的基礎上主穗。不然,就算你再會分析喜好毙芜,再會抓熱點,你寫不出來一樣白搭争拐。
文章永遠內(nèi)容為王腋粥,那些最終有所收獲的人不厭其煩地一遍遍重復“多讀多寫才是正道”。只可惜架曹,太多“聰明”的人還是沒完沒了地繼續(xù)打探捷徑隘冲,然后爭先恐后去照搬那些被稱作是秘訣的技巧了。
很多時候绑雄,真正的秘訣往往都很“笨”展辞,不過勤能補拙而已。
4
當面對孩子的失敗或過錯時万牺,常常能聽到家長這樣來解釋:我家孩子“聰明”是“聰明”罗珍,就是不肯用功/有點懶/太愛玩/XXX了洽腺。
這樣的解釋其實在傳遞一個錯誤的信號,即“聰明”可以成為不努力或者偷懶的借口覆旱。
然而現(xiàn)實的真相卻是:假如沒有坦誠蘸朋、踏實和努力,“聰明”一無是處扣唱!
有太多原本很“聰明”的孩子長成了碌碌無為的平庸之人藕坯,而那些不如他們“聰明”,卻勤奮努力的小伙伴們一個個出挑成了才噪沙。
于是從小聽慣了家長說自己“聰明”授帕,就是不肯用功的他們妻顶,像模像樣地繼續(xù)解釋著:XX其實小時候不如我“聰明”,就是比我用功。
是拔豚帧!
可是他們并沒弄清楚一件事腻扇,自己的“聰明”是別人的勤奮可以彌補的睛廊;但別人的勤奮,你的“聰明”永遠也補不上旭咽!
大學里有一位大牛教授贞奋,上課時常拿自己舉例。說小時候自己很笨穷绵,因為不如別人聰明轿塔,所以從小就特別刻苦努力地讀書,于是笨鳥先飛的他16歲就上了大學仲墨。
他不僅說自己笨勾缭,還說他的兒子很笨。
他的兒子在學校的足球隊踢球目养,因為協(xié)調(diào)性不好俩由,奔跑能力又差,所以在球隊里總是存在感不太強癌蚁。
于是他教育兒子說幻梯,你就專注地練射門,比賽的時候不用全場跑努释,你就守在對方的門前碘梢,接到隊友的傳球就射門。后來他兒子苦練射門的腳法伐蒂,屢次在比賽中進球煞躬,也因此成為了球隊的小英雄。
人一旦太“聰明”,就常常愛放著正道不走恩沛,總想能討個巧兒在扰,不是想偷懶就是想省事兒。
可是你省下的那部分常常會給你最終的成果也打個同等比例的折扣复唤,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健田,大概就這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