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金庸小說之前,最先接觸的是金庸小說電視劇。
那是1997年暑假,我和哥哥姐姐每天晚上去三叔家看《天龍八部》,去時夜影朦朧蔗怠,歸來月色已深墩弯,我和哥哥走在光展展的路上,聽夏蟲唧唧寞射,聞草香陣陣渔工,只覺“天地廣闊,一腔熱血澎湃開來”桥温,恨不得立時遁入那“又奇又險的江湖中去”引矩。
后來夜色漸漸涼了,秋意襲來侵浸,先是哥哥開學離家旺韭,繼而姐姐也去了學校,去看《天龍八部》的路上只剩我一人掏觉,月光下我的影子又瘦又小区端,陣陣難過襲來,即使有歡樂的虛竹澳腹,也沖淡不了彼時對哥姐的思念织盼。
同時熱播的還有古天樂李若彤版的《神雕俠侶》,那時家中沒有電視酱塔,都是去鄰居家斷斷續(xù)續(xù)看幾集沥邻,印象最深的有歐陽鋒傳授楊過蛤蟆功、楊過遇李莫愁和小龍女被尹志平玷污三個情節(jié)羊娃,他(她)們后來的命運和結(jié)局是我在上大學以后才明白的唐全,中間隔了十年,十年中蕊玷,他(她)們的命運時時在我心中畫出問號邮利,但我一直沒有機會去尋找答案。
第一次讀金庸小說垃帅,是在2001年秋延届,我讀初三,一本名叫《赤發(fā)小羅漢》的小說在班中悄悄流傳挺智,我用另一本武俠小說《邪劍狂刀》好不容易換了這本書祷愉,一讀之下窗宦,好生奇怪:從頭到尾赦颇,根本沒有赤發(fā)小羅漢的影子,倒是有個叫石破天的傻乎乎少年和一個可愛的女孩丁珰令人難忘赴涵。
這本書自然是金庸的《俠客行》媒怯,不知為何,竟冠以《赤發(fā)小羅漢》之名髓窜,可見當時金庸小說盜版之盛之夸張扇苞。
可我能在少年時讀到金庸小說欺殿,還是拜了盜版的福。
2002年冬鳖敷,高一寒假脖苏,上大學的哥哥帶回家四本武俠小說,分別是:《射雕英雄傳》定踱、《倚天屠龍記》棍潘、《天龍八部》和《九陰九陽》。
四本武俠小說崖媚,前三本均為“金庸作”亦歉,最后一本則為“金庸新作”,“金庸”和“新作”之間空了好長一段空格畅哑,當時不明白其中區(qū)別肴楷,以為也是金庸作品,一部部讀下去荠呐,只覺一個漫天花雨般的世界緩緩向自己打開赛蔫。
《射雕》猶如春天清晨漫步在森林邊緣的小鹿,清新活潑直秆,充滿青春氣息濒募;
《倚天》正如寒冬里的艷陽天,雖然不時有冷風吹來圾结,但天地溫暖瑰剃,春意若隱若現(xiàn),朦朧曖昧間只覺有若干桃花開在眼前筝野;
《天龍》則畫風多變:讀段譽則茶花滿路晌姚,滿紙生香,嘴邊不由浮出微笑歇竟;讀蕭峰則鮮花怒放挥唠,樹木蔥蘢,恨不得桌邊有烈酒一壺焕议,兄弟若干宝磨;讀虛竹則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盅安,耳畔嬌啼之聲不絕于耳唤锉,更不時有鐘鼓聲隱隱傳來,只覺又滑稽别瞭,又好笑窿祥,忍不住要捧腹大笑;
讀到《九陰九陽》蝙寨,則畫風陡變晒衩,“難除大理風流根”嗤瞎、“龍虎交合融陰陽”一章章?lián)鋪恚舳旱谜登啻喊l(fā)育期的少年坐立不安蠢蠢欲動听系,平靜之后贝奇,掩卷沉思,覺此書和前三本路子完全不同靠胜,多年后才知本書作者并非金庸弃秆,而是“金庸新”。
我把《倚天屠龍記》帶到學校髓帽,和同學一起看菠赚,之前熱播蘇有朋賈靜雯版的《倚天屠龍記》,每個周日下午看三到四集郑藏,電視劇和小說看的多了衡查,漸漸覺得自己和身邊的人融入到小說中,成為書中角色必盖,或者說書中角色走了出來拌牲,走到我們身上。
面容清秀性情溫和的同學甲為“紫衫龍王”歌粥;
意氣深重氣質(zhì)威猛的同學乙為“白眉鷹王”塌忽;
頭發(fā)微黃文理全才的同學丙為“金毛獅王”;
至于本人失驶,當時自負輕功無雙(耐跑步)土居,更崇羨韋蝠王來去如煙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飄逸之氣,遂自封為“青翼蝠王”嬉探。
后來我遇到一位名中含“敏”的女生擦耀,在多情多夢的年齡里,遇到相談甚歡的異性涩堤,總是忍不住把最好的想象給她眷蜓。
我那時——直到現(xiàn)在,最喜歡的女性是趙敏胎围。當時寫信寫到濃處吁系,直呼她為“敏敏”,一腔情思白魂,化作一封一封書信送了過去汽纤,可惜她回信時,總是客客氣氣地稱呼我的名字碧聪,多年后回憶起來冒版,仍覺風光旖旎柔情無限液茎。
大規(guī)模讀金庸小說逞姿,是在2006年上大學之后辞嗡。
可當時“偌大的大學圖書館,竟找不到一套完整的金庸作品集滞造!”我讀的金庸小說续室,全部是從學校旁邊的一家小書店租來的。
四年來金庸小說多的讀到三遍谒养,如《碧血劍》挺狰、《笑傲江湖》等,少的讀了一遍买窟,如《鹿鼎記》丰泊、《俠客行》等,多數(shù)讀了兩遍始绍,真是廢寢忘食瞳购,如饑似渴,越讀越覺金庸小說氣象萬千亏推,越讀越覺金庸其才如海学赛,越讀越覺讀金庸小說的人可愛有趣。
讀完《神雕俠侶》吞杭,正是深秋之夜盏浇,當時翻到最后一頁,看到“其時明月在天芽狗,清風吹葉绢掰,樹巔烏鴉啊啊而鳴,郭襄再也忍耐不住童擎,淚珠奪眶而出曼月。正是:‘秋風清,秋月明柔昼;落葉聚還散哑芹,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捕透,此生此夜難為情聪姿。’”一種巨大的凄涼感襲來乙嘀,淚珠忍不住奪眶而出末购;
讀《笑傲江湖》,對獨孤九劍之“無招勝有招”大為驚嘆虎谢,當時正讀《道德經(jīng)》盟榴,相互印證,頗有心得婴噩,將此心得隨即運用到打籃球上擎场,命中率大為提高羽德,而且投籃姿勢飄逸瀟灑,此即得益于此書迅办;
讀《白馬嘯西風》時宅静,我坐在窗前,看著遠山站欺,遠山夕陽透過木葉姨夹,落在最后一頁書上,那書上留著深深的嘆息:
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矾策,深深愛上了別人磷账,那又有什么辦法?
讀《鹿鼎記》時贾虽,身邊有位頗似韋小寶的大學同學够颠,詼諧機智,言談風趣榄鉴,我們一起散步履磨,一起吃飯,一起看書庆尘,這本書結(jié)尾時剃诅,韋小寶和七個老婆歡樂歸去,這位同學也談起了戀愛驶忌,熱鬧戛然而止矛辕,很快樂的一本書,竟看出些寂痛來付魔。
大學雖然讀了不少聊品,但金庸作品一本沒買,買金庸小說几苍,是在大學畢業(yè)尤其是2012年以后翻屈。
收藏一套完整的三聯(lián)正版金庸小說一直是我夢寐以求的事情,大學畢業(yè)以后妻坝,我在舊書店淘伸眶,在網(wǎng)上買,漸積漸多刽宪,現(xiàn)除《碧血劍》下部厘贼、《笑傲江湖》三四部和《連城訣》四本外,其余作品均已收齊圣拄。
三聯(lián)版本是金庸作品在大陸最全的版本嘴秸,不是最早的版本,也未必是最好的版本,但自有一種情結(jié)在其中岳掐,可能是少年的夢想凭疮,中年的缺憾,老年的安慰岩四,收藏這套書,有很復雜深厚的感情在里面哥攘。
在淘金庸作品的過程中剖煌,也發(fā)現(xiàn)了不少其他版本,一般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盜版書(是指未得金庸授權(quán)的版本逝淹,但版本本身裝幀印刷等均為現(xiàn)在正版所不及)耕姊,比如寶文堂書店的《倚天屠龍記》、吉林文藝出版社的《射雕英雄傳》栅葡,時代文藝出版社的《神雕俠侶》茉兰、安徽文藝出版社的《天龍八部》、海峽文藝出版社的《連城訣》欣簇、鷺江出版社的《碧血劍》等规脸。尤其是寶文堂書店的版本,淡雅古樸熊咽,紙頁淺黃莫鸭,確是值得收藏,可惜寶文堂只出了三套金庸作品横殴,倘若能完全出齊被因,絕對是收藏的上好版本。
2018年9月衫仑,趁當當網(wǎng)半價活動梨与,我以484元的價格買了一套廣州出版社朗聲舊版金庸作品集,總算是圓了收藏一套金庸全集的愿望文狱。
遺憾的是粥鞋,朗聲舊版閱讀猶可,收藏卻是下下之選:封面平滑缺乏質(zhì)感瞄崇,紙頁蒼白無力陷虎,既無寶文堂書店的古樸典雅,也沒有三聯(lián)版本的古典韻味杠袱,只能說是套讀物尚猿,沒有深層次的文化意蘊和情感意境在里面。所以如果條件許可楣富,收藏首選還是港臺版凿掂,其次是三聯(lián)版,至于寶文堂書店版本,是永遠不可能收藏到完整版了庄萎。
近年來踪少,金庸小說讀了又讀,漸漸生出研究金庸小說的念頭來糠涛。
說研究金庸小說未免大言不慚援奢,實際上,金庸小說內(nèi)容太過豐富忍捡,人物太過復雜集漾,情感太過多變,任何人都可以在金庸小說的任何角落里找到只屬于自己的解讀砸脊,說是研究具篇,其實只是一種私人解讀。
這也正是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魅力凌埂,她沒有答案驱显,但答案無處不在。她的人物虛化瞳抓,但這個人卻在人海之間忽隱忽現(xiàn)埃疫,我們讀著,讀著孩哑,就讀到了自己熔恢,“可那都是過去的事了”,想到這兒臭笆,眼淚就忍不住流了下來叙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