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潛意識汰规,解密你不知道的人生------曾奇峰
孩子的那些所謂的“毛病”
一個人的性格,受遺傳和早年經(jīng)歷兩個方面的影響物邑。遺傳那個部分溜哮,不可改變滔金、也不必改變,要像尊重指紋的特征性一樣茬射,尊重每個人的天然個性特征鹦蠕,受經(jīng)歷影響的那個部分,如果沒有明顯地壓抑這個人的各種功能在抛、沒有明顯地壓抑這個人的各種功能钟病、沒有太大影響到他的成就和幸福,也是需要尊重的刚梭。
我們現(xiàn)在要談到的是肠阱,那些與先天無關(guān)、而跟父母和孩子的關(guān)系有關(guān)的孩子們的所謂的“毛病”朴读。
一屹徘、磨蹭
可能有以下原因:
1、你(父母或者父母中某一方)自己有磨蹭的習(xí)慣衅金,你把它投射給孩子噪伊,孩子代表你磨蹭,然后你指責(zé)他氮唯;
2鉴吹、你代表孩子對他磨蹭的后果負責(zé),比如磨蹭后可能上學(xué)遲到惩琉、趕火車誤點豆励、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受老師批評等等。你對他的磨蹭后果負責(zé)瞒渠,使他喪失了對自己的行為的整體感(意思是他不知道有什么后果良蒸,因為他從來也沒有面對過這樣的后果),同時也使他覺得事情不是自己的事情伍玖,就變得更加磨蹭嫩痰。
解決辦法是:讓他直接面對自己行為的后果,使他自己對磨蹭的后果負責(zé)窍箍。
需要說明一下:對一個人的習(xí)慣或者人格層面的東西始赎,心理學(xué)上并沒有可以制造立竿見影的效果的招數(shù)。當(dāng)我們太希望別人改變的時候仔燕,我們也許正在犯這樣一個“錯誤”就是攻擊別人的獨立人格。
從另一個角度說:一個人太容易被別人改變了魔招,還有比這個“毛病”更大的“毛病”嗎晰搀?
3、孩子知道他一磨蹭办斑,你就會著急外恕,他逐漸對用磨蹭調(diào)動你“上癮”
4杆逗、也許他只是一點點磨蹭,你的指責(zé)放大了或者固化了他的磨蹭鳞疲。改變這個習(xí)慣罪郊,會讓他覺得羞恥。試著想想:在他人的指責(zé)下你自己改變某種習(xí)慣尚洽,是不是很有羞恥感呢悔橄?如果一被指責(zé)就可以改變“壞”習(xí)慣,那可能滿街都是完美之人腺毫。
二癣疟、沉溺電子游戲
一個人為什么喜歡玩電子游戲?因為想通過操控來獲得快樂和成就感潮酒。這是人之常情睛挚。問題是:沉溺游戲的孩子那些多于人之常情的需要是怎么來的?可能的原因是:
1急黎、孩子被“逼進”了游戲的世界扎狱,因為現(xiàn)實世界他無法操控,也無法獲得快樂和成就感勃教。在現(xiàn)實世界里淤击,他只是一個空有軀殼的傀儡;而在游戲世界里荣回,他是自己和世界的主人遭贸。
2、游戲成了孩子跟父母權(quán)力斗爭的工具:父母管得越多心软,孩子反抗就越多壕吹。我們大約量化一下這個事情:本來孩子也許玩半個小時就玩膩了,就可能干點別的事情删铃,但是父母的控制讓他很不舒服耳贬,就要通過再玩半個小時游戲來緩解自己的不舒服。
3猎唁、禁忌制造誘惑咒劲,對游戲的禁忌增加了游戲的誘惑力。
4诫隅、人人都有受虐的傾向旨涝,孩子玩游戲遭到的“懲罰”,會激活他的受虐需要鸟款;并且矢沿,隨著懲罰的升級,他的受虐癮也會升級豁生。
三兔毒、注意力不集中
可能的原因是:
1漫贞、孩子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的時候,你覺得自己被拋棄了育叁。所以你有意無意的破壞了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迅脐。換句話說,相對于孩子要注意的事情豪嗽,你是一個更大更重要的存在谴蔑,所以他只注意你去了。有一次一位媽媽問:“我上初中的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昵骤,我能夠為他做什么树碱,使他注意力能夠集中呢?”我想了一下問她:“你如果想集中注意力变秦,你覺得別人能夠為你做什么呢成榜?”她回答說:“別人什么也不要做,讓我一個人呆著就可以了蹦玫∈昊椋”我又問,“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你在干什么呢樱溉?”她說:“我在他旁邊挣输,要他不要亂想亂動,要集中注意力在學(xué)習(xí)上福贞×媒溃”
2、孩子其實是可以同時注意很多事情的能力挖帘,被誤認為是注意力分散完丽。比如有很多孩子就是能夠做作業(yè)聽歌兩不誤,但這被認為學(xué)習(xí)態(tài)度不嚴(yán)肅拇舀。有個孩子曾經(jīng)問父母:你們不讓我學(xué)習(xí)時聽音樂對吧逻族?父母說是的。孩子接著問:那我聽歌時學(xué)習(xí)骄崩,可不可以呢聘鳞?父母想都不想就說:當(dāng)然可以。
其實我們經(jīng)骋鳎可以專注的做幾件事情:比如一邊抽煙一邊寫文章抠璃,一邊開車一邊聽廣播。經(jīng)驗告訴我們:同時做幾件事情注意力也許更加集中脱惰,那種全身心投入的集中搏嗡,所以孩子不是注意力不集中,只是沒有按照父母希望的那種方式集中注意力枪芒。
3彻况、注意力集中就幾乎能夠做好任何事情,但這種成功也會讓父母有被拋棄感:覺得自己沒用了舅踪,孩子要去遠方尋找更大的成功了纽甘。
四、挑食
孩子們說過一句好玩的話:為什么大人們不挑食抽碌?---因為他們做的都是他們自己喜歡吃的悍赢,這個是玩笑,不必當(dāng)真货徙,
孩子挑食可能是因為:
1左权、被暗示出來的。我見過好多次這樣的情形:一個外面的阿姨或者叔叔對孩子說痴颊,你吃的這個雞肉吧赏迟,在孩子自己還沒反應(yīng),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中某一個人就代替孩子說蠢棱,他不吃這個锌杀。估計原因是孩子曾經(jīng)某一次或兩次拒絕吃雞肉,這就被誤解成永遠不吃雞肉泻仙。這個誤解一旦固化糕再,孩子要想吃雞肉都會覺得會“對不起”家人對自己的判定。
這要總結(jié)成一個原則:永遠不要僵化地評論孩子玉转,或者把孩子評論得僵化了突想。比如不要說:我孩子不愛說話、不愛運動究抓、只喜歡看書猾担、不喜歡吃青菜,等等漩蟆。
2垒探、也是權(quán)力斗爭的結(jié)果:你要我吃我偏不吃,你不要我吃我偏要吃怠李。有些家庭中圾叼,吃的問題已經(jīng)嚴(yán)重到不只是挑食的問題,而是吃不吃的問題:孩子完全不好好吃飯捺癞,吃飯的時候家里就彌散著恐怖氣氛夷蚊,孩子的純生理需要,硬是被弄成家庭戰(zhàn)爭的導(dǎo)火索髓介。
3惕鼓、父母“需要”孩子挑食這個問題,來滿足攻擊孩子的需要唐础。因為:父母自己小時候就是這樣被攻擊的箱歧;或者餐桌上融洽的氣氛矾飞,會讓父母覺得“福兮禍所依”,不如干脆人為制造點“禍”呀邢,免得莫名其妙的禍從天降洒沦。
以上內(nèi)容出自曾奇峰老師的《深入潛意識,解密你不知道的人生》价淌,僅作為學(xué)習(xí)探討使用申眼,不得用于商業(yè)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