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個勵志故事,這是一起神秘的死亡事件裂七。
一位在南非家喻戶曉的美國天皇巨星皆看,卻慘死的舞臺之上。一種最靠譜的說法是他在舞臺上將自己活活燒死背零。當然腰吟,除此之外還有開槍自殺說,槍戰(zhàn)說等等徙瓶∶停總之一句話,這位名叫羅德里格斯的美國歌手已經在上世紀70年代死于非命侦镇。
可是有人就是不愿意接受偶像已經逝去的現實灵疮。
南非的兩位歌迷決心要查清羅德里格斯的真正死因壳繁。真是人就怕犯二震捣,人二起來連驢都擋不住。他們一路追查闹炉,終于發(fā)掘出羅德里格斯動人的故事蒿赢。而這個故事被拍成了《尋找小糖人》(Searching for Sugar Man,導演馬利克·本德讓勞爾渣触,2012年出品)羡棵,于2013年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長紀錄片獎。
未走紅先過氣
一家美國的唱片公司經理人嗅钻,在底特律頹廢的酒吧里皂冰,意外發(fā)現了一位將自己隱藏燈光陰影里的歌手。這位歌手名叫羅德里格斯养篓,他充滿著幾許唏噓和憂傷的歌曲打動了經理人秃流。經理人為竟然意外找到一位曠世音樂天才而驚喜不已。
簽約柳弄、創(chuàng)作舶胀、錄音、制片、宣傳……公司全力為羅德里格斯打造著成名之路峻贮。然而,這位天才歌手有個缺陷应闯,羅德里格斯長相一般纤控,喜歡戴墨鏡,不喜歡和歌迷互動碉纺,只喜歡低頭靜靜地唱著歌船万。這樣的風格顯然和70年代的美國歌壇不對調。
上世紀70年代骨田,美國進入經濟的滯脹期耿导,各種社會矛盾交織沖突,又因為越戰(zhàn)爆發(fā)了環(huán)保态贤、新女權主義舱呻、反戰(zhàn)游行,伴隨著這些運動的興起是性解放的到來悠汽,酗酒箱吕、毒品、性和搖滾成為年輕人生活的常態(tài)柿冲。歌壇是搖滾盛行茬高、嘶吼成風。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假抄,一個唱著抒情民謠歌曲怎栽,想和觀眾講講故事的害羞墨裔男子,根本沒有紅起來的理由宿饱。公司好容易組織起來的小型現場演唱會熏瞄,沒能給羅德里格斯帶來人氣,反而迎來一片片噓聲刑棵。
最終巴刻,羅德里格斯出的兩張唱片只賣出去6張。羅德里格斯還沒有嘗到走紅的滋味蛉签,就已經成了一名過氣歌手胡陪。
最后正如羅德里格斯歌里唱的一樣“我丟了工作,在圣誕節(jié)前的兩個星期碍舍∧”,唱片公司在圣誕節(jié)前解除了他的合約片橡。
當時的羅德里格斯曾經期望通過自己所熱愛的歌唱來走出這座城市妈经,然而他的愿望卻就此落空。他只能同那兩張無人問津的專輯一起隱沒在底特律沒落的夜色之中——正如他被神秘發(fā)掘時一樣。
墻內花墻外香
在距離美國數萬公里之外的南非首都開普敦吹泡,一位美國女孩偶然帶來了一張唱片骤星,這張唱片依靠口碑在朋友圈里流傳開來。
因為涉及性爆哑、毒品等敏感話題洞难,這張唱片最終被南非當局劃入了禁播之列〗页或許正是禁播队贱,為這張唱片做了一次巨大的廣告,它迅速在南非流行起來潭袱。
唱片里所描述的故事意外和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碰撞柱嫌、切合,讓它成為了南非反對種族歧視運動最著名的戰(zhàn)歌之一屯换。
據不完全統計编丘,羅德里格斯發(fā)行的兩張專輯《Cold Fact》與《Coming FromReality》在南非的銷量超過了50萬。羅德里格斯在南非成為了像滾石樂隊一樣家喻戶曉的名星彤悔。
可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歌手瘪吏,卻從來沒有人見過他,歌迷們所知道的僅有兩張唱片和幾張羅德里格斯戴著墨鏡的照片蜗巧。當然掌眠,還有他各種神秘死亡的傳說。
羅德里格斯似乎像貓王一樣幕屹,因為離奇死亡愈加成為了永恒的經典蓝丙。
然而,他真得死了嗎望拖?
巨星級搬磚工
60年代末渺尘,底特律經歷了”第十二街騷亂“,導致大批白人大量逃離说敏,黑人居民在底特律市民中比重迅速上升鸥跟。再加上70年代,石油危機重創(chuàng)美國汽車工業(yè)盔沫,日本医咨、歐洲等汽車制造商也對美國傳統三大汽車公司造成了威脅。失業(yè)人口增多架诞、毒品流入拟淮,使得底特律變成了一座暴力之城。
就在這座似乎被上帝遺忘了的城市里谴忧,有一位紳士般的搬磚工很泊。穿著燕尾服正裝和工友們一起出工角虫,拆房子、修房子委造、安水管戳鹅、裝窗戶,不論活有多臟昏兆,活有多累粉楚,他總是積極樂觀地面對著貧困的生活。
這位搬磚工不是別人亮垫,正是在南非大紅大紫的羅德里格斯。
能夠寫一流的歌曲,能夠唱一流的民謠携狭,沒有走紅卻被時光遺忘在底特律的破敗中继蜡,換成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給自己找一千種沉淪的借口。但是逛腿,面對上天的不公稀并,羅德里格斯沒有選擇自暴自棄,反而勇敢的面對艱難的生活单默,承擔起了一個男人的責任碘举。
他回到了居住的地方,在建筑工地打工搁廓,搬磚是主業(yè)引颈,拆房、修房頂境蜕、修管線也在業(yè)務范圍蝙场。無論何時,他總是穿著體面的衣服做著任何一種骯臟的工作粱年。
金子總會發(fā)光
1998年售滤,羅德里格斯終于被南非那兩位倔強的樂迷找到。當他們對羅德里格斯說起他在南非有多紅時台诗,羅德里格斯以為這僅僅是一個笑話完箩。
直到羅德里格斯受邀到南非開演唱會拉队,從下飛機開始迎接的人群嗜憔,到萬人齊唱歌曲的體育場,才讓他明白這并不是一場夢境氏仗,而是觸手可及的現實吉捶。
羅德里格斯在南非開了40多場演唱會夺鲜,場場爆滿,無論是中年人呐舔、青年人還是小孩币励,都紛紛進入現場,同羅德里格斯一起唱著一首首經典的歌曲珊拼,一度創(chuàng)造了萬人空巷的場面食呻。
按理說,搬磚工已經換回了天皇巨星的身份澎现,羅德里格斯應該像杰克遜一樣買個莊園過著巨星應有的生活仅胞。然而,羅德里格斯的選擇再一次讓人刮目相看剑辫。
他回美國后,把演唱會賺的錢分給了朋友和家人妹蔽,自己只留了很少的一部份椎眯。然后,他重新回到了建筑工地胳岂,除了偶爾和工友說說南非的事情之外编整,仍然當著搬磚工。
這一搬又是4年乳丰。
直到2012年掌测,《尋找小糖人》獲得奧斯卡最佳長紀錄片獎,才讓已到暮年的他得以被美國和全世界重新認識产园。目前戏阅,他再度簽約芹壕,正在籌備相關的唱片脖咐。
看完紀錄片瓜浸,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一方面為這位歌壇才子最終洗去蒙塵得以被世人肯定而欣喜秋冰,另一方面更為羅德里格斯從神壇到谷底的從容面對而敬佩不已仲义。
或許很多人能夠做到在落魄時,像羅德里格斯一樣不放棄生活剑勾,勇敢的面對現實埃撵,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但我相信虽另,多數人都無法做到在成名后暂刘,能夠將高高在上的巨星和低到塵埃里的搬磚工身份進行剝離,不讓自己在夢想和現實之間迷路捂刺。
由此說來谣拣,羅德里格斯真正詮釋了天下大同:工作沒有貴賤之分募寨,人也沒有等級之別。所以森缠,無論你是誰拔鹰,無論你在做著怎樣的工作,只要勇敢的面對現實贵涵,努力的追尋著自己的夢想列肢,你——就是這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滿10分推薦本片宾茂。它一定能夠讓你在看足一個好故事之余瓷马,收獲那份身處逆境依然積極面對生活的動力。
PS:文末致敬
導演馬利克·本德讓勞爾從2008年開始拍攝本片跨晴,在拍攝和制作《尋找小糖人》的過程中欧聘,經費奇缺,為了完成影片坟奥,他最終不得不使用手機來進行拍攝,甚至使用手機軟件來制作影片最后10%的內容拇厢。經過4年的艱難困苦之后爱谁,他終于完成了這部紀錄片。相信2013年美國奧斯卡最佳長紀錄片獎的小金人給了他很大的安慰孝偎。
雖然羅德里格斯的故事和精神激勵了許多人访敌,但依然無法讓馬利克·本德讓勞爾的抑郁癥得到緩解,他于2014年5月13日衣盾,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自殺身亡寺旺,時年36歲。在此势决,特別向這位偉大的導演致敬阻塑。
(全文完,謝謝你的閱讀9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