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常會有這樣的人:
一群人聚在一起閑聊時右蒲,TA們不怎么說話,看起來有點冷漠陷嘴。
有集體活動叫TA們參加時,TA們也不怎么參加邑退。
TA們總是很宅竹宋,而且經常一個人待著蜈七。
人們喜歡用“孤僻”莫矗、“不合群”、“高冷”三娩、“傲慢”來形容TA們妹懒。
TA們就是內向者,一個經常被誤解的群體 眨唬。
內向者和外向者的區(qū)別
簡單來說內向者通過獨處獲得能量匾竿,外向者通過社交獲得能量。
內向者的能量來源于內心世界搂橙,他們往往被內心世界的想法和感受所吸引,喜歡安靜和獨處苔巨。
社交對內向者是一件耗能的事情废离,在社交環(huán)境中遇到大量陌生刺激的事物會加速他們的能量消耗,如果長時間處于社交狀態(tài)悼尾,他們會有“身體被掏空”的感覺肖方,所以他們需要創(chuàng)造獨處的時間來讓自己恢復精力。
而外向者的能量來源于外部世界俯画,他們被各種社交活動和形形色色的人所吸引,喜歡社交和群聚泡仗。
不同的人和事物會讓外向者感到興奮,這是他們的精力來源娩怎。如果一直處于獨處的狀態(tài),外向者們就會感到孤單和不安爬泥。
人們對內向者的誤解
有的人認為內向者很孤僻急灭,不愛說話,甚至不會社交葬馋,這些都是對內向者的誤解肾扰。
內向者們不是不愛說話,而是不善于應付社交中的表面寒暄窗悯,他們認為寒暄是一種表面的談話形式,這種形式阻礙了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偷拔,他們更喜歡深度的溝通和對話。
就拿我自己來舉例欺旧,我就是一個典型的內向者蛤签,日常說話比較少,不是熟人幾乎很難開口說話称龙,而如果是熟人朋友,聊到某些有深度的話題鲫尊,我會格外興奮沦偎,因為這種交流能引發(fā)思考竞帽,而不是單純的閑聊和八卦鸿捧。
內向者們也不是孤僻疙渣,在交友上,內向者希望與人建立深度的關系泼菌,而不是泛泛地“認識”啦租。雖然他們朋友不多,但朋友關系質量高焊刹。
周六周日的時候,他們就喜歡宅在家刷劇虐块、看書或者做手工等等嘉蕾,這種獨處的方式會讓他們感到更舒服。
內向者的優(yōu)勢
有的人會為自己性格內向而苦惱儡率,覺得自己不受歡迎以清,覺得內向不好,希望自己能變的像外向者一樣能社交能健談箕肃。這是內向者自己對自己的誤解今魔,性格并沒有好壞之分勺像,只是在面對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人時错森,會有一定的優(yōu)勢和劣勢。
比如銷售殃姓、公關類工作就很適合外向者來做袁波,因為要不斷的和人接觸交談蜗侈,內向者做這種工作就十分乏力。而設計踏幻、產品類工作,就很適合內向者們夭苗,因為這類工作需要靜下心來仔細研究,外向者們連板凳都坐不熱题造。
再比如內向者的內心世界充滿奇思妙想,他們情感體驗細膩界赔,善于捕捉豐富的細節(jié);對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更敏感仔蝌,對外界的觀察更細致荒吏,這也為他們帶了很好的創(chuàng)造力。
騰訊公司內的兩位大佬馬化騰和張小龍就是兩個典型的內向者绰更,一個QQ之父,一個微信之父特恬,締造了互聯(lián)網(wǎng)界的神話。
馬化騰曾在演講中說:“20歲的時候我是一個非常內向的程序員癌刽,我不喜歡官人,不喜歡接受采訪尝丐,不喜歡與人打交道,獨自坐在電腦旁是我最舒服的時候远荠∈ⅲ”
而張小龍更是被外界認為沉默到像迷一樣的男人档址,他在飯否(一個迷你博客)上的獨白則是:這么多年了邻梆,我還在做通訊工具。這讓我相信一個宿命确虱,每一個不善溝通的孩子都有強大的幫助別人溝通的內在力量。
所以你看內向者不但能勝任領導職位還很有創(chuàng)造力,內向沒什么不好辆童,接納它就行了,沒有必要強行讓自己變得外向故黑。
給內向者的社交建議
然而現(xiàn)在的社會環(huán)境對內向者確實不太友好庭砍,社會環(huán)境主張人外向,如果社交活動過少就會被認為孤僻诗轻,這里給內向者們一點社交建議揭北。
1.?建立起自己的精力回復和消耗節(jié)奏,確保精力處在相對穩(wěn)定水平的基礎搔体。如果精力處在相對穩(wěn)定的水平,那內向者就會有很好的專注力和創(chuàng)造力劝术。
2.?工作之前就和別人打好招呼說自己不想被隨便打擾呆奕,不然很難重新進入工作狀態(tài),工作兩個小時就要休息一下登馒,午休的時候可以嘗試一個人在室外吃飯(就像日劇里那樣)。
3.?在精力好的時候做有挑戰(zhàn)的事情圈纺。
4.?如果社交活動太過消耗精力而第二天又有重要的事,那你就直接拒絕掉蛾娶,如果真的要見面,可以提出自己熟悉蛔琅、安靜的地方比如咖啡店、茶館之類的辜窑。
5.?去社交前準備幾個常用話題寨躁,可以列一份話題清單,里面包括你很擅長的話題职恳,這樣社交見面不至于冷場。
6.?去參加聚會色徘、party時操禀,可以去幫忙做事,洗水果床蜘、泡茶、拿點心邢锯,不獨自玩手機。
7.?聚會到場和結束一定要和你認識的人打招呼尾抑,做好印象管理,而不是灰溜溜的走掉再愈。
8.?最重要的是护戳,學會社交篩選,去之間就考慮這個社交活動是否重要抗悍,社交對象是否重要,是否對長期目標有益缴渊。
推書時刻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錯嗎》
作者:Know Yourself主創(chuàng)們
這是我前年翻閱的一本心理類科普書籍。
書中內容解釋了我們經常遇到的心理困惑蝌借。比如內向指蚁、社交恐懼、完美主義擎鸠、過渡付出等等。
全書分為三章,第一章解釋原生家庭對我們帶來的影響有哪些袜蚕,第二章解釋我們的個性是如何形成的,第三章解釋了戀愛關系中有怎樣的心理機制遣疯≡涓担總的來說都是日常我們碰到的問題,內容專業(yè)但不深奧辨液,一下午就能閱讀完。
如果你對心理學有點興趣順帶想解決自己心理的一點小困惑滔迈,這本書準沒錯了燎悍。
公眾號 : 南風讀書筆記ID : southnote
為你找找值得看的書
一本書解決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