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抱怨現(xiàn)在考試制度不公平每界。拿高考來說捅僵,考同樣的分數(shù),河南考生和北京考生簡直有著天壤之別≌2悖現(xiàn)代如此庙楚,古代中國的情況怎么樣呢?古代中國的科舉考試難度如何趴樱?各個朝代又有哪些奇怪的考試規(guī)定呢馒闷?
先來看看唐朝的情況:
古代科舉考試分鄉(xiāng)試、會試叁征、殿試三級纳账,被錄取后,對應(yīng)身份是舉人捺疼、貢士疏虫、進士。科舉錄取比例比現(xiàn)代高考低很多卧秘,而且不同朝代或同一朝代不同年份都不一樣呢袱。
唐代的錄取比例相對偏低。據(jù)《通典·選舉三》翅敌,唐代“貢士之法羞福,多循隋制。上郡歲三人哼御,中郡二人坯临,下郡一人,有才能者無常數(shù)恋昼。”
唐初大郡一般在3萬戶以上赶促,以每戶平均5口人來說液肌,至少有15萬人,換算下來鸥滨,錄取比例為總?cè)丝诘?/50000嗦哆。
到唐高宗時,錄取比例開始上升婿滓。特別是在武則天當政后老速,錄取名額大幅增多,科舉已成為讀書人入仕的最主要路徑凸主。據(jù)《朝野僉載》:“乾封(唐高宗年號)以前選人橘券,每年不越數(shù)千;垂拱(武則天年號)以后,每歲常至五萬卿吐∨越ⅲ”
曾任洋州刺史的唐代經(jīng)學家趙匡在其《舉選議》中稱,尚書省考試錄取嗡官,“大率二十人中方收一人”箭窜,錄取率大概是5%。雖然此錄取率比唐初增加許多衍腥,但因考生越來越多磺樱,錄取率仍較低。
所以出現(xiàn)了《通典·選舉五》所說的情況:“故沒齒而不登科者甚眾婆咸≈褡剑”唐朝科舉各科的錄取比例并不一樣。據(jù)《文獻通考·選舉二》:“進士大抵千人擅耽,得第者百一二;明經(jīng)倍之活孩,得第者十一二。”
即唐朝進士科的錄取率在1%至2%左右;明經(jīng)科錄取率較高憾儒,比進士科多了10%询兴。進士科錄取名額每次僅30人左右,故唐人李山甫詩中稱:“麻衣盡舉一雙手起趾,桂樹只生三十枝诗舰。”
到了宋朝训裆,取士情況則大有改變:
宋朝連考15次未中者可被照顧眶根,破格錄取,在科舉考試設(shè)計上边琉,宋朝更注重錄取的公平性属百。據(jù)《文獻通考·選舉考三》記載,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变姨,宋真宗趙恒曾就科舉中的不公表態(tài):“貢舉謗議族扰,前代不免。
朕今召所謂勢家子弟者定欧,別坐就試渔呵。”宋代對“官二代”特有的“別試”砍鸠,由此而來扩氢。
在公平方面,宋朝的錄取政策主要有兩個方面爷辱。一是錄取名額向平民录豺、庶族傾斜——科舉的平民化,讓一般學子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二是擴招托嚣,增加錄取名額巩检。
事實證明,趙光義的擴招是有眼光的示启。在太平興國二年錄取的學子中兢哭,出了好多名人、重臣夫嗓。如后位至宰相高位的政治家呂蒙正迟螺。
在109人進士名單中是一甲第一名,即俗話說的狀元舍咖【馗福可以講,沒有朝廷向“寒人”傾斜的錄取制度排霉,呂蒙正想出人頭地很難窍株。
宋朝錄取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是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據(jù)《宋史·選舉志一》記載,這一年進士諸科錄取了740多人球订,其中特奏名900余人;此外后裸,還賜予河北進士諸科350余人,又從落榜生中補錄500余人冒滩。
“特奏名”是宋朝獨特的錄取政策微驶,用來照顧錄取老的考生。宋初趙匡胤規(guī)定:凡應(yīng)試十五舉以上未被錄取的开睡,可不再經(jīng)過考試因苹,特賜本科出身,這是少見的照顧性質(zhì)的“破格錄取”篇恒,名副其實的“恩科”扶檐。
因為錄取率高,宋朝大概是中國古代是最容易金榜題名的朝代胁艰。在利好刺激下蘸秘,宋朝考試人口劇增。據(jù)《中國教育制度通史》上的統(tǒng)計數(shù)字蝗茁,僅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全國各地參加解試的考生就有10萬之多厂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