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 語
本書就像是一個忠實的朋友烙肺,在迷茫脆弱的時候,給我們以鼓勵和啟發(fā)淀散,讓我們生起對三寶和佛法的信心以及求解脫的決心右莱。
書中處處散發(fā)著慈悲與智慧的光芒,堪布睿智柔和的文字档插,樸實生動的開示慢蜓,幫助我們坦然地面對心的本性,并從各種困惑中解脫出來郭膛,獲得重塑心靈世界的力量晨抡。
作 者 簡 介
希阿榮博堪布
當今頗具影響力的心靈導(dǎo)師,曾影響十幾萬人的生命軌跡。
1963年生于德格耘柱,幼年即開始跟隨家鄉(xiāng)寺院的高僧大德修學(xué)佛法如捅。二十一歲到世界最大的佛學(xué)院—喇榮五明佛學(xué)院,依止當今藏傳佛教寧瑪派最偉大的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仁波切繼續(xù)修學(xué)佛法调煎。二十四歲獲得堪布學(xué)位镜遣。之后在五明佛學(xué)院傳講顯密法要,同時協(xié)助法王如意寶管理佛學(xué)院各項事務(wù)士袄,全力護持四眾學(xué)員的聞思修行悲关。
多年以來,堪布不辭辛勞地赴海內(nèi)外各地弘揚佛法娄柳,倡導(dǎo)放生和其他各類共修活動寓辱,以正式授課、現(xiàn)場開示赤拒、發(fā)表文章等多種形式接引秫筏、指導(dǎo)佛弟子聞思修習(xí)佛法,深受海內(nèi)外佛子的尊敬和喜愛挎挖。
精 華 解 讀
以下內(nèi)容為《次第花開》一書精華解讀跳昼,供廣大書友們學(xué)習(xí)參考,歡迎分享肋乍,未經(jīng)允許不可用作商業(yè)用途。
目 錄
引言:為什么選擇這本書敷存?
一墓造、認識苦
二、克服恐懼
三锚烦、人身難得
四觅闽、安樂
五、自律
六涮俄、皈依
七蛉拙、出離
八、菩提心
九彻亲、六度
正 文
引言:為什么選擇這本書孕锄?
2011年的時候我被海南出版社的任建成老師叫去,他很興奮地給我展示了這本當時還沒有上市泛著油墨香味的書苞尝。任老師說畸肆,真難得,一個人能把佛法講的這么透徹宙址,而且文字像詩一樣優(yōu)美轴脐。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氣讀完了,久久不愿從那種平安喜樂的氛圍中出來。后來我遇到和晶大咱,她說她第一次讀這本書恬涧,就打算把它當做一生的朋友了。這本書的閱讀方法是隨便翻開一頁碴巾,讀下去就好溯捆,都有心靈的收獲。
一餐抢、認識苦
根據(jù)佛陀的開示现使,解脫是從認識痛苦開始的。佛經(jīng)上把痛苦分為三類:苦苦旷痕、變苦和行苦碳锈。顯而易見、不折不扣的痛苦叫做苦苦欺抗;我們所認為的快樂售碳,因為其本質(zhì)為痛苦,而終將由快樂變成痛苦绞呈,這叫變苦贸人;陷于輪回中的眾生整個存在狀態(tài)的無奈和不圓滿,被種種煩惱束縛佃声,這叫行苦艺智。
具體而言,人間的痛苦分為八種:生圾亏、老十拣、病、死志鹃、怨憎會夭问、愛離別、求不得曹铃、不欲臨缰趋。承認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悲觀消極陕见,實則不然秘血。對痛苦的逃避反而會加重我們的焦慮和恐懼。承認痛苦是正常的评甜,我們就能集中精力處理問題本身直撤,而不是糾纏在憤憤不平的情緒當中。
寂天菩薩說:“問題若有辦法解決蜕着,就不必擔(dān)心谋竖;若沒有辦法解決红柱,擔(dān)心也沒有用”统耍”
二锤悄、克服恐懼
佛陀說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們長期以來對自身以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誤解,執(zhí)幻為實嘉抒。萬事萬物都依賴內(nèi)在和外在的條件而生滅零聚,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些侍,這就是無我和無常隶症。人們誤認為是無常帶來了痛苦醋界,而實際上造成痛苦的不是無常雄右,而是對無常的恐懼鳖眼∪絮耍克服這種恐懼有兩個辦法,一是熟悉無常叛甫,二是了解恐懼無常的原因筹吐。面對無常痘儡,觀察它刊咳,你才會發(fā)現(xiàn)不是只有自己在失去彪见、在衰老、會生病娱挨、經(jīng)歷挫折余指、沒有安全感。熟悉無常令我們內(nèi)心真正放松而開闊跷坝,另一個好處是我們因此而更加珍惜人生浪规,懂得修行佛法的意義。
三探孝、人身難得
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誉裆、幸福的顿颅、悲慘的、成功的足丢、潦倒的粱腻,人生的種種經(jīng)歷,無一不在啟發(fā)我們覺悟斩跌。佛經(jīng)上說绍些,如三千大千世界一樣廣闊的海洋上,漂浮著一根木軛耀鸦,上有小孔柬批,海底有只盲龜啸澡,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盲龜浮出海面把頭剛好撞進小孔中的幾率氮帐,比我們獲得人身的幾率還大嗅虏。
作為人,我們免于地獄餓鬼畜生的痛苦愚癡上沐,也不會像長壽天的天人那樣皮服,誤認為沒有善念惡念的禪定就是解脫而失去修法的機會。若善用此人身参咙,即身即可解脫龄广。
四、安樂
放下執(zhí)著就會安樂蕴侧。但什么是執(zhí)著择同?怎樣才算放下?安樂戈盈,說到底奠衔,是一種心的感受。有時候人們并非不快樂塘娶,只是以為自己不快樂而已归斤。其實,痛苦消失就是快樂刁岸。如果人們能夠像觀察自己的皺紋一樣去熟悉自己心念的活動脏里,就不難發(fā)現(xiàn)每一個單純而直接的當下都帶著淡淡的喜悅。如果不把快樂寄托于瞬息萬變的外部世界帶給人的刺激虹曙,那么快樂的感受是可以延長迫横、擴大的。
痛苦源自我執(zhí)和法執(zhí)酝碳,即對自己的執(zhí)著和對周遭事物的執(zhí)著矾踱。其實,沒有一個絕對存在的“我”疏哗。耗費一生精力企圖在自己與外界之間砌一道圍墻的做法是徒勞的呛讲,而這種徒勞帶來的挫敗感讓我們很不快樂。注意觀察你的各種情緒返奉,能夠幫你安住在負面情緒中贝搁,而不是壓制它,這能幫我們培養(yǎng)菩提心芽偏。把快樂寄托在向外馳求上雷逆,就像喝鹽水解渴一樣,得到的越多越不滿足污尉。
五膀哲、自律
修行不是去追求神秘的體驗或獲得某種超常的功能往产。修行是修養(yǎng)仁愛、寬容等太、謙讓捂齐、與人為善等精神品質(zhì),也就是要關(guān)注其他生命的福祉缩抡,并且自覺調(diào)整自身行為讓其他眾生感到安適快樂奠宜。
不忍心看到另一個生命痛苦,就是惻隱之心瞻想。在此基礎(chǔ)上參與压真、分擔(dān)另一個生命的痛苦,就是悲心了蘑险。雖然我們有時候表現(xiàn)得自私冷酷滴肿,但這種能力始終存在。
從長遠說佃迄,我們?nèi)粽嫘奶鎰e人著想泼差,首先須做到自律。自律的第一步是覺察呵俏。所謂的想開一點堆缘,就是不強化對事件和情緒的負面認知,不在心里編故事夸大普碎、加重感受吼肥。自律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不讓自己沉浸在對人對事無益的想象中。負面情緒的存在就意味著幸福感的缺失麻车。沒有自律缀皱,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大家,都沒有好處动猬。自律不是壓抑情感啤斗,而是考慮他人的感受。我們的目的是:不傷害赁咙。
六钮莲、皈依
有的人居無定所地過著安寧的日子,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里一輩子逃亡序目。皈依,不是修行的起點伯襟,它是整個修行猿涨。佛陀關(guān)于無常和因果的開示給了我們無限的勇氣和希望,哪怕最窮的姆怪、目不識丁的藏民也深信因果并能無懼地接受無常叛赚。人們逃避無常是因為人們以為無常只是人生的一種遭遇澡绩,只要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就可以規(guī)避。無常不是人生的一段過渡期俺附,而是整個人生肥卡。
相信因果不等于相信宿命,否則事镣,我們不會那么精進修行步鉴,去追求無上正等正覺。當你做一件事璃哟,如果心量放大到把所有眾生的安樂都考慮進來時氛琢,你就能夠坦然地承受所有的辛苦、磨難随闪。
死亡只是目前這個生命的結(jié)束阳似,而這段生命所承載的因果仍將繼續(xù)下去。現(xiàn)代人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假設(shè)铐伴,我有時覺得奇怪:為什么他們不假設(shè)有來世撮奏。這并不比假設(shè)有明天或者明年更荒謬。對輪回半信半疑的人們当宴,不妨采取“科學(xué)”的態(tài)度畜吊,承認自己不知道輪回是否存在,同時不排斥了解更多關(guān)于輪回的知識即供。追求覺悟的過程定拟,就像在一個無邊無際的迷宮里突圍,沒有佛法的指引逗嫡,我們永遠都將被困在里面青自,原地打轉(zhuǎn)。
皈依佛法需要膽識驱证,因為佛法不向你承諾安全感或確定性延窜,事實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對安全的幻想抹锄。持續(xù)的覺察訓(xùn)練逆瑞,會讓我們逐漸習(xí)慣這種不迎不拒的做法。
七伙单、出離
輪回是一種慣性获高,不斷改變習(xí)慣,就能讓那股巨大的慣性慢慢地停下來∥怯現(xiàn)在就開始改變這些習(xí)慣念秧,這就是出離。
為什么修行不能持續(xù)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布疼?也許答案就在于我們把生活抓得太緊摊趾。我們把全副精力投入生活還不夠币狠,還要通過修行為生活上保險。然而砾层,生活就像我們手中握著的沙漩绵,抓得越緊流得越快。所以肛炮,放松可以說是修行的第一課止吐。
生活中發(fā)生的每一件事都讓我們心頭一緊,必須立即判斷出它的利弊以采取相應(yīng)的行動铸董。我們自以為是生活的故障檢修員祟印,整日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順境如此粟害,逆境更是可憐蕴忆。修行只是讓自己放松下來,不再對抗悲幅,習(xí)慣那種不確定性并安住于此套鹅,有人也把這稱為自在。
趨利避害是眾生最根深蒂固的一個習(xí)慣汰具。我們的初衷是讓自己免于痛苦卓鹿,而實際做的卻是用一種痛苦替代另一種痛苦,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留荔,更強化了我們的恐懼吟孙。把自己看得太重是我們另一個頑強的習(xí)慣。從抓取到舍棄聚蝶,仿佛是一個重大選擇杰妓,而實際上我們別無選擇。自以為是不僅割離了我們與當下碘勉,而且還使我們更容易受侵犯巷挥,也更容易侵犯別人。
自以為是有時還表現(xiàn)為自卑验靡。堅持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倍宾,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改變這個觀點,這不是自以為是又是什么胜嗓?習(xí)慣讓我們看上去像個傻瓜「咧埃現(xiàn)在就開始改變這些習(xí)慣,這就是出離辞州。
八怔锌、菩提心
佛教徒是決心與自己親密相處的人。親密相處有兩層含義:一是誠實地覺察自己身、語产禾、意的所有活動,二是柔和地對待自己牵啦。慈悲不僅是針對他人亚情,也針對自己,并且首先是針對自己哈雏。缺少對自己的慈悲楞件,很難真正對他人慈悲。即使面對自己的狹隘裳瘪、冷漠土浸、混亂,依然不忘記知足和感恩彭羹,做到這點很重要黄伊,因為只有不放棄自己,才會不放棄他人派殷;只有尊重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还最,才會體念他人的感受;只有相信自己覺悟的能力毡惜,才會相信他人覺悟的潛力拓轻。
大乘佛教徒為了一切眾生的最終解脫而發(fā)愿修行佛法、證得無上正等覺经伙,這種發(fā)心稱為菩提心扶叉。
“愿諸眾生永具安樂以及安樂因”,希望所有眾生都快樂帕膜,這就是慈心枣氧;“愿諸眾生遠離痛苦以及痛苦因”,希望所有眾生都遠離痛苦泳叠,這就是悲心作瞄;對自己感恩,對他人隨喜危纫,這就是喜樂宗挥;對一切欣然接受,自然平等地對待眾生种蝶,包容一切契耿,毫無偏見,就是舍心螃征。這就是慈悲喜舍搪桂,四無量心。
九、六度
六度踢械,梵語稱六波羅蜜酗电,意為“渡到彼岸”。
布施:布施的精髓是舍棄貪執(zhí)内列。我們通過布施來破除自己的貪愛和執(zhí)著撵术,所以并不存在施惠于人這回事,也就沒有必要居高臨下沾沾自喜话瞧,或為布施的結(jié)果牽腸掛肚嫩与。對已擁有的,隨時能放棄交排,對未擁有的划滋,不再貪求,內(nèi)心滿足埃篓,這就是最好的布施处坪。
持戒:戒律不是束縛,而是保護架专。戒律指適當?shù)男袨榈巨保谶m當?shù)臅r候做適當?shù)氖拢淠康氖遣粋Πㄗ约涸趦?nèi)的一切眾生胶征。
忍辱:行為精準意味著我們須保持正念塞椎,不輕易對狀況下評斷、做反彈睛低,這正是忍辱的要義案狠。任何情況都能適應(yīng),任何可能性都能接受钱雷。沒有趨避骂铁,所以沒有恐懼,也不會不耐煩罩抗。
精進:精進不是因為必須而勤奮去做事拉庵。如果求知需要一輩子,我們就一輩子歡歡喜喜走在求知的路上套蒂,不因為漫長而著急钞支、沮喪,這就是精進操刀。
禪定:禪定是舍棄散亂烁挟。沒有定力而企圖在喧鬧之中不散亂,幾乎是不可能的骨坑。如果能安住撼嗓,能不離清醒的覺知,則一切行為都可以是禪定。
智慧:般若空性超越文字且警,它比較接近內(nèi)心的極度開放狀態(tài)粉捻,清明、遼闊斑芜、不固執(zhí)杀迹、不僵化、不拒絕押搪、不期求、不留戀浅碾,一切皆有可能大州。
結(jié) 語
修行對你來說,是次第而行垂谢,是平凡而具體厦画、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像吃飯滥朱、睡覺那樣根暑。
積分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