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從上海圖書館借了十幾本書项栏,其中一本叫作《尋人不遇》的書完全是盲打誤撞所得验烧,一讀起來卻愛不釋手怜跑。才讀了個開頭,就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想要把它推薦給更多人了锥腻。
此書的作者叫比爾·波特嗦董,美國人,早年在臺灣瘦黑,后又到香港京革,本來除了信件什么東西也不寫。因為工作的原因被安排到中國大陸旅行幸斥,需要將旅行日記改寫成每期兩分鐘的電臺節(jié)目匹摇,獲得了巨大成功。于是他一直被派往中國甲葬,相繼做了黃河廊勃、絲綢之路、彩云之南等等節(jié)目经窖,并由此學會了寫作坡垫。他出過許多關于中國的書,也是許多中文經(jīng)典詩集的翻譯者画侣。據(jù)作者自稱葛虐,《尋人不遇》是他的最后一本書。
《尋人不遇》是一本作者探訪中國古代著名詩人蹤跡的作品棉钧。喜愛詩歌的人肯定會喜歡讀它,作者的旅程從北京開始,經(jīng)山東宪卿,到河南的诵,再到陜西,再由陜西南下四川……再往后的內(nèi)容我還沒看佑钾。比爾·波特以拜訪古代詩人的墓地為主西疤,也順便訪問詩人們出生或是曾經(jīng)居住的地方。一路上休溶,他不時背誦詩人們的名作代赁,書中也引用了大量著名詩詞。也許是因為作者并非中國人的緣故兽掰,并沒有按照一些常見典籍如《唐詩三百首》那樣選詩芭碍,在一些耳熟能詳?shù)脑娫~之外,也選了一些不那么為人熟知的佳作孽尽,讓人大開眼界的同時窖壕,欽佩他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熟稔。
喜愛旅行的人也會喜歡這樣一本書杉女。作者跑遍了大半個中國瞻讽,長途旅行乘火車,到了當?shù)貏t乘坐出租車前往熏挎。許多詩人的墓地在非常偏僻的角落速勇,所以這本書中的旅行目的地大多非常特別,比如坎拐,在開篇不久烦磁,作者就來到了河南,來到了我家鄉(xiāng)附近的尉氏縣廉白,這個地方應該大多數(shù)人沒聽過个初,然而作者卻為了拜訪阮籍的墓,從山東包了輛車一路開過去尋訪猴蹂。全世界的旅行者或者作家中院溺,有這樣性質(zhì)的似乎不多,作者一路訪問的詩人蹤跡磅轻,哪怕對當?shù)厝硕际遣恍〉奶魬?zhàn)珍逸。
喜歡幽默的人也會喜歡這樣一本書。一個六十多歲聋溜,留著大胡子的美國人谆膳,滿中國找中國詩人們的葬身之處(許多詩人未必有墳墓),找到之后撮躁,就拿出從美國帶來的上好威士忌漱病,倒上三杯,請詩人們喝酒,這本身就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杨帽。作者也時常會隨機應變漓穿,比如在供著玄奘遺骸的佛壇前,他考慮到對方是出家人注盈,就沒有敬他酒晃危,而是鞠了三躬。在曹植墓前老客,由于天太熱僚饭,他只敬了曹植,自己就不喝了胧砰。
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鳍鸵?在成都,他沒有找到女詩人薛濤的墓朴则,只能找到一個現(xiàn)存大約兩百多年的薛濤后人墓权纤。這里大概是最適合祭奠薛濤的地方了,他照例倒上了三杯酒乌妒,卻沒有吟薛濤的詩汹想,而是讀了一首來自異域的薛濤崇拜者威廉姆·霍里斯寫給薛濤的作品:
始終無法想象那些年,
將軍微笑著聽你歌唱撤蚊,
而詩人們千里迢迢而來古掏,
也只是為一睹芳容。
……
比爾·波特說了自己讀這首詩的原因:
我希望薛濤能夠地下有知侦啸,能感覺到她依然被愛著槽唾,被崇拜著,甚至是在蠻荒的日落之地光涂。
這是我近來讀到的最好的一本書庞萍。
堅持日更,2017年每天早上9點發(fā)文忘闻,歡迎交流钝计。
關于轉(zhuǎn)載問題:請統(tǒng)一簡信聯(lián)系我的經(jīng)紀人amumum。
想與我進行更深入的交流請點擊我的私密群招募齐佳。
前一百名入群者贈送我剛上市的新書《笑話方法論》一本私恬。
如果你寫了《笑話方法論》的書評,也歡迎點上方鏈接到該專題投稿炼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