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利凑,一篇王耳朵先生的《摩拜創(chuàng)始人套現(xiàn)15億:你的同齡人卸勺,正在拋棄你》火爆了朋友圈砂沛。文章主要從摩拜單車被收購一事說起,講述了“同齡人”胡瑋煒的“成功人生”孔庭。
里面寫下了很多催人淚下的語句:
“不管你愿不愿意尺上,中年都如約而至≡驳剑”
“然而怎抛,三年前還是普通記者的胡瑋煒,已經(jīng)不動聲色地走到旁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芽淡÷砭”
“大學(xué)畢業(yè)后五年,你就會發(fā)現(xiàn)挣菲,‘同齡人’是一個經(jīng)不起推敲的名詞富稻。”
“不會再有勻速前進的同齡人白胀,你要么一騎絕塵椭赋,要么被遠遠拋下』蚋埽”
“就算你呆在原地哪怔,你緩慢成長,也是一種退步向抢∪暇常”
總之,整篇文章一直在拿“別人的成功”和“你的平凡”作對比挟鸠,一直在強調(diào)“你的同齡人叉信,正在無聲無息地拋棄你∷蚁#”
王耳朵的這篇文章引起了大V韓寒發(fā)博批評:
韓寒指出這篇文章:“它不光光是在販賣焦慮硼身,而是在制造恐慌了「蚕恚”
韓寒他是特立獨行的祖師爺級人物佳遂,意見領(lǐng)袖。
這句話很中聽淹真,“安于現(xiàn)狀或不甘如此都是每個人自己的內(nèi)心意愿讶迁,他人不可強加”。
“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潛海溝巍糯,它只是在一張標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啸驯。
這篇文章的爭論遠不及此,以寫金庸為主業(yè)的六神磊磊大V,發(fā)文《求今年最蠢的第三句話祟峦,在線等》罚斗。
其中的一句是,“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宅楞。
原來“15億套現(xiàn)”是混淆視聽针姿,“就算胡瑋煒這個80后姑娘入袋15億吧,又值得以恐慌的眼神去看待么厌衙。拿塔尖上的事情嚇唬普通人做什么呢”距淫。
韓寒的對懟也引來了王耳朵先生發(fā)文反擊,《致大V韓寒:你可以衣食無憂婶希,但千萬別教年輕人不焦慮》榕暇,反復(fù)論證,“為什么年輕人不能不焦慮”喻杈,我們普通人被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吹來的風(fēng)搞的暈頭轉(zhuǎn)向彤枢,來來回回地懟,一篇篇爆文產(chǎn)生了筒饰,我們則像韭菜們被收割了一茬又茬缴啡。
一、“同齡人”觸動了大家敏感神經(jīng)
在王耳朵的這篇文章中瓷们,作者一直在用同齡人的“成功”與普通人的平凡進行對比业栅,借此告誡人們:“不會再有勻速前進的同齡人,你要么一騎絕塵换棚,要么被遠遠拋下式镐》凑颍”
一些年輕人通過創(chuàng)業(yè)獲取了巨大的財富固蚤,的確讓不少他們的同齡人產(chǎn)生焦慮。我們每個人總會在生活中陷入窘境歹茶,并被其他優(yōu)秀的同齡人“超越”夕玩,但若僅憑一腔不甘現(xiàn)狀的熱血,就在缺乏深思熟慮的情況下走上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惊豺,那么最終極有可能走向失敗燎孟。
況且,人各有志尸昧,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chuàng)業(yè)揩页,所謂的“同齡人”固然存在優(yōu)秀與平庸的差異,但若將此解讀為拋棄與被拋棄烹俗,無非是人為地給人分類貼上各種各樣的標簽爆侣。
跳出這個事件本身萍程,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一情景似曾相識: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多多少少都會被自己的父母拿來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兔仰,在這種比較之下茫负,我們的自尊常常會受到打擊,感到委屈與惱怒乎赴。
從小時候父母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來和我們比較忍法,到現(xiàn)在這個“人人都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時代,這個輕易地造神榕吼,不經(jīng)意地把一些人吹捧上天饿序,而把另外一些平凡樸素的同齡人打入“地獄”,人為的給加上一些“焦慮”的作料羹蚣。當這些“雞湯”以急功近利的價值觀令我們恐慌與焦慮的時候嗤堰,這種恐慌和焦慮就很有可能將我們推向另一個極端。
二度宦、販賣焦慮情緒此乃毒雞湯
按照被同齡人超越就是被拋棄的理論踢匣,很快又有人寫出一篇爆文,文中指出:
哈利波特剛出生就反彈死了伏地魔戈抄,溥儀3歲登基离唬,駱賓王7歲寫《詠鵝》,王俊凱17歲身價過億划鸽,扎克伯格34歲身價4000億输莺,比爾·蓋茨60歲身價5000億,李嘉誠90歲身價2000億……這些人裸诽,你怎么比嫂用?
還有北上廣大這樣的大城市。比如去年的一篇爆文《在北京丈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嘱函,直接一棒子把北京打成了一座沒有人真正活著的僵尸之城,每個人都在痛苦掙扎的底層埂蕊。
再比如前段時間往弓,認證為“房產(chǎn)專家”的博主@北京大土豆 掀起了一波“在北京年薪100萬屬于剛剛脫貧”的話題,嚇得貧窮的年薪10萬都到不了的人民又開始懷疑人生蓄氧。
可是函似,他說你在北京假裝生活,你捫心自問一下自己真的就是那么活的嗎喉童?他又說在北京年薪100萬活得如履薄冰撇寞,你再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年薪10萬是不是前幾年就該餓死在這兒了?
我們總是很被動地被別人的情緒所煽動,要腳踏實地站在自己的位置去看問題蔑担,而不是乖乖戴上別人遞過來的眼鏡露氮,別人說什么就跟著別人的思維意志走。
這就如同強行讓摩拜創(chuàng)始人拋棄所有80后的邏輯一樣钟沛,強行把個別經(jīng)驗上升為普遍真理畔规,然后拿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狀態(tài)去硬碰,無異于以卵擊石恨统。
按照拋棄說法叁扫,當精子與卵子相遇并開始孕育你的霎那,你就注定被拋棄了畜埋,一如小時候家長沒完沒了地嘮叨:你看看人家的孩子莫绣。同樣的嘮叨直到黃土蓋過頭頂方才作罷。
有些焦慮悠鞍,則是在細水長流中像精神鴉片一樣慢慢滲透進人們的生活对室,不斷地給人強化這樣的印象:它就是你生活的本原,你無法擺脫咖祭。
現(xiàn)在的雞湯文掩宜,都一遍又一遍地復(fù)述年輕人最害怕的“變老”和“承擔責任”這兩件事:
你禿啦,你老啦么翰,你過勞肥啦牺汤,連90后都認為自己很佛系,你那么努力還抵不上別人的起點浩嫌。
在生活中感受到這些問題的人檐迟,將這些情緒對號入座;還沒有的码耐,看多了也很容易被話術(shù)蠱惑追迟,開始自覺產(chǎn)生警惕,覺得自己的人生也必定要跌入這些人人都會經(jīng)歷的深淵骚腥。
殊不知哪些是“人人都會經(jīng)歷的”敦间,哪些不是,完全不看科學(xué)統(tǒng)計桦沉,只看爆款文作者的心情每瞒。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金闽,這些兜售情緒的人面對所針對的人群時纯露,要做的不再是取悅他們,而是恐嚇他們代芜、羞辱他們埠褪,肆意中傷普通人的平淡生活。
販賣焦慮情緒灌輸給普通人的人,自己販賣完就完事了钞速,完全不顧被動接受者的恐懼:我完了贷掖,我一事無成,按照他說的我該怎么辦呢渴语?我弱小可憐又無助苹威,我就是那被碾壓的螻蟻,我徹底懷疑人生了驾凶。
所以牙甫,千萬別中雞湯文的套路,如果人比人貫穿你的生活调违,你也因此焦躁窟哺,還不知要捶死自己多少回呢。
三技肩、別人沒有拋棄你且轨,只是比你更努力
每個人生來不同,所具備的能力也不同虚婿。
你只看得到胡瑋煒“套現(xiàn)”15億旋奢,卻看不到她擁有10年的汽車科技媒體經(jīng)歷;看不到她曾創(chuàng)辦騎行科技媒體然痊,擔當CEO黄绩;看不到她的團隊中,有的是曾經(jīng)做過UBER上虹韫總經(jīng)理的頂尖人才爽丹。
比起“同齡人”這個戳人痛點的關(guān)鍵詞,如何在共享經(jīng)濟的風(fēng)口中成為獨角獸企業(yè)辛蚊,如何實現(xiàn)職業(yè)轉(zhuǎn)型粤蝎,如何說服優(yōu)秀的人跟自己合作,或許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信息所在袋马。
曾經(jīng)看過胡瑋煒登上央視《朗讀者》舞臺初澎,胡瑋煒和董卿的話題,主要圍繞摩拜單車展開虑凛。
面對董卿的發(fā)問碑宴,胡瑋煒再次侃侃而談:“我認為摩拜單車不僅僅是一輛自行車,它是解決0-5公里最后出行的一個新物種桑谍⊙幽”
“這個創(chuàng)意提出來之后,很大膽锣披,有多少人支持有多少人反對贞间?”
“開始的時候贿条,絕大部分人覺得這不太可能,因為會被丟光增热,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非常支持的整以,并且也加入了我們這個團隊【穑”
胡瑋煒透露公黑,摩拜單車從創(chuàng)意產(chǎn)生到第一輛摩拜單車出現(xiàn)在城市中花了10個月時間,在這10個月中摄咆,不停地調(diào)試磨合帆调,光設(shè)計選擇什么樣的輪胎就調(diào)研實驗了好久,怎么樣才能輪胎氣體不跑氣豆同,不停地研究實驗更換材料番刊,才會有最后的成型。
而且單車運行以后影锈,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被偷芹务、被損壞的現(xiàn)象。后來在智能設(shè)備上裝了定位鸭廷,是可以定位到你的車去了哪里枣抱。如果你偷走的話,警察很快就會破案辆床。
僅僅用金錢來衡量佳晶,用財富來綁架價值觀是不合理的。別人在獲得成功的同時付出了艱辛和努力讼载。
我們太想看到一個滿意的結(jié)果轿秧,卻忽略了別人的過程如何艱辛。
我們太想要答案咨堤,卻躲不過尋找答案的漫長過程菇篡。
其實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所謂的超人一喘,我們在容易羨慕別人時只看到了他的結(jié)果驱还,卻忽略了別人背后所做的努力。
只有自己努力凸克,才有可能成為被超越的對象议蟆。
四、只要自己不拋棄萎战,沒人能拋棄你
最近在看80多歲的摩西奶奶寫的一本《人生只有一次咐容,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摩西奶奶在書中這樣說:“對于我而言撞鹉,對人生的要求其實很簡單疟丙,能都保持快樂的心情颖侄,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鸟雏,就是莫大的幸福享郊。
不要懼怕未知的明天,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孝鹊,并且堅持做下去炊琉,從中獲得樂趣,這樣的人生自然是美好而愉悅的又活。
當你找到了自己的路苔咪,會感覺到生命的喜悅,會獲得一種從未獲得過的力量和勇氣柳骄,感受到你發(fā)自內(nèi)心的強大团赏,實現(xiàn)自我的蛻變∧褪恚”
我們應(yīng)該立足于自己的人生軌跡舔清,相信自己的判斷,根據(jù)自己的境遇而非他人的評價曲初,不斷調(diào)整自己前行的方向與努力的程度体谒,才是我們最好的自處之道。
我們的同齡人取得了巨大的財富臼婆,當然很了不起抒痒。但是,這并不足以成為動搖我們生活的理由颁褂。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穩(wěn)住自己故响,不因他人的鼓吹而隨波逐流,也不因厭惡競爭便消極放棄颁独。
我們要做的被去,是以一種更加理性且穩(wěn)健的姿態(tài)抵達我們所追求的人生彼岸,而不是在“同齡人之爭”中迷失自我奖唯。
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寫的名著《在輪下》里說:“面對呼嘯而至的時代車輪惨缆,我們必須加速奔跑,有時會力不從心丰捷,有時會浮躁焦慮坯墨,但必須適應(yīng),它可以輕易地將每一個落伍的個體遠遠拋下病往,甚至碾作塵土捣染,且不償命⊥O铮”
只要你自己不放棄耍攘,就沒人能拋棄你榕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