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刷朋友圈侣背,忽然看到有人轉(zhuǎn)載岳曉亮老師的這句話“教育可以有痛苦,不可以有傷害”真是大贊慨默,因為這正是我想說贩耐,卻一直沒有想好的表達啊厦取!
對于我這種極力推廣非體制教育的人來說潮太,遇到太多的這樣的問題——
你的孩子就這么嬌氣,我們從小不都這樣長大的?
那么多孩子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铡买,面對老師的種種批評和打擊更鲁,不都過來了嗎?
你讓孩子寬松奇钞,那是溺愛澡为,孩子不打不成器!
孩子不提前適應(yīng)這個競爭的社會景埃,以后更不會適應(yīng)媒至!
孩子不受些挫折和打壓,怎么能承受壓力谷徙,必須得多打擊一下拒啰!
要么就是——
我只想讓我的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開心就好M昊邸(可是馬上又想初中不適應(yīng)咋辦谋旦?)
我對他什么要求都沒有,只要他平安健康F妗(可是真遇到孩子挫折問題蛤织,焦慮的不得了)……
對說第一類話的人,我會說:你根本不知道怎么培養(yǎng)孩子的抗挫力鸿染!愛才是內(nèi)心力量的源泉指蚜。
對說第二類話的人,我又會說:孩子怎么可能不經(jīng)歷痛苦呢涨椒?你在幫他逃避現(xiàn)實嗎摊鸡?
我不知道那些人有沒有被我鬧暈哦,哈哈蚕冬。
其實痛苦免猾、快樂都是人生必經(jīng)的體驗,沒有快樂怎么知道痛苦是什么囤热,而沒有過痛苦又如何知道快樂是什么猎提?就像富二代們的快樂閾值,一定比普通老百姓高的多旁蔼,因為他們痛苦少跋撬铡!提出上面兩類問題的人棺聊,大部分應(yīng)該都是感受痛苦比較多的伞租,因為當我們長大之后,我們的生命模式要么是追逐童年快樂的體驗限佩,要么是逃避童年的痛苦的體驗葵诈。這不過裸弦,是一個傷害的兩種反應(yīng)罷了!
所以教育作喘,怎么可能逃離痛苦理疙?
而問題在于——痛苦一定是傷害嗎?恰恰是我們很多人把痛苦等同于了傷害徊都!所以才有了上述的認知沪斟。
痛苦會不會帶來傷害广辰,取決于對待痛苦的態(tài)度與方式暇矫。舉個例子,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择吊,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李根,如果父母在處理這個問題上,罵他膽小懦弱是傷害几睛,過度保護同情是傷害房轿,放任不管也是傷害……然而接納他的痛苦、讓他安全地釋放這種恐懼所森、鼓勵他勇于面對囱持、引導他想出解決辦法就是愛!他收獲到的是滿滿的信任焕济、支持和內(nèi)在的力量纷妆!
很多父母沒有如此的智慧,是因為沒有看到生命的每一份體驗晴弃,都是一個禮物掩幢,而“痛苦”尤其“珍貴”。因此而獲得成長上鞠,那將是靈魂與生命的突破际邻!多少大師不都是這樣嗎?
所以芍阎,如果你沒有條件讓孩子去選擇理想的教育世曾,那么就自我成長吧,成為一個智慧的父母谴咸,能夠讓“痛苦”——這個珍貴的人生“禮物”成長你和孩子轮听!相信這樣的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是最有適應(yīng)能力寿冕,而又內(nèi)心健全的蕊程!
我曾說過“最低成本的教育投資就是投資父母自己的成長,這個成本不一定是金錢驼唱,但一定需要時間和精力”藻茂,很多人在朋友圈點贊!但其實“時間和精力”難道不是比金錢更珍貴的嗎?
所以相信智慧的父母知道投資自我成長遠比投資孩子來得重要的多辨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