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晉是個亂七八糟的朝代材义。晉武帝司馬炎還正常均抽,到了第二代的晉惠帝就是個白癡。賈后擅權其掂,然后就是八王之亂油挥。亂得直接接上了五胡亂華、數百年大亂款熬。
2
石崇深寥、王愷斗富的事大家都知道。王愷是晉武帝的舅舅贤牛,與石愷斗富總處于下風惋鹅。晉武帝為幫他,把宮里收藏的一株兩尺多高珊瑚樹賜給王愷盔夜。
王愷請石崇到家里吃飯负饲,席間拿出那支珊瑚炫耀堤魁。石崇二話不說喂链,拿起鐵如意把珊瑚砸得粉碎。王愷大怒妥泉,石崇卻行若無事椭微,只說要賠,于是差人把他家珊瑚樹搬來好多盲链,其中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株蝇率,像王愷那樣二尺高更多了。王愷只好甘拜下風刽沾。
這種比拼本來就無聊得很本慕。但皇帝都支持二人比試,可想而知朝廷上下是什么風氣了侧漓。
如果說只是斗富就算了锅尘,但比拼的不止如此。
3
近讀《龍坡雜文》引兩段《世說新語》布蔗,仍是石崇藤违、王愷事。這回斗的是殺人纵揍。
兩人在這個問題上不是直接比試顿乒,而是間接通過另外兩人比的--丞相王導與大將軍王敦。
石崇在家請客泽谨,令美人勸酒璧榄√劁觯客人若不飲盡,就立斬美人犹菱。王導素不能飲拾稳,但人命關天,只能勉強腊脱,每次都醉倒访得。但王敦就是不喝。勸酒的美人連換三個陕凹,都被殺掉悍抑,王敦顏色如故。王導責怪王敦不該看著石崇殺人杜耙,王敦卻說:自殺伊家人搜骡,何預卿事!
王愷家也有類似習慣佑女。一次王導记靡、王敦同去王愷家聽歌妓吹笛。歌妓出了點小錯团驱,王愷讓人把她拖出去打死摸吠。王導嘆息不止,王敦卻顏色如故嚎花。
石崇連殺三人寸痢,王愷打死一人,石崇數量勝紊选;石崇是因他人不喝酒而殺美人啼止,王愷因歌女吹錯而殺人,一個他人原因兵罢,一個自己原因献烦,石崇殘暴勝。
數量與性質上卖词,石崇都比王愷更殘忍巩那。和斗富一樣,石崇更高一籌坏平。
4
石崇是高官拢操,王愷是皇親,都豪奢舶替、濫殺令境。而另外兩個參與故事的人王導和王敦,也不怎么樣顾瞪。
王敦是大將軍舔庶,仗著自己是武將抛蚁,殺人面不改色,見別人被殺也面不改色惕橙。在石崇家看他連斬三名侍姬瞧甩,卻說那是他自己家事,一點憐憫心都沒有弥鹦;在王愷家也如此肚逸,毫無同情之意。
王導好些彬坏,在石崇家不忍朦促,以至喝醉;在王愷家則嘆息不止栓始。但身為丞相的他务冕,也不曾出一言以勸之。
5
這背后的邏輯很可怕幻赚。他們都不愿得罪石崇禀忆,甚至怕得罪石崇。
石崇官職再高落恼,也不能高過大將軍、丞相與皇帝親舅去领跛,但在兩面故事中乏德,他顯然未把這幾人放在眼里撤奸,也就是沒把皇權放在眼里吠昭。
那么,當時的社會只能是一個價值標準胧瓜,以財富論英雄矢棚,誰的錢財多誰就得到尊敬,連皇權也無可奈何府喳。他是草菅人命還是殺人越貨蒲肋,都沒人過問。
6
晉武帝是開國君主钝满,居然也沒有勵精圖治的意思兜粘,一點也不像那些盛朝的開國氣象。一開國國家就頹廢腐敗到這個地步弯蚜。
整個晉朝孔轴,充斥著奢靡、清談碎捺、怪誕的所謂魏晉風度路鹰。本熊對此一直感到莫明其妙贷洲。
這樣亂來,報應也快晋柱。
石崇后來失勢优构,被孫秀殺死。而晉朝也迅速敗亡雁竞。二者都一點不冤钦椭。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碑诉。正是如此玉凯。
7
石崇一死,畢竟當年什么瀟灑的事都干過了联贩,他一點也不虧漫仆。
只是可惜了中原無數百姓生靈,慘遭數百年戰(zhàn)爭之苦泪幌。當權者斗富斗狠盲厌,跟他們何干?富是百姓膏血祸泪,狠是百姓性命吗浩;興是百姓遭殃,亡是百姓更遭殃没隘。
興懂扼,百姓苦!亡右蒲,百姓苦阀湿!